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语道破:伊拉克战争20年,傲慢霸权如何从“神坛”跌落
来源:观察者网
2023-03-20 07:35
【视频/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沈逸】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逸语道破。想必大家从这个日期已经能够猜到今天的主题,二十年前的今天,2003年3月20日,美军正式入侵伊拉克,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的整个过程大体上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前的讨论阶段,围绕授权的合理性、必要性,要解决什么样的目的和冲突有过一系列的争论;第二阶段是主力作战阶段,从3月20日军队推进去到大概4月9日前后占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再到5月1日小布什总统坐着战斗机在林肯号航空母舰上降落,搞了一个“红警”式的“任务结束”(mission accomplished),战争的交战状态停止;接下来就是启动“战后重建”的阶段,这一阶段整个伊拉克基本上局势可以用崩盘来形容,从2003年战争开始一直到2011年彻底全部撤军,打了两三个月不到的伊拉克战争,整个事情的最终解决延续了8年时间,中间经过了两位美国总统加上一个金融危机。我们现在回头看整个过程,可以说是傲慢霸权从神坛下滑的过程。
小布什在林肯号航空母舰上宣布“任务结束”(图片来源:CAP)
伊拉克战争可以看成是冷战结束以后,所谓的美国“单极时刻”。当时有一句戏称,说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特征是“想打谁就打谁”,虽然这话略显夸张,但是在对上一些实力远不如美国的中小国家的时候,毫无疑问在当时是成立的——海湾战争;美国在索马里、波黑、南斯拉夫科索沃的军事干预;9·11之后的阿富汗战争,直到伊拉克战争都是这样的典型时刻。
回到伊拉克战争这件事,美国霸权首先体现在小布什当时提出了所谓“基于自愿的军事同盟”。他提出的背景是当时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不仅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指责美国入侵伊拉克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在美国的盟友中,在联合国框架内铁杆追随它的也只有英国和西班牙。法国外长当时甚至就说出了这样的话:“我们认为军事干预将是最糟糕的解决方案,法国将否认任何允许美国或英国提出的军事干涉的决议在安理会得到通过”——这几乎是法国首次在安理会上威胁行使否决权,法国的立场毫无意外地得到了中国、俄罗斯以及德国等当时安理会成员的支持。这就意味着美国没有办法从安理会拿到非常明确的授权决议,实际上后来美国拿到的所谓“1441号决议”里面是不包含明确权动武的,于是美国表示他们会抛开安理会建立一个“志愿者”的同盟——我要去揍他,谁同意?谁反对?同意的站到我这边来跟我一起去打。
这是美国霸权在冷战结束以后的“高光时刻”,它达到了这样的一个峰值——军事上拥有超强的实力,在经济上极度发达、是世界上最有钱的国家。在政治上它的领导人具有坚定的政治意志,这种意志不仅仅是使用美国的军事力量去打倒萨达姆,而是以这次军事行动作为起点,去推动一个新保守主义治下的霸权秩序的诞生。
冷战结束前后,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身边有一批雄心勃勃的美国精英,他们觉得苏联的解体给了他们一个黄金机会,可以按照美国的意愿,用美国的力量去塑造战后的世界,他们甚至撰写了一套“蓝图”。但是非常不幸,老布什虽然打赢了海湾战争,却因为那句“笨蛋,是经济”被非常年轻的民主党人克林顿干掉了。克林顿上台之后,老布什的那套计划被放进保险柜吃灰,直到小布什上台才又被拿了出来。
对于这些美国精英来说,霸权的核心是“任性”,用学理性的表达就是“霸权在无政府的国际体系中有行动的自由”——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于是战争就这么令人意味深长地展开了。
这里我回忆起了在2003年3月20号,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波兰一起发动了针对伊拉克的轰炸行动,正式打响了伊拉克战争之后,全球各地的反应,尤其是中国的反应。当时在中国互联网上所谓的精英阶层出现了第一次分裂,这中间出现了一批人旗帜鲜明地为美国的霸权欢呼,甚至恨不得自己变成一个火箭弹被美国人发射出去,代表着“自由民主阵营”砸向“专制的伊拉克”大地,这中间所带有的那种强烈的皈依者冲动,现在看来仍然令人咋舌。
这种现象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什么?那就是美国作为一个霸权,在当时如此任性地发动入侵战争,甚至在后面更加雄心勃勃地开始“重建伊拉克”的行动,这背后不仅有经济军事和政治方面的实力优势,还有那种观念的优势,这是与他们当时在全球传播的“普世价值”配合使用——西方国家领先发展中国家的巨大优势,使得美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拥趸们坚定地相信这才是“代表人类前行的正确方向”。因此,在当时美国的霸权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性的霸权,它更加接近一种文化和观念领域的霸权。
那么任性的霸权得到了什么?它成功地推翻了萨达姆的政权,导致了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垮台。
除了“干掉专制的政权”以外,入侵的第二个拿得上台面的理由就是著名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当时的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拿着一个小瓶子向全世界晃动,说如果这是化学武器的话,只要这么小的一瓶,在什么地方一撒就可以把大家统统都干掉,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些事啊。其实,除了这瓶著名的“牙粉”(被网友戏称为“洗衣粉”),他当时还拿出了别的证据,比如说他展示了一段录音,这段录音里面有两个人在那儿讲话,大概的意思就是“东西藏好了,你放心”,他说这个就是截获的伊拉克军官的手机通信,他们说的“藏起来的东西”就是要避开联合国检察官的那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著名的“洗衣粉瞬间”(图片来源:网络)
这些东西给当时看直播的全世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除此以外,美国还希望在伊拉克拿到的是“自由”和“民主”。小布什总统制定了一份雄心勃勃的“大中东民主计划”,这个计划是欧美国家在冷战结束以后推动“民主和平论”的一种产物,他们宣称“民主国家相互之间是不打仗的”,只要在世界上把民主国家搞得多多的,把非民主国家搞得少少的,哪怕是用不和平的手段把“不民主”的国家改造成为民主的国家,那么世界不就太平了吗?
