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台风海燕最新消息:中国救援队准备赴菲 菲方犹豫

来源:环球时报

2013-11-19 07:07

11月8日“史上最强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之后,这个国家遍体鳞伤,目前最新的数字是菲全国近400万人流离失所,而受影响的灾民总人数达1180万。菲总统阿基诺三世承认“一切都崩溃了”。

菲律宾被海燕台风袭击后,国际社会投入对菲救灾之中,然而就在过去几天,中国捐助菲律宾的数额和表现被西方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在宣布追加1000万的物资援助之后,11月18日,中国外交部宣布中国政府准备派往菲律宾“海燕”台风灾区的应急救援医疗队已整装待发。

“无论多少,我们都感激这一姿态。”菲律宾总统府发言人17日就中国对菲律宾的灾后援助公开表示感谢,与此同时,菲官方称正在评估是否需要中国医疗队前往救灾。

但西方舆论尤其是美国媒体看上去正将国际救灾变成一场地缘政治较量,欢呼美国航母带队高调救灾的同时,不少人拿捐助数额做文章,讥讽中国“小气”、“记仇”、“软实力外交失败”。自相矛盾的是,西方媒体一边说着中国国际救灾能力不足,一边用“美国标准”指责中国表现不够,甚至批评“在国内救灾中表现优异的中国军队不去菲律宾救灾”。而美媒更是借援菲炒软实力竞争,得意洋洋地评论称美不做亏本买卖。

不过,菲律宾无论官员和媒体看上去都不想在国家如此痛苦的时刻被西方媒体“劫持”,连日来,几乎没有人拿援助的事情非议中国。

当地时间2013年11月16日,菲律宾萨尔塞多,美国海鹰号直升机向地面投送救援物资,灾民争抢 

中国救援队和医疗队准备好 菲犹豫是否接受

11月18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秦刚透露,中国政府准备派往菲律宾“海燕”台风灾区的应急医疗队已整装待发。中国红十字会下属的多家民间专业救援队也可随时出发。目前中方正就此事同菲方保持沟通,一旦获得菲方许可及各方面条件允许,医疗队和救援队将立即赶赴灾区。

秦刚说,此前已介绍过,中国政府准备向菲灾区提供帐篷、毛毯等人道主义紧急救援物资。这些物资将于11月18日、19日两天内陆续运抵菲律宾。

《南华早报》称,中国如今在等待马尼拉官方的回应。在马尼拉,菲律宾外长德尔罗萨里奥说,菲律宾感激中国的主动提议。“中方提议后,我们立即指示卫生部的高级官员,及时评估我们现在和将来在灾区的医疗需要。”英国《金融时报》引述退役美国海军军官的话说,“海燕”为中国提供了一次完美的机遇,令中国有机会加大对国际救援行动的参与力度。

“理解中国对遭‘海燕’袭击的菲律宾的微薄援助。”菲律宾电视台gmanetwork网站18日刊登这样一篇文章。文章称,尽管经济成功,中国实际上仍是一个穷国,其人均国民收入去年为9000美元,只是世界第90位,还有1.3亿中国人每天生活标准不到1.8美元,中国对国内经济改革挑战紧迫性的认识发生变化,满足国内的需要远比在国外花钱更迫切。文章作者、全球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总裁布雷默提醒说,中国是一个需努力应对国内灾难的国家,2008年的汶川地震数万人遇难,今年雅安地区地震近200人遇难。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说,中国政府最初对菲律宾提供10万美元援助,上周四增加160万美元。考虑到中国的经济实力,最初的援助被一些人批评数量太少,被视为与菲律宾南海主权之争有关。报道称,17日,菲律宾总统发言人卡兰丹对《南华早报》说,“我们没有资格说太少或太多。无论多少,我们都感激这一姿态。”

《菲律宾星报》18日转载了美联社“中国准备向菲律宾派遣救援队”的报道,其网站上有人呼吁“让援助进来,这不是玩弄政治的时候,我们无权为那些迫切需要帮助的人拒绝援助,这关系到他们的生死”。还有人说,在国际媒体暗地操纵下,一些人甚至不知道中国已向菲律宾捐了200万美元,而中国自己也有400万人受“海燕”影响。

菲律宾一名不愿具名的国会议员15 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透露,“海燕”重创菲律宾第二天,中国灾难应急的相关部门即提出派遣两架747飞机将救援物资运至菲律宾宿务,因未获得菲政府的降落许可,最终援助没能实现。“中国的反应是迅速而积极的,一开始我们的政府很犹豫,后来国际救援越来越多,这件事对政府也就显得不那么棘手了。”这名议员称,中国建议派遣医疗队赴菲已有数日,但菲政府对此回应也不积极。

菲律宾大学政治学教授拓宋1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菲政府基本无意请求中国医疗队来菲救助。“中国像其他许多国家一样释放帮助的善意,但政府偏偏拒绝中国。有那么多菲律宾的灾民翘首企盼医疗救助,政府却拒绝中国,这是为什么?这不是为了国家利益,这取悦了谁?”

菲各界忙着救灾 没心思理西方媒体援助数额炒作

就在过去几天,中国捐助菲律宾的数额和表现被西方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美联社18日还在说,国际援助涌向菲律宾让中国的援助看上去像一个水滴,“这将不会帮助北京以软实力赢得邻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只捐助200万美元的现金和物资,甚至瑞典家居连锁店宜家在数额上都击败了中国”。澳大利亚《国际工商时报》18日报道说,美国保守派主持人科尔伯特上周六称,他已募捐超过10万美元,“‘科尔伯特国’击败中国!我要求获得安理会席位!”

