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日记:《猎场》这摄影,真对不起胡歌的卖力啊!

来源:观察者网

2017-11-15 08:24

骑士日记

骑士日记作者

影评人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骑士日记】

《猎场》是胡歌的年度大戏,也因其“金光闪闪”的制作班底,如曾有过佳作《潜伏》的导演姜伟,受到了很多关注。

但就目前来看,观众的口碑只能说是褒贬不一,而被诟病的地方大多数集中在剧情的逻辑混乱和冗长上。只是交代一下人物关系和时代背景,连主线都没有开始,就花了近两集的时间。这令很多已经习惯英美剧“直奔主题”的快节奏的观众直呼“不好看”。

实际上,很多国产剧都有这个问题:节奏相对较慢,属于“慢热型”,而这很大程度上,与国产电视剧有其“买卖方式”的特殊性有关。

我们的电视台,是以单集为计价基本单位来购买电视剧的,很多电视台并不会因为这部剧质量高而提升单集的价码,也就是说,剧情质量不是价格的决定性因素。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卖出更高的价钱,很多电视剧就会在剧集数量上下功夫,把剧集拉得更长。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剧情里“注水”。毕竟,请明星那么花钱,出场费以分钟来计算,不以这样的方式来卖确实不划算。所以,类似的故事架构和线索,美剧《心灵猎人》一集就已经铺陈妥当,《猎场》却用了两集半的时间。

《猎场》和《心灵猎人》相似的是,它们在开头都用了一种“从旁叙事”的手法,即不讲主线,先讲起源,从而把人物身份,人物性格,人物行为习惯和人物交集关系交代好。所以《猎场》的每一场戏,可能略显乏味,但都是有目的的。

但相对于《猎场》,《心灵猎人》在很多方面的表现就简洁得多:比如,在结识女朋友的戏码上,并没有用过于冗长的对话来表达情感递进,而是用了酒吧相识,相约看电影,和同居喝红酒三场戏就把两人关系的递进表达完成。只有点缀和细节,没有更多和更深的探究。

为什么他们不像是《猎场》这样45分钟拍三段戏,就为讲一个事情呢?因为美剧一季只有十集左右,却有更丰富的故事内容要讲,所以故事节奏必须更快。而同时,按“季度”播出,也使得美剧必须在摄影、节奏、故事结构等方面精益求精,不然就会被市场淘汰,收视率不佳的剧集,第二季直接会被砍掉。而相对来看,我们的电视剧是一次性全部买断的购买方式,所以效果如何就很明显了。

其实,故事上的节奏较慢,在国产剧里也算是很正常的事情,并不是让笔者对《猎场》心生嫌弃的原因。开头几集还看不出成色好坏,虽然剪辑上跳脱的地方比较多,但是看故事走向,还可以期待一下后续发展。

但就摄影上来说,第一集真的很容易让人弃剧的。

毕竟和《白夜追凶》类型不同,摄影风格不能横向比较,但是,作为一个作品仅次于剧本重要的元素,《猎场》在摄影方面做得确实不够认真。这从开头第一场戏的用光就可以看出来了:

(作者供图,下同)

开头第一场戏,一个侧面光打在胡歌脸上,中景往远景推,也是一个一分钟左右长镜头,最后定格在了工厂的环境的远景上。

注意,这里给胡歌用的是侧面光。胡歌半张脸隐没在阴影里,有一种暧昧不明的感觉。

但根据情节来看,这段戏是希望突出胡歌演讲的“正面效果”,这样的话,用光就存在问题了。

一般,侧面光的使用是了突出某一个部分,让其他部分被进入暗面,显示出人物或者故事场景的气氛。所以大部分时候,电影摄影用到侧面光,是为了烘托角色气质和制造深沉的艺术氛围。

在这场戏中,如果要从用光的角度来考虑,胡歌的演讲是正面的,带有启迪性的,激励性的,是为了煽动下面的群众的热情和激情,最适合的用光就是顶光往下打,脸上再来一组派拉蒙布光,而这个场景的环境光也有这样做的余地(有吊灯),那么,效果将会类似这样:

胡歌站在高位,对身处地位的人民“布道”。这种“宗教式”的布光,会更有神圣感和仪式感,也更能增加观众的代入感,让胡歌的演讲更有感染力。

这种正面用光也常见于新闻发言人:

TED演讲:

那么什么时候才会用侧面光呢?同样是胡歌,我们来看《琅琊榜》的一个镜头:

《琅琊榜》的这一道侧面光,既有立体感,也符合梅长苏深沉的气质和画面中凝重的气氛。

毕竟,侧面光的轮廓突出作用是相当明显的。从下面的正面光和侧面光的对比图中可以看到,哪一个人物的眼神、轮廓更加突出,环境气氛更加凝重严肃,一目了然。

所以有感染力的布光,从来不会把人物做的光暗各一半,这样达不到一个“伟光正”的宣传目的,反而有一种暧昧不明的感觉,只有当人物要讲的是一份“毒鸡汤”时,才会这样用。

但综合剧情来看,《猎场》的这场戏中,并没有什么“气氛”可言,这样的侧面光的使用毫无“用意”,大概只是为了突出这半张脸的轮廓感,视觉上更加好看吧。如果说这样的用光是想要塑造一个“正邪不明”的胡歌,那么又和相对“正能量”的背景音乐和其他人的表现不太契合。

而在其后二人吃饭这一场戏上,环境光和人物光也是纰漏重重。

这场戏里,最主要的光源是头顶的三盏吊灯,左右两边是没有光源的。从全景图中也可以看出,胡歌的右脸和女主角的脸都在吊灯的照射之下,显得更亮:

但是下一个镜头中,胡歌居然有了侧面光……而且光源是从左肩,也就是吊灯的反方向过来,这里的光影和上一张明显是反的:

下一个镜头一转,也是这样的一组光,这在环境光里都是没有的:

我们再看看《琅琊榜》第六集的一场戏:

我们可以看到光源只有一处,两人人物的位置,一个背光,一个面光。

特写时,背光:

特写时,面光:

同是胡歌的两部戏,严谨程度,高下立判。《琅琊榜》在古装剧里可以说是非常用心了,而《猎场》的不严谨,却是当下电视剧的通病。其他时装剧里也有很多这样的情况,有时候真觉得浪费了演员的努力。

其实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布光不讲究,没实力的演员不雕琢也是可以的,毕竟没有这些,一个剧还是看得下去。毕竟锦上添花是精益求精的表现,只有精雕细琢,才会有好的作品。但就这部剧来看,摄影确实拖了很大的后腿。

用《心灵猎人》的环境光的运用和严谨度来对比一下:

从环境的光源和实物的映射来说,光源两处,明暗分明。

而切换到人物对话的侧写的时候,光源是不变的:

当镜头陈述再次出现变化时,这位角色在陈述自己对梦想和光明未来的畅想时,光源依旧没有变,但是为了配合这个‘光明未来’的气氛,摄影加强了光源的亮度:

这就是一个精雕细琢的剧组和电视剧应该有的态度,也是剧组配合演员和导演的应该有的反馈,毕竟,一个顶尖优秀的电视剧,是需要很多元素配合才能有结果的。

从前几集就去判断一个电视剧的好坏并不公允,但是从一两集就可以看看它的摄影是否精良,制作是否雕琢的足够精细,还是可行的。

希望《猎场》剧情持续走高,不负众望,也不要辜负了胡歌卖力的演技。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韩京霏
电视剧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