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语道破:面对这样的伊朗,以色列的边界会被摸清和击穿吗?

来源:观察者网

2024-04-16 08:15

沈逸

沈逸作者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

【视频/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沈逸】

大家好,欢迎到本期的《逸语道破》,今天我们讲一讲伊朗和以色列的事儿。

当地时间4月14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宣布,4月13日晚间已向以色列发射了数十架无人机和导弹。伊朗反击了。现在的局势走向了一种比较微妙的状态,先来盘点一下各方的表态。

伊朗明确表示其对以色列的攻击“可以被视为已经结束”。此轮打击的目标与预期达到的效果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报复4月1号以色列在叙利亚对伊朗使馆区的袭击。而且从打击目标的选择上来看,伊朗选择的是对以色列军事区进行精准的打击,而非政治区、生活区,抑或商业功能区等等,也并非以造成大规模平民死伤为目标,可见此次打击就是一次报复。这个模式类似于苏莱曼尼被定点清除之后,伊朗对于美军基地的报复。

再看以色列。此次报复发生后大概2~3个小时内,以色列方面能给出的消息就是他们在开会。当然现在有进一步的消息指出,以色列国防部称一定会采取行动,但是范围与强度方式还待定。以色列官员称,战时内阁赞成对伊朗进行报复,但在时机和规模上存在分歧。

4月14日,遭遇伊朗方面袭击后数小时,以色列战争内阁和高级安全官员在特拉维夫举行会议。图自路透

在早上以色列开会的同时,美国也在开会。拜登结束了他的休假,伊朗实施打击后,拜登进入战情室,组织了国安团队开会,其内容大多是重申对以色列的安全承诺。但是有消息报道,拜登给内塔尼亚胡打了电话,劝他不要反击,避免出现冲突进一步升级,导致整个行动展现出“回合制”的特征。

美国方面的表态可以从媒体的报道中看出端倪:西方主流媒体整体采取了冷处理的态势。而在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大量关于伊朗袭击的烈度和效果的热点视频。

目前美国构建了一个叙事结构:第一,伊朗确实对以色列进行了攻击;第二,攻击没造成什么损失,因为美国帮助以色列对伊朗发射的导弹和无人机进行了拦截。美国公布了一个“拜登数字”:99%的拦截成功率。

那么大家可以做一个简单的算术了。以色列公布的伊朗发射的弹道导弹和无人机共300到400体的体量,姑且按400计算,假设99%的拦截成功率为真,那就意味着有4体突破了拦截落到地面,掉下去的至多是一些碎片。从验证的效果上来看,落下去的目标应该比4个要多不少。

伊朗方面公布的数据是50%的拦截率。从社交媒体上看到的视频倒推,即使伊朗声称此轮只是密集地打击了两个以色列的军事目标——一个情报中心与一个空军基地——但是目前公开的证据好像也不太支持伊朗方面公布的有150到200枚目标突防成功。

当然我也看到过有媒体公布80%~85%的拦截比例数据,换算过来就是30到80枚目标的量级,目前来看起来跟社交媒体上展现的画面比较接近,至少在数量级上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回到美国叙事结构,美国宣称自己出手拦截了99%的导弹无人机,造成的损伤是非常有限的。对于亲以色列的网民和宣传机构来说,可能就只有一人损伤,并以此嘲笑伊朗打击的无效和无能。似乎他们设计的标准是构成大规模的平民杀戮,就像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带干的那样,才是彰显武功和打击效果的一种正确的方式。当然如果以那样的打击效果标准,似乎又会引发一些人道主义的争论。

撇开这些比较迷惑的标准,美国传递出来的意思非常清楚:伊朗你也打了,气也出了;以色列你听我的,你看你也没有受到什么损伤,我都帮你把它拦截下来了。

实际上伊朗此次攻击中,处于防御的一方不只是以色列和美国,还有英国和法国。英国首相苏纳克声称英国皇家空军战斗机击落了“一定数量”的无人机;法国也宣称提供了帮助,对无人机轨迹进行了监测。大体上是英国、法国、美国和以色列这4家加起来,对这波攻击进行了拦截。


