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一周军情:“不沉的航母”能战胜真正的航母吗?

来源:观察者网

2015-11-08 09:14

施洋

施洋作者

外交与军事观察者,独立评论员

本周,在南海周围发生了两件对中国而言象征意味十足的大事件:先是本周四,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登上正在南海执行部署任务的“罗斯福”号航空母舰,为原本似乎正要缓和的中美南海对峙浇上一盆热油。中美在南海的矛盾虽然被中美媒体刻意冷处理,但美国航母与中国的岛礁基地之间的斗争在许多人眼里似乎注定不可避免;周六,国共领袖时隔70年的一次握手,也似乎印证着海峡两岸的局势将要发生不小的变化。作为全世界不多的仍处在分裂状态的大国,台海两岸的军事对峙尽管会被经贸往来冲淡,但不时还是会有各种事件来提醒大家,一场规模巨大的登陆战役一直蓄势待发。这次重要而短暂的会面后,双方的军事形势又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航母VS“不沉的航母”

从具体的形式上看,阿什顿·卡特此次登上美国航母的行为与以往的美国政府高层上航母相比来说并没有太多不同。乘坐MV-22偏转翼飞机上航母甚至还比不上小布什亲自驾机着舰来得酷炫,他在舰上发表的演讲也是乏善可陈,放在以往甚至不会被一般媒体关注,但因为这次登舰发生在南海,再加上是在美舰接近中国岛礁事件后的敏感时刻,于是大家都赋予其特殊的意义。

连美国媒体自己这次都开始刻意强调“罗斯福”号舰名背后罗斯福总统的意味深长:说话要和气,但是手里要有大棒——这本是惯于“人文关怀”的中文媒体才会强行关注的新闻点,如此出现在英文媒体上,倒是令笔者颇感惊讶。不过另一个细节倒是更加值得注意:虽然此次卡特登舰与“罗斯福”号在南海演习都被认为是为是为上个月美舰在南海岛礁附近的行为撑腰,但据路透社报道,当时“罗斯福”号航母正位于南沙群岛以南约150-200海里、马来西亚以北70海里的海域。


卡特在V-22座舱里捋胳膊挽袖子,作出一副炫耀武力的模样

尽管双方的媒体都没有直接谈到中美此次的接触情况,但大家都在有意无意地将美国舰队与南海的岛礁对立起来,大有一种希望二者一决雌雄的想法。而在不少中国军迷眼中,正在建设机场的南海岛礁将会成为“不沉的航空母舰”,自然要在对抗美国航母的斗争扮演关键甚至核心的角色。

这样的观点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中国在南海三沙大规模填海的岛礁中,有三处岛礁正在建设长度超过3000米的飞机跑道和相应的机场设施。这些机场建成后每个至少能够容纳至少一个团级规模的航空兵部队,加起来的兵力可以达到一个混成航空兵师甚至更强,数量上接近甚至能超出一艘美国航母搭载的舰载机。加上周边岛礁上的雷达等设备的信息支持,其战斗力自然不可小觑。此外岛礁还将得到海军水面舰艇、内陆航空兵部队甚至反航母弹道导弹部队的支援,这时的岛礁看起来确实战力非凡。

不过“不沉的航母”与真正的航母对抗真的“必胜”吗?如果从战史的角度看,情况显然没那么乐观。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舰队不能为岛礁提供掩护的情况下,岛礁是脆弱的,图为二战中遭到日军进攻的威克岛。然而让舰队在岛礁周围提供掩护,又将让舰队失去至关重要的机动性,从而失去战争主动权

