毛克疾: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印度偏偏不一样

来源:观视频工作室

2019-01-07 07:42

毛克疾

毛克疾作者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印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文/ 毛克疾】

印度的经济实力如何?

按照汇率法的GDP总量排名的话,印度的排名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是属于六七名之后。但是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印度却是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仅次于中国、美国。

我们发现,印度是除了中国之外唯一一个十亿级别的经济体。它的人口现在按照最新的统计数据,大约是13亿左右,有望在2025年到2030年这个区间之内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

很多人说印度将在汇率法计算上在短期内成为世界经济第五大国。这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如果我们仔细看一看印度的增长数字,就会发现其实这一切并没有来得这么简单。

最近几年印度经济的年均GDP增速可以说和中国差不多,时而超过中国,时而落后于中国。但是我们注意到,中国经济的总量按照汇率法计算,差不多是印度的五倍,印度经济总量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在总量差距还比较大的情况下,如果印度保持跟中国相似的增速,两国经济的绝对值差异其实是在变大的,中国的领先优势还在不断扩大。

所以印度经济怎么样?印度经济能否能追上中国?我们要从它的基础数据说起。

印度有4.7亿的劳动力参与生产总数,其中农业雇佣了47%,但仅产出了17%的GDP;工业占22%的劳动力,但却产出了29%的GDP;服务业占劳动力的比例是31%,产出占比高达46%。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就会发现,印度的农业部门生产效率极低,因为它雇佣了差不多一半的人口,产生了不到三分之一的GDP。但是服务业又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明明是一个以农业雇佣为主的社会,但是服务业创造的GDP却极高。

我们知道中国崛起最关键的过程是工业化。印度非常奇怪,它的人口从生产效率极低的农业部门转到了不是工业部门,而是服务业部门。这就牵扯到另外一组数据。

在印度正式雇佣的比例只有10%,这就说明有90%的人是非正规雇佣,比如说家庭作坊、卖菜的、在街上摆小摊的,这些都是非正式雇佣。所以印度发达的服务业,它的基础其实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种高端的金融、高端的旅游、高端的医疗,当然这些都有,但占比不高,而是大量的城市和农村的非正规部门。

为什么会存在这种情况呢?用我们熟悉的话来说,就是过于先进的上层建筑和过于落后的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第一,就是印度的劳动雇佣用工制度。

当年英国人殖民印度的时候,为了调和与本地精英之间的矛盾,在印度各地设立了本地的议会。

当年英国殖民者在印度一个重要的摄取利润的方法就是设立工厂,对印度的劳动力进行剥削。但是在印度的议会中,代表印度本土势力的人为了保护印度本国的利益,就和英国人据理力争,在印度本地通过了大量保护劳工的法律,比如说处理劳资纠纷的产业争议法,涉及雇佣关系的产业雇佣法,还有涉及劳工组织的行业工会法,这些都是在印度立国之前就存在蓝本,立国之后被确立的这么一些法律。

当时这些法律的确立是反殖民、反剥削的一部分。因为当时的雇主大部分都是英国人,你越保护劳工,你就越保护印度民族的利益,所以它们都获得了很强烈的民众支持。因为你越反殖民者,那你对本地劳工就越有利,殖民者吃不了兜着走,那你就最开心了,有这么一个过程。

这些法律的蓝本都来自英国本土。大家知道工业革命已经两百多年了,英国的工人阶级和英国的工厂主经过这么几个世纪互相斗争和不断博弈,他们终于为自己确立了一个比较好的福利和社会环境。印度人看英国人搞这么一套,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把自己保护起来,所以出台了这些劳动保护的法律。

例如产业争议法规定,雇佣规模大于一百人的雇主,如果要裁员或者是关闭,必须取得政府的允许。另外一条,行业工会法规定,七个人以上的雇佣单位就能组成工会。

工厂法规定,一个季度的加班上限是50个小时。工厂法还规定,为了保护女性利益,女工的工作时间仅限于早上六点至晚上七点。

问题来了。这些法律在英国,那都是经过几百年的博弈斗争而得来的法律。但是在印度,它们怎么来的呢?就是印度的立法者直接从英国的法典里把它给抄过来了。他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大概也就忽略了背后立法的过程,至少是把这个精神给贯彻到位了。他不知道这怎么来的,反正英国人都这么用了,那我也就这么用了。

印度雇佣法律那是相当的完善,直接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英国的这套系统;但是印度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又远远没有到英国的水平。那就出现问题了,劳动力的用工成本是印度的比较优势,它有海量的劳动力,却没法发展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为什么呢?法律规定的,雇佣七个人以上,他们就可以组成工会,他们就可以办公,雇佣一百个人以上,你解雇就要政府的批准,你说政府会批准吗?批准了怎么办呢?还不跟你闹吗?

所以,印度的雇佣就出现了非常尴尬的情况。工厂宁愿保持小作坊的规模,它也不扩张。一扩张,可以成立工会;再扩张,解雇要政府批准,那你不就没法再扩大生产了吗?

有一张图就说得非常有意思,把中国和印度的纺织企业规模进行对比。

大家都知道规模越大成本越低,一个成熟的市场,最后就由一些规模比较大的企业主导的。但是这张图很奇怪,你会发现,印度大部分企业的雇佣规模都少于八个人,而中国的企业规模就大得多了。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印度人不知道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吗?恰恰就是因为这些畸形的、超前的劳动法律,使得印度没法扩大生产规模,没法降低生产成本。

第二个超前是什么超前呢?那就是它的土地制度超前。

在印度,土地是私有的,而且跟英国一样,对私有产权的保护极其完善,事无巨细。人们可以占着一块地,就是不出让,政府没法通过各种途径去把这个土地征收过来。所以印度修一条铁路,修一个机场,那都是遥遥无期。通过印度铁路的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印度在取得独立的时候,其国内的铁路通车里程和今天是差不多的。印度独立快八十年了,这么多年来,它就没多新建多少新的铁路。它是个“民主”的政府,保护产权,没法拆,拆不动了。所以,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就绑架了大部分人的利益。

所谓“正确的错误最难改正”,你都认为你是对的了,那还有什么可改的?在印度,对于劳工的保护,对于土地产权的保护,已经成为了一种等于是说政治正确的共识。

这话听起来非常有意思,你说保护劳工权利,保护私有产权,听起来有错吗?没错,你没法反驳它。工厂的劳工,已经被雇的劳工,他们宁愿工厂不发展,也要保住自己的铁饭碗,也要防止农村的新移民进入工厂,跟他们一样进行竞争性的劳动。小地主宁愿自己的土地空闲,也不愿意国家对它进行开发,因为他没法进行议价。所以这些小组织个人利益就绑架了社会的利益。

这里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反例。

在2001年,印度高端服务业的从业者动员印度议会里的议员通过了一项动议。就是印度的高端服务业,包括服务外包、软件服务、技术咨询,可以不被印度的劳动法——就像我前面举的工厂法、雇佣法——所覆盖。

有意思的事情就出现了。被这些法律保护得好好的企业发展反而不行,但是在这个法律范围之外的行业,反而发展得特别好。

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印度的语音呼叫服务业非常发达,很多印度女性就从事呼叫服务。但是它的服务群体是美国,印度的白天是美国的晚上,美国人要电话打过来怎么办呢?你就发现,免除了对女性工作时间的要求之外之后,这个行业就经历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在很多行业,美国是要赶工期的,你说印度的工程师,如果一个季度加班只有50个小时,那他们怎么弄呢?没法弄。

这就是像我们说的,上层建筑如果能跟经济基础相匹配,才能扶助它的发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李泠
印度 服务业 中印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法律 视频新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