当地时间2024年4月14日,英国伦敦,英国首相苏纳克就伊朗袭击以色列事件发表声明,证实英战机击落数架伊朗无人机。图自IC photo

伊朗方面在后续连续性的声明当中进一步传递了两个信息。

第一,伊朗的力量使用是有所克制的。伊朗明确说以其导弹库存,完全有能力对以色列发动数量大10倍的攻击,但它没有;从目标选择上,选择的是军事目标而不是民用区。此外,打击过后伊朗明确表示,这轮攻击过后便可被视作结束,如若再犯,将更加严厉。换言之,如果以色列不报复回来,伊朗便就此息事宁人。现在这轮报复性打击的后续影响还在发展,其核心因素来到了以色列跟美国这边。

就局势发展的推演而言,如果美国能控制住以色列,同时凭借其在主流媒体上的影响和控制能力,同时以色列方面也不拿出可以调动美国国内亲以色列力量大规模群体性情绪的强刺激性的图片,用以强迫拜登政府下场,那么此番事情理论上可以被摁住,其关键在于以色列不报复。

对于拜登政府来说,他肯定不希望以色列报复,否则即使美国不直接下场,美国的政治上有限的精力会被持续地牵扯到中东地区,而且整个地区局势会倾向于升温。

另一方面,如果双方冲突的烈度提升,尤其如果以色列的报复计划复制当年巴比伦行动,用某种方式实现远程的精准打击,并且真的干掉了伊朗的高价值目标,那对于地区安全局势的影响对美国而言几乎是毁灭性的——美国承担不起对混乱的中东局势完全袖手旁观,由此引申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而且站在美国选举的角度上,拜登团队的核心任务就是赢得连任。涉及到“懂王”特朗普以及国内政治上的纠纷,此届选举背后的政治后果使得它已经不再是一次一般意义上无需在乎输赢的选举,拜登承担不起输掉连任的后果,所以他一定要赢。


2024年4月14日,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举行的一次竞选集会上称,伊朗袭击以色列一事表明拜登领导下的美国在中东地区“极其软弱”。图自IC photo

如此前提下,现在的中东局势对拜登而言,犹如把他架在火上烤,进退两难。最理想的状况,伊以两边尽快平静下来,推进巴勒斯坦与加沙地带的重建,消除和缓解国内拜登极力想争取的美国青年进步派选民由于对以色列局势不满与对加沙地区的人道主义局势感到焦虑进而所产生的对拜登政府的厌弃情绪,也包括夺回在摇摆州的关键温和派阿拉伯裔选民的选票,从而在支持率上持续稳定、缩小以及最终超越特朗普,形成拜登自己的优势。

另一方面,以色列不能在军事上遭遇重大挫败,否则美国国内的犹太力量与亲以色列力量的音量会实质性地提升,构成对于拜登政府的压力,这种压力也不是拜登在选举院能够承担的。雪上加霜的是,如果说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局势还不是特朗普与共和党用以攻击拜登政府的弹药,后一个就是直接掉坑里面去了。

如果以色列遭遇了重大损失,美国又无所作为的话,特朗普大可以直击拜登,抨击其作为美国总统的无能,你没有办法保障美国的安全,没能保障以色列的安全,进而怀疑其能否保障美国自身安全与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形象。更可怕的是,特朗普手上还有一个要命的案例:暗杀苏莱曼尼之后,地区局势被处置得相对可控。在选举竞选时,就外交战略效果而言,拜登也迫切地希望伊以局势能够控制住。

2020年1月3日,伊朗最高安全和情报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在巴格达国际机场的一次无人机袭击中丧生。据美国官员透露,这次袭击得到了特朗普总统的授权。图自纽约时报

