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纪录片《中国建设者之未来之城》:深圳建造地下综合管廊

来源:央视新闻等

2017-04-30 21:38

【观察者网综合报道】世界海拔最低的超级酒店,长江大桥上精确到毫米的“握手”,即将矗立在香港对面的“未来城市”……

“五一”劳动节期间,央视科教频道播出“中国建设者”,向他们致敬。

深圳国际机场以西7公里,这片与香港隔海相望的洼地,正在崛起一座未来之城。将在几年后,变成珠三角的活力之都。

这片洼地就是建设中的深圳空港新城。

城市的规划者决心在这里打造未来城市的典范,并在城市建设之初,就做好百年大计,杜绝反复开挖道路,暴雨来临时不再出现内涝,消灭城市上空密布的电线,监控看不见的地下风险……

未来的城市里,不再会有内涝

所处可见的各种杂乱井盖,也不会再有。

解决方案,就是全新的预设地下综合管廊。

中冶集团副总工程师王振智曾经引进日本技术,建设宝钢厂区的地下综合管廊。拥有超过二十年的丰富经验。

据他介绍,目前在地下综合管廊方面最先进的国家,还是日本。

王振智介绍地下综合管廊的重要性

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东京有关方面就在市中心的九段地区干线道路地下修建了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将电力和电话线路、供水和煤气管道等市政公益设施集中起来。

地下综合管廊投入使用以来,有关地区不仅没有发生过主干线道路被开膛破肚、道路堵塞、周边环境被破坏等问题,还方便了电力、通信、燃气、供排水等公益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帮助有关方面提供良好的市政公益服务。


既然要一步到位,困难是免不了的。

中国二十冶广东分公司总工程师许海岩负责管廊涉及各单位的协调工作,他为此付出了自己的头发。

对此无比心疼的老婆,给他包里塞了坚果。

那么,他面对的是什么困难呢?

原来,管廊各使用单位都会提出各自的要求,而且往往为了保持前瞻性而要求得稍微多一些,但管廊的容积、以及施工成本都是有限的。

所以他要取舍。

经过一次又一次协调会议,终于确定了方案:


而相对安全的通信线路和自来水管线,则并入另一个分舱。

另外,为了以后的发展余地,还特别留了一个空舱。

协调问题解决了,早已饥渴难耐的挖掘机大军,终于可以开工。


尽管地下综合管廊的理念并不新鲜,但中国许多新的城区在诞生伊始就做好管廊规划建设,仍然拥有许多后发优势,比如可提前设计机器人检修轨道、真空垃圾回收网络、为管道植入芯片统计数据,为形成“大数据”智能城市打下基础等……

纪录片介绍,由于地下综合管廊集中了电力、燃气、自来水、下水道、通信线路等等管道和线路,堪称城市大动脉。因此必须确保在安全上万无一失。

比如在防火上,就分不同情况设置了自动喷淋、自动真空阀、自动通风系统(针对燃气泄漏)等多种灭火减灾措施。同时,还安上了人员定期巡查和机器人24小时巡查两道“保险”。

“垃圾围城”也是许多城市面临的难题之一。

工程师许海岩介绍,未来可设置真空垃圾管道,连接到每户人家。

许海岩还介绍,在新建的管廊中,提前设置了智能系统,可对管线数据进行监控和统计,形成大数据分析。

建这样的“未来城市”是为了谁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周远方
工业文明 油气管道 城市管理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伊朗外长否认以空袭:除非遭重大袭击,否则不予回应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