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语道破:底线在BP机的爆炸声中毁灭,小心“卡脖子”变成“炸脖子”

来源:观察者网

2024-09-20 07:55

沈逸

沈逸作者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沈逸】

大家好,本期的逸语道破我想聊一聊在黎巴嫩发生的BP机爆炸事件。当有人第一次发给我这个消息的时候:一款在黎巴嫩使用的bp机,被改造成了军用诡雷——那种被伪装成不像爆炸装置的爆炸装置——然后被集中在同一个时间段引爆,而且面向大致框定的非特定群体。所谓大致框定的非特定群体,也就是说行动的策划者试图确保这3000部到5000部动过手脚的BP机,基本上都是由黎巴嫩真主党的行动人员所佩戴的。我的第一反应是把原文链接给我,因为这个事件乍一听特别不真实。

首先,对于中国人来说,寻呼机已经是一个很古早的概念了。第二,作为国际关系学者,同时对于国家安全和军备控制这种议题比较感兴趣的人,我会认为在BP机上动这么大范围的手脚,然后用这种方式发动袭击是一个禁忌,正常国家不会这么干的——这么做已经严重“过线”了。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间节点,黎巴嫩当地白天,没有打仗、没有冲突的情况下,突然间很多人在不同地点收到一段消息,然后嘣就炸了。虽然目前报道出来的死者为比起以色列一发炸弹下去死的人要少一些,但问题的关键是这样的袭击不分场合,也不分青红皂白。大家可以想象一个场景,这就好比把一个集束炸弹里装满钢珠,在一个所谓“哈马斯人员及其家属密集出没”的农贸市场上空引爆所造成的毁伤效果。

这个事件的核心点不在于技术问题,因为在技术上实现并不难:在BP机里靠近电池的地方放一些爆炸物,然后做了某种设计,使得一旦发送某一段信号,BP机接收到这个信号之后内部就会出现一些变化,从而导致炸弹被引爆,基本上这就是个非常规触发的军用诡雷。

被炸毁的BP机残骸

而这次袭击事件所带来的刺激和挑战是什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最早的一部蝙蝠侠,剧情中小丑在哥谭市制造恐慌的方式就是在超市里能够买到的任意一种化妆品里随机投毒,谁买到谁死。而如今把民用的BP机改造成远程遥控诡雷的行为,就相当于在某个国家首都的超市里随机挑选1/3的饮料投毒。

大家日常生活的底线是基于某种基础的信任与安全感的。当你走进超市买一瓶水打开就喝,你不会想着先去检验一下是否有毒,我去买一个特定品牌的手机,我不会要求它出具防爆检测——在我们的常识中这玩意就不会爆炸。如果几天前你买手机要求商家保证手机里没有炸弹,对方肯定会以为你疯了,“兄弟我是做手机生意的,跟炸弹完全是两种东西”——现在,这一切假设都不存在了。

微妙的是,事件发生后,大家一下子把视线聚焦到了以色列身上,一般认为就是他们干的,毕竟做了事之后闷声不响符合以色列的做事风格。从炸大卫王饭店至今,这个族群内部某种偏好的基因始终蠢蠢欲动。

犹太复国主义者炸毁了耶路撒冷大卫王酒店南翼七层楼,该酒店是英治巴勒斯坦政府秘书处和英军总部的所在地,最终统计死亡人数为 91 人,伤亡46人,被称为“20世纪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之一

牵涉其中的还有美国和台湾地区的一个名叫金阿波罗的公司,因为查出BP机是这家公司生产的,而金阿波罗否认自己生产了这批BP机,然后把责任推给了一家注册在布达佩斯的皮包公司。然而,皮包公司的产能在哪里?这种BP机极大的可能是整体封装、不带拆卸结构,基本上只可能在台湾厂商生产的过程中放进去,毕竟如果是特工在运输中截流,把炸弹装进去,一两个设备还有可能,几千个BP机难道以色列要为这个计划建一条生产线吗?

综合分析,要么是这个所谓的皮包公司在当地有几个随时可以找到的分包商,要么就是这个事情其实就是在台湾岛内办成的。我们在网上甚至可以查到当年岛内所谓最高领导人蔡英文和以色列“强化双方合作”的相关信息,不得不让人产生联想——是不是就是那个时候,台湾岛内的政治人物就牵头帮以色列把这个脏活给干了?

在这篇宣传软文中,金阿波罗自豪地宣称FBI是自己的大客户

如今这件事上以色列显然已经惹了众怒,这件事上犹太人可谓是既“聪明”又愚蠢:“聪明”在于他们居然能够想出把BP机改造成炸弹如此恶魔的想法,并且真的有胆子和魄力去实施;愚蠢在于他们完全不计较后果,认为反正有美国在前面挡着,你们能奈我何?

