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一周军评:军人退场与一战式“新思维”

来源:观察者网

2018-12-23 09:59

施洋

施洋作者

外交与军事观察者,独立评论员

本周,美国政府又一次迎来阁僚巨变,之前曾经被特朗普吐槽“像个民主党”的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宣布辞职,伴随而来的,则是美国军队在计划在叙利亚和阿富汗地区的力量减少乃至全面撤出,这毫无异议会影响到美军在全球的部署与存在;另一边,随着外媒所谓的中国“巨浪3”潜射洲际弹道导弹的试射,中国海军未来的建设重点,也随着这次试射所展示的逐渐清晰与合理起来。

可能是最靠谱的内阁成员走了,帝国路又在何方?

军人退场与一战式“新思维”

12月20日,特朗普通过推特对外表示,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将在明年2月任期结束之时正式“退休”,不再继续担任这一职务。随后马蒂斯也对外公开了其写给特朗普的信。虽然按照“做满任期才离任”的思路,这理论上应该是一次“告老还乡”的退休之举,但马蒂斯信中所谓特朗普“有权拥有一名……想法与你更契合的国防部长”的表态,则明白地表明二人的貌合神离并非传言,也因此让这次去职让外界看来有了“辞职”的意味。

设计台词:“带不动,告辞” 图源:东方IC

这一去职毫无疑问与特朗普此前宣布的美国将从叙利亚撤军的消息有关。特朗普在马蒂斯辞任前一天忽然自主宣布美军消灭“伊斯兰国”的任务“已经完成”,下令美军立即开始从叙利亚撤军。按照美方公布的初步计划,在叙利亚的大约2000名美军将在60-100天内全部撤离。

驻叙美军反伏击地雷车和无线电干扰车,这轻装步兵主要用来告诉对手“我是美国人”

美军在叙利亚的作战部队人数很少,多数时候也并不承担一线作战任务,一方面作为国际联军的地面引导,为叙利亚反对派武装以及库尔德武装提供空中支援,另一方面则作为特战部队执行一些美国自己见不得人的“黑任务”,不过最主要的工作,则是作为库尔德武装与土耳其军队之间的屏障,通过武装巡逻等手段使双方不能接触,保证库尔德武装的安全,也让一直觊觎叙利亚北方库尔德人区的土耳其军队无处下手。

美国大兵所处的位置:东在幼发拉底河与SDF保持一致,南进代尔祖尔恶心政府军,北在哈塞克要塞与政府军一起恶心土耳其

虽然美军在叙利亚只有这区区2000人,但其所承担的各种任务却相当繁重:一要参与在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的行动,扶持库尔德人武装的同时,承担世界领袖职责;

二要想方设法遏制俄罗斯军队在叙利亚过多的存在,站在“大国竞争”的背景里抗衡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影响扩张;

三要维持叙利亚自由军不被叙利亚政府军彻底消灭,履行之前说好的支持“民主自由”的承诺;

四要防住土耳其对库尔德人的敌意和对叙利亚北部地区的企图……

在叙利亚使用M777开火的海军陆战队,海军陆战队在叙利亚部署有一个炮兵营,作为SDF势力重要支援力量参与了对拉卡的围攻

如今美军一旦撤离,原本没有得到彻底消灭的“伊斯兰国”自然有机会死灰复燃;巴沙尔政权自然有机会能够与俄罗斯联合对叙利亚自由军赶尽杀绝(当然站在叙利亚人民的基础上,这显然不是什么坏事);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影响自然能够稳固并大大拓展;土耳其也毫无疑问会向叙北部的库尔德地区发动进攻……除了撤军能够让特朗普赢得“让美国大兵回家”的声望之外,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似乎都不算是个好主意。

这张“阿萨德必须下台”的图,又得加上马蒂斯同志,充分验证了中国一句古话:你死我都未死

马蒂斯毫无疑问也持相似的看法,因此对特朗普在此次宣布撤军的事情上的专断自然是不愿意接受,不过在叙利亚的事情上,特朗普手下的好些“忠诚”的幕僚也并非和总统意见一致。

白宫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在今年9月的时候就曾经在联合国大会上表示,只要伊朗还保持在叙利亚的存在,美国就不会从叙利亚撤军……这一表态明显比马蒂斯还要激进。从这个角度上,马蒂斯的离开,也多少预示着美国总统特朗普与美国军人集团关系的变化。

