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一周军事观察:香格里拉说过的,何必再说一遍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6-14 10:38

施洋

施洋作者

外交与军事观察者,独立评论员

本周,军委副主席范长龙的访美之旅本该成为绝对的大新闻,但与半个月前中美在香格里拉峰会上的唇枪舌剑相比,此次访问之低调反而更加让人惊讶。在此前后,先是美国两艘两栖攻击舰在中国沿海经过,再是中国试射高超音速飞行器,总给人双方暗中“斗法”的即视感。而在印度洋上,经过半个月的周折,印度海军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终于从船坞里面第三次移动到了船坞外。对于这艘三进三出船坞的航母,我们也许已经听够了从观察者网到“张局座”的各种吐槽,这回不如谈谈它的正经事。

香格里拉说过的,为什么要去美国再说一遍

本周一,军委副主席范长龙访问了美国,并与美国国防部长卡特进行了闭门会谈。除此之外,范长龙还参观了美国即将部署到日本的“里根”号航母以及3个重要军事基地,然而直到双方会谈结束前,媒体对这次访问的各种报道却几乎没有任何实质内容:它们既没有刊发几张范长龙在美国参观的照片,对双方会谈的具体内容也一无所知,要么用香格里拉峰会上的旧内容填充文章,要么引用各方专家对会谈进行猜测。

这张卡特欢迎范长龙的照片,是仅有的几张范长龙访美的图片之一

这种低调即使在周五中美会谈后也没有显著变化,中美两国国防部各自发布了官方新闻稿,却对新闻稿外的内容讳莫如深。从新闻稿看,中美双方的对话内容依旧以南海问题为核心,对这一事件的表态也与香格里拉会谈时别无二致,即美方要求南海各方停止填岛并保障南海自由通航,中方则坚持主权并要求美国减少干涉……此前有所谓专家分析称中国在香格里拉“唱双簧”,中美本轮会谈的内容则正好让此种论调不攻自破:中美高管都是要务缠身之人,若是双簧,既然在新加坡唱过一轮,又怎会再去华盛顿加演一场呢?

比起香格里拉峰会,“低调”是这次范长龙访美的最大特点。香格里拉峰会前,由于CNN记者乘坐的美军飞机在南海遭到中国海军的驱逐,引发了两国媒体对南海问题的新一轮关注。在美国国会议员和中美两国舆论的强大压力下,两国军队高层今年在香格里拉峰会上主要的会谈内容就是吵架,聚光灯下容不得两国军人在南海问题上妥协。双方在会议的大部分时间内,都在不触碰底线的情况下,巧妙地强硬表态,导致本届香格里拉峰会双方几乎一无所获。

然而两个细节却能反映中美两军对于相互交流的真实想法。其一是在香格里拉峰会的最后一天,卡特出人意料地在讲话中缓和了语调,据现场参会的消息人士透露,中方代表团也随后紧急修改预先准备的稿件——显然双方的硬话更多地是为了“外交对等”

其二,前几天范长龙尚在访美时,法新社从美国国防部获得了一个重要消息:中国方面提出希望访美全程保持低调,尽量不吸引媒体的注意。从美国媒体的表现看,美方也接受并很好地执行了这一建议。谁都看得出,这种近乎秘密外交的状态表明,中美很想安静地坐下来谈,有待解决的事情也不少。相比之下,香格里拉峰会既没有谈问题的机会,也没有解决问题的环境。

如果关注中美近期关于南海问题的表态,会发现美国在口头上的表现很“公正”:美国从来不要求中国单方面停止南海填海,而是希望“南海各方”停止填海。又穷又乱的菲律宾自然没有能力干这事。这里的各方除了中国,还有越南。

今年5月的中国赤瓜岛,已经安装上了风力发电机

南海填海并非一件新鲜事,从上世纪80年代南沙第一代高脚屋到前几年的小型礁堡,中越在南沙就在不停地进行小规模的填海行动,追究填海的始作俑者差别不大。但进入21世纪,是越南首先开始新一轮的大规模南沙填海,2011年至今,越南在包括毕生礁、景宏岛、中礁、南子岛、染青沙洲等地区新增了总面积达近十万平方米的土地,并且新建了灯塔、港口及其他建筑设施。中国的南沙建设虽然规模远大于越南,但开始时间晚于越南2-3年,显然是针对越南填海的反制措施。

