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妮妮:为了否认“强征慰安妇”,日本右翼借势“键盘侠”

来源:观察者网

2019-10-25 08:23

潘妮妮

潘妮妮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新闻学系副教授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潘妮妮】

在日韩关系持续不怎么好的当下,优衣库新广告的韩文字幕版本,因为被认为有“影射慰安妇”问题的嫌疑而遭到韩国网友的抵制。

简单来说,就是一句台词“那么久远的事我记不得了。”(I can't remember that far back.)只有在韩国字幕版中被翻译为“80年前的事情我哪记得住啊”。这个独特的措辞实在很接近日本右倾的大众传媒和互联网右翼否定“强征慰安妇问题”的话语框架,也就是以“年纪大”、“相隔时间长”来否定韩国(以及中国)“慰安妇”老人的历史记忆。

优衣库随后因“引起众人不适”而撤下相关广告,但也表示自己“丝毫没在暗示殖民统治……导致大家这么想是我们做得不好,但我们其实没那个意思”。正如各种媒体报道所言,有认为优衣库的韩国“特供”版本确有“猫腻”的,也有认为韩国网友太“敏感”。

笔者由此稍微偏一下题,试图讨论一下,“强征慰安妇”和其它的关于日本侵略、殖民责任的相关主题,除了官方的右翼政治力量和知识精英在着力否认外,也有大量的互联网民间舆论参与其中,构成一股否认历史的力量,同时也成为日韩民间言论对攻的一个核心重点。这在这次优衣库的广告事件中也有所反映。笔者认为其中的一点原因,是日本右翼知识界和舆论在否认“强征慰安妇”问题上使用的话语具有“互联网思维”,将重心放在了调动当代年轻网民情绪上。

以下就此介绍一下当前日本右翼舆论界否认“强征慰安妇行为”的几种话语方式及其形成的逻辑。

众所周知,在日本右翼知识界和舆论界,否认战争罪行和战争责任的言论一直存在,不过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慰安妇问题”并没有进入讨论的视野。

右翼知识界和舆论界的重点更多地放在“南京大屠杀”问题上,除了在“数字”上下功夫外,否定的重点多集中在政治层面,抨击东京审判的“不公正”,或借对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冷战意识形态式的抨击而达到否定“南京大屠杀”的作用。同时,由于美日韩同盟关系的存在,日本也会有意识地注意“盟友”韩国的看法,因此“慰安妇问题”没有在右翼舆论场内成为一个显性的“争议”。

但是,冷战结束之后,到了1990年代中期,所谓的“西方民主国家”的“市民社会”也开始关注南京大屠杀问题——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的写作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和“强征慰安妇”问题。尤其是“强征慰安妇”问题给(冷战中成长起来的)日本右翼知识和舆论场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这里存在以下原因:

首先,日本的“盟友”,同时也是“西方民主国家”一员的韩国推动了这一主题在国际舆论界的发酵。

其次,对“强征慰安妇”的批判来自日本视野中的“国际舆论界”,不仅有中国和朝鲜,也包括了联合国、“西方民主国家”的政客和“市民团体”。

最后,“慰安妇”议题能够与当今主流的妇女权益议题结合起来,因此与“西方民主社会”主流人群的生活和意识显得不那么疏离,更可能获得情感的共鸣,从而拥有了更强的传播效果。

因此,1990年代中期,“慰安妇问题”给右翼知识与舆论界提出了新的挑战,意味着无法像否定“南京大屠杀”那样,直接挪用冷战的话语框架,而至少要采用更为曲折的表达方式。

2019年9月25日,韩国首尔,众多韩国学生在日本大使馆前举行第1406次“慰安妇问题”例行集会,敦促日本政府道歉。(图/IC photo)

要知道,在冷战环境下,日本从被占领/改造对象转化为“西方”的盟友,作为所谓的“西方(发达)民主国家”的一员,重塑了自我身份的认同,也由此延续了对其他亚洲国家的“优越”性,这也构成了战后右翼能够对中国历史叙述予以居高临下的“批判”的重要精神资源。而第二次安倍内阁在规划国家战略的过程中,积极和平、价值观外交、(建设)自由繁荣之弧等表述也作为关键词被反复提出。

而这样的一种历史定位和战略构想却因为“强征慰安妇”问题被“蒙上阴影”——在部分人看来。毕竟不时会传来各种消息,一会儿是联合国谴责,一会儿是欧美国家某个地方议会通过决议谴责,一会儿是美国某重磅政治家谴责,一会儿是某个美国城市设立慰安妇雕像。这对于高度在意自身的所谓“自由民主”身份,重视“国际观瞻”的日本而言,是相当的“阴影”的。

在这样的“阴影”之下,右翼知识界和舆论界开始将“慰安妇”问题视为韩国和中国在欧美国家展开的对日本的“舆论战”和“情报战”。也就是说,在否认“强征慰安妇”这个问题上,右翼知识界和舆论界从一开始就将它视为一场“敌我之争”,而不是简单的“媒体报道”问题,也就为此做了理论和话语准备。

也正因为如此,在日本国内,主张反省慰安妇问题的左翼舆论尽管握有若干的“事实”,但却不时在舆论场中陷入“被动”。一些分析人士也认为至少部分原因在于左翼的诉求重心在于“事实报道”,没有新的事实则不予报道;而右翼则是将慰安妇问题作为政治表达的载体,因此会主动地安排议程,占据舆论主动权。

表述一:“救救孩子”。

为了动员民众的“同理心”,宣称对“强征慰安妇”的批判会导致海外日本人生活状况的“恶化”。

2015年,自民党发表了题为《为恢复日本名誉和信用的倡议》(日本の名誉と信頼を回復するための提言)的文件,其中将“慰安妇问题”对日本的“危害”表述为:

