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鲁郑:中国不同于苏联和日本,给拜登一个“上上策”

来源:观察者网

2022-04-19 07:55

宋鲁郑

宋鲁郑作者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宋鲁郑】

中美战略博弈是当下国际关系里最重要的事件。即使出现威胁全人类的新冠疫情、直接威胁欧洲安全、挑战美国主导秩序的乌克兰冲突,美国依旧念念不忘的是中国,都压不过这一主要矛盾。

对中国来说,这是复兴最后的外部障碍,对美国而言,则是它崛起后,继日本和苏联之后的最新一个竞争者。中美战略竞争的方式和结果不仅决定这两国的命运,也同样决定着世界的走向。

到目前为止,美国的遏制措施并不是完全没有效果,确实给中国制造了不少困难,却无法打断中国持续崛起的势头,双方的差距依旧日益缩小。美国的下一步,似乎也处于十字路口。美国显然也意识到,以历史为鉴,它应对苏联和日本的经验面对中国都失灵了。

苏联和美国为主的西方世界完全隔离,同时苏联还缺乏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核武器战争方式已经不可能。

美国在不诉诸战争手段的情况下,可以对之进行全面封锁,精准打击苏联的能源经济命脉,也可以通过军事竞赛拖垮苏联。在美国的治理表现优于苏联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价值观牌进行攻心战,不仅影响民众、知识精英,甚至影响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实际是攻心“斩首”战。

面对美国的攻势,苏联除了军事手段,打代理人战争或者直接出兵,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出兵捷克、匈牙利和阿富汗,并没有真正的回应手段,因此在综合国力的比拼下败下阵来。应该说美国充分利用了苏联的弱点进行针对性遏制,不战而胜。

但今天的中国和冷战时的苏联非常不同。一是中国已经借冷战通过搭安全和经济便车的方式进入美国主导的国际社会,双方无法全面脱钩。即使美国想脱钩,也只能局限于有限的领域,比如芯片领域主要针对华为。更重要的是欧洲盟友不会跟随,除了代价太高,中国并不给欧洲盟友带来安全威胁。

二是中国有自己成功的经济模式,用中国的话语体系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用西方的话语体系就是“威权政治”加“国家资本主义”。不管用什么词,中国有一个成功的经济模式是客观事实,其表现优于西方所谓的自由民主和资本主义。这不仅使中国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且已经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即将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十亿级规模的国家实现现代化。

三是中国综合治理能力在应对各种危机的表现明显优于西方。比如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2019年出现的新冠疫情,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价值观牌对中国已经失去作用,现在反而是西方担心被中国的价值观所影响。

四是中国的军事发展与前苏联不同。一方面中国强调军民两用,军事发展不仅仅是成本也能带来直接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中国的军事发展是有限目标,仅限于国家安全,陆地外仅包括台湾和南海。这与前苏联全球扩张不同。因此,中国不会重蹈前苏联军事竞赛被拖垮的覆辙。

由于中国是核国家,美国在无法动用战争手段来遏制中国发展的情况下,其他应对苏联的方式也均对中国无效。现在唯一比拼的只能是看谁能更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至少从目前看,中国的表现一直是力压美国,时间并不在美国一边。

再看日本。日本败给美国也是内外因素皆有。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有三:一是日本战争物资严重依赖美国。美国对它进行钢铁和石油禁运,它的战争机器要么必然崩溃,要么在崩溃之前铤而走险,以卵击石。结局当然都是一样。

二是时代背景对日本这样的海洋国家不利。早在十九世纪,由于火车的发明,人类已经进入陆权复兴的时代。英国、荷兰等国的海权时代已经结束。日本是在海权时代的尾声崛起,这本身就决定了日本难以挑战陆权霸主苏联、海陆双权国家的美国。

1980年代,日本丰田一度超过美国通用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美国针对日本汽车等商品发起了多次贸易战。图片来源:BBC

