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一周军评:中国不是“复刻”的俄罗斯

来源:观察者网

2019-11-10 08:37

施洋

施洋作者

外交与军事观察者,独立评论员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施洋】

本周,美国军方和媒体的一系列的文章和表态从各个方面确认了一件事情:中国的“威胁”越来越大了。中国军力的增长在我们看来显然已经被认为是一个常识,但对于美军的许多部门和人员来说,苏联/俄罗斯这一源远流长的“传统威胁”对美军建军的深厚影响,明显依旧有着广大的市场;而与此同时,美国海军一次“新瓶装旧酒”的编队轮换,则暴露出了美国航母如今数量严重短缺的糟糕情况。

中国,复刻的俄罗斯?

在中国举行建国70周年大阅兵后,尽管中国的军迷差不多是在第一时间就对解放军展示出的各类武器装备做出了各种分析,但类似的消息要在北美地区引发一些反响的速度,看起来要比我们想象的慢得多。比如一贯以报道各种军事评论并被中国国家级通讯社转引,但本身的专业水平略微堪忧的《国家利益》网站,本周就发布了一篇题为《长剑-100会对美国海军造成威胁嘛?》的文章,对阅兵式上展示的长剑-100导弹进行了一番分析。

《国家利益》的文章水平一般,但标题唬人,因此国内不少媒体都喜欢转引

不过这位老兄显然是没有做够功课,先是对简氏报道中将长剑-100称为“超音速巡航导弹”大惑不解(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光看发射车也看不出个好歹,但是解放军那么多“东风”都是弹道导弹,这长剑-100身上写了“DF-100”肯定也得是个弹道导弹才说得通),再是一鼓作气将长剑-100直接升级成了飞行速度5马赫以上的高超声速武器。结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分析出来的东西也就缺少足够的参考作用了。

不过比起一两件武器的分析猜测,中国在战略核武器领域的进展倒是更加明显。这其中一个典型的事件,就是美国在《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未来是否延长的谈判中的态度。这一条约是美俄两国在军控领域目前的最后一份主要协议,条约旨在限制两国保有的核弹头数量,于2010年签署,即将于2021年2月到期,如果双方同意,可以延长5年。由于距离到期的时间不多,莫斯科曾多次提议开启谈话,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但与俄罗斯方面期望的两国对现有核武器数量总体稳步削减的想法不同,美国对于单纯延长这一条约兴致索然。

对于俄罗斯来说,由于国力下降,条约削减核武器正好能够减轻本国的军费压力

倒不是说美国对于军控这事儿毫不上心,美国内心所想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签法完全是另外一件事。美方曾经提出《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在延长时应包括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重型轰炸机之外的新型武器,即将俄罗斯近年来研制和公开的一系列新型武器装备也纳入到条约范围之中。而美方最近又向俄方提出,把将中国纳入谈判作为美俄展开《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对话的条件,即希望俄罗斯出面说服中国,实现美国总统特朗普之前提出的“在俄罗斯、中国和美国之间达成新的三方核协议”的想法。将中国在战略核领域的地位置于与俄罗斯一样的地位,而不是像过去几十年里那样无视,本身就说明了中国的战略核力量取得的重大进展。

直到东风-41的公开展示,西方才承认中国的战略核力量真的升级了

当然中国的战略核武库在数量上远远比不上美俄两国,真要在三国之间签订同等的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则只能是美俄都要削减手头3/4以上的核弹头以适应中国——毕竟让中国把本国战略核武库翻几番的条约显然没法称为“削减”;如果不是这样,则这个三国条约就会变成类似《华盛顿海军条约》那样5:5:3的等级制;而且无论如何,中国在条约谈判中都必须公开本国的核武库详细情况,从而失去相对美俄小得多的核武库因其暧昧性造成的威慑。这显然是中国绝对不可能接受的。

尽管西方在这一领域已经多少意识到了中国取得的进步,也在不断强调中国的挑战者身份,比如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上周就表示,中国的军事、经济、技术地位不断提高,“从5G到人脸识别,从量子计算到大数据,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新技术发展的领导者之一。”欧洲和美国需要联手评估由此所带来的安全影响。他也罗列了诸如中国在国防开支、海军舰队、新技术武器的进展,但在应对方式上,他说出的对策,依然是“自由、民主和法治”这种冷战时代的老一套说辞。

美军最新的假想敌坦克,模拟的仍然是俄罗斯的T-72坦克

同样令人费解的事情目前也在美军之中上演。虽然有许多的西方智库、媒体和军界人士在不断呼吁对解放军的独到之处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了解,甚至还有不少人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意象试图解释中国的军事、科技、外交、文化战略,但如果从美国军方的实际行动来看,除了美国海军因为中俄海军力量对比太过明显,已经将主要的对手调整为中国海军之外,美军很多时候对假想敌的设想也依旧停留在冷战时代。

