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奥运会上的中美竞争,让中国人觉醒
来源:观察者网
2024-08-12 08:34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沈逸】
2024巴黎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只要你关注了这届奥运,就很难否认一个事实——奥运会本身就是国际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发彬和欧紫霞担任棋手,中国代表团手持五星红旗入场。@新华网
不仅如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进程也赋予奥运会以截然不同的意涵,观看奥运会的中国民众,也从中获得了全新的认识和体验:客观上,无论中国存在多么美好的主观意愿,但是美国已经用自己的优势能力,将奥运会塑造成为中美战略竞争在经济体育领域的一个缩影,这场竞争不仅仅是在赛场上展开的金牌争夺战,更是在全球影响力、国家形象和规则话语权上的全方位较量。
实事求是地说,从顾拜旦开始,客观上奥运会历来都是国家实力和民族自豪感的展示场,而在中美战略竞争的背景下,巴黎奥运会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体育赛事,被美方建构成了中美竞争的新场域。
参加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的希腊运动员
此次奥运会的关键议题之一,即兴奋剂及其检测的严格实施,就是中美战略竞争的一个焦点:美国给出的策略选择,是兴奋剂检测的武器化,即首先通过西方主流媒体,用不实信息抹黑中国运动员;然后通过与WADA等机构博弈,迫使中国运动员接受足以干扰正常比赛的检测,而持续对美西方运动员保持显著宽松态势;最终发挥在全球,尤其是简体中文社交媒体平台长期思想与文化殖民式规训而获得的软实力,对中国进行系统性的围剿。
此次外媒没有充分注意到个别具有指标意义的“删号”事件,但其实中国民众从中产生的最大收获,是发现此前对国际规范与竞争规则,基于误导和文化差异,已经出现了必须得到有效矫正的不当实践模式。这种认知及其扩散,预期会对中美关系产生更加深远和深刻的影响。
金牌榜的排名同样是这场竞争的可视化焦点之一。从认知上,中国民众,运动员,教练员,以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都长期被定制版本的信息与知识,灌输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超前的、后现代的认知,而“金牌不重要,奖牌不重要”也作为西方国家的“先进性”的显著标志,长期支配了有关奥运会的舆论场。
2024年巴黎奥运会,美西方在金牌数、奖牌数、排名榜单等多个方面毫不掩饰的“锱铢必较”,对中国来说,就是一种认知上的觉醒:中国民众意识到了规训的存在,并且开始对那些无法及时觉醒,继续以“代言人”姿态对本国民众进行系统规训的中国媒体、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以及活跃网民,实施了系统性的中国特色的网络行动,即真正由人民主导的反思。
这种实质性的认知觉醒,配合新一代中国运动员的出色表现,用一种另类的方式,展示了中美战略竞争的展开路径:中国必须在与美国进行战略竞争的同时,对自身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进行实质性的调整,从而才能真正适应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新态势。这也可以看作是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最重要的战略任务之一。
巴黎奥运会成为中美竞争的新场域,其背后深刻反映了两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加剧的对抗。竞技体育已不再仅仅是技术和体能的较量,更成为了展示国家软实力、维护国际形象的重要手段。在这种背景下,巴黎奥运会上的每一个项目、每一场比赛,都已经成为中美战略博弈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兴奋剂检测、金牌榜排名,还是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话语权争夺上,中美两国的竞争已经延伸到了奥运会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一部分。
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夺金,打破了美国在这一项目上40年的垄断
这个过程其实还是美国主导建构的结果,中国则具有非常典型“被挤压-深度刺激-觉醒-反制”的特征。那一批曾经在特殊时期力量对比悬殊的外部环境下被塑造的所谓“国际化”中国精英,在这个博弈的场景中也正在接受来自中国民众的检验,检验的标准则只有一条:是否有足够的能力,以可见的行动,实现对中国国家利益的正当维护。过度“国际化”乃至“圣母化”的个体,在此过程中将被系统性地演化和替代。
依靠使用传统标签“修昔底德陷阱”为中国战略竞争寻找时髦外套的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在一篇关于巴黎奥运会与中美战略竞争的文章中指出,奥运会已成为中美战略竞争的象征,类似于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较量。然而,弗格森的分析虽然揭示了中美在奥运会上的竞争,但忽略了两国对这一竞争的根本性理解差异。
中国将巴黎奥运会视为一个公平国际规则主导下的公平竞争平台,强调对规则的尊重与遵守,至少在美国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这么理解是错的之前,中国都是这么认为的。在中国的视角中,奥运会不仅是展现国家实力的舞台,更是国际合作与体育精神的象征。因此,当出现争议或误解时,中国的官员和媒体往往会优先考虑如何说服本国运动员和观众,接受并认可国际规则。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中国对国际秩序的尊重,也反映了其希望通过遵守规则来赢得全球认可的愿望。
