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卫星“八一·少年行”研制发射背后的故事

来源: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2017-01-04 10:56

12月28日11点23分,我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卫星“八一·少年行”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12点56分,喀什地面站接收到卫星信号,遥测指令正常、指令上注成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网站1月4日披露了这颗卫星背后的故事。

12月28日我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卫星“八一·少年行”发射成功

卫星发射前,科普小卫星研制团队的学生们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报告了小卫星即将发射的消息。卫星发射之际,同学们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回信中这样写道:“知道由你们设计研制的科普小卫星即将发射,我非常高兴。中学生设计研制科普卫星是一次很好的尝试,你们攀登科技高峰的热情和勇气让我感到欣慰。你们在来信中表示,要让这颗小卫星发挥启明星一样的作用,不断激发自己科学探索的热情。希望你们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保持对探索的兴趣,培育科学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实践,带动更多青少年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努力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将来更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我们的八一小卫星发射成功啦!现在最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们的校友习大大。”在发射现场,全程参与小卫星研制的北京市八一学校的同学们拍着手兴奋地说,“虽然很不舍‘小伙伴’离开我们,但它承载着我们的希望飞天,预祝它一切都顺利。”

一个和校友习大大的约定

“八一·少年行”卫星是“中学生科普卫星研制、应用及课程开发工程”发射的首颗卫星。该工程在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基金会、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等的大力支持下,由北京市八一学校联合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发起。

在今年4月24日我国首个“中国航天日”当天,“中学生科普卫星研制、应用及课程开发工程”正式启动。随后,八一学校的同学们在航天专家的带领下,系统学习了航天工程课程,走进航天科研院所观摩真实的卫星和火箭,并参与了“八一·少年行”卫星的研制、测试、发射全过程。

9月9日上午,同学们正在学校的航天卫星创客实验室上课,听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科教总师张刚讲授“卫星AIT”的相关知识,为他们的首颗科普小卫星研制做着准备。几天前,由他们亲手设计的5颗模型小卫星通过了中期评审。

“你们在干什么呢?”课程进行中,于教师节前夕回母校看望师生的习近平总书记步入教室,亲切地向同学们打着招呼。

“真的是习大大哎!”教室里的同学们喜出望外,争相向总书记问好。如此近距离接触总书记,学生沈舒朗连说“没想到”。

激动之余,高二学生朱迅向习近平介绍了5个模型卫星的功能和特色,他的同学刘黎明配合其进行了太阳能板自动追光等卫星功能演示。

总书记饶有兴趣地听着他们的讲解,频频点头,不时提问。“你们是自己对航天知识感兴趣,要求参加这个活动的吗?”孩子们纷纷点头。在得到肯定答复后,习近平欣慰地笑了。

“习大大告诉我们,他上学的时候只能组装矿石收音机,他夸我们了不起,在中学阶段就能造小卫星了。”学生蒋以恒回忆说,“那个时候我们正好在卫星设计上遇到了一些困难,习大大的话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

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鼓励普通高中探索开展科学创新与技术实践的跨学科探究活动。了解“中学生科普卫星研制、应用及课程开发工程”进展情况后,习近平对母校的航天特色科学教育给予高度评价。

同学们还围着总书记讲了关于小卫星的各种奇思妙想,习近平在教室里长时间驻留。临走时,他与孩子们约定:“你们的小卫星发射时,别忘了通知我!”

一个关乎科学素养的工程

一个连总书记都关心的中学生科普卫星工程,最初源于两位学生家长关于子女教育问题的一次交流。

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周岫彬和北京市八一学校副校长朱凯的孩子同为中学生。作为家长,他们都认为应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

当前,国际上有这样一种共识:一个国家的国力兴衰取决于国民的整体科学素养,而国民的科学素养要从青少年开始培养。我国目前的国民科学素养相当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水平,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迫在眉睫。

“有没有可能通过科普化手段,使青少年在动手体验式学习中对航天科学技术和工程管理产生兴趣,从而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一个是教育工作者,一个是科技工作者,两个爸爸抱着这样的初衷,一拍即合。

今年初,北京市八一学校联合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开始了“中学生科普卫星研制、应用及课程开发工程”的筹备工作,共同探索中小学教育与航天科技工程相结合的科普模式。南京理工大学参与卫星总体设计和部件研制、总体集成和测试等工作,配合开展卫星课程研发和教学实践。

“八一·少年行”卫星发射活动只是这个浩大工程的一个部分。各方希望通过这个工程实现4个目标:不仅要研制并发射一颗由学生全程参与的科普卫星,更要以此带动开发一套适合中小学的卫星科学课程、建设一个天地一体化的中学卫星创客实验室以及成立全国中小学卫星科技教育示范学校联盟。