三是二战时大国强国太多。英国、德国、苏联、美国以及日本,国际形势的复杂程度远超过今天。而且这些国家的行为日本既无力影响,也无法预测,只能被动调整。

比如苏德结盟,日本的战略地位大幅上升,英美也对它忍耐,担心它加入苏德意集团。但当苏德战争爆发,日本战略地位一落千丈。苏德开战一个月,美国立即冻结日本财产,随后英国、荷兰、菲律宾跟进,之后便对日本进行石油禁运。

内部因素则主要有二。一是日本缺乏战略能力和传统基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并非仅仅比拼实力,更是国家战略水平的较量。中国之所以能够以一个半殖民地国家的贫弱水平,最终翻盘成为世界五强,就是战略能力远高于日本。

卢沟桥事件一爆发,中国就明确以空间换时间,等国际形势的剧变,认为日本早晚会和英美开战,这个战略也支持中国单独抗日长达四年。

日本在二战中屡屡战略出错,想和中国发生全面战争,而不是占领东北后适可而止,并以英美德苏为榜样进行军事现代化改革。毕竟中国并不能提供石油这样的战略物资,全面侵华战争只会导致陷入战争泥潭并和英美对立。

日本决策层直到1940年才意识到这个战略的错误,并决定如果1940年不能结束中日战争,1941年初就进行战略收缩,仅保留上海周边地区和东北蒙疆地区。但战争发动容易结束难,结果是日本越陷越深。

二是日本是二战期间唯一一个军事凌驾政府、凌驾政治的国家。

众所周知,军事永远只是手段,政治才是目的。法国一战时的总理克里孟梭有句名言:“战争是如此重要,决不能任由军人决定”。但日本恰是军事主导一切,内阁往往边缘化。“九一八”事件发生,日本外相竟然也是通过报纸才知道。实际上,整个二战,基本上是军队自行其事,迫使日本政府追认。国家战略完全被军事战略所取代。

法国政治家乔治·克里孟梭。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今天的中国和二战时的日本也是完全不同。从外部因素讲,第一,中国虽然全面参与全球化,但一直强调自给率、陆域广大且能联结欧亚的中国并不存在日本对美国的那种程度的严重依赖。

事实上,由于美国一直搞去工业化和金融化,在许多产品上对中国高度依赖,比如稀土、多种药品。据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全球健康高级研究员黄严忠的研究,中国向美国供应90%以上的抗生素、维生素C、布洛芬和氢化可的松以及70%的已酰氨基酚和40%到50%的肝素。

黑斯廷斯中心(Hastings Center)的高级顾问兼《中国处方:揭露美国对中国药品依赖的风险》一书的作者罗斯玛丽·吉布森表示:“假如中国停止出口我国药品生产的核心成分,几个月之内,我们的药店货架就会空空如也,我们的医疗系统就会停止运作”。

第二,中国是陆权国家,也正迈向陆海双权国家。中国可以看做陆权时代复兴的代表。

第三,当今世界,能够称的上大国的只有中美。传统强国法国、德国、英国、日本和俄罗斯都远远落后于中美两强。中国的经济实力是日本的三倍多、德国的四倍多、英国的五倍多、法国的六倍多、俄罗斯的十倍多。

而且德国和日本由于二战包袱,在国际地缘政治上只能是配角,军事上更是受到严重限制。虽然这些传统强国仍然能在世界上发挥不同程度的作用,也没有新兴国家能够取代它们,但它们左右局势的能力已经丧失。除了中美,它们之间的关系变化,都无法改变世界格局。这和二战时的苏德完全不同。

从内部讲,中国素有战略传统,即使国家在积弱积贫时代,战略特长仍然突出。比如一战和二战中国都是战胜国,这并非运气。一战时,中国和美国一样,参战最晚,而且都是介入欧洲主战场。日本则一开战就卷进战争,而且只限于亚洲和太平洋。

当代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打通欧亚,对冲美国海上压力。这次新冠疫情,在海运屡屡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一带一路”就发挥发重要作用。

更重要的是,中国数千年就形成文职掌管军事的传统,在当代,支部建在连上,更是有效强化了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国家的军队,不会出现日本军事主导一切的二战情景。

