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希尔:美方如何看待此次舍曼访华之行?

来源:观察者网

2021-08-10 08:08

保罗·希尔

保罗·希尔作者

乔治华盛顿大学客座教授,前CIA东亚情报官员

【导读】 7月末,美国副国务卿舍曼访华。前美国情报官员、本文作者保罗·希尔评价此行并没有改善中美关系,并对两国关系未来走向给出了悲观的预测。作者站在美方立场评价两国关系,不可避免地具有美方偏见,对作者的观点和表述,观察者网不表认同。

【文/保罗·希尔 译/观察者网 由冠群】

美国副国务卿温迪•舍曼在7月26日的访华之旅似乎是重演了此前美中高层交往的场景——今年3月,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和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与他们的中国同行在安克雷奇举行了会晤。除了互相抱怨之外,安克雷奇会晤没有产生任何成果。而舍曼在天津会晤了她的直接对手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谢锋和国务委员王毅,会谈结果也和上次差不多。有人建议“为两国关系设定底线”并建立维护关系的“护栏”,但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在这两方面出现了明显进展。

与安克雷奇会晤一样,双方在此次会晤前的表现已使外界放低了期望。在美国国务院的一次预简报会上,政府高级官员表示,舍曼此行的目的是“就两国关系进行坦诚的交流”,并“保持沟通渠道畅通”——而不是“就具体问题进行谈判”。此外,他们强调,此次访问的背景是美中之间存在“激烈而持续的竞争”,美方正在“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因此将“从实力地位和团结美国一众盟友与伙伴的立场与中国进行接触。”

王毅会见舍曼 图片来源:外交部网站

这就导致王毅当众做出了即兴发言,其口气与安克雷奇会晤时中方的论调如出一辙。王毅说:“如果美国到今天还没有学会如何以平等的态度同其他国家相处,那么,我们有责任和国际社会一道,好好给美国补上这一课。”

果然,王毅和谢峰随后就借此机会给舍曼上了一课,他们总结美国政府的特点是傲慢、伪善并要美国政府为美中关系走下坡路负责。在此过程中,谢峰指责美国“把中国当作假想敌””,并试图通过“把美国内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甩锅到中国身上”来转移“美国国内公众的不满”。他宣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王毅断言,拜登延续了特朗普政府的“极端和错误对华政策”,试图遏制中国并阻挠中国发展。

王谢发言中最明显的一点是,他们显然试图表明北京已领会了华盛顿的施压手段:在双边关系中占据道德制高点并抢占上风。这其中还包括引用美国人的声明来回敬舍曼。主持国务院预简报会的美国官员曾说,美方“与会时会擦亮双眼”,为此,谢峰针锋相对地回应道“中国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谢峰还套用了布林肯在安克雷奇说的话“赌美国输从来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谢峰说:“美国也不要赌中国输。”王毅还说北京“从来没有兴趣赌美国的输赢”。

但最明显的以牙还牙做法是谢峰据报也向舍曼提交了两份清单。一份是要求美方纠正其错误对华政策和言行的清单共16项,包括美方对中国共产党党员施加的签证限制,“压制”华为等中国公司,以及将中国媒体登记为“外国代理人”。另一份是中方关切的重点个案清单共10项,包括在美国出现的反华情绪、美方要求中国对新冠疫情负责,以及美方挑战中国对台湾、香港和新疆的主权。

这表明北京正在或已经跨过一个门槛,自忖中国现在已有国际筹码和影响力来抵御美国施加的压力,并期盼或要求两国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互惠互利。这一姿态反映出中国领导人在中国“崛起”和美国相对衰落的过程中对两国实力变化有了新的认识。

与此同时,谢峰还对舍曼说,中国“从无霸权基因、扩张冲动,从不胁迫任何国家”,“从未跑到别人门口挑事”,“面对外来干涉,中方采取的是合理合法反制”。谢峰指出,“胁迫外交的发明权、专利权、知识产权,都非美国人莫属。”北京的此类言词不大可能令美国心悦诚服。此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被认为是“战狼外交”的主要实践者)在舍曼返美后发表声明称,“美方必须改弦易辙,纠正错误”,因为“解铃还须系铃人”。

舍曼此行所牵涉的核心问题是,此次美中会晤能否阻止两国关系螺旋式下滑,并创造机会稳定美中关系,甚至促使美中关系发生建设性逆转。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明显迹象表明双边关系会改善。美国国务院在访问结束后表示,“为设置妥善处理美中关系的底线,舍曼、王毅和谢峰讨论了具体途径”,但国务院没有提供有关这些途径或底线的细节。因此,没有迹象表明两方达成了任何协议。尽管国务院重申了为美中关系“建立护栏”的目标,但中方援引谢的话说,这类护栏“必须由双方商定”,“而不能是美国单方面给中国设立行为边界”。

王毅提出了三条可能用来管控美中关系的底线,所有这些底线都是在给美国设立行为边界。这些底线规定,美国“不得挑战、诋毁甚至试图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不得试图阻挠甚至打断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得侵犯中国国家主权,更不能破坏中国领土完整”。

鉴于美国对中国政治和经济制度所持的一贯看法,所有这些要求都将对美中关系、美国对华政策和美国关切构成根本性挑战。美国对华政策被北京解读为更迭政权、遏制中国发展和/或进行美中经济脱钩。美国关切的是中国在台湾、香港和新疆施行的政策。另一方面,华盛顿提出的任何相应提议肯定也会对北京构成同样的根本性挑战。

双方是否准备在“设立关系底线”方面进行富有成效的接触还有待观察。坦率地说,舍曼的访华与安克雷奇交锋一样,没有显示出太多改善关系的证据。相反,双方都暗示,对产生任何形式的相互包容抑或是实质性接触抱有怀疑(如果不是抱有抵制的话)。中方口头上表示要“相互尊重、公平竞争、和平共处”,但却指责美国没有这样做。中国坚持认为,球在华盛顿一边,美国要“改弦易辙”“,“作出正确选择”。

而美方则反常地说,它“欢迎”展开激烈竞争,与考虑建设一个相互包容的双边关系相比,美方显然更喜欢竞争。尽管舍曼和其他拜登政府官员承认美中在应对气候变化、武器防扩散和地区安全等“重要全球性挑战”方面有合作的可能性,但他们没有提到美中在双边议题方面有合作的可能性。

此外,据透露,在美国国务院评估舍曼此行成果期间,一位政府官员表示,“将美国描述为以某种方式寻求或请求中国与美合作是错误的”,因为“我们认为北京在这些领域也应有自己的利益”。如果一方不愿被视作是在寻求合作,而是在集中精力为竞争做准备,那就很难预言美中两国会在任何领域展开重大合作。而另一方可能也有同样的心态。

总的来说,只要双方的战略怀疑压倒了相互理解,美中关系似乎在当下就不会出现重大的建设性突破。只要北京和华盛顿都认为自己拥有改变对方所提关系护栏和底线的筹码,这一僵局就会持续下去。与此同时,它们的外交互动将更多地表现为互提要求和相互抱怨,而不是展开合作或谋求合作。北京方面承认两国关系“面临严重困难”,我们很难不同意北京的这一说法。

(观察者网由冠群译自美国“国家利益”网站)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由冠群
中美对话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