美国对于越南的填海一直没有表态,对于中国在南海的填海,最早也没有发声,哪怕当这些岛礁已经可以容下数个直升机起降平台时,美国也仅仅表达了不希望岛礁影响南海航行自由而已。

真正让美国担忧起来的,恰恰是中国在南沙的填海规模超出各方最初的预期之时。当南沙岛礁上具备了超过3000米的混凝土跑道、大面积停机坪、航空维修设施、远程雷达以及支持岛屿上其他人员生活所必须的基础设施以后,南沙岛礁就不再是孤悬海上、缺乏补给、仅有战术意义的前沿情报收集和支撑点,而成为能够覆盖并且控制周围数百甚至上千公里范围的战役支撑点。从这一点上说,美国人并没有搞所谓的双重标准,他们的标准一直只有一个:凭实力说话。

在中美此次会谈中,美方新闻稿中提到,卡特承诺9月前就《中美关于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谅解备忘录》的空中相遇附件达成共识。这是继去年中美通过《海上意外相遇规则》之后,两国在另一个有关双方相遇准则的文件上的一大进展。随着中国在南海岛礁上建设的机场逐渐竣工投入使用,一个可以预见的现实是,美国在南海上的自由飞行也许不会受到影响,但对它进行盯梢和警告的级别可能会由现在的海军舰艇升级为如影随形的战斗机。在这样的情况下,尽早厘清双方空中相遇时的基本程序,对双方是利大于弊。如果说范长龙此行除了为习近平访美打前站外,还与美方探讨了什么实质性问题,那么这很可能是其中的关键之一。

除此之外,美国两栖攻击舰在中国周边活动或者高超音速导弹试射,都只是在这次访问前后的单独事件。比起按照章回小说解读这些国际事件,弄清中美真正谈了什么实质内容,才是了解范长龙此次访美意义的关键所在。

印度航母的雄心和飞机一样大

本周四,已经处于下水状态近半个月的印度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终于克服了闸门口淤泥的阻塞,正式离开船坞。这是印度国产航母第二次下水后首次向外界大规模公开新照片,媒体也被这半个月的下水故事折腾得不轻,纷纷刊载新闻庆祝。在一片“下水”报道中,几家比较专业的军事网站都谨慎地用“出坞”来定义此次的情况。

由于大型舰船很难像过去一样经由滑道从船台落入水中,现在的大船下水通常是指,向建造该船的船坞内注水使其浮起。一般来说,浮起后的船在几个小时内就会被拖出船坞,前往码头进行舾装。像印度这样下水和出坞仪式分成两次,相隔近半个月分别举办的案例实在是极为少见。这也许也反映了印度对这艘航母的高度重视。

成功冲破满是浮游生物的水面

可中国网友显然没有这么友好。从该舰开工之时起,围绕工期拖延、钢材进口、设计变更、多国设备等一系列问题的吐槽一直未曾间断。以至于现在印度航母已经到了无槽可吐的境地。不过既然印度航母第一次以比较完整的面貌公开在世人眼前,了解该舰竣工后真正具备的实力依然颇有必要。

对试图拥有航母的国家而言,确定使用什么舰载机几乎是该国航母战略的最关键步骤。随着飞机性能的提升,舰载机对航母上起降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早期喷气式战斗机时代,原本只有1-2万吨的轻型航母就因无法满足起降战机的最低需求而退出了航母家族。2万多吨的中型航母在60年代还是具备一定战斗力的平台,到现在已只能作为搭载“鹞”式或F-35B垂直起降战机的轻型航母。即使排水量35000吨的“戴高乐”号航母,各方对其起降常规战斗机时的最大评价依然是吨位不足。

从印度的角度看,目前印军已经选择了米格-29K作为下一代舰载战斗机。尽管从当下看,印度空军在选购舰载机上的选择似乎不止这一个,法制阵风和美制超级大黄蜂的性能都要优于它,但在1998年前后印度开始推进本国国产航母计划时,米格-29K几乎是走投无路的唯一选择。特别是在英国“海鹞”垂直起降飞机退役后,伴随着引进“戈尔什科夫”号航母,出于简化后勤的理由,舰上唯一可以搭载的米格-29K(技术上搭载别的战机也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不购买米格-29K,这艘航母的采购计划都不会存在)毫无疑问成了印度未来航母的参考标准。

