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鲁郑:勒庞进入决赛圈,马克龙心有多累?

来源:观察者网

2022-04-11 06:54

宋鲁郑

宋鲁郑作者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宋鲁郑】

4月10日,法国举行总统选举。法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也和德国同为欧盟的发动机,又恰逢法国第十三次担任欧盟轮值国主席,所以会被额外关注。

然而和往次大选不同的是,世界对法国的关注带有颇不寻常的担忧。这除了乌克兰危机仍在持续,选举结果会相当程度地影响危机的处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民粹主义极右政治势力的强势崛起。

根据长期以来的民调,在第一轮投票中,两位极右民粹候选人勒庞女士和泽穆尔合计得到的支持度超过三成,一直超过现任总统马克龙。尤其是第三次参选的勒庞女士,不仅第一轮紧追不舍,就是在第二轮也和马克龙的差距缩小到误差范围之内。这也让美国捏了把汗,要知道,勒庞是普京的支持者,华盛顿担心勒庞当选后“动摇西方反俄联盟”,让普京先在巴黎打了个“大胜仗”。

也难怪美国会紧张。从第一轮选举结果看,2022年法国大选似乎是五年前的翻版,两个老对手马克龙和勒庞女士再度双双进入第二轮。但是和五年前相比,已经有了质的变化,即法国社会已经民粹化了。三大建制派候选人共和前进党马克龙、曾轮流执政的共和党和社会党一共得到的支持率仅仅百分之三十四,五年前则超过50%。名列第二、第三、第四的三位左翼和右翼民粹人物累计则超过50%。

法国有着悠久左翼传统,左翼民粹主义崛起并不意外。但右翼民粹主义的强势崛起还是令世界震惊。

2016年,西方接连经受了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的冲击,民粹主义风潮席卷而来,强烈地冲击着国际秩序,给全球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巨大损害,以至于根据2019年的皮尤民调,全球多数国家认为美国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当时德国民调甚至显示,德国人最害怕美国和老年痴呆——比例分别为56%和40%。现在,这股民粹主义之风又开始考验法国了。

号称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国家,一向标榜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国,何以出现极右民粹主义的崛起?

首先从文明的视角看民粹主义在西方和法国的文明基因。众所周知,民族国家这个形态产生于欧洲,欧洲民族国家的成型,大多认为始自1648年欧洲各国达成《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历经数百年的发展演变,民族或者种族意识已经深入西方骨髓。许多战争、种族灭绝、殖民都是打着这种旗号进行的。哪怕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进步了很多,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种族意识依然是其牢固的认同基因。

这里不妨以戴高乐将军为例。他不仅被视为和路易十四、拿破仑并称的伟大人物,甚至在2005年被法国评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法国人。应该讲,他的立场最具代表性。

1959年3月5日,戴高乐在总统府对著名学者佩雷菲特这样说道:“我们毕竟首先是一个欧洲白人民族,我们的文化是古希腊式加拉丁式的,我们的宗教是基督教”。

当时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正在进行,于是佩雷菲特问他怎么看穆斯林。戴高乐这样回答:“你尝试把油和醋混在一起,然后摇晃瓶子,一会它们就会重新分开。阿拉伯就是阿拉伯,法国人就是法国人”。他进而说道,如果不加限制,他所住的科隆贝双教堂村就会变成“科隆贝双清真寺村”。他甚至反问道,随着穆斯林人口的增长,法国人出生率不变,你愿意看到一位阿拉伯人总统吗?

戴高乐(资料图)

所以法国出现如下一幕就不奇怪了:极右候选人泽穆尔曾在2008年电视辩论面对一位非裔女评论家时直白的说出:“我属于白人种族,您属于黑人种族。”

虽然现在西方的政治人物已经不能再这样直白的表达类似观点,但并不表示他们内心中不存有这样的想法。他们和每一个普通民众一样,心中都有一个小戴高乐。这也是为什么极右政党总是把戴高乐将军挂在嘴上,并以他的继承者、捍卫者自居,而且确实打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法国人。

这些极右政治人物的作用,就是唤醒民众几十年被政治正确和意识形态所压抑的文明和心灵基因而已。话说远一点,这也是为什么西方难以接受中国崛起的深层原因。

其次,和美国不同,法国民粹主义的崛起有自己的特色。

美国的民粹主义崛起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下层民众极端不满。二是非传统白人越来越少,种族结构正在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与此同时,治安日益恶化。

应该说,在种族结构以及社会安全方面,欧洲和美国都面临同样的挑战。法国最新的民调显示,高达62%的民众认为马克龙总统五年来在安全方面表现很差。但法国和西欧由于福利比较健全,贫富差距并不大。

不过有一点,欧洲和美国不同,美国冷战后只是相对衰落,它在全球的经济比重一直比较稳定,下降不是很明显。只是相对于中国而言,它未能进一步提升。但欧洲却是绝对衰落,它在全球所占的经济比重急剧减少。

反映到现实中,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民众的购买力下降,穷人越来越多。左翼总统候选人梅朗雄在竞选活动中表示:法国有“八百万人需要获得食品援助,有一千二百万人在家里受冻”。要知道,法国一共才不过六千多万人,这是相当惊人的现实。

