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向阿富汗捐教科书,驻阿富汗大使刘劲松讲教科书的故事

来源:外交部网站

2018-03-28 19:29

据外交部网站今日(28日)消息,2018年3月26日和27日,阿富汗主流媒体《马塞尔日报》(普什图文)和《文明之路》(达里文)分别发表了驻阿富汗大使刘劲松的署名文章《教科书的故事》。

刘大使在文章里结合自己幼时经历称,教科书,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一个国家发展历程的浓缩,给每个成年人都留下了深刻记忆。

今天,中国的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面临巨大的挑战,可中国没有只顾自己,没有忘记阿富汗的朋友特别是孩子们,因为中阿两国是好朋友、好邻居、好伙伴。

先知穆罕默德说:“求学问是男女穆斯林的天职”,“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中国古代圣贤也讲:“学如不及,犹恐失之”。阿富汗的和平与发展,寄托在年轻一代的身上,寄托在教育大业之上。

阿富汗主流媒体发表刘劲松大使署名文章

中文原文如下:

喀布尔已进入春天。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民开始耕种,工人和职员开始新的业务,孩子们也开始了新的学期。

没有什么能比新学期的到来更牵动每一个家庭。家人们要给长大了的孩子置办新的服装和文具,筹置学杂费,为他们的成绩和安全操心。孩子们回到焕然一新的学校,得到新课本,即将拥有新课程、新朋友和新本领,他们的兴奋和热情感动着大人们。

3月24日,中国大使馆举办仪式,为中阿友谊学校捐赠2.5万多册教科书。我非常高兴办这件事情,因为孩子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科书是孩子们最好的伙伴,是他们成长的阶梯。

刘劲松大使向喀布尔中阿友谊学校马力克校长赠书

我记得自己上学校时,每一个新学期领到新课本时都很激动。我们会给每本教科书包上书皮,以免被雨水淋着或早早磨坏了。我们会在每一本书的书皮上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也会为做书皮的手艺而相互比夸。

我是1978年上的学校,那时我的国家还很穷,人均GDP不如阿富汗。我要和另一位小朋友共用几本教科书。因为无论国家还是家庭,都没有足够的力量做到人手一本教科书。

那时老师告诫我们:不能在教科书上划线折角,因为这些教科书不仅仅是我们用,它们还会传递给下一届的学生。这是最节约的办法。

刚入校时,我的教科书都是黑白的,纸质也差,过了一些年才增加了彩页和彩色照片。我和同学们都很高兴。除了教科书,我们的服装和生活都有了更多的色彩,家用电器多了起来,屋子大了起来,父母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教科书,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一个国家发展历程的浓缩,给每个成年人都留下了深刻记忆。


中国驻阿富汗使馆向阿学校捐教科书

今天,通过改革开放和教育优先的国策,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较之40年前,中国成人文盲率从近三分之一降至不到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8%,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保持在4%以上。

中国的中学校里,男女生比例大体均等。孩子们没有教科书或者需要合用教科书的情况,还有女孩子眼巴巴看着哥哥弟弟去上学的时代,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但是,中国还有3000万贫困人口,近6000万文盲。900万孩子没有完整接受9年义务教育,五分之一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还没法在城市的学校就读,农村中学的辍学率还很高。

阿富汗的朋友如果去中国走走,会看到中国教育发展既有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的地方,也有基础相当薄弱的地区。有的地方办学条件之差,孩子们求学之苦,乡村教师奉献牺牲之大,看了会让人心酸。中国各地学校的教科书、仪器、设备、师资等参差不齐,幼教、中学择校还有课业负担问题,仍然是家人们头痛的事情。

中国国内教育事业面临的挑战如此巨大,需要资金和物资的地方如此之多,但中国没有只顾自己,没有忘记阿富汗的朋友特别是孩子们。

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中国援建了喀布尔大学和外交部幼儿园有关设施,正在建设喀布尔国家职业学院。每年为阿富汗上千青年人提供到中国接受专业培训的机会,提供上百政府奖学金名额。

中国大使馆关心中阿友谊学校的建设,捐赠新桌椅和文具,帮助修建围墙、洗手间,加固房屋,为教室安装玻璃,在学校附近打深水井,邀请教师赴华培训,为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中国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也是我们帮助阿富汗人民努力的方向。

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中阿两国是好朋友、好邻居、好伙伴,中华民族秉持守望相助的好传统,中国人民历来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

中国社会过去几十年坚持实施“希望工程”,主要是让城市里的家庭“一对一”帮助乡村和边远地区的孩子们,让他们买得起教科书、付得起学费,我也为这个工程尽了些心力。今天,通过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一带一路”,我们把这个工程延伸到阿富汗和中阿友谊学校,因为这个学校的4000多男女学生,是阿富汗的希望,也是中阿友好的未来!

先知穆罕默德说:“求学问是男女穆斯林的天职”,“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中国古代圣贤也讲:“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阿富汗的和平与发展,寄托在年轻一代的身上,寄托在教育大业之上。唯有及时和现代化的教育,方能让孩子们坚守真善美,弘扬阿富汗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理解和运用伊斯兰教义,最终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益的人。我们需要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

使馆捐赠的教科书传递着友谊和爱心,点亮着孩子们的心灵世界,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想,还有一本无字的教科书对孩子们更为重要,那就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家长和大人的言传身教,那就是我们每个人对中阿关系的呵护和投入,那就是和平的国家与和谐的世界!

责任编辑:李焕宇
阿富汗 中国外交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