“我们的学生参与研制小卫星不是为了宣传,而是为了借小卫星研发的契机,带动航天科技教育融入中学课程体系中,并建设一个航天创客教育平台,形成一种教育模式,为我国航天事业培养后备人才。”八一学校校长沈军说,“这才是我们的目标。”

4月24日,组织者在工程启动仪式之后为八一学校同学们准备了一场“科技秀”。小卫星、小火箭、无人机等高科技互动模型的身影都出现在了“秀场”上。

此后,科普卫星研制团队成员的招募工作在八一学校迅速开展,校方通过下发公告、广播、校园微信等方式确保消息通知到每个学生。不出所料,同学们报名异常踊跃。

“我们摒弃了通常的‘选拔’方式,不设任何能力门槛,本着自愿原则,鼓励每个对航天有兴趣的孩子参加到这个活动中来。”八一学校科技信息中心主任李锐说。

今年夏天,很多八一学校的孩子们放弃了暑假外出游玩的机会,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像海绵一般从授课的航天专家那里汲取着知识养分。孩子们的导师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这些科技工作者手把手地带孩子们步入科学的殿堂。

经过一个暑期的系统学习,40多名一直对航天科技有着浓厚兴趣的中学生,最终组成了我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卫星的核心研制团队。

一个始于少年行的航天梦

有一句名言这样说:人一定要有信仰,相信最近的东西和最远的东西。核心研制团队里的孩子们是这一箴言的践行者。

关于未来,团队成员们有着各自的科学梦想。“我物理学得好,喜欢天文,将来想去航天五院工作。”“我想从事科研工作,但之前没敢考虑航天,就怕自己达不到它严谨的要求。”……

谈到为什么要加入科普卫星项目团队,长大想从事心理学方面工作的成员李潞芸有些不好意思,她的梦想与科学似乎离得有点远。

“我经常在想,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有一天终将离开。离开的时候我能留下些什么?我希望能为社会和后代作出一些贡献。”小姑娘扑闪着大眼睛严肃地说,“很多事情的道理是相通的,不同学科实现的终极目标是相同的。”

“作一点贡献”这样朴素的梦想渗透在了孩子们对小卫星的设计之中。

“八一·少年行”卫星采用2U立方体构型,“发射后,我们的‘小伙伴’将向全世界提供免费服务。”同学们自豪地说。

经过“头脑风暴”,他们给卫星设计了4种载荷:对地拍摄、无线电通讯、对地传输音频和文件以及快速离轨试验。

“老师告诉我们,现在宇宙环境里有很多太空垃圾。”模型卫星设计阶段,同在一个小组的沈舒朗和朱迅介绍,“我们就想当一次‘太空清洁工’,使小卫星寿命结束后能自动加速离轨,为其他卫星让出宝贵的轨道资源。”后来这个设计被用在了正星上,孩子们激动坏了。

卫星的对地传输音频和文件载荷有3个音轨。当接到地面遥控指令后,文件可以通过下传“解码”后进行播放。孩子们为其中两轨精选了2首歌:一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另一首是八一学校2017年建校70周年的校歌。“最后一个音轨,我们想分享出来,让更多学校的同学能参与进来。”同学们说。

孩子们的大胆设计、分享精神和开阔视野给了评审专家极大的震撼。

其实,这群十几岁的孩子一开始也是不自信的。“造卫星?就凭我们几个?”刘书洋歪着脑袋想,觉得这事儿太虚无缥缈。

有远大的理想,孩子们也有将小目标实现的行动力。

在制作模型卫星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朱迅所在的小组难免也忙中出错,卫星主板烧过好几次,研制一次次重新来过,但是成员们从未放弃。“我们很想做好这件事,因此乐意牺牲休息时间去完成它。”朱迅说。

进入正样星研制阶段,学生们来到南京理工大学进行更深入的集中学习。第一次到南京的孩子们为了把航天轨道编程难题“啃”下来,都没顾上去学校附近吃一碗当地的特色鸭血粉丝汤。

汇报前夜,同学们熬到凌晨两三点,终于把问题搞透彻。“以前觉得航天很神秘,航天梦很宏大,现在觉得,再大再远的事情也是从一点点小事做起的。”李潞芸说。

孩子们的认真态度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位大人。

卫星出厂评审会上,学生设计团队进行了成果汇报与答辩。与学生们互动最多的指导老师张刚,向专家们谈起孩子们为项目付出的努力,忍不住动情落泪。

朱凯随时关注着孩子们的微信和博客,里面分享着他们在项目中遇到困难时的沮丧和攻克难题后的喜悦。朱校长一面为孩子们打气,一面欣喜于孩子们几个月来的变化。“现在他们口中的那些航天专业术语,我都听不懂了。”