“现在在海外诸国,围绕慰安妇问题,设置含有‘性奴隶’这种煽动性的表现形式的纪念碑啊雕像什么的,还进行不基于事实的偏向性报道,外国的中央和地方议会还通过各种决议,最近还有在美国对天皇陛下和安倍首相提起诉讼的的行为,等等。若将此视为对日本国家名誉和利益的损害,显然并不过分。……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恶化,出现霸凌海外日侨小朋友的人权侵害行为。为了孩子着想,应该尽早想法恢复日本人以及日本的名誉与信誉。”

突然之间,对战争中日军“强征慰安妇”行为的批判被等同成为一种欺负小朋友的邪恶行为……而《倡议》接下来表示,我们应该这样做:

“(1)要向世界强调日本在战后一贯展现出维护和平、重视人权的实际行动,是对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国家;(2)针对围绕慰安妇问题的错误认识和没来由的批判,在基于客观事实予以纠正的同时,也要谨慎地说明至今为止我国对慰安妇问题所做出的应对;(3)要明确表明我国未来的志向,是作为道义国家和文化国家获得国际社会的信赖。”

总之,“我”是一个好人。

那么接下来就是要“揭批”那些“抹黑我的坏人”,把他们从“西方民主社会”中开除出去。

表述二:“谁骂我,我就骂《朝日新闻》”。

《朝日新闻》不仅是报道“强征慰安妇”问题的主要媒体阵地,而且“打到朝日”也一直是日本右翼媒体舆论自战后——也许甚至可以追溯到“白虹贯日”的大正时代——的既定目标。因此,在否认慰安妇问题上要“开除”的第一位自然是《朝日新闻》。

2014年8月,《朝日新闻》承认自己的部分关于慰安妇问题的媒体报道存在问题,并将相关文章撤回。这既是右翼知识界、媒体和政治家多年致力于“揭批”的结果,也成为接下来的一个大型派对的机会。尽管有问题的报道只是众多事实报道中的一部分,但不妨碍右翼政治与知识界借此强行宣称“强征慰安妇”的历史事实已经被“完全推翻”。

为了塑造《朝日新闻》“说谎”的形象,并争取大众支持,右翼媒体宣称《朝日新闻》有以下三宗罪:

其一、说谎。这是针对前述《朝日新闻》报道中出现的错误,右翼舆论借此制造了“所有相关报道都是说谎”的气氛。

其二、压制“言论自由”,不让“有良心的(右翼)人士”表达对强征慰安妇问题的反对意见。于是我们能看到《朝日新闻》的网络平台在报道相关问题的时候时常受到“网民”的“炎上”(注:网络用语,大意指短时间内收到众多读者反馈,其中批判、中伤占多数)。

其三、阴谋论。右翼大众传媒的重镇《产经新闻》在试图解释“西方民主社会”对慰安妇问题的谴责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设,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国际自由主义左翼”群体“勾结”起来垄断了知识界的信息发布;另一方面是因为“国际左翼”在联合国内进行了“有组织的游说”。这种常见的阴谋论说法在外部看来固然是一笑置之,但对于日本民众而言是否具有情绪上的感染力,还真是一个值得推敲的问题。

这个表述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左翼就是这样的坏人,请把他们开除掉”。

表述三:“应该把韩国从‘民主国家’开除出去”。

韩国作为前殖民地,“慰安妇”作为被殖民者,以及弱势的被压迫女性的历史记忆,在当代国际舆论场中理所当然能够获得更多的共鸣。因此站在右翼舆论的角度,觉得需要做的是将“韩国”从“西方民主社会”中分离出去,以此证明韩国的慰安妇叙述是不可信的。

换言之,就是我们市井话术中常用的通过侮辱人格来否定言论的方式。今天全球一些互联网政治明星也不时使用这样的话术,这也反映出右翼舆论在“互联网思维上的突破”。

在这样一个动机下,右翼的舆论平台,比如《正论》、《产经新闻》等都开始“深挖”韩国战后政治发展的各种缺陷和问题,以此表示韩国“不是一个完善的民主国家”,因此在慰安妇问题上是“撒谎”的。这逻辑实在颇有些小学班级中霸凌转学生的感觉,而且还隐隐透出一股“西方民主国家是不撒谎”的冷战宣传意味。

不仅如此,事实上,这些对韩国政治进行批判的内容,很多也来自韩国国内进步人士的自我反思和批判,这些进步人士和严肃的学者是否认同自己的结论被如此使用,显然也要打一个问号。

以上介绍了三种否认“慰安妇问题”的表述方式,只是其中显眼的典型,并非穷举。不过总的来说,可以说都体现了一种“互联网思维”。这可能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尽管日本的传统大众传媒和公共舆论还是比较“稳重”的,但是互联网上总的来说,是右翼气氛比较强烈。而日韩两国年轻人在看待彼此的时候,恐怕主要还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因此,在这样的针对“慰安妇”的互联网舆论气氛下,自然也就使得双方的网民越来越“敏感”。

不过说句也许不具有相关性的,互联网也是“冰火两重天”:一方面纯粹的政论中自然是一种势不两立的气氛;但另一边“韩流”在互联网领域依然风生水起,日本雅虎整了个某SNS平台明星流量统计,某流行韩团排在第二位。两种冷暖极端空气的并存是单纯的平行还是在促生着彼此?冷暖的长期存在是否会酿出新的言论形式?感觉都是互联网媒介环境之下的未可知数。

责任编辑:李泠
日本右翼 慰安妇 韩国 优衣库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最后通牒?以色列放话“要么签,要么打”

“这把火怎么点着的?”

布林肯来华谈的怎么样?是否不虚此行?

“看看,这就是美国的警察”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中美应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