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再发“建闸信号” 环保组织、专家呼吁暂缓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16-11-30 19:22

【观察者网 综合】鄱阳湖水利枢纽该不该建?11月23日,江西省水利厅在官网发布公告,就鄱阳湖水利枢纽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公众参与第一次信息公示。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看似沉寂两年的话题再度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

争论源头: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环评公示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淡水湖,也是长江中下游仅有的两大江湖相连的湖泊之一。鄱阳湖生态地1992年列入 《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中国加入“世界生命湖泊网”的唯一代表。八十七种鸟类在此过冬,其中包括在鄱阳湖过冬的11种濒危物种。

据中国科学报此前报道,三峡大坝建成后,长江下游的鄱阳湖水位出现下降现象。2009年年初,江西省政府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构想,包括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之后,当地政府一直为工程作各种准备。

由于鄱阳湖水利枢纽项目始终备受争议,2009年,江西省一度调整了控湖思路,将方案由最初蓄水发电大坝调整成“调枯不调洪”的蓄水闸。但这个调整仍不能让所有人信服,此后又有15名院士学者联名上书国务院反对鄱阳湖控湖工程。2014年,发展改革委组织专家和相关部门论证鄱阳湖水利枢纽方案,再一次引发质疑。

如今随着《公示》的进行,各大环保组织又集体出声反对。

根据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下称:鄱建办)介绍,近十年来,鄱阳湖9、10月份(秋季)连续出现枯水期低水位时间提前、水位降低、持续时间延长的现象。并且,鄱阳湖秋季低枯水位将长期存在,并将不断加剧。对鄱阳湖的民生、生态、经济等方面造成了严重影响,湖区水资源水环境与经济承载力也大幅降低。为“控枯”,江西省拟建水利枢纽。

工作人员正在勘探地质。图片来自澎湃新闻

公示信息显示,拟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为开放式全闸工程,汛期(3月底~8月底)江湖连通,闸门敞开;汛末(9月~次年3月底)对湖区水位进行调控,缓解湖区水位下降过快导致的问题。工程总投资约130亿元。

据介绍,该工程定位为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改善供水、灌溉、生态环境、渔业、航运、血吸虫病防治,保护水资源,恢复和科学调整江湖关系等。

鄱建办:本质上是保护工程,没有开发任务

对于来自专家和民间的争议,鄱建办28日集中回应澎湃新闻称,该工程其实已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包括将工程由“控洪”改为“控枯”,由“大坝”改为“全闸”,由“高水位”改为“低水位”,由“全年控制”改为“分期控制”等,对工程功能定位、方案比选、闸型设计和调度运行方式等进行了不断优化。

鄱建办称,通过这些调整,鄱阳湖水利枢纽对生态环境保护利大于弊,其产生的次生影响通过科学合理的调度可以降低和减免。即使出现极端情况,闸门也可以全部打开,恢复到自然状态,生态安全得到了保证。

鄱建办强调,江豚濒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枯水是重要的原因,如果任由枯水发展,鄱阳湖江豚必然会减少,专家冀望的“最后避难所”将不复存在。从一定程度上讲,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亦是江豚保护的工程。

学者质疑这一工程严重肢解和破坏长江的完整性,对长江生态和上海饮用水影响很大,更违背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原则。鄱建办回复称,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功能定位,工程本质上是一个保护工程,没有开发任务。

鄱阳湖卫星图像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列入了国务院批复的《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和《十三五规划》,列入了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范围,列入了水利部批复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水利专项规划》。

该规划中有关“重大水生态修复工程”章节内容中明确提出,尊重自然规律,积极应对长江上游控制性水利水电工程运行带来的影响,通过建设重大水生态修复工程,着力改善江湖关系,促进河湖健康。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科学调整和恢复长江与鄱阳湖的江湖关系,提高鄱阳湖区枯期水资源与水生态承载能力,保障湖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对于上下游的水资源分配问题,鄱建办称,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不会对长江中下游省(市)产生不利影响;相关省市对江西解决长江与鄱阳湖的秋冬季枯水,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理解与原则支持的。(鄱建办回应全文

世界自然基金会再发文质疑:绝对不是唯一方案

两年前,发展改革委组织专家和相关部门论证鄱阳湖水利枢纽方案,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随后发出了反对该工程的公开倡议书。昨天(29日),WWF再次发文质疑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相关规划。

针对11月23日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环评第一次公示,WWF在其微信公众号中呼吁有关决策部门“放弃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方案,避免拟建工程给鄱阳湖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带来的生态、社会和经济负面影响,积极寻求无坝(闸)替代方案解决鄱阳湖枯水期所面临的问题。”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微信公号中发出倡议

WWF称,“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方案,应该是缓解鄱阳湖及其周边地区整体环境压力和发展压力的方案之一,但绝对不是唯一方案。如果设定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为唯一解决路径,并以此为立场得出利弊结论,只会让我们更加具化既得利益,虚化未知的生态影响和长远利益。 ”

WWF指出,现有的科技手段、资金投入、人力资源、政策保障,完全可以用创新的方式解决现有的环境与发展的双重压力,然而,“过去6年以来,虽有社会各界多次呼吁,但至今没有看到任何除水利枢纽工程之外积极性的研究成果和解决方案。”

同时,《人民日报》25日刊发的一篇文章也让人联想,文章表示,从本轮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察情况看,各地将开发之手伸向保护区的冲动还很强烈,“边治理、边破坏”的情况并不少见

