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一周军情:辽宁舰接近台湾,台军派F16做反航母战力展示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7-16 11:14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施洋】
本周,随着中国海军完成对香港的访问并踏上返航之旅,再度接近台湾岛的辽宁舰及其附属舰队又一次成了台军和台湾媒体的关注点。台军在“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之余,也自以为得计地派出了一队F-16做“反航母战力展示”,不由让人开始关心台军的反航母作战能力;与此同时,英国、意大利和埃及的“平甲板船”本周都以不同的形式亮相,也从某个角度为我们展示了新一代大型两栖攻击舰与航母之间相互重合又不可替代的复杂联系。
亚音速空舰导弹时代的逝去
本周二,中国海军以航母辽宁舰为核心的舰艇编队结束了在香港的访问和对外开放,启程返回位于青岛的母港。此次辽宁舰仍然选择了距离较短的穿越台湾海峡的机动路线,并在穿越海峡后迅速组织起了复杂海空情背景下的编队指挥所训练,进行战斗部署等级转进、建立侦察预警体系、舰载机升空拦截等科目。
在台湾海峡穿越过程中进行训练的歼-15
对于辽宁舰所属的舰载机联队而言,由于舰上的舰载机和飞行员都有近半被抽调用于某大型军事展示活动,本次没有随舰出航,因此舰上搭载的歼-15战机数量较少,演练的各项科目虽然与以往没有区别,但在密度和数量上都不如以往,也就少了不少看点。此次公开的歼-15携带UPAZ加油吊舱起飞以及挂载YJ-83K空舰导弹挂训弹进行起降训练的视频,也算是辽宁舰向外界证明其舰载机具备常态化作战能力的表现。
不过台军对辽宁舰的态度,比起去年年底过海峡那次,却有了巨大的变化。虽然官方发言人的口径仍然是一贯的“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但上次台军所谓的“对应行动”只存在于台湾一些媒体所谓派出战机监视的新闻报道中,这次台军确是正儿八经地做出了“威慑”的尝试:在辽宁舰经过台湾海峡的7月11日下午,台湾空军花莲基地401联队的4架F-16战机每机挂载2枚AGM-84L“鱼叉”空舰导弹、2枚AIM-120中距空空导弹和2枚响尾蛇突然起飞,随后降落空军清泉岗基地完成战备部署。
报道称,它们挂载的鱼叉导弹比今年精准射击训练时的总数还多,根据台媒的报道称,空军在4架战机移防时相当谨慎,往返期间启动数批次“欺敌作为”,可以说是保密到家。有台湾空军官员透露,战机的任务很简单,“就是布阵伺候,向中国展现台湾的反舰实力”。
不过台空军401联队政战主任郭志华13日回应称,确实有升空飞向清泉岗机场,但仅是进行短距起降模拟训练,并非外界所言进行战备部署,媒体只是臆测性的报道。
台军挂载鱼叉出动的F-16战斗机
不管台军和媒体报道怎么说,从这次部署中,我们多少可以看出些许台军航空反舰作战中的门道。
台军现役有三种战机,即F-16、幻影2000和IDF战机,但可以发射空舰导弹的只有F-16一型。向法国购买的幻影-2000是纯粹的制空型号,平时除了空空导弹和副油箱外,连对地炸弹都基本不见挂的,挂空舰导弹更是无从谈起;IDF战机作为台军自行研制的轻型战斗机,虽然具备相当的对地攻击能力,台军自行研制的“万剑”等新对地武器也都整合在该机上,但偏偏“雄风2”这样装备多年的反舰导弹的整合工作至今还没有完成。
在上世纪80年代,台军还在AT-3教练机的基础上研制过AT-3B攻击机,携带雄风-2空舰导弹,并成功进行了试射。但是这个型号始终不入台军法眼,随后也就不了了之。
理论上台军购进的P-3C反潜巡逻机也能发射“鱼叉”导弹,但是一来台军至今没有做过试射,二来用慢吞吞的P-3C在现代战争中冲到一线去发射导弹这样作死的事儿,明眼人一看就靠不住。一来二去,台军的F-16就成了唯一可靠的航空反舰手段。