停泊在特鲁克锚地遭到美机轰炸的日本军舰,可见仓皇逃离的救生艇。由于岛礁位置固定,处于“敌暗我明”状态下,容易遭到对方突袭

1942年,中途岛海战中虽然日军惨败,但作为战场核心的中途岛上的美军航空兵却在联合舰队的航母打击下几乎全灭;1943年,美日在太平洋上的拉包尔附近展开激战,美国海军航母编队几次出动袭击这个号称“太平洋直布罗陀”的基地,并与岛上的日军战机反复交战,结果日军损失了大量战机后无功而返,拉包尔基地实际失去了其对周边海域的掌控和攻击能力;1944年菲律宾战役中,日军出动了包括神风特工队在内的各种岸基航空力量,但仍然无法阻止美军舰队的登陆,美国海军最大的损失反而来自于一场气象学意义上的台风;二战末期的台湾空战和冲绳空战也是一样,尽管日军依托规模巨大的航空基地进行作战,但在海空战中仍一败涂地。


F-18C战斗机携带4枚JSAM滑翔制导炸弹


美国B-52H战略轰炸机可以携带大量AGM-86巡航导弹


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的巡航导弹垂直发射器

图为美国关岛,中国军迷耳熟能详用于攻击美国关岛基地的各种手段美国人也完全可以用来攻击中国的岛礁。而且单论巡航导弹攻击能量,中国海空军还比不上美国海空军,在现代空袭火力面前,狭小的岛礁很容易失去作战能力

即使科技发展了几十年,二战中的战例对于今天的我们还是有许多借鉴意义的。岛礁机场虽然在控制能力和范围上要比那些小礁堡强不少,也有运作相当规模战机部队的能力,但与航母相比较,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无法机动。在大洋上,航母编队正是依靠不断的机动才得以隐蔽自身,而岛礁机场因为无法机动且位置公开,因此自然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靶子吸引各种武器的攻击。即使它能凭借自身的航空兵抗击舰载机的直接打击,但不可能阻挡大规模的远程巡航导弹攻击——尤其是核潜艇发射的大量巡航导弹。岛礁面积狭小而又不能机动,在对方持续火力打击下容易失去战斗力。由于岛礁处于相对前线,向其运输物资或者进行修复不仅危险、而且旷日持久。如果将舰队部署在岛礁周围,其防空火力倒是可以阻止对方的导弹攻击,但那样等于让舰队也失去了最宝贵的大范围机动的能力,将作战主动权拱手让人。

关于岛礁和舰队的对抗,有点像马汉《海权论》里关于“在强大的舰队也战胜不了海岸炮台”的论述。这一说法其实是纯理论性的,要想成立需要一大堆前提条件。历史上绝大部分情况下,舰队最终都战胜了海岸炮台。


现代航母具备强大的机动性,在对抗双方都已经具备反卫星打击能力的前提下,天基监视手段不可能随时奏效。但岛礁是固定目标,在隐蔽性上无法和航母相比

当然,肯定会有不少人举出少数反例,希望证明岛基航空兵并非一无是处。确实,今日中国海军还没有像美国海军一样强大的航母编队,因此在远海必须依赖岸基远程航空兵进行掩护,南海岛礁可以显著拓展这一掩护范围,单就这一点说,岛礁机场很有价值。但正如我们上面的论证,由于岛礁机场的脆弱性和岛礁上维持航空兵部队战斗力的困难,在真正高强度对抗的前提下,依托这些岛礁的空中掩护仍不够可靠。

那么岛礁机场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呢?在南沙岛礁机场建成后,解放军航空兵集群再不用长途跋涉才到南海南部地区执行任务,可以显著降低航空兵南海巡逻的综合成本,还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延长在南海执行任务的时间。在“冷战”剧本下,这些岛礁不会受到实际的打击而丧失作战能力,从这个意义上确实堪称“不沉的航母”。

此外,即使在高强度对抗情况下,在冲突初期,岛礁上部署的侦察机和电子侦察系统对靠近岛礁的航母进行定位,随后由后方的弹道导弹实施打击也是可行的。从这一点来说,现代化条件下的岛礁对于“区域拒止”的价值也不可小觑,至少是多了一种对抗的手段。


虽然岛礁基地不是“攻不破的堡垒”,但其在“冷战”状态下作用巨大,在现代化条件下的高强度对抗中也有一定的作战价值

这样一看,美舰会赶在南海几个岛礁机场竣工之前在这一海域宣示“航行自由”的原因就很明显了。当南海新建岛礁基地全面投入使用后,中国在南海的控制能力将会大为增强。到那时,南海上的美国航母将可能“享受”到在黄海、东海、日本海上一样的“待遇”。

台海备战谁敢歇?