民主和平论作为冷战结束以后,意识形态狂热期和红利期的一种特殊产物,使得当时的美国人相信他们在中东地区如果成功地干掉萨达姆·侯赛因的这种专制政权,就能建立起一个亲西方的、世俗的民主政权。这个政权要具备三大要件:第一,在政治态度上要亲西方而不是反西方;第二,政治制度上要符合美国的民主标准;第三,这必须是一个现代化的世俗政权,不能有伊斯兰教的特定派别。
二十年过去了,我们回头再看,可以得出几条明确的结论:
第一,伊拉克战争明明确确是一场非法战争,它始终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没有得到国际上多数国家的认可,更没有国际法的依据。
即使第一条你能够用“强权即公理”这种令人感到无奈的现实来解释,第二点,更大的问题在于当美国入侵了这个地区之后,它在伊拉克始终没有能够扶持起一个得到当地民众支持的所谓“民主政权”,以至于2011年美国开始撤离之后,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在伊拉克领土上迅速扩张。更加讽刺的一点是,“伊斯兰国”不仅仅是一个恐怖组织,它还有非常强烈的反世俗化倾向——它要消灭掉这些世俗的、分裂的阿拉伯国家,建立一个在伊斯兰教法基础之上的、重新辉煌的“阿拉伯帝国”。
第三,从美国关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问题上来看,不仅仅开战前作为理由站不住脚,战后确实也没有发现,人们才知道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只是一个噱头,甚至只是为了让领导开心而被各方制造出来的“假情报”。当时的情况是,美国的小布什总统、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等人已经下定决心要打这场伊拉克战争,既然领导已经要打仗了,情报部门的职能就只能是带着观点去找材料论证“这场仗应该打”,于是就出现了一些极其荒腔走板的,可以载入人类情报史册的战略级笑话,包括著名的“萨达姆侯赛因可以在45分钟内造出化学武器”。
这个消息来自“非常可靠”的英国情报部门,美国如获至宝,向各方广为传递,但是后来英国人说我们又去查了一下,这份情报的真实来源是一篇发表在英国网络上的硕士研究生论文——这可能就是人类历史上颇具黑色喜剧色彩的荒诞瞬间,一个硕士生提出的一个并不严谨的假设,甚至是比喻在不经意间改变了历史。
历史在这方面是非常讽刺的。
从中东地区发展的角度来看,美国在伊拉克所做的事情可以用始乱终弃来描述。美国在当地惹了祸,把原有的秩序给推翻了,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去建立秩序,但趋向于失败之后,拍拍屁股走了,不带走一片沙漠里的尘土,留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烂摊子,只能让伊拉克人民以及关注中东地区真正和平与稳定的人去进行修复。
战后伊拉克(资料图)
回望20年前发生的这场战争,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获得彻头彻尾行动自由的霸权,以极其任性且不负责任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谋求自己理解的“自由的行动”,就像一头闯入其间的大象,在那里信马由缰。
尽管伊拉克是一个没有办法跟美国在军事力量上正面匹敌的弱小国家,但是历史老人并没有因此就赋予美国这个人类历史上独特的霸权国家以任意行动的自由。历史老人用他独特的幽默和智慧给美国挖了一个坑,当然,这个坑是美国自己挖出来的,那就是滥用霸权的实力,让美国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冷战结束带来的红利,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向消磨完毕,并且通过自己给自己制造的地缘政治的战略陷阱,把霸权慢慢地坑在了里面。
对于美国来说,在伊拉克战争中失去了三样东西:
第一,在实体资源层面,它耗费了大量的金钱。冷战结束以后,美国在信息技术革命早期经济发展得相当不错,但伊拉克战争把这些给政府贡献的财政收入损耗殆尽,近乎一次性消费。
第二,美国在冷战结束以后,作为霸权的“路人缘”被极大地消耗,给所有霸权的围观者、心存好感者,甚至是羡慕、仰慕者泼了一盆冷水——发动伊拉克战争时的傲慢、重建伊拉克期间表现出的愚蠢、都向人们证明了当霸权国家没有受到任何牵制的时候,是非常危险的。它会不加节制地使用自己手上拥有的一切力量,去追求一切他认为值得追求的目标,这种一厢情愿和盲目最终会变成一个回旋镖,最终让这个国家明白,即使是霸权,也不可能为所欲为。
第三,伊拉克战争让美国的得不偿失,以及林林总总的诸如虐囚和暴行,不仅梯次消解和破坏了美国从冷战时期开始一直延续至今累积起来的某种声望,也让人们对于美式发展道路和美国霸权的逻辑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疑惑。大家开始思考这样一个世界是否是我想要的世界,这样的一个世界是否是我应该去忍受和接纳的世界。
殖民时代遗留在中东地区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存在,对于美国的行为,对于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选择产生了极为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美国延续了这套秩序,并以某种方式另类加以复活,继承,并且试图发扬光大。当然令各方感到欣慰的是,实践证明这套秩序本质上已经越来越难以持续和维系下去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