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宁愿受美国欺负也不愿随中国谋发展?这个世界想明白的人越来越多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4-19 13:27

沈逸

沈逸作者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沈逸】

今天上午10时,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媒体吹风会上宣布,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论坛并发表开幕式演讲。

今年以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连下数城”,意大利、卢森堡、瑞士等欧洲国家纷纷转身拥抱。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29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及联合国秘书长、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等3位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高峰论坛。相比第一届,这届峰会来的国家更多,代表性更广,最新消息之一是瑞士联邦主席毛雷尔要来参会,而瑞士也公开表态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此前,意大利、法国、德国、法国等各方政要也表示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并将派政府首脑或者高层要员参加在北京的高峰论坛。

但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自然也有那些不开心乃至咬牙切齿的:2019年3月26日、27日、28日、4月10日、11日,重新还魂的冷战草台班子——“当前危险委员会:中国”——持续不断地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演讲视频,火力最凶猛的当然是曾经出任白宫幕僚长的班农。他生猛地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定义为中国最具野心的地缘政治扩张战略,因为“一带一路”倡议如果全部落实,那么中国将一举囊括麦金德“陆权论”、马汉“海权论”以及斯拜克曼“边缘地带论”等三大经典地缘政治理论中关注的全部地缘战略要点,并因此成就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全球霸权。

这从一个侧面也解释了,为什么和班农在思想上高度共鸣的美国政要,比如国务卿蓬佩奥等,在批评、指责乃至诋毁中国“一带一路”的实践时,已经出离愤怒,陷入到歇斯底里乃至语无伦次的地步了。

当然,由此也产生了一个新的、更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什么迄今为止,美国没有能够成功阻挡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而且,也没有能够成功地提出一个替代性倡议并加以有效实践?

2017年5月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辞。这是第一阶段会议结束后,习近平同外方代表团团长及嘉宾步出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2019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带着“一带一路”倡议对欧洲实施的旋风式访问,不仅仅让人印象深刻,相信对班农这样的人来说,当他们被脑海中时刻绷紧的“冷战之弦”加工之后,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访问,等同于用“一带一路”倡议轻轻松松的在北约南翼防线打开了一个突破口,然后在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就已经横扫中欧和西欧的主要国家。如果这被当做一场战争的话,班农心目中的态势,恐怕是美国已经连重新发动诺曼底登陆反扑西欧的战略支点都已经输了。

但是,其他国家并不这么看。如果部分美国人将“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扩展看成是“凛冬将至”的严峻威胁,那么世界上更多的国家,选择主动拥抱“一带一路”,将其看做是摆脱霸权旧秩序、寻求自身新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确实,中国来了,带来了传统旧霸权的冬天,带来了世界新发展的春天。

简而言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在美国战略阻挠下取得的成功,主要是源自如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新安全观战胜了旧安全观。自1648年三十年宗教战争结束,缔结《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以来,差不多500年间,虽然具有同样的西方历史文化背景的诸多国家在全球演绎“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权力游戏,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基于自我中心主义和个体化的旧安全观。虽然在某些特殊的情境下,人类的共同利益、国际社会等词汇或者概念,会被纳入其中,但基本上都是一种包装,对大国,尤其是所谓“霸权国”来说,自我中心的绝对安全,是指导其对外战略的核心与根本。

中国则不同。在这点上,班农对中国属性的三点概括,即“非资本主义”、“非基督教-犹太教”、“非盎格鲁萨克”,虽然不符合政治正确,学理上大概也很难算规范,但还是蛮切中要害的:因为自身历史特殊经历导致的记忆,以及在全球化进程中依靠内生动力机制崛起的实践,使得中国成为了践行真正的新安全观的新兴大国。世界安全了中国才会真的安全;真正的安全必须考虑不同主体合理的安全关切;尊重主权平等;真正做到大小强弱不同的国家能平等的探讨和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不仅指引中国的发展,而且让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能够真正带来合作共赢的结果。