台空军花莲基地401联队26中队2004年首次试射“鱼叉”反舰导弹
不过台军的F-16虽然不少,但供其使用的“鱼叉”导弹数量并不多,按照台湾媒体的说法,台军总共只引进了110枚空射型“鱼叉”导弹,扣除历年的演习训练消耗,就算现在一机挂载2枚,估计也就只有50架次的规模。
清泉岗空军基地驻扎的的台军第427战斗机联队装备的是IDF战机,其主要用途是作为防空截击机,第一时间从靠近海峡的机场起飞拦截从西部来袭的空中目标,平日里当然不会存储IDF无法使用的“鱼叉”导弹。
此次台军的调动表明,台军将相当一部分的“鱼叉”导弹存储于台湾东部的花莲基地,一方面是搭配部署于此的F-16使用,另一方面也是寄希望于该基地能够躲过解放军的第一轮打击,从而将这两种武器作为“杀手锏”在关键时刻投入使用。至于这一次的部署行动,所谓的示威效果更大。毕竟如果从实战出发,F-16搭载反舰导弹的机队,并不需要从清泉岗这样前沿的基地起飞。
清泉岗机场空中摄像图
至于4架F-16携带的8枚“鱼叉”导弹能有多大的作用,台湾媒体可能就说不好了。
尽管在马岛战争时期,阿根廷空军的“超军旗”战机带着“飞鱼”反舰导弹,像个刺客一般轻松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和“大西洋运输者”号运输船,随后在1987年又轻松地连续两次命中了美国海军的“斯塔克”号护卫舰,2006年以色列海军的“哈尼特”号导弹护卫舰又被黎巴嫩发射的反舰导弹击中。但后者在遇袭时根本没有启动舰上的防御系统,前两者则是80年代水平的防御水平。参与袭击的亚音速反舰导弹虽然都顺利命中了目标,但总体上都没有受到太大的考验。
可新一代的水面舰艇反导拦截系统在技术水平上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早已不是冷战时期那样的水平了。当代舰空导弹对抗反舰导弹已经成为基本甚至是主要的作战要求,而随着新一代舰载指控系统和雷达系统性能的提升,对舰空导弹的引导水平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
中国海军近年来装备的新型水面舰艇所配备的红旗-16、红旗-9、红旗-10等舰空导弹都具备很强的反导能力。以054A导弹护卫舰为例,就算其发现目标的距离仅能覆盖水天线以内50公里,“鱼叉”导弹不到900公里/时的速度就足足给目标带来了3分钟以上的反应时间,仅凭舰空导弹系统也能至少对付2批、每批3-4枚反舰导弹的来袭(考虑到舰上制导照射雷达的照射范围),而依靠舰上的电子战系统和7管30毫米近防炮的帮助,单舰一次性对抗8-10个目标基本并不存在太大的困难。
至于具备中华神盾系统的052C/D系列导弹驱逐舰,其作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按照美国“宙斯盾”系统的性能推断了。按照美国CSBA今年早些时候公布的报告,一艘标准配备的“阿利·伯克”级携带96枚导弹的备弹,排除搭载的“战斧”“阿斯洛克”和反弹道导弹的“标准3”导弹,仅凭导弹和电子对抗系统就能对抗38-40个来袭目标,而加上密集阵和拉姆导弹,其拦截效果还将更高。由此看来,甭管这些F-16能否发现和锁定目标,就算一切料敌从宽,这8枚“鱼叉”也就是给辽宁舰的几艘护航舰添点麻烦而已。
演习中美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发射SM-2
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鱼叉”、“飞鱼”、“天王星”、C-802等一系列亚音速反舰导弹被主要大国推向国际军火市场,第三世界国家也就此掀起了继“冥河”之后批量装备新一代反舰导弹的热潮。尽管当时超音速反舰导弹已经在市场上初出茅庐,但大多数卖家仍然在宣扬亚音速反舰导弹的优势,声称只要有了灵活的路径规划系统,亚音速反舰导弹也能够取得很好的突防效果。