第三,这一次两位民粹人物都有不同凡响的表现。

第一次出现的政治新人泽穆尔与过去的特朗普式民粹主义不同。他一方面具备民粹主义者煽动性强的特点,另一方面知识渊博,熟读历史,出口成章,著作等身,经常引用名人名言引发选民共鸣和自豪感。今年1月在电视台的一次辩论中,主持人甚至问他将引用哪一位名人名言作为结束语。面对这一挑衅和考验性的问题,他几乎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泽穆尔(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二十年前,他的专著就进入中国(《法官们的政变》2000年、《第一性》2008年)。2014年他出版《法国自杀》,起初每天销售量竟然达到惊人的5000册,总销量超过40万册。在法国,一本政治书籍能卖到几千册就算是畅销了。如果以人口算,这相当于在中国卖出800万。这对于一本政论书籍来讲,堪称奇迹。不仅如此,泽穆尔其他政论书籍也都轻松跨过10万大关。

泽穆尔虽然没有从政经验,但长期担任记者和媒体名嘴的经历,使得他对法国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政治非常了解,也就是知晓国情,更不惧演说辩论。比如早在1995年,他就出版了第一本书《巴拉迪尔:大步不前》,讲述在左派社会党总统密特朗任期内,总理巴拉迪尔未能成功的改革。

2月5日在里尔举行的竞选活动中,他提出一系列经济政策,可谓针砭时弊,切中要害,打动人心,比如取消对年终奖金征税。更不同寻常的是,这种经历使得他极为善于利用社交媒体。目前他在网络上的数据流是最高的。自2021年8月到2022年1月,他增加了一百多万粉丝,马克龙有总统之便利也仅增长了79万。

这里以他2021年12月1日宣布竞选总统的视频为例。视频采用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发表声明的环境布置都按照1940年6月18日戴高乐将军于伦敦BBC总部发表的演说号召人们继续战斗时那样布置。开篇第一句也延续了从戴高乐将军以来共和国的传统:我敬爱的同胞们。

可以说,泽穆尔一方面颇具民粹主义者的煽动能力,另一方面他的品味和格调又完全颠覆了极右民粹主义者的形象。如果看看英国首相约翰逊、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就可知其卓越不凡。这个特点也令他成为媒体的宠儿:只要有他在,收视率就大幅提升;媒体对他的追捧又扩大了他的影响。这种模式对于经历过2016年美国大选的世界来说,一点都不陌生。

所以不出意外的,泽穆尔在竞选活动中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狂热海啸般的欢呼声。这令我一下想起2016年自己身处特朗普竞选场地的记忆。这样的政治体验是我在法国二十多年所从来未有过的。

勒庞卷土重来(图片来源:新华网)

至于资深民粹主义政治人物勒庞女士的表现,则和五年前有着惊人的改变。一是她昔日咄咄逼人的形象不见了,而是非常平易近人,笑容自然亲切,有了过去缺乏的亲和力,让人一见就容易产生好感和信任感。

二是她的政见变得成熟、完整,有体系。对一些极端问题的表态颇有中庸之风,以致于乌克兰危机都没有冲击到她的支持率。所以她在选前一周的采访中明确表示,她和她的政党已经准备好执政了。

三是她的竞选策略放到了大城市以外,尤其是那些受全球化冲击的地区和弱势群体。这些群体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话语权,也往往被忽视,但他们会用选票表达自己的意见。

如果说过去她只是靠民粹理念赢得支持,现在则还有亲民的形象、成熟的政见、有针对性的选举策略。也可以说她有民粹的理念和传统政治人物的包装,而且能够将二者有机融合。

应该说这样的民粹主义政治人物是美国无法相比的。

最后要说的就是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其民主制度失灵、失能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今天的法国,57%的民众认为民主体制运转很差。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信任度都超过50%,其中对政党的不信任高达80%,对媒体的不信任为58%,对国会的不信任也超过56%,对司法体系的不信任达到52%。反倒是非民选的警察、军队、医院信任度均超过70%。

单从数据来看,这种体制已经日益丧失民心。随着问题的积重难返,早晚会来到失去合法性的临界点。由于民众对体制和体制内的政治人物日益失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把目光投射到从未执政过的极右势力上。

虽然泽穆尔的异军突起扩大了极右势力的基本盘,但由于法国实行两轮选举制度,极右政党也未必一定胜选。但从长远看,由于种族、民主失灵等问题一直无解,而且日益恶化,极右在西方的崛起是历史趋势。即使今年极右不能创造历史,但极右主导西方的那一天不会很遥远了。看来“历史的终结”终于要迎来终结的那一天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小婷
法国大选 勒庞 欧洲极右 极右翼 欧洲极右翼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6年增加两倍”,美军高官又炒:中国速度“惊人”

NASA局长抹黑中国登月,连专业常识都不顾了

“中国报价太香,加税50%都吓不跑美国买家”

挺巴抗议席卷全美高校,大批学生遭逮捕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