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瑞·伍兹:中美冷战为什么不会发生?

来源:观察者网

2018-10-29 07:41

奈瑞·伍兹

奈瑞·伍兹作者

牛津大学布拉瓦尼克政府学院创始院长

作为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中国在经济、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都存在着矛盾,因而人们常常认为两国正在走向新的冷战。就目前的政治话语来看,至少美国的单方面发言已经让人想起温斯顿•丘吉尔1946年的“铁幕”演说,而那正是开启冷战的标志性事件之一。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副总统彭斯在一次演讲中指责中国在经济上实施“掠夺性”行为,在军事上对美国发起攻势,并且试图削弱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地位。

尽管媒体把事态渲染得很严重,但事实上新冷战绝非不可避免,它甚至并不太可能发生。可以肯定的是,中国领导人为了防止混乱和维护党的合法性,会坚决抵制美国强行改变中国政治经济体制的做法,继续按照自己的步伐和方式推进改革。对中国领导人而言,要减少腐败并鲜明地亮出国家意识形态旗帜,首要任务是党政合一。任何企图干预这一过程的举动都是在侵犯中国的底线。

不过幸运的是,特朗普对“民主化”其他国家没有兴趣,而且他似乎也不太听得进美国投资者、金融家和科技巨头的话——这些人希望特朗普政府向中国施压,进一步打开中国经济。

毫无疑问,美国的关税将对中国部分出口商品构成威胁,中国每年有18%的出口货物销往美国。尽管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发表过一些激进言论,但相比改变中国政府体制,特朗普政府其实更操心另一些事。特朗普极度希望通过收缩全球供应链、抑制进口等方式来振兴美国制造业。实际上 “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本质是让制造业回到美国。

不过,即使今天的中美对峙没有演变成新冷战,仍可能削弱两国实力并迎来一个更加多极化的世界。美国的话语攻势、关税和制裁可能引得部分中国人抱怨政府。更糟糕的是,目前中国的反制手段比较有限。的确,中国可以减持部分美元外汇储备,但这也会导致其持有的美国国债贬值。

美国方面,一名铝业代表曾将特朗普全面征收进口关税的决定描述为“我见过的最具有自毁倾向的贸易法案”。另外,美国政府重新商定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包含一项附加条款,阻止加拿大或墨西哥与中国谈判,该条款饱受美国商界批评。这些政策不仅可能给美国就业造成冲击,还可能导致盟友疏远美国,实际上许多盟国已经开始与美国保持距离。

特朗普政府“美国第一”的立场正在转化为“美国独一”。如今不论在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还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美国都是孤独的少数派。在特朗普将美国撤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之后,其余各国没有美国照样继续推进。特朗普政府不仅远远未能就国际问题的讨论设置规则,还使许多国家下决心不再完全依赖美国的领导。

如果世界在各大重要议题上绕开美国,新的多极秩序将加速浮现。例如,特朗普决定退出伊朗核协议,实际上是在挑衅英国、法国、德国、中国、俄罗斯和欧盟,赌它们不敢反对美国的特权。

目前,依赖伊朗石油的国家可能别无选择,只好听凭美国任性。石油与大多数外贸商品一样,都是以美元计价结算的,资金转移主要通过比利时的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系统,而美国有权力关闭此类交易。大多数公司和国家在权衡利弊后都认为,不值得为了在伊朗做生意而被美国市场和国际美元支付系统“封杀”。

但在未来,他们可能不再需要做出这样的权衡。8月21日,德国外交部长海科•马斯敦促欧洲建立独立于美国的支付渠道。9月,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宣布计划组建“特殊目的载体”,以便为“与伊朗有合法商业往来的经营者提供帮助和保障”。

与此同时,俄罗斯宣布正在自主开发金融转账系统,防止在美国制裁升级时被踢出SWIFT系统。早在2015年,类似的项目就已经在中国上马,中国人民银行为促进人民币跨境交易,组织建设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目前,这些替代系统的便利性都还无法匹敌SWIFT和美元系统。然而一旦某个新系统落地生根,它可能导致美国的权力迅速流失。

相比冷战格局,世界更像是在迈向由美国、中国、俄罗斯和德国领导的新型国际体系,这四个国家将主导各自地区,并在国际谈判中相互争夺优势。这一情境让人回想起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的战后愿景,他希望四个获胜的盟国——美国、英国、中国和苏联——来充当世界的“四大警察”,在势力范围内各自巡逻确保平安,在关乎世界和平的问题上则展开四边会谈。

如今,四个大国没有太大变化,它们再次处于领导地位,唯一的不同在于现在我们拥有更强大的国际制度来维持和平。至于和平能否持续,将取决于四个大国是否有意愿利用和改造这些制度,使之适应新的国际体系。

(观察者网黄郁译自《世界报业辛迪加》,杨晗轶校)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杨晗轶
中美竞争 中美关系 中美博弈 新冷战 国际体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伊朗外长否认以空袭:除非遭重大袭击,否则不予回应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