周六在新加坡上演的“习马会”可谓是赚足了记者们的眼球和内存卡。长达一分多钟的握手让现场记者的闪光灯亮个不停,双方关于两岸关系的讲话也引发了各界对两岸关系的热烈讨论。

作为国共阵营的领导人,上一次这样的接触要追溯到1945年的重庆谈判。也正是因此,不少媒体都将这两件事互相关联,试图营造出一种“历史的韵脚”的感觉。但若历史真的押韵,恐怕对岸会感到不妙——重庆谈判后不到一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全面爆发。笔者坚定支持统一,但非和平手段终究是最后的选择。


习马会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历史性事件,但过分关注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实在毫无意义

虽然媒体将此次会见称为历史性事件,但是两岸显然都不会在“备战”这件事情上有任何松懈。近期,解放军多个集团军实施了大规模的海训;而台军则像模像样地搞了“汉光军演”。这些动作针对的是什么情况不言自明。

有意思的是,从“习马会”双方的讲话内容中,我们就可以对两岸军力对比看个大概:习大大只讲了“两岸和平发展”;而马英九则十分认真地提出“降低敌对状态,和平处理争端”,如果翻译成非官方文字,大概就是“不要打我”——戏谑点的话,甚至可以“翻译”成:“好汉饶命!”


(资料图)最近解放军12、65等集团军进行了与陆军船艇部队配合渡海登陆的演习


台军今年“汉光31号”演习设定为“解放军2016年攻台”

这次时隔70年的握手和随后短短1小时的闭门会谈,是否能大幅度改善两岸关系,笔者还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首先,马英九的执政生涯已经到了末期,很难再向台湾政军界施加更多的影响力。加上其执政期间虽然自称取得了诸多政绩,但岛内对他却多有诟病,此次见面对于马英九个人而言,更像是“博得政治遗产”的作秀。至于真正拉近两岸关系,显然马英九是力不从心了;其次,目前台湾选战正酣,不肯放弃“台独党纲”的民进党风头正劲,两岸关系很可能在台湾第二次政党轮替后发生不可预料的变化。在这个当口的会见,对两岸关系的真正改善可能并没有外界所期待的那么大。可以预料,在台湾“大选”尘埃落定后,大陆方面对台湾方面的新领导人必然还要有一个“听其言观其行”的阶段,然后两岸关系才能翻开新的一页。


台独没有出路,双方都不会因为这次见面而放弃军事准备

据报道,此次会前双方约定互称先生,同时也尽量不去触碰敏感的两岸政治地位和相关称谓等敏感话题。但在新闻发布会上,马英九却悄悄地换上了标有超小字号“总统”字样的标牌。这种“台式小动作”其实很明白地表明台湾方面关心的不是会谈内容,而是处处追求不被“矮化”,甚至悄悄凌驾到大陆头上的“精神胜利法”罢了。

有了这一处细节,再去纠缠领导人握手究竟是几秒,领带的颜色有没有特殊的含义,菜单有什么讲究和门道,笔者觉得显然没有什么必要。这是一次具有象征意义的会面,但也仅是一次会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堵开源
南海 南海岛礁扩建 中美关系 中美博弈 台湾 台湾军事 两岸关系 习马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西方媒体,看清你们了!”拜登“走后门”也没躲过

“TikTok只是烟雾弹,美情报机构才无时无刻不在…”

获得军援后以色列不会违反国际法?美国多部门:不可信

最后通牒?以色列放话“要么签,要么打”

“这把火怎么点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