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妮妮:今天所谓的“小鲜肉”,在当年的日本却是一种进步文化?

来源:观视频工作室

2019-04-08 08:11

潘妮妮

潘妮妮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新闻学系副教授

【文/潘妮妮】

今天很多人把“娘炮”跟偶像文化联系起来,认为偶像文化里的男性有大众印象中的女性特质,进而延伸出“娘炮文化”——不喜欢这个词,但还是用它;也有人认为,这种男性形象是从日韩来的。其实不止日韩有所谓的女性特质的男星,欧美也有很多,只是可能我们不太去管它,习惯说是日韩的。

一提男性偶像,日本的就会提所谓的杰尼斯事务所(Johnnys事务所),而韩国偶像明星的制造工厂是模仿Johnnys事务所的,至于我们中国今天的偶像文化运作,研究者和舆论基本都会默认是从韩国过来的。这中间似乎有一个继承关系:中国学韩国,韩国学日本。但非常有趣的是,我们又会明显发现,这三者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日本Johnnys事务所,其所长是喜多川。在中国人看来,这是日本人;但在日本人看来,他是一个美国人,日裔美籍。

喜多川的经历比较有意思。二战时,因为日本是美国敌国,所以美国把国内的日裔抓到一个地方,整体管理起来,而喜多川的家庭当初在美国是进过集中营的。后来,他们家里人回到日本。喜多川对美国的情感,可能有一种内在的批判,但是与此同时又很向往、喜欢美国的文化。他觉得百老汇是他想象中的美国,所以一天到晚让他底下的偶像演一些舞台剧。

最开始,喜多川跟他姐姐在东京经营一家咖啡馆。战前日本的城市生活发展得不错,所以城市里的文化人对咖啡、黄油这种美式食物和美式文艺生活,是有一定体验和向往的。而战后日本物资非常贫乏,这些东西都没有了。因为喜多川在朝鲜战争时期做过美军翻译,所以这时他可以通过一些渠道获得美军物资,他的咖啡馆也就变成了当时日本一些文化人、媒体人聚会的场所。在后来日本城市中的大媒体集团、大公关集团发展的过程中,喜多川的事务所可以占有一席之地,跟这个有强烈的关系。

早期日本对男性的欣赏,是像高仓健、三船敏郎这么一些面部非常欧化,而且一看就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形象,上身比较威武,肌肉练得非常好。

高仓健与三船敏郎

Johnnys事务所的起步,基本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80年代,这时它推出的偶像,比如有很著名的乡广美、近藤真彦——近藤真彦在整个亚洲都非常红。他们与过往高仓健、三船敏郎等人的形象相比,首先个子比较小,面目也没那么清晰,比起欧美人,更像比较刻板的亚洲人的形象,而且各方面——不管是唱歌还是跳舞——都不是特别优秀,在技术或专业上不是高高在上的一种存在。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就是“中性”的,不是传统的有攻击性的、相对来说比较高的形象,而是与你平行的,甚至可能还稍微低一点的形象。

近藤真彦(资料图)

70、80年代有什么事情?日本70年代最重要的事情是“收入倍增计划”完成了。它在1960年代搞收入倍增计划,后来超额完成任务,增加了两倍,日本人的生活开始变得很好,这意味着家庭主妇手中的可支配收入上涨了。我们之前讲到过,五六十年代日本有大量女性投入到工作当中,她们成长起来正好有自己的可支配收入。这些女性基本来自中下层,也会追求自己的独立审美。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尽管我们回头看,觉得那个是“娘炮”的,但这是有一定的解放、进步的意义的,因为普通人的审美、所追求的的治愈的感觉,进入了大众审美的范畴中去。

资本发现这么大一个市场之后,就会非常努力地投入其中。这跟御宅族有一个相似之处,开始时把你当作外来者或边缘群体,排斥你,猎奇你,一旦发现你所能创造出的经济效益是惊人的,那资本也会来迎合你。共同参与到造星运动中,打造一些所谓的国民天团,就是看中了他们背后巨大的经济效益。

比如我们熟悉的SMAP、嵐(あらし)、AKB48这样的一些存在,他们的发展已经被纳入日本国家经济的发展范畴中去。很多地方也会努力打造自己的地方偶像,所以它的偶像业跟工业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参与打造的,是一些有组织、有规模的团体,比如几大著名电视台、一两个著名的公关广告公司和一些著名事务所。

韩国有点不一样。男性偶像业的打造,是直接向日本的Johnnys事务所学习的,但是到了韩国,一方面韩国的娱乐业之前已有自己的规模和逻辑,再加上韩国的市场不像日本国内市场那么大,所以韩国的偶像业会更注重开拓多元化的市场,同时更大地发掘粉丝自己的独立性和主动性。Johnnys事务所跟韩国相比,不太在乎粉丝的主动性,无非就是我给你提供产品,你爱买多少就买多少。

传到中国之后,状况更加不一样了。传到中国的时候,我们的经济已经是互联网经济的形式了。互联网经济形式更注重消费者的参与,有时官方的行动还弱于粉丝的行动,或者说官方行动很大程度上依赖粉丝行动。

我们中国的偶像,第一位的要求就是高,没有身高可能就红不起来;而日本Johnnys的偶像,尽管没有规定“我就不捧高的人”,但是可以看到红的基本是不高的,两者差异非常大。这反过来会变成我们批判日本的一个由头,说“你看,我们(的偶像)又高又帅,日本偶像不行,矮,还有点挫,长得特别‘低欲望社会’,看来国家也不行了。”

(本文录入时略有删减。)

责任编辑:李泠
偶像 日本 男性形象 娱乐 视频新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对华‘去风险化’,在德国引发了出人意料的现象”

欧美将“经济制裁”伊朗?以外长:已致信32国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劝不住?以色列誓言“报复”:美国与我们站一起

法军参与?马克龙:应约旦要求拦截伊朗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