11月底,“八一·少年行”卫星在完成出厂评审后,由核心研制团队中的5名学生代表护送至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进行最后的星箭联调试验。

几个孩子第一次走进神秘的航天发射场,一切都是新鲜的。

“看到小卫星这么小,却能实现那么多功能,真是不可思议。”孩子们围着八一小卫星,大气不敢喘,生怕弄坏它。

“航天人的做事流程非常严谨,哪怕每个螺钉都一丝不苟。”望着眼前的航天工作者,刘黎明佩服地说。

在参观发射场时,孩子们站在塔架下抬头看,背后是连绵的群山,阳光很晒,但风却刺骨地刮在他们稚嫩的面庞上。“那一刻很震撼,也很感动。”李潞芸说。

“我国从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开始,到今天中国的卫星缀满星空,这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前仆后继取得的成绩。”孩子们说,“中华民族真是勤劳智慧又乐于奉献的民族,航天精神了不起。”

孩子们的这番收获背后蕴含着“八一·少年行”卫星项目组织者们的良苦用心。“从历史渊源上来讲,我们学校的八一精神和航天精神是一脉相承、高度契合的。”沈军说,“校方希望学生们通过参与活动,能自觉继承、发扬航天精神,为实现祖国的航天梦和科技强国梦不断努力。”

卫星命名为“少年行”也有其一语双关的深意。“一来,这是学生全程参与的工程,未来也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主任邓宁丰解释道,“二来,这些‘00后’在卫星研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吃苦精神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证明他们是很行的。”

为了支撑孩子们的航天梦,社会各界也给予极大支持。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克服时间紧的困难,接下八一学校科普小卫星的搭载任务。由于火箭已完成了总装和集成测试,为了既不影响主任务,又确保孩子们的任务圆满成功,设计人员创新性地设计了搭载方案。此外,相关单位仅用20多天时间就为小卫星赶制出了可靠而精致的分离装置。

基于长期关注青少年教育发展的公益理念,中国平安集团独家承保了卫星发射及在轨初始运行保险,首席承保了卫星发射第三方责任险,并对所有保险费用予以赞助;北京少年行科技有限公司也提供了大力支持。

一个更广范围的科普活动

一次中学生科普卫星发射活动的成功策划组织,最终衍生成了一种可行的科普模式。

后续,八一学校还将与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在学校内建设卫星科普地面站,提供学生能够参与的卫星研制、在轨测控等多种科普与创新实践活动;同时基于天地一体化中小学卫星实验室,以卫星科技教育示范学校联盟为平台,面向全国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航天科学实践活动,开拓出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的新局面,培养一大批未来的高科技人才。

八一学校将打造出一个样板,供全国更多中小学进行模式复制,还将探索与国外中小学的合作。未来它很可能是贯通小学-中学-大学直至航天科研院所的一种教育模式。

总书记对中学生科普小卫星的关心,使“中学生科普卫星研制、应用及课程开发工程”被更多公众和业内人士关注,一时间中学生参与科学教育活动的热潮在全国掀起。

“这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和航天的重视,培养航天科技后备人才我们责无旁贷。”在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飞当天举办的首届中小学航天科学素质教育校长论坛上,黑龙江省宇航学会参会者表示。

全国很多中学的负责人也找到论坛的主办方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要求加入学校联盟,其中不乏全国名校。在由50所中学组成的卫星科技教育示范学校联盟形成后,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还计划在全国发展200所航天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未来模式成熟后,我们也会举办火箭、北斗导航卫星、无人机等航天器的科普教育活动,以满足有着不同兴趣的同学们的需要,为他们长大成为合格的科研人员打下基础。”邓宁丰介绍。

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参与到卫星应用活动中来,组织者们下一步还将与有关各方加强合作。比如,是不是可以让同学们对遥感卫星图像进行应用分析等。目前,全国中小学卫星创意设计大赛、科技训练营等更多的航天科普活动,也已列上议事日程。

“总之,我们希望青少年们对航天科技,因为兴趣,所以热爱。”组织者们由衷地表示。

责任编辑:周远方
卫星 人造卫星 中国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同普京在中南海小范围会晤

上万字!中俄联合声明全文发布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会见记者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

习近平举行仪式欢迎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