但随着现代舰空导弹系统的发展,亚音速反舰导弹除了如美国的LRASM那样采取隐形化处理还可能有一丝生路,在突防效率上已经全面让步于超音速反舰导弹。实际上,就算是超音速反舰导弹,面对当下先进的反导系统时的突防也已经不是毫无压力了。
美国海军这样一直面对反舰导弹威胁的水面力量早在90年代末就开始钻研各类对抗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手段,目前的宙斯盾系统对抗传统的2马赫左右超音速反舰导弹效果已经大为提高。
中国海军新一代驱护舰上的11管30毫米近防炮系统也具备有效抗击2.5马赫级别超音速反舰导弹的能力。这样的情况下,别说台军亚音速的“鱼叉”或者“雄风2”,就算是巡航速度2马赫的“雄风3”,想要给中国海军造成实质性的威胁,也需要琢磨些更新的战法。
这还仅仅是针对解放军驱护舰的情况,如果台军想要对大陆的航空母舰战斗群有什么想法的话,一样会遇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解放军研究对抗美国航母时一样的情况。也难怪解放军对于台军的所谓“威慑”都不当回事了。当然,以台湾的实力和技术,想要像解放军一样经过十多年的潜心钻研最终“破局”,难度就不是一般的高了。至少,每天上演群星自由搏击的立法机构怕是干不成这样的差事的。
7月14日台湾“立法委”的“自由搏击”节目已经被CNN上传有土鳖,广受全世界网民好评,认为这是高水平的摔跤节目
需要什么样的平甲板
本周三,意大利海军新一代两栖攻击舰项目的首舰在那不勒斯坎帕尼亚的斯塔比亚海堡造船厂开工建造。该舰满载排水量3.3万吨,首舰计划于2022年取代现役的意大利航母加里波第号;而就在前一周的周四,英国皇家海军现役仅有的所谓航母“海洋”号直升机母舰完成了最后一次航行,即将被封存或者拍卖;而在同样于本周三结束的埃及与法国海军的“克里奥帕特拉2017”联合军事演习中,埃及海军的两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正式亮相,参加了演习。
意大利新一代“第里雅斯特”级两栖攻击舰剖视图
在桑德森市市民的挥手中退役的海洋号
演习中亮相的埃及“西北风”
一周之内有三款两栖攻击舰的“大新闻”,也算是有趣的巧合。
这几个国家中,英国是最早装备两栖攻击舰的国家之一。“海洋”号直升机航母则可算是新世纪建造的“平甲板”舰中引领潮流的一艘。这艘1993年开工、1998年服役的它是首艘采用民用商规建造的直升机母舰,该舰造价仅1.65亿英镑,和一艘当时的护卫舰价格差不多。皇家海军显然只是将该舰当做一个廉价的直升机起降平台使用。但谁也没想到,十多年后,当三艘无敌级航母因为财政紧缩全部退役,新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尚未服役之际,这艘“便宜货”竟然肩负起了“航母”的名号,做为英国皇家海军仅有的一件底裤捍卫了皇家海军的尊严。
如果以航空母舰的标准来评价“海洋”号,那么该舰很难算是艘正规航母,该舰不仅使用民标建造,电子设备相对简单,航速也不到20节,甚至连个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用的滑跃甲板都没有,也没有正规搭载过“鹞”式飞机的经验;从两栖攻击舰的标准来看,“海洋”号虽然有宽阔的飞行甲板供直升机使用,但却没有坞舱,舰上虽能携带四艘很小的机械化登陆艇,但艇上物资的装卸还要靠额外的吊车进行,效率和二战时那些商船改的登陆舰没太大差别。
虽然如此,“海洋”号服役初期仍然是名声鹊起,其低廉的建造价格显示了以商船标准建造军舰的可行性和经济优势,不乏有认为“海洋”号将开启商标军舰之先河的。结果这种潮流没能流行。大家还是老老实实造军舰别玩花活了
