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欢迎阳光下的游说集团

来源:中青报

2013-03-30 13:37

民主的细节之游说

在被禁用14年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即将重出江湖。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第21号令,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目进行局部调整,调整之一便是在淘汰类产品目录中删除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几乎同时,一份合同书被媒体曝光。这份签订于去年年初的合同由“广东省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企业联合体” 与一家律师事务所签订。协议明确约定:“为加快推进国家出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行业政策解禁进程……乙方根据甲方委托事项的需要,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质检总局及相关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及市场监督部门就上述事宜进行协商。”

根据协议,甲方向乙方支付前期服务费50万元,主要用于“乙方办理本协议所涉及的相关公关、应酬、接待、差旅、员工薪酬等方面”,事成之后还有400万元的酬劳。

发改委解禁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一时间,坊间质疑猜忌并起,各种合理想象也随之产生。事实上,这事儿在西方并不新鲜。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概念,“游说”往往被视为是社会各个利益阶层影响立法、决策的正当形式。光是美国华盛顿,就云集着一大批专业的游说集团。

所以说,企业和律师大可不必为此紧张兮兮。社会不是铁板一块,不博弈,无政策。你不能指着相关政策制定部门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之余,还得对发泡餐具是否污染这件事门儿清。

问题的关键在于“游说”的边界要厘清。这是因为,对于局部利益的诉求某种意义上可以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却也容易在另一些时刻成为它的阻碍。美国曾颁布《游说信息披露法》和《外国代理人登记法案》,对“游说”进行规制,其一,信息必须公开,其二,要防止金钱的不当干扰。

所以说,堵住众人之口的方法无他——让讨价还价发生在阳光下,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民主的细节之抓阄

还记得那个在电影《非诚勿扰》里被葛优四处推销的争端解决器吗?说白了就是石头剪子布。

别乐,这都是智慧。这不,最近美国赫尔珀市的前任市长阿姆斯特朗因酒驾入狱,而两名新市长候选人又在选举中得了平票,结果市政厅给出的解决方案竟然是抓阄——两名候选人各自在一张选票纸上写上了自己的大名,然后把纸揉成一团,扔进了一个柳条筐中,一名当地的律师在柳条筐中一通乱搅,最终抓出了一个叫查维斯的名字。

美国一城市抓阄选市长 前任市长因酒驾入狱

这招儿还真不是儿戏。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奥特巴克镇发生过同样的情况,结果获胜者靠的就是从被当作抽签筒的垃圾筒里抽出了一支好签。事实上,昆士兰州选举法明确规定,在选举出现平局时可以通过抽签或扔硬币的方式决胜负。

仔细想想,这事儿有意思,也有意义。选谁都差不多的制度总是能带来某种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赋予了人们玩票的自由。

当然,好运气不是天天都有的。那位叫查维斯的新市长将一直任职到2014年,到时候如果想要连任,恐怕就不能再靠天吃饭了。

相关新闻:

发改委解禁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节约石油 安全达标

一次性塑料餐具解禁背后:生产商与律师签450万公关协议

责任编辑:陈佳悦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俄核潜艇同时现身古巴,“让人想起冷战”

“之前怎么没人去阿勒泰?没必要拍西方感兴趣的作品”

美媒哀叹:既软弱又专横,美国已沦为“帮派头目”

“美国说中国捣乱有证据吗?有就拿出来”

又抹黑!“G7认为中国敢冒风险,是觉得西方衰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