作者还点名“2015年(江西)省水利厅在鄱阳湖内批准3个采砂区,其中有6.82平方公里采砂区位于鄱阳湖银鱼产卵场省级自然保护区内”,而“按道理,水利部门批准挖砂,至少要经过保护区管理部门同意,且要走环评程序,可实际上却未形成约束”。

鄱阳湖中大型的采砂船。

水利枢纽该不该建?专家:不是江西省级级别能办到的

环评公示发布后,反对方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提出多方面质疑,包括:鄱阳湖建闸威胁江豚、候鸟的生存环境;枢纽工程与长江“不搞大开发”原则相违背;截留湖水影响长江上下游用水;鄱阳湖枯水期提前、延长是因为采砂规模过大加快湖水注入长江等等。

目前,世界上仅存的4000只濒危物种白鹤有98%在鄱阳湖过冬。2014年,来自国际鹤类基金会的苏丽英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便指出,鄱阳湖水坝一旦建成,如此快速剧烈的生态环境改变将使鸟类无所适从。“鸿雁、白鹤、白鹳等濒临灭绝的鸟类,在大坝合龙之后,物种灭绝的可能性非常大,潜在威胁性已经达到90%。”

11月29日,由中国绿发会、让候鸟飞公益基金、江豚保护行动网络联合发起的鄱阳湖保护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呼吁暂缓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进程,公开更多、更详细的各领域专家论证材料。

江西省水利厅官网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介绍,长江上游水库群的“汛后蓄水”与“清水下泄”是影响鄱阳湖枯水的关键性因素,人工采砂作用较小。

据财新网报道,让候鸟飞公益基金张云博认引用2015年发表在《地理学报》的研究《2001-2010年鄱阳湖采砂规模及其水文泥沙效应》,认为鄱阳湖采砂通过扩大通江河道的过水断面面积,加速湖水注入长江,是引起近年来鄱阳湖秋冬季枯水期提前、枯水期延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鄱阳湖进入低水位期

张云博说,鄱阳湖是个生态系统,“不仅仅是一池子水”。生态系统从来都是复杂的,牵扯到非常复杂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的生物群落和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对于周围环境的互相影响。所以,不能在详尽的调查和计算前就简单的下结论和做第三方非自然力量的介入。他建议,也许可以通过冬季的水资源的约束使用、阻止挖沙,或者中上游的水位调节,等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建一个闸。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周建军认为,湖泊建闸越多,长江下游的局面将更加复杂,如果这些湖泊支流都被人为控制,实际上会在长江的上下游之间形成非常大的相互制约机制。“在不景气、不好的条件下,或者环境资源比较恶劣的时候,上下游将产生纷争。”

周建军认为,鄱阳湖水利工程不是江西省级级别能办到的,必须在国家层面上进行研究。“必须等到上游的水库都建的差不多了,把矛盾和问题全部都反映出来了,最后矛盾实际在哪就清清楚楚了”,应该是一盘棋解决,不能够现在各扫门前雪。

虽然鄱建办给媒体的回应中称,中下游城市的态度都是支持和理解的,不过很多专家还是担心工程会对下游用水产生影响。

鄱阳湖水利枢纽效果图

据澎湃新闻报道,周建军在会上还提到,如果鄱阳湖水利枢纽通过江西省的推进成功开建,“很明显随后是洞庭湖,如果江西这工程国家批了,以后没有任何理由不让洞庭湖建闸。”

他解释称,“可以想象,未来会出现洞庭湖建闸、鄱阳湖建闸、加上三峡再一蓄水,今后长江上游水库在秋季蓄水需要的量非常大,这对下游势必会影响很大。”

周建军说,“现在,上海的饮用水70%是靠长江,但是每年1、2月份会碰到问题——长江水进入太少的时候盐水会入侵,三峡蓄水后的这十几年,上海10月份的流量已经减小了7000立方米每秒。”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为了水资源而发生争执的案例很多,“如果工程实施建设,在人为控制之下很多矛盾就会出来。”

另据界面新闻报道,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刘树坤介绍,工程性质的控制必然产生对生态的影响,枯水期关闸蓄水会造成将枯水影响向长江中下游安徽、江苏、上海地区转移

对于大家关注的江豚问题,山东大学海洋学院教授王亚民表示,渔业增加后江豚的食物可能会得到适当满足,在不考虑渔民捕捉的情况下,鱼类的增加对江豚是有利的。但是,鄱阳湖的江豚种群数量增加可能会对长江江豚和鄱阳湖江豚的交流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此外,该不该建水利枢纽的大讨论中也有中国以外的声音,据美国媒体此前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湖泊专家”(The Lake Experts) 机构的环境问题学者布莱恩卡坦扎罗表示,解决湖泊等类似环境议题的最终途径,应是具有司法权的论证机制,其运作依据是独立的法律法规以及各方严密科学论证

“我非常熟悉这一系统在佛州的运作。采用司法途径解决环境项目方面,佛州在美国是比较积极的州。即使我们有这样一个系统,我也并不认为,这一司法系统没有偏见,不过,论证应该最终在司法权威下开始。”布莱恩说,美国的重大环境项目问题都要通过具有法律地位的科学论证,不过他强调,这个体系也并不能完全排除非科学因素的影响。

责任编辑:张红日
鄱阳湖 水利 水利厅 水利项目 江西 枢纽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习近平:中塞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在徐徐展现

福建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欧洲战略自主正触底反弹,对华合作能更好认清方向”

习近平抵达贝尔格莱德,塞空军战机为专机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