当然不同主体从中获得的收益必然不可能是绝对均衡的,但相比美国将其他国家置于自身霸权体系时的蛮横,相比美国要求“美国优先”时的颟顸,相比美国指点“普世价值”时的跋扈,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纵然在实践中有些小小的不足,但已经有足够的引力让那些“苦霸权久已”的国家找到一个值得认真尝试的对象了。毕竟不是所有国家都姓斯德哥尔摩,都天生喜欢被霸权虐待的。

第二,新发展观战胜了旧发展观。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发展。过上幸福生活,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要求,也是世界人民的要求。作为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兴大国,意识形态和认知结构,让中国天然对服务于资本掠夺本性的旧发展观没有兴趣;美国的说客们无法解决的核心挑战,就是如何让其他国家相信“一带一路”不会带来任何的收益。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独立之后寻求经济自主性发展的道路中艰苦探索,但直到中国崛起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前,被各种科学理论包装的西方式发展道路和模式,最终都证明其实多数是形形色色的糖衣炮弹。良心一点的,是那种主要服务欧美国家传教士情怀的玩物,虽然最终在发展上起不到什么实质性作用,但好歹传播了一些看上去不错的理念,没事还能拿出来获取一些心理上慰藉;糟糕的是各种普世价值包装下的掠夺性实践,无论是援助变债务,还是经济援助包装下的政治渗透与干涉,又或者是藏着结构性路径依赖陷阱的吮吸式发展模式。以上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直到中国崛起并系统性地提出“一带一路”等倡议为止,世界上多数发展中国家,持续不断地在一个具有显著中心外围特征的世界里陷入低速徘徊乃至彻底停滞的尴尬境地。

第三,新秩序观战胜了旧秩序观。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大小不等,强弱不同,在客观上可支配可运用的资源与主观意愿之间的差异也非常显著。同时,持续不断发展的世界,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社会、文化,又是需要一定秩序的。

从实践看,直到中国崛起之前,主要国家的兴替,基本遵循的都是“霸权-挑战-新霸权”循环,“屠龙者最终变成了龙”、“人们最终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类型”,说的都是这种现象。这是有走资本主义道路,遵循有各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所决定的必然。就像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一样,资本主义国家眼中的世界秩序,就是在单一霸权和少数寡头之间的选择:没法一统天下,就来个五强多极;要么,就来个两极对峙;再要么,就是弄个有良心的单极霸权。喜欢这种秩序观的,是有机会登顶或者已经成功称霸的。

中国的秩序观是不同的,习总书记对奥巴马等人说,大家的事情要大家商量着办、不能少数国家说了算,全球治理要各方共同参与,搞“一带一路”要共建共享共治,这些并不是空泛的外交辞令,而是中国的真实想法,也是持续不断坚持落地的真实实践。对多数有正常思考能力的国家来说,一边是能够摆脱霸权压迫,大家平等对话共同决策的新秩序,另一边是继续承受低质量霸权压制的旧秩序,在两边之间做一个选择,真的不会很难。

“一带一路”的成功,其实早就有迹可循:若干年前,中国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开发银行的时候,应者云集的景象,也让不少人吃了很多惊,因为参加这个银行,跟着中国走,大家有钱赚,不是那种脑浆都被肌肉或者骨头填满的冷战化石级古董战士,谁愿意在一个后冷战的全球化世界里跟发展过不去?谁愿意相信有国家宁可跟着美国被欺负也不愿意跟着中国谋发展?谁又愿意非要把用来改善生活的资源用在购买那些唯一用途是制造世界末日的东西上?所以,“一带一路”倡议成功,中国作为新型大国的创造性崛起,以及无法摆脱冷战思维控制的旧霸权国家的结构性衰落,因为这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规律的具体体现,是世界各国人民追求过上美好生活的必然选择,更是无法阻挡的历史大势。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朱敏洁
一带一路 习近平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