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妮妮:日本萌化IS好幽默对不?撕开给你看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1-27 09:33

潘妮妮

潘妮妮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新闻学系副教授

既然谈不上什么对不对,那最关键的问题是幽默不幽默。

《查理周刊》事件与“幽默”有关,日本的宅男宅女面对ISIS,也展现了惊世骇俗的“幽默”感,幽默还是不幽默,简直快要成为新的“文明冲突”的旗帜了。

貌似当年《江南Style》红遍全世界时,唯有在日本没有得到热情的反馈,倒不是因为什么“嫌韩”,而是类似风格作品在日本网络上实在太普遍。恶搞万事万物,萌化世间众生,除了围绕人气的映像作品和时尚ICON进行“再创作”外,宅男/女偶尔也会在中热门的新闻事件中一展卓越的恶搞能力,在ISIS宣布绑架两名日本人质和索取赎金后,随着日本新闻媒体对事件的集中轰炸,网络创作愿望也找到了新的平台。先是对人质视频截图的PS,再是推特上对ISIS账号狂轰“不信仰《LOVELIVE!》(某二次元偶像企划)就消亡”宣言,随后对人质视频截图进行花式角色扮演,接着更推出了对ISIS的“萌化”系列创作。日本宅男/女的“幽默”在互联网世界内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共鸣,仿佛这是“幽默”对“卫道士”的文明胜利。

嘛,这个事情暂时放一放。

先穿过四分之一个地球去看看人质,应该还活着的自由记者后藤健二,这几天他此前接受NHK采访时的一小段视频和截图在贯穿全日的新闻节目中滚动播出,这种“过于严肃”的场面或许会引起一些富有幽默感的观众的反感。后藤1996年从还不错的电视台稳定工作中退出来单干,开始长期在中东和非洲的战乱地带从事采访活动至今,1997年成为一名基督徒。后藤曾经为NHK、朝日电视台和TBS的黄金档新闻提供过素材。因为电视台职员会“自觉”遵守国家关于不得前往战地的要求,可以说没有后藤这样的自由记者,日本人就没有机会在茶余饭后一边看着电视上尘土飞扬、废墟遍地、枪炮齐鸣、血肉模糊(哦,不对,这个不会有)的画面,一边真诚地发着“哎,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总有人喜欢争斗不休呢”的感叹了。

不过,这样的人应该也不会得到什么褒奖。关心后藤的人除了关心他是否能够安全回到日本,同样也需要担忧他是不是会遭遇和2004年伊拉克人质事件被绑架者一样的“国民罪人”待遇。2004-05年间,伊拉克地方武装绑架了7名日本人,释放5人——要求是自卫队撤出伊拉克——包括两名自由记者、两名NGO志愿者和一名希望成为战地记者的18岁年轻人。与大量讨生活的我国国民不同,作为发达国家国民,日本人去到混乱地带的行为大致都要依靠强烈的理想主义来支撑。当这些人干得好的时候,日本媒体和民众从来不吝称赞他们提升了日本的国际形象,而被绑架的时候,则又是个人的“任性”给国家带来了麻烦。2004年伊拉克人质刚获释时,据报道个个精神状况良好,甚至有人表示要继续在伊拉克从事活动;但在回到日本后,在“活该”、“罪人”、“给人添麻烦”的抗议声中,有人患上了抑郁症,并不得不召开记者会向国民“谢罪”。

被ISIS绑架的日本人质之一后藤健二。

现在,后藤之外的另一个人质汤川据信已经被处决了,他的父亲果然也出来向国民谢罪了。汤川其人的经历大概属于社会边缘的“右翼”中最边缘的那一群,日本人对他再冷漠歧视,作为中国人不同情甚至笑话一下都是正常的。不过,这个想要去救他的后藤的问题就复杂得多,首先长的比较帅——不先说这条大概会显得我严肃不太幽默——,其次,和他有合作的NHK、TBS和朝日都是偏左媒体,他制作的节目也颇有欧洲左翼人文主义的意味。所以问题来了,一个正经的左翼为什么想去救一个……嗯,有点逗*的右翼?详情我不知道,不过联想到日本社会主义的先驱幸德秋水和右翼的精神偶像北一辉其实关系很好,所以,大概是因为寂寞吧。这个世界上可能没有比日本人更讨厌大叙事的国民了,在国民的记忆中,右翼的大叙事会让人联想到战争没饭吃和被美军轰炸还有帅哥会死(参考大热影片《永远的0》),提到左翼的大叙事则会联想到赤军。所以日本人既不喜欢整天叫着要改宪要加军费要监控国民信息的首相,也觉得那些搞护宪反战游行反监控反核电的人是给日常生活添麻烦。后藤健二的母亲在新闻发布会上突然抛开儿子大呼反战反核电的政治主张,各大电视台赶紧慌慌张张地掐掉转播信号。虽然可以说这位母亲很“二”,但却似乎又是此类政治主张在日本政治社会环境中的状态的生动缩影。“哎,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总有人喜欢争斗不休呢”,善良的观众大概会这样想。

所以,大家来萌化吧,既然不管是左翼还是右翼,一律都只是添麻烦的人,那么无论政治家还是恐怖分子,当然都给你画成美少女看看。其实从宅男/女的角度,应该也没有什么文明冲突和拯救的大叙事,就是恶搞一下无伤大雅,也不会把人逼成抑郁症的,大概。宅男/女也好,《查理周刊》也罢,都是在用“文明”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幽默”在攻击、消解一切自己能看到的、联想得到的“权威/权力”,笔和互联网资源的持有者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处在弱势群体的地位,“幽默”是自己唯一的武器。但是,我总觉得这里模糊地有些问题,比如我们恶搞一个政治家/金融家的形象,并不会动摇他本质的权力,说不定反而会增强他的公众好感度,不然你看安倍首相总是那么努力地萌化自己;但是,另有一些时候,有些人,或者群体,可能会被这些率性的、无伤大雅的“幽默”所摧毁,那么到底是因为他们不够“幽默”,还是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是所谓的“权威/权力”呢?二战刚结束的那阵,日本漫画之父手冢治虫认为创作的恶搞是有限度的,比如战争受害者和社会弱势群体是不能恶搞和取笑的,不过应该1960年代之后日本和欧洲的创作者就没有这么多自我规范了,毕竟太不“幽默”,太不言论自由了。

“幽默”这东西还是太复杂了,在法国人和日本宅男/女看来,穆斯林不够幽默;当年所谓“99%”在华尔街的时候,金融精英看着下面的人群,一定也觉得他们很不幽默。日本人比法国人幸运,因为这是一个在岛上和平的一元社会,富裕,而且网速很快。当然他们的共同点是都不用面对中东那复杂的现代社会矛盾和国际社会差序格局什么劳什子的,只需要在心里说,“啊,人死了好多好可怜,有些人为什么总是喜欢相互争斗呢,一定是太不文明太缺乏幽默感了吧”,就足够了。

日本动漫不光萌化恐怖分子,也萌化安倍晋三。

责任编辑:李亢
ISIS 伊斯兰国 人质 斩首 宅男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最后通牒?以色列放话“要么签,要么打”

“这把火怎么点着的?”

布林肯来华谈的怎么样?是否不虚此行?

“看看,这就是美国的警察”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中美应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