也正是因此,“海洋”号对皇家海军的意义,似乎只存在于那块飞行甲板上。随着“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开始海试(虽然海试中后者的轴系又出了故障,整个实验和交付的进度也都要拖延不少),这块甲板对皇家海军的诱惑就不断下降,毕竟等到该级的第二艘“威尔士亲王”号的时候,皇家海军铁定是买不起足够的F-35B舰载机填满两舰的机库,而要让其中的一艘航母承担起直升机母舰和舰队两栖作战指挥核心的任务。既然如此,“海洋”号直升机母舰的去留,对于眼看着就要拿到新航母的皇家海军而言,就没那么要紧了。
至于意大利海军的这型新的两栖攻击舰,则可以算是意大利海军的“圆梦之作”。早在1994年意大利海军设计本国第二艘航母(也就是航空巡洋舰“维内托”号替代舰)之时,两栖作战功能就纳入了要求。
为了满足两栖作战的需求,意大利曾经提出了167方案,同时在一艘舰上装备了机库、滑跃甲板和坞舱,结果自然导致了邯郸学步,航空作业和两栖作战只能兼顾难以专精,最后意大利海军几经斟酌,还是选择取消了坞舱,扩大机库,只给机库保留看一个侧门跳板,用来在必要时候装运车辆物资——这就是意大利海军现在的主力“加富尔”号航空母舰。
不过斟酌掉了坞舱不代表意大利不需要坞舱,因此在全新的两栖攻击舰方案中,坞舱这一两栖攻击舰名片一样的设备还是出现了。与西班牙用战略投送舰替代航母的决策不同,意大利的两栖攻击舰任务相对纯粹,因此也就没有设置滑跃甲板。在性质上,这艘两栖攻击舰比“海洋”号显得更加正统,其作战能力也更加强大。当然,造价也自然会更加昂贵。
2016年“第里雅斯特”级的模型已经出现在了欧洲海军展上
与英国和意大利这种多少有规划的两栖舰建造相比,埃及的两栖攻击舰更像是“天降横财”。
这两艘俄罗斯订购、法国建造、沙特出钱、埃及使用的两栖攻击舰,原本并不是埃及海军正常发展轨迹的产物。
作为一支主力舰队9艘护卫舰中6艘是美国海军退役的二手船、2艘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老舰的海军,埃及海军原本想要的只是更新其麾下的12艘排水量不足800吨的小型坦克登陆舰,结果一下子来了两艘排水量22000吨的两栖攻击舰。这种境遇,就好像给筹划着换自己手里奥拓的年轻人一辆排量6.2L的悍马车,虽然想满足的都满足了,但是光那百公里22升的油耗就能让人头疼上好一阵。
埃及海军既没有运作这型舰的准备,也缺乏支持该型舰的技术。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此次演习中,两艘“西北风”两栖攻击舰都在甲板的四角分别用系留直升机的方法系留了一台“复仇者”地空导弹发射车,而该舰预定的各个武器平台上却至今空空如也。
这型舰在建造时,武器平台预留给俄罗斯方面,用于安装各种舰上的自卫武器,由法国移交给埃及自然也没有武装。按照常理,这些设备应当由埃及自行筹措或者干脆向法国方面购买配置。结果埃及海军选择了啥也不装,最后用这种奇怪的方式进行本舰防御。
被拴在西北风上的复仇者
颇有西北风原买主俄罗斯人把道尔M1捆在护卫舰上当垂直发射装置的风范
作为一艘需要航空作业的大船,甲板边上的四个凸起的导弹发射车毫无疑问会影响到甲板上直升机的运作安全,而“复仇者”作为一套全光学瞄准的设备,其作战效果在大海上只能说“聊胜于无”,可能仅仅是优于台湾海军装备的“海槲树”而已。考虑到埃及海军没有任何执行区域防空任务的舰艇,只能说亏得埃及海军在地中海没有像样的对手,要不然这种对核心舰艇粗枝大叶的防护,这两艘两栖攻击舰可谓是迟早要完蛋。
不难发现,两栖攻击舰作为一种定义、用途、形式都相当模糊(或者说广泛)的舰种,从埃及这种当做一艘登陆舰用的国家,到意大利这样的两栖作战核心,再到英国这样的航空作业基地,最后到西班牙这样干脆拿两栖攻击舰当成航母用的国家,可谓不一而足。对于未来将要拥有这一舰种的国家,两栖攻击舰的设计技术水平,同样也要根据本国海军的作战任务需要来确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