除了政治上的考量之外,还有潜在的失分点。

长期以来在中东地区,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凭借背后美国的支持以及以色列历史上在军事能力方面的优势,它事实上形成了一种行为规范:以色列可以有单边的军事行动自由,打击别国时,别国无法形成实质性的还击。

正因如此,这次伊朗对以色列本土的攻击具有巨大的象征意义:这是第一次一个反以战线国家从其本土对以色列本土进行的一次成功的打击。之前以色列本土受到的威胁主要是通过第三方代理人从类似于加沙的备战区获取武器实施打击,但这次是亮明车马从伊朗本土对以色列的打击,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认知层面原有的地区安全行为规范的冲击。

站在以色列的角度,最理想的状态自然是坚定地打击回去,但这事实上也触及了以色列的行为边界。以色列在地区赖以构建非对称行动自由的力量结构的边界被伊朗试探出来了。我们常调侃以色列与美国的关系是“共轭父子”,故而在中东地区安全战略有压倒性优势;但事实上美国用以保护以色列的军事资产的具体使用,归根结底还是由美国而非以色列说了算。

以色列并不具备用任性妄为的行动拉美国下水的空头支票,它只能保证类似此次伊朗反击时,美国不会坐视不理。的确,美国此次协助拦截了伊朗的来袭飞机导弹,但美国更是非常明确地告知以色列并不打算掺和拦截之后的事宜。

另一方面,此次事件之后暴露出一个疑问:褪去美国实质性的力量支撑之后,仅凭以色列本身可支配的军事资产,能否自如地跨越这么大的地理边界,对伊朗本土进行有效还击。目前看起来至少不像先前大家设想那样可以为所欲为。这对于中东地区的安全结构在中长期带来的影响值得持续地观察。

到目前为止,整个国际社会,包括安理会其他的常任理事国,对这场冲突的表态非常清晰的:不要升级。不希望演变成以色列跟伊朗之间大规模的战争行为,希望为地区注入一种和平安全和稳定的因素,以对话的方式建设性地解决问题。

当地时间2024年4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应以色列要求举行紧急会议,讨论伊朗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伊以停止敌对行为。图自IC photo

以色列的反应也挺有意思的。在从美国方面得到明确的拒绝信号之后,目前以色列在外交上采取的主要行动是到联合国安理会控诉,要求召开紧急会议,还要对伊朗进行谴责与制裁等手段。

伊朗方面,当伊朗在叙利亚的使馆区被炸之后,伊朗也曾递交过一个温和的交换方案,希望联合国安理会对以色列做出谴责性的决议。如果通过这样的国际社会谴责性决议,伊朗可以不采取直接的军事上的报复。

总体看来,站在相对客观的第三方视角,在这轮博弈实力对比中,很明显伊朗是弱势的一方。以色列因其背后美国的支撑,它是各种意义上相对强势、处于优势地位的一方。

撇开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差异,或者说西方构建的刻板印象,单纯从西方的国际危机管理与博弈论等理论角度分析,伊朗的行为显然更具理性:它对于冲突的手段与性质、成本和收益以及行动的边界和范围的计算与表达都相对更为清晰与明确;行动方面具有很强的这种控制性,并没有出现那种传说中全方位情绪化的反应。当然很微妙也很讽刺的一点是,很多国际局势观察者将此归结为伊朗能力的相对弱势而非是行为理性。

反观以色列,似乎大家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以色列在行为逻辑方面现存的问题。

第一,美国对以色列行为的控制性比较差。第二,以色列对其自身行动的控制性也比较差。国土报的消息报道说,策划对叙利亚伊朗使馆袭击行动的那批人,对于伊朗可能做出的反应是一厢情愿,没有任何概念的。那些策划者继续生活在过去的认知所形成的茧房当中,然后以茧房内部的相关的信息作为自身行动的依据,这并不是一个国家行为理性的表征。