所以美国应对日本崛起的所有措施对中国同样无效。虽然美国对华政策有很多对日的影子:禁止芯片对华出口、建立AUKUS和印太包围圈,但颇有刻舟求剑的味道。

最后,我们再看一下今天的美国。美国综合实力仍然是全球第一,军事、科技、高等教育、金融依旧遥遥领先。但和二战、冷战相比,却有了许多重要的差异。

第一,外交上,美国已经成为世界警察,全球有海外军事基地374个,分布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和冷战不同,美国的存在并不只是为了对抗苏联,而是捍卫其全球利益。简单讲,它在全世界要管的事太多了,而不能和冷战时一样仅聚焦苏联。像中东、核扩散(朝鲜和伊朗)、气候变化、俄罗斯的安全挑战等,它无法把主要力量集中到中国身上。奥巴马政府2010年提出亚太转移战略,但却因为中东等事务迟迟无法执行。对今天的拜登政府而言,他上任后已经两次访问欧洲,但直接包围中国的印太地区却从未去过。现在乌克兰冲突的发生,更把美国大量的资源和精力从中国反向转移。

第二,美国虽然依旧是全球最大经济体,但却是高度金融化、信息化和去工业化的国家,它的产业链高度依赖世界。这次疫情,美国出现口罩、防护服短缺。如果不是中国及时控制住疫情并进行大生产,美国的困境将不知持续多久。在这种情况下,还出现了美国用两倍的现金抢夺欧洲盟友的口罩的事情,小小的台湾也影响到美国芯片的供应。

美前财长:取消对华加征关税有助于缓解美通胀压力。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曾经有人就美国对中国的依赖有多大做过试验。美国女作家萨拉(Sara Bongiorn)出版过一本叫做A Year Without MADE IN CHINA(《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她决定让自己一家在一年内都远离中国制造,不购买任何一件中国制造的商品。

结果这一年的经历简直是折磨,她跟她的孩子们抛弃物美价廉的中国衣服,不得不购买价格超过中国货几倍的欧洲产品;家具坏了没法修,因为修理工具和配件都是中国生产的;灯泡坏了没法换,因为那是中国生产的;老公生日想买生日蜡烛却买不到,因为找不到不是中国生产的蜡烛;家中的卫生也别想打扫了,因为吸尘器的滤芯全是中国生产的。

一句话,美国已经不是二战和冷战时绝大多数工业产品的生产者和提供者。如果发生战争,其后果难以想像。

今天的美国靠发债刺激经济。疫情历时两年以来,美国印制的美元接近建国两百多年以来的一半。债务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早就超过100%。根据欧盟的规定,这个比例是不能超过70%,否则就会引发经济危机。

美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产生了一个重大的政治后果:中产阶级萎缩,到2013年中产阶级家庭不到50%。根据西方民主理论,没有中产阶级就没有民主。美国的政治体制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第三,政治上,民粹主义强势崛起,政治极端化趋势愈演愈烈。美国日益分裂的政治僵局成为常态。2016年和2020年,不承认选举结果这种经常发生在第三世界、落后国家的事情却一再发生在美国,甚至出现国会被攻占的前所未有的事件。

这种政治对立已经蔓延到社会上来:特朗普政府的成员就餐时被餐馆老板赶走。国家内外政策和翻炒饼一样一百八十度的转换:小布什搞单边主义,奥巴马就搞回归。特朗普退群,拜登就建群。可以说今天美国的分裂是内战后前所未有的,是否会导致另一场内战谁也无法排除。

第四,种族问题依旧存在,但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主要是黑人如何获得平等的权利。这个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现在则又面临传统白人成为少数的挑战,这也是特朗普崛起的一个时代背景。

这四大因素导致了两大后果:一是治理能力下降。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频频出现重大失误或者失能。二十一世纪以来,反恐战争、金融危机、特朗普当选、应对疫情、阿富汗撤军都是如此。