与特朗普内阁十分搭调的博尔顿


特朗普在刚刚就任美国总统之时,其“鹰派”的言论和对增强美国军力的表态自然引发美国军人集团对其的好感,随后特朗普推动美军军费的增长,重新进行对伊朗的制裁,也让面临大国竞争的美军“手头宽裕”之下得以推进各类装备更新活动。但随后特朗普就又主动提出要削减军费,自然让原本盼望长期军费增长的美军失望不已。

在特朗普下令从叙利亚撤军的同时,有关美国要从阿富汗撤出至少四分之一甚至一半军队的消息也已经传出。作为一直抱怨美军在阿富汗驻扎军队数量过多浪费资金的特朗普的决策,这一情况并不意外。美国的盟友们自然也会有颇多抱怨,不过即使按照从阿富汗撤走7000人,也就是撤出阿富汗一半驻扎的美军,美军一年也只能省下十几二十亿美元,与特朗普想要让美军预算削减的数百亿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停火期间,阿富汗军警和塔利班战士拥抱在一起 图源:视觉中国

不过美国政府这种快速从全世界各个地区的“泥潭”里抽身的举措虽然可能会得罪盟友并在多地的地缘政治利益中受损,不过从总体的趋势来看,这却可能是美国在全球战略调整领域的一次大变动的前奏。

类似的变动在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英国也曾经发生过,当时面对崛起的德国不断强化海军力量,建设大规模远洋舰队的挑战,原本秉持“两强战略”,主张英国海上力量需要强于其随后跟随的二三名力量之和的策略因为无法延续,英国被迫大规模调整了本国舰队的部署,将大多数的主力舰都调回英国本土,组建本土舰队以应对德国公海舰队带来的威胁。

虽然这一行动让英国在全世界各地,特别是太平洋上的存在力量明显削弱,使得击败俄国的日本和击败西班牙的美国成为了东西太平洋实际上的主宰,但站在英国自己的角度上,这一行动却帮助英国得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足够的力量实现对德国严密的海上封锁,并最终为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惨胜做出了贡献。

7舰队占据着美国海军部署总量的一半 

当然,无论是海军力量还是空军力量,今时今日美国在西太平洋遇到的中国的挑战程度,其实与1898-1900年左右德国通过修订后的《舰队法》时的英国颇为相似,虽然当时德国海军舰队的力量远没有达到与英国皇家海军“均衡”的状态,但德国海军已经展示了其建立一支大舰队威胁英国全球海上霸主地位的能力与决心。

考虑到英国国势的下行,哪怕一艘战列舰的建造需要3年,德国的工业能力和经济实力也没有彻底压倒英国,但单是这种能力与决心就足够让英国感到不安,针对性地与德国展开了耗尽英国国力的军备竞赛,并在最后走向所谓“修昔底德陷阱”这种虽然不是自古就有,但却客观存在的选择中去。

当“杜鲁门”号在中东与俄罗斯中间疲于奔命,7舰队和3舰队的主力依旧在西太平洋备战

同样的,在美国人开始考虑进行这样的调整之时,中国也有着相对应的调整,而这其中一项标志性的工作,就是本周美国媒体报道的“巨浪3”潜射洲际弹道导弹试射。

中国“南海壁垒”的新核心

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报》12月19日报道,美国国防部知情官员称,11月底,中国军方首次试射了一枚巨浪-3潜射弹道导弹,美媒称,“巨浪-3”是中国正在开发的第三代潜射洲际弹道导弹的代号,射程超12000公里,可携带单个或多个核弹头。

艇是机密,弹是绝密,放一张JL-2弹射的图姑且活跃一下气氛

美国情报机构密切监测了这次试射实验,相关消息人士称美方利用导弹预警卫星探测到了这次发射。 不过媒体无法得知有关本次飞行测试的更多细节。五角大楼发言人也拒绝对此事发表置评。


当然,其实美国人并不完全清楚中国试射的导弹与其具体型号之间的关系,就好像中国一连串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都被称为WU-14一样,美国海军确实能从发射情况确认中国海军此次试射的是一款与此前试射和装备的“巨浪2”潜射弹道导弹不尽相同的新导弹,但至于这款导弹应该叫“巨浪2改”还是叫“巨浪3”,美国方面的说法更多只是一种参考。

尽管我国在1988年就成功进行了核潜艇发射潜射弹道导弹的试验,1991年“巨浪1”弹道导弹就已经正式定型,但在从那到现在的30年里的前20多年中,我国都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水下海基核力量的。因为“巨浪1”潜射弹道导弹的射程只有2000多公里,而作为我国第二代弹道导弹核潜艇的094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和其配套的“巨浪2”型潜射弹道导弹直到前几年才执行战斗值班和形成战斗力。