既然成为了印度航母的参考标准,那么印度新航母的一切设计特点就都围绕着米格-29K展开。此前印度购买的俄罗斯“戈尔什科夫”号航母虽经过彻底改造,但在舰载机运行上,有几处设计一直广为媒体诟病。

首先是该舰的舰桥太靠近舰体中线且过于巨大;再就是两台舷内式升降机因为与降落甲板有重叠,在航母着舰时不得不停止运行,影响了甲板运作效率;同时该舰也缺乏舰载机起飞位置后方的挡焰板,使得其战机在起飞时,后方相当的范围内不能允许人员装备通过,也降低了甲板利用率;机库过小,无法携带足够的战机——这些缺点印度海军并非不知道,毕竟他们的航母使用经验比俄罗斯还要多,但鉴于“超日王”改造原型是原始设计无法修改,印度方面只能在和意大利设计局协作后,尽可能通过改进来提升航母性能。

“超日王”号航母

目前看来,“超日王”已经几乎完全挖掘了改造“戈尔什科夫”号所能发挥的性能潜力,达到了该舰体上的性能极限。而在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的建造中,印度直接从原始设计开始优化,使得该舰的不少性能体现出超越“超日王”的趋势。

首先是舰岛,“维克兰特”的舰岛尺寸明显属于“正常尺寸”,并将其安装位置挪到靠近航母的右舷外侧。这一设计并没有什么新意,算是一般航母的标准做法,不过舰上烟囱的设计倒是颇有新意。为了在有限的舰桥顶部装下一套四面的相控阵雷达,该舰的烟囱被挪到舰桥右侧并向外倾斜,减少了对舰桥顶部面积的挤占,也有利于航母甲板上的气流稳定。

升降机方面,“维克兰特”将“超日王”的两台舷内升降机换成了两台舷侧升降机。升降机尺寸专门适应米格-29K的尺寸设计,因此看起来显得略小,不过这样的好处是航母的甲板有效面积扩大,增加了灵活性。

上面两方面的改进综合起来后,尽管“维克兰特”号的吨位比“超日王”小了近10000吨,但两舰在实际的航空运作能力上可能几乎没有差距,而且“维克兰特”号在舰桥侧面可以设置“超日王”所没有的待机区,使航母在不影响舰载机降落的情况下保持2-4架待机战斗机处于待机状态,方便地进入起飞甲板位置待命。

“维克兰特”号想象图

至于没有挡焰板的问题,“维克兰特”号上依然没有找到相似的设备,有可能是还未安装,但根据航母此前的一些资料,更可能是印度根本不打算安装这一设备。究竟是无法引进合适型号还是印度自身的独特规划笔者不得而知,不过从“维克兰特”的设计来看,他们确实也在调整设计——两条起飞跑道都从甲板边缘出发,避免了深入舰舯部的起飞点阻碍整个后甲板的作业。

从种种设计看,“维克兰特”在很多程度上接近于按照米格-29K的规格优化设计的4万吨航母优选方案,如果这艘使用多国进口设备的航母最终服役并且如设计那样正常运转的话,其运行效率和效果都超越比其吨位更大的“超日王”应该不是问题。

不过,无论是“超日王”还是“维克兰特”,面对正在进行全训考核的中国海军“辽宁舰”以及正在建造中的首艘国产航母,都不可能具备优势,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国航母比印度大1-2万吨甚至更多的尺寸优势,另一方面则是歼-15作为重型战斗机全面超越米格-29K的作战性能。在双方能够放飞的飞机数量差不多时,这种压倒性的飞机性能优势将是决定性的。

除此之外,中印航母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设计定位的出发点:印度海军暂时已经将米格-29K作为其舰载机的“终点”,并且满足于有效使用这类战机,而对于中国海军而言,无论是更加先进的歼-15、还是排水量可能超过辽宁舰的新一代国产航母,都仅仅是中国海军航母“刚刚上路”的试水而已。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靖恒
范长龙 印度军队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朔尔茨对波兰总统怒吼,在场领导人都惊了”

被当面打脸,日铁急了

受中国影响,澳企要在稀土加工业务上发力了

挪用学生餐补、欠薪欠保…审计署发布报告涉5380多亿

全国最大!哈密百万千瓦“光热+光伏”项目并网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