在中国的体育哲学中,面对奥运会这种国际赛事,心态上还是接受和学习国际规则,以寻求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在此过程中,中国的先发精英有显著的亲英美特征,欧美主导制定的规则,包括对规则的改变,除非真的触及生存性底线,否则都被看作是“理所当然的国际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和体育界高度重视对体育精神的推崇,认为只有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国家的荣誉才是值得骄傲的。因此,当中国运动员遭遇不利判决时,包括此次兴奋剂检查被武器化滥用,对美国过于宽松,中国方面的反应,比如那个在全体网友注视下删除账号的人,首先做的,就是用有典型的“煤气灯”规训特征的强势解释,确保运动员和公众能够理解和接受这些判决,而不是对外指责或者质疑规则本身。
然而,美国的视角则截然不同。弗格森将巴黎奥运会比作冷战时期的美苏竞争,这一比喻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美国对当前中美竞争的看法。对于美国来说,巴黎奥运会不仅是体育赛事,更是全球霸权斗争的一部分。美国政界和媒体倾向于将金牌榜的竞争视为国家实力的象征,并以此来维系其全球领导地位。
因此,在美国的理解中,奥运会不仅是竞赛平台,更是维护全球权力格局的工具。所以,美国没有兴趣与中国竞争,美国只有兴趣赢得与中国的竞争,具体落实到奥运会,就是美国要拿到尽可能多的金牌,同时用各种方式阻止中国拿到金牌。在这种冷战思维的驱使下,美国不仅在金牌榜上对中国进行强力竞争,还通过全球反兴奋剂机构对中国运动员进行密切监控,甚至被指控将这些机构“武器化”,以打压中国的体育成就。此外,美国媒体对中国运动员的抹黑报道也时有出现,这种做法不仅影响了中国运动员的国际形象,还进一步加剧了中美之间的对立情绪。
前奥运游泳冠军菲尔普斯出席听证会,称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对中国运动员的检测还不够,然而在法国仅仅10天时间内,中国游泳队接受的药检达到了近200次
美国对巴黎奥运会的理解,似乎更像是对冷战时期美苏竞争的回归。在这一框架下,美国将体育视为战略竞争的一部分,动用各种手段,包括舆论、规则解释以及国际组织的影响力,来确保在这场竞争中占据上风。这种做法不仅体现了美国对霸权地位的焦虑,也反映了其在面对中国崛起时的防御性姿态:显然在很多领域,美国除了发挥美利坚特色的“资本-技术”模式,用包括但不限于“紫薯队”在内的方式赢得竞争之外,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手段了。
人们通过对巴黎奥运会的观察不难发现,中美两国在全球事务中存在根本性的理念差异:中国倾向于通过遵守和融入现有国际规则体系来提升其全球地位,而美国则倾向于通过修改规则或强力施压来维持其领导地位。换句话说,中国关注程序正义,美国表面上看是强调程序与规则,其实关注的是最终结果,并拒绝接受除了美国赢之外的任何结果。在这点上,与美国“懂王”对总统选举结果的认识,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奥运会衍生开去看,中美两国在巴黎奥运会上的表现,揭示了其对规则和竞争的不同理解,这种理解差异正是中美战略竞争当下面临的核心挑战。中国愿意通过参与全球竞争来提升自身的实力和地位,而美国则似乎更倾向于确保自己始终处于胜利者的位置,不惜通过修改规则或使用非正式手段来达成这一目标。
一方面,中国展现出了对规则的尊重和对公平竞争的渴望。在巴黎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遵循国际体育组织制定的各项规则,并通过不懈地努力和训练来争取优异的成绩。当遇到不如意的结果时,中国方面通常选择承认并接受这些结果,而不是质疑规则或试图改变比赛结果。对于中国来说,比赛不仅仅是为了胜利,更是为了通过竞争来提升自身实力和积累经验,以便在未来的赛事中表现得更好。
这是中国传统温良特质在竞技体育领域的体现,但是中国这种行为并没有被美西方认可和接受,甚至进一步加剧了来自西方的攻击:因为温良,所以没有实质性反制,所以,攻击的成本趋于无限小,收益区域无限大。这种认识具有历史性,体现了中国如何通过自我克制实现自身发展的心路历程,但是现在到了需要对此类认知进行调整的时候了!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美国对中国的打压,持续不断破除着中国历史性形成的错误认知,尽管目前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和压力,但只要中国人系统性地完成了这种“祛魅”和觉醒,只要假以时日,通过我们的努力,中国最终能够一步步扭转这样的局面。
巴黎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运动员孙颖莎代表亚洲运动员和世界运动员代表一起吹灭圣火IC Photo
另一方面,美国在规则和竞争上的态度则更为系统全面地展示了衰朽霸权的复杂性。对于美国来说,胜利本身比规则的公平性更为重要,竞技体育比赛的金牌成为持续巩固美国大国竞争认知信心的关键锚点。巴黎奥运会可能会成为这种心态集中爆发的首个场合,预期后续2028年奥运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毕竟美国现在看到中国选手站在领奖台上的心态,已经非常接近1930年代德国某人看到杰西欧文斯站在领奖台转身就走,拒绝握手、拒绝颁奖的那种心态。
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并不满足于在现有规则下与中国公平竞争,而是更倾向于通过修改规则、操控国际机构甚至是抹黑对手的方式,来确保自己在这场竞争中的胜利。这种做法不仅破坏了国际规则的公正性,也为全球体育竞争注入了不确定性。
美国的这种心态可以延伸到其对全球事务的处理方式上:美国更愿意通过施加压力、运用强权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不是通过公平竞争来赢得全球的认可。这种行为模式不仅加剧了国际社会对美国的不信任,也使得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更加复杂和不可预测。中国必须解决这个挑战,为全球重塑一个更加稳定、公平的竞争环境。
2024巴黎奥运开幕之前,很多人还在感叹“这届奥运的热度好像不高了”,谁能想到从那个群魔乱舞颇具争议的开幕式,到跌宕起伏“活剧”连台的比赛过程,从国际组织的博弈较量到互联网空间的民间行动,再到金牌榜上白热化竞争的终局——某种程度上,巴黎奥运会在这个夏天给全世界带来了超越体育赛场的“精彩”和“启发”。
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不仅通过奥运会看到了中国新一代青年的自信、实力和傲骨,批评了一些脱离群众的精英的虚伪和落后,更是通过体育赛场这面镜子,让我们在赛场之外更大世界的竞争中拥有了更加清醒的头脑和更加明确的路径。如果还有人在相信什么所谓“金牌不重要”,那么我想说,这些就是本次奥运会带给我们比金牌更加珍贵的东西。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