影响上说,首先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供应链安全的经典案例。以前我们说到供应链安全,能够拿出的涉及物理损伤的典型案例,比如说美国用震网病毒对伊朗核设施进行攻击——这个病毒有针对性地攻击西门子的工业控制系统,在电脑显示屏幕上显示出来的离心机转速一切正常的情况下,实际操控离心机超过安全转速运转,最后导致离心机损坏。它的目标局限于伊朗破坏铀浓缩的工业离心机,而不是针对平民目标。美国人自己研发的针对电网攻击的策略,虽然停电时如果没有备用电源,可能影响到一些手术,会威胁生命,但也算是勉勉强强在游戏规则范围之内,而现在针对黎巴嫩的袭击是超出规格之外的。

除了BP机,这个金阿波罗还生产另外一种用于呼叫的东西,那就是我们去一些小吃店点好单之后,工作人员会给我们一个“呼叫器”,然后我们去找一个座位等着,当这个呼叫器开始发光震动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去拿食物了——今天是加了料的BP机,万一明天是加了料的这个东西呢?会用这种东西的,很多是机场、闹市区的餐厅,人流密集的小吃店,在这样的地方,不要说用几克军用炸药炸一下,就是在人多嘈杂的时候用类似于气球破音那种方式模拟爆炸的声音引发混乱,造成的踩踏事件,它就是个公共安全威胁。

用于餐厅取餐呼叫的震动呼叫装置

现在,不管是谁过了这条线,供应链的安全标准有没有必要往上升一格?这次牵涉到的国家和地区向大陆出口的这些电子元器件、电子产品,安全审核级别有没有必要往上升?

很多人一定会顺着这个逻辑联想,那我们的手机呢?比如说著名的美国苹果手机,我拿什么去相信美国你不会在出口到中国的苹果手机、电器产品和电动汽车上动手脚?

现在大家也许能理解,为什么美国人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电动汽车是个安全威胁?没错,我们是没想到,美国人是拿自己的思路来猜测中国,就觉得有问题了。美国有本事把电动汽车变成一枚炸弹,这个威力会比那个BP机来得大得多,我们是不是应该请美国政府或者美国的企业全部给我打开查一遍,讲清楚里面没有装炸弹,讲清楚你不会用这些东西来做监听,讲清楚你不会把在这儿收集到的数据,以任何形式交给美国政府,就像美国对Tik Tok提出的要求一样。

不只是针对一家苹果公司,而是所有涉及电子产品、数据信息的美国企业,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安全标准适当地往上拉一格,哪怕是作为临时的措施,为什么?黎巴嫩5000台BP机就这么炸了,我们不能一定要等到有5000部手机在中国大陆炸了以后才反应过来,必须防患于未然对吧。尤其是如果考虑到美国在中美战略博弈当中对中国如此步步紧逼、咄咄逼人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采取有效的反制措施。

最后,很多人说现在终于知道为啥要“自主可控”了,不然你的小命就字面意思上捏在别人手里了。以前我们以为“卡脖子”是指这个手机你造不出来,现在发现人家的“卡脖子”是你端着手机看的时候,人家把你的脖子炸断。你要承受这种风险吗?所以对中国来说这也是一个很特殊的契机,让我们再一次看到安全可控是多么重要。

安全可控不是说走向封闭,相反这利好我们“走出去”。经常有人说,中美贸易战以后这个世界慢慢就变,出现了两套技术体系,两套标准,两套生态……有人说,你拿什么跟美国标准去拼,好,我现在就有了一套标准——咱的东西不炸。没错,我可能没它先进,我技术参数没它高,但我可以保证它不会炸,它安全,如果你不想挨炸,你就用我的,而且我有能力给你来个套装,从底层应用开始,一直到终端消费,我们生态系统就是凭良心办事。

当然,在今天这样一个时间点去讲这个事件多少会有一点感慨:今天这个世界原来是这样的,我们中国人习以为常的和平、安全、稳定、繁荣在这个世界上的相当一部分地区,居然是如此可望而不可及的。我们习以为常的那些社会伦理规范也好,商业原则也好,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国家战略博弈的规则等等,在今天的世界居然是稀缺品。那些自诩为发达的,自诩为文明的,自诩为像天龙人一样存在的“庇护者”在干什么呢?

9·18刚刚过去,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历史上非常讽刺,中国人都知道日本人在93年前的9月18日在中国干了什么,93年之后的9月18日,在当时的时空环境下是受害者的那群人的后裔所建立起来的国家,面向平民展开了一场没有下限的杀戮。历史给了我们一个巨大的教训,也给了我们一个巨大的提醒,如何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面为和平与发展做贡献,对于中国真的是日趋紧迫的日程,值得大家去认真思考。谢谢大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戴苏越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每3天就有女性被杀,英政府苦恼对策:如登月般艰难

长三角能“横着走”了!谁是最大赢家?

2024年末,八问中国电影

俄方披露:又一条输华天然气管道项目启动

征订教辅就看哪本回扣多,教辅缘何变“教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