二是战略执行能力下降。美国一直具有很强的国家战略能力。这也是它能够在短短的两百多年就成为全球霸主的原因。现在战略设计虽然依旧很强,但执行能力严重下降,两者无法匹配。

早在2000年,中国还是人均GDP还不到1000美元的贫穷国家,小布什政府就把中国作为头号对手打压。结果“9·11”事件发生就立即完全放弃。小布什之后的奥巴马时代又把中国视为头号对手,提出亚太转移,但却无法兑现。后来特朗普当选,想联手俄罗斯,结果又遇到国内强烈反对。

从地缘政治角度讲,美国大多数学者都建议和俄罗斯联手遏制中国。就如同冷战时联手中国遏制苏联一样,但现实却是中俄联手。

可以说,无论是从日本和苏联的历史经验、核时代、中美各自现状,美国都已经不可能遏制中国的崛起了。更何况,美国真要和中国摊牌,必然两败俱伤。日本、德国、俄罗斯以及欧盟都是最大受益者。

欧盟无所谓,但日本、德国和俄罗斯一旦失去美国的制约会变成什么样,这个世界无法猜测。对历史并不十分认账的日本且不必说,德国虽然对历史有着足够的反思和忏悔,但当它实力强大到再无外力可以控制的时候,有谁能确信它不会有任何改变呢?二战后,德国的龙兴之地东普鲁士划给了立陶宛、波兰和俄罗斯。德国难道就真的能心静如水吗?全球排名第三、法国排名第一的智库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在其最新年度报告(RAMSES2022)中就明确提出:“德国还想、还能发动战争吗?”

那么美国应该如何面对中国的崛起呢?无非有二。一是承认中国的崛起,和中国联手应对全球面临的问题,由中国分担一些责任和重担。有中国的支持,自然也可以延缓美国的衰落。就如同二战后,英国的支持对美国全球的霸主地位是相当重要的。

二是打“台湾牌”遏制中国大陆的崛起。关键时刻,美国在充分援助台湾的情况下,支持或要求台湾主动改变现状,踩两岸红线,迫使中国大陆别无选择进行武统。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可以达到三个目的。一是由于是台湾主动挑衅,美国没有必须出兵的道义,这可以给国内国际以交代,等于把中美之争局限于台湾的代理人战争。这样美国仍可保持对日本、德国和俄罗斯的威慑力。

二是令大陆的统一之战长期化甚至失败。既可以大量消耗大陆实力,也能冲击大陆体制的合法性。

三是一旦大陆不能速战速决,美国就以大陆动武为由,拉欧洲盟友对中国进行制裁。等于把中国排除于国际体系之外,从而达到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

美国是否能够达到目的,取决于大陆的实力和应对。在大陆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美国可以先联合欧盟和俄罗斯迫使台湾撤回红线。因为欧盟(包括法德)在当下世界各大力量中,是唯一不愿意台湾被美国利用而迫使中国摊牌的,这对欧盟有弊无利。

俄罗斯在中美不直接对抗的情况下,也担心中国失败后,自己成为美国唯一打压的对手。然后再对台湾进行经济制裁,并逼迫台湾进行统一谈判。假如无法令台湾退缩——这个概率虽然比较小,但也不能排除,武统只能是唯一的办法。届时中国必须联合俄罗斯,以确保必胜速胜。

如果中国早就做好准备,台独势力挑衅恰是统一的正当时机。不仅美国难以直接卷入,欧盟也难以和中国反目。从代价最小的角度考虑,大陆可以先给台湾一个时间,任民众撤离,民众到大陆可提供住房和工作,其所拥有的台币,均和人民币一比一兑换。在大量人员流失的情况下,台湾从士气到实力都将无法支撑一场战争。

美国这样一种打“台湾牌”的可能性我们不得不考虑,但总体而言,美国能给中国制造麻烦,但没有能够真正遏制中国的有效办法。从利益最大化角度,美国接受中国的崛起,联手应对全球各种挑战才是上上策。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刘惠
中美贸易 中美竞争 中美利益 中美冲突 中美合作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