又比如以色列对军事力量的使用,包括在加沙地带,遵循的仍是相对直白而近似于野蛮的杀戮交换法则,用人命去填,并不具备在军事上进行精准识别、精确打击。有效而实体性地消灭核心力量的能力。至少从表现出来的结果来看,和之前人们形成的预期有比较大的差异。

哈马斯发布的以军“土围子”遭遇迫击炮攻击的无人机画面,可见以军装甲车辆的密集停放。图自网络

在面临伊朗此轮攻击时,从真实的能力上来看,铁穹系统加爱国者的配置,在得到美国相当程度介入的情况下,以色列并不能做到绝对意义上的有效防御。现在看来以色列遭遇到的损失的确相对有限,但这可能更多来源于伊朗对于目标的选择,而不是基于以色列自身的预防性能力。

所以整个中东地区的局势正走在因实力分布变化而接近某种拐点的微妙阶段。

尽管伊朗整体力量还很弱,但往往被大家忽略的是,在反对以色列的国家阵营体系中,终于出现了具有相对完整自主化的工业和制造能力的国家,仅依靠自身实力与完整体系,尽管水平称不上多高,也不如以色列或西方国家那般先进,但足够使用,并可以通过可持续性自持的方式,以足够有效而持续突破以色列防御系统的强度,对以色列实现军事实力上的威慑,或者展现出威慑态势,并且具有足够的意志和能力,对其军事资源的使用进行有效控制。这是一个全新的局面。

对以色列而言,更加糟糕或者至少过去从未出现的是,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的边界、美国自身的能力以及美国和以色列在中东问题上,包括如何去认识和处理以色列对遭遇外部威胁作出的反应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微妙而重要的分歧。这种分歧放在平常状态下未必能激起多大水花,但多个因素相互叠加,对于以色列整体的冲击与挑战可能会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呈现在全球面前,也为未来整个国际体系的变动注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当然站在中国的角度,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此类问题。从全球的意义上来说,比如中东地区,就印证了过去几年中国一贯的表态:对于地区冲突形势的发展,其本质还是看域外国家在该地区的影响。如果发挥否定性的、挑动性的、偏颇的、多重标准的、不负责任的行动,那么地区形势便会越发混乱,最后带来反噬,把域外国家拖入形成新的局势,造成对域外国家不利的发展,整个局势变得像一个泥潭,甚至是一个流沙坑。

反之,如果能以负责任的方式推进,地区冲突问题也并非无解。事实上,并不如西方国家所构建那般,只有以色列一个理性国家,其他国家都是非理性的,甚至可能大家看到的是一种相反的场景。很多时候以色列的行动更像是一个被美国霸权宠坏的、脾气很差的熊孩子,肆意妄为、有恃无恐。从中长期来看,这个局面对以色列本身的安全稳定和发展也是不利的。

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以色列政权像被宠坏的孩子,不断受到其支持者的怂恿,需要管教而现在管教来了!截图来自“X”平台

回归中国的建议,冲突涉事各国大可早日回归联合国框架下,用两国方案务实地考虑各方的合理利益关切,在对等尊严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关切的基础上,解决地区的安全问题。化解由早期殖民者,从英国开始,为了分而治之,搞贝尔福宣言,建立所谓“犹太民族之家”,人为制造巴勒斯坦问题;再到冷战背景下,偏袒以色列,无视两国方案,尝试用暴力甚至带有种族清洗和大屠杀的方式进行殖民拓展,用这种与时代完全背道而驰的方式试图构建所谓的自身安全和稳定。

其实这些路都是走不通的。还是要回到中国的主张,用比较善良的预期,早日回到正常稳健的发展轨道上,让地区乃至于世界局势都能趋向于和平安全与稳定,相信这也是各方至少是各方人民的共同关切所在。

好,今天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德力格尔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举行仪式欢迎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

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北京

黄循财宣誓就任新加坡第四任总理

“杰出但不突出”?为什么选他接班李显龙

中方是否对美国产品加征新关税?外交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