菲律宾各界没心思像西方媒体那样挑起事端。18日,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发言人欧拉说,1000万-1290万菲律宾人需要帮助恢复,这是“一场后勤噩梦,相当于整个比利时都需要帮助。”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称,损失规模“使他忍不住感到绝望”。

阿基诺三世正面临执政以来最严重的信任危机,该国社交媒体上,对他的昵称“诺诺”已变成“满口胡言总统”。《马尼拉今日标准报》15日甚至呼吁“阿基诺三世现在必须下台”。面对社会各界的怒火,阿基诺三世17日宣布,他将在受灾最为严重的灾区住下,直到情况改善。

自11月8日台风“海燕”袭击菲律宾以来,《环球时报》记者在马尼拉没有听到任何菲律宾官员和民众对中国捐助数额的微词,菲律宾媒体上的相关消息都是在转载西方报道。事实上,菲律宾风灾后的第三天,总统府内阁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对所有海外的帮助表示“非常非常感激”后,没提及哪个国家或地区的捐助数额,而是单独提及台湾和香港,因为台湾捐助的一飞机方便面是菲律宾当时最需要的,而香港尽管与菲律宾在人质危机上有矛盾,但仍对菲律宾表示了慰问。

当地时间2013年11月16日,菲律宾萨尔塞多,美国海鹰号直升机向地面投送救援物资,灾民争抢

美媒借援菲炒软实力竞争 评论称美不做亏本买卖

“台风救援增加了美国在亚洲地区的软实力”,CNN18日有些洋洋自得地写道,作为一种硬实力的体现,再也没有比“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更庞大、更可畏的了。这艘核动力航母可载多达75架战机,9.7万吨级,以及6250名战斗人员。但是,作为软实力的一种体现,这艘“尼米兹”级航母如今在菲律宾协助救灾行动,其在亚洲发挥的影响力远远超出它可怕的武库范围。报道称,外界认为美国在该地区影响力正输给中国之际,在世界舞台上的这种力量投射堪称美军公共关系的“金矿”,特别是在人道主义救灾的背景下。菲律宾abs-cbnnews报道说,美国18日宣布对菲追加捐助1000万美元,捐助总额达3700万美元。

“包括航母、巡逻舰、驱逐舰和两栖登陆舰在内,美军至少派来了6艘大型战舰,还有数以千计的海军陆战队员和救援军人。”宿务市一家民众自治组织的负责人拉咖1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拉咖说,“军舰对救灾的实际意义是有限的,美军直升机没能解决物资堆积的问题,C-130也无法迅速运离大量灾民,美国更该派来的是医生、专业应急小组和社工,但它没有。”宿务提那末体育场成为东部省份灾民的临时安置所。在这里,37岁的兰达拖着4个孩子,茫然于下一个目的地。她说,人们一度以为美军来了,一切就都好了,“但我们没等到专业的医生和热情的志愿者,我们看到军机降落,但看不到他们带谁离开”。

当地时间2013年11月16日,菲律宾萨尔塞多,美国海鹰号直升机向地面投送救援物资,灾民争抢

美国彭博社题为“中国或许为可怜的台风援助深深后悔”的报道充斥挑唆之意。报道说,“数以十万计的菲律宾人苦寻食物、水、避难所以及亲人的遗体,中国迅速从其世界第一的3.7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中,拿出……10万美元”。美国战略网17日称,在国内,中国总是利用军队救灾,过去10年,随着武装部队的装备改善,空军得到更多直升机和运输机,效果显著。中国军队是地区最大的,但现在,中国军队被视为只用作在领土争端上恐吓邻国,而不是提供帮助。

“不需要像我这样的批评者都知道,美国援助菲律宾不完全是为了做好事。”英国《每日电讯报》17日称,菲律宾是华盛顿重返亚太的关键部分,但迄今,马尼拉不愿更多的美军驻扎。美国曾是菲律宾的殖民宗主国,许多菲律宾人不愿看到美军大量重返。所以,此次台风为美军提供了一个绝佳机会。美国《华尔街日报》18日承认,“美国援助菲律宾暗含外交目的”。加拿大全球化研究中心分析称,上月,奥巴马因政府关门而未能访问菲律宾及参加一个重要的亚洲峰会,菲律宾内部有人表示担心,阿基诺三世升级与中国的南海争端是否明智。美军救灾有提振阿基诺政府的目的,因为后者已淹没在危机当中。

马尼拉一名不愿具名的国会议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没有人会怀疑,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美军太平洋总部已做好部署,也没人会怀疑,菲律宾总统府的第一反应是等美国来救援。“美国不会无目的开展对外援助,可就算美军背后有大家心知肚明的战略诉求,菲律宾不能也不会因此拒绝。”菲律宾大学政治学教授托松认为,美军就救灾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军事部署,是为全面重返菲律宾提供合理性和合法性。“1991年之前,美国在菲律宾设有23个军事区,它已准备好将它们一一重启。”

责任编辑:梁福龙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抵达布达佩斯,匈牙利总理夫妇机场迎接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习近平:中塞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在徐徐展现

福建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欧洲战略自主正触底反弹,对华合作能更好认清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