我国目前至少有5条094曝光,对于中国海军来讲,094并非“鸡肋”——想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核潜艇部队,维持一个大的编制,保证充足的高素质人员,很有必要

尽管大家都将东风21和“巨浪1”的关系称之为“巨浪上陆”,而将东风31和“巨浪2”的关系称之为“东风下海”,但实际上在中国弹道导弹的研制历史上,“巨浪2”项目以及其相配合的3级固体火箭发动机项目才是先行启动并成为了后来东风31弹道导弹项目的领路人

尽管如此,由于整个东风31项目直到本世纪初才真正定型,真正实用化的“巨浪2”研制因此启动的时间更晚。这种继承虽然显著减小了“巨浪2”弹道导弹的研制风险,但在另一方面却也限制了“巨浪2”弹道导弹性能的提升——东风31基本型8000公里级的射程基本就是“巨浪2”的射程,由于后者需要水下发射以及配合核潜艇等因素,“巨浪2”的射程还要稍微差一些。

对于海基弹道导弹而言,理论上射程上几百公里的差异是可以靠核潜艇本身的机动来弥补的,冷战时期苏联也长期靠着射程6000多公里的潜射核导弹威慑了美国几十年,但对于中国而言,发展潜射核导弹的性能门槛却要比俄罗斯或者美国高得多。这其中主要的因素,就在于地理问题

诚然,核潜艇确实可以依靠自身的机动前往射程足够的发射阵地进行发射,但对于执行战略核威慑任务,需要日常执行战备巡航任务的战略导弹核潜艇来说,大大咧咧穿越各种密布监听设备、狭窄而容易被攻击的水道,躲开周边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反潜巡逻机的搜索网,从南海机动到太平洋这件事本身就充满了危险。

全艇一等功,就知道我国水下战略力量有多么不容易

相比这样的“千里送命”,冷战时期苏联海军采用的“壁垒海域”战法更加安全可靠:选择一块面积开阔、水深足够,便于核潜艇隐藏和巡航,且离本国距离不远,便于本方舰队抵达的水域,将核潜艇置于其中进行巡航,同时以本方舰队以及周围的岛礁基地对核潜艇进行掩护。而对于核潜艇和潜射导弹而言,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艇上的导弹射程必须能够在“壁垒海域”击中假想敌国土上的目标。

苏联的堡垒海域,相比于南海,北极堡垒简直是“简单难度”

冷战期间,在解决了核潜艇突破北极冰盖的问题后,美苏两国都发现在北冰洋的水下向对手发射核导弹所需要的射程最短,理论上美国核潜艇的导弹只要有5000公里的射程就能稳稳覆盖苏联全境,苏联核导弹虽然要越过加拿大,但8000公里也能确保对美国全境的覆盖。

但对于中国而言,由于中国所处的位置,我国周边的海域里,8000公里的射程在适合核潜艇运作的南海发射根本无法攻击美国的本土,即使在距离较近但不适合核潜艇运作的渤海附近,这个射程也难以覆盖美国本土的全境。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很直接,研制和装备射程更远的潜射导弹。

南海距离美帝12000公里起步,和苏联一比,咱那个堡垒海域就是“地狱难度” 

考虑到我军的094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已经建造了至少5艘,其潜艇结构已经无法轻易进行大规模的变动,这意味着用于“巨浪2”导弹的发射筒已经很难进行大规模的改动,在这样的前提下,“巨浪2”的后续型号只能进一步修炼内功,在现有的尺寸规模下进一步挖掘导弹的射程潜力,通过修改设计、更新材料减重以及使用性能更好的固体火箭推进剂等一系列手段增加导弹射程。毕竟“巨浪2”的基础设计始于上世纪80-90年代,以我国在最近20多年里在导弹领域取得的进展,这种挖潜能够取得的成果,虽然未必能够毕其功于一役,但至少能让我们实现相当大的进展。

为了更长的JL-3 032艇也加高了发射塔

以这样的核潜艇和潜射弹道导弹为基础,结合海军近年来大量服役的056型轻型护卫舰,以及新一代驱护舰和潜艇组成的远海作战力量,中国南海这块中国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壁垒海域”将在未来正式成型,并且以此为核心,成为中国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王世纯
凉战 亚太新冷战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