美国《防务新闻》网站在本周报道了美国国民警卫队与一家好莱坞的道具公司合作,研制和采购了一批假想敌部队使用的改装套件,通过将悍马车和皮卡在外形上进行改变,以模拟美军面对的假想敌的各种主战装备的外形。尽管这一改装套件远看起来效果还行,“坦克”甚至还能转动炮塔进行模拟的瞄准射击,但其模拟的对象却依然是T-72主战坦克、BTR系列步兵战车、BRDM系列装甲侦察车等传统的俄制装备。美国空军的假想敌部队最近重新涂装的F-16,模仿的也依然是俄制苏-57战斗机。

美军的假想敌F-16在涂装上依然模仿了俄制苏-57战斗机

尽管解放军在军改后的全新编制以及新一代的武器装备在战斗力上已经全面超过了俄军,而计划今年才交付首架量产型苏-57(目前这架战机能否按时交付还未可知)在战斗力形成的进度上也远不如中国的歼-20来得迅速,但在美国和西方,这种高看俄罗斯、低看中国的惯性思维从冷战之初延续到今天,显然不是短短几年时间就能改变的。在这种惯性思维中,中国所有的一切装备,要么是直接引进的俄制产品,要么就是对俄制装备的拙劣模仿品,而解放军的作战思维和编制形式,往往也是要受俄式军事理论深远影响的。既然如此,只要琢磨透了“正版”俄军,再去面对“盗版”俄军的时候又有何难?

很难说这样的“错位”会不会让美军在未来吃上大亏,不过俄军作为冷战苏军的直系后裔,在各种战略对抗以及冷战游戏的较量中还颇有心得,虽然整体上呈现出逐渐被中国赶上和超越的趋势,对于当代的美军而言,依旧是一个不好对付的对手。

11艘航母,几艘能打仗?

美国海军的“航母不足”问题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不断引发美国军方媒体的关注,而本周,有一件事情让这一情况有了一个标志性的意义:三艘伯克级驱逐舰“班布里奇”(DDG-96)、“梅森”(DDG-87)、“尼采”(DDG-94)在海上持续执行了数月的任务后,返回了美国东海岸的诺福克港,这几艘舰原本是隶属于美国海军“林肯”号航母打击大队的护航舰只,与此同时,“林肯”号航母却并没一同出现,而是依然与导弹巡洋舰“莱特湾”(CG-55)一起,继续在波斯湾执行任务。

返回诺福克的美国海军驱逐舰,但他们护航的航母却没有回来

当然只有一艘巡洋舰护航的航母打击大队是远远不够的,目前的“林肯”号航母周围还有4艘别的舰船提供护航,分别是从佛罗里达梅波特港出发的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拉森”(DDG-82)、“法拉格特”(DDG-99)和诺福克出发的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谢尔曼”(DDG-98)和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诺曼底”(CG-60)。

他们原本隶属于美国海军“杜鲁门”号航母打击大队,今年9月中旬启程,原计划和“杜鲁门”号一同出海接替“林肯”号航母打击大队,但由于“杜鲁门”号遭遇了难以迅速修复的电力系统故障,一时半会儿难以出港,因此护航舰队先行出发。这样的情况在美国海军最近几年的航母使用中算是很少见的。毕竟美国海军的航母维护、增量维修以及换料大修工作整体部署一直很有节奏,这种意外出现,以至于严重到影响航母部署日程的故障并不多见。

像“杜鲁门”号这样出航之前遭遇严重故障的事情,即使在美军也不多见

目前美国海军在东海岸地区共有6艘航空母舰,但按照美国海军学院新闻网的介绍,这6艘航母目前都不属于可以部署的状态:

“杜鲁门”号原本计划在9月中旬开始新一轮的海上部署任务,但该舰的电力系统故障自从8月底被曝出遇到故障之后,一直处于维修之中,尽管美国海军要求该舰一旦修复就立即出海执行部署,但维修工作至今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仍然没有更进一步的消息。这也进一步表明这次的故障非同小可,很可能涉及舰上较大范围,不是对少数设备进行简单更换就能解决的。

“福特”号航母理论上已经完成了其试航之后的返厂维修,由于舰上的武器升降机以及动力系统的一些技术问题,这艘美国海军最新的航空母舰的维修工作也是几经延长。由于该舰2018年的仓促服役主要是为了解决美国航母的数量“违法”问题,因此在服役之后,该舰还要进行包括航母抗冲击试验等相关的试验工作,按照美国海军的说法,该舰可能到2024年之前都无法实现实际部署。

“福特”号作为新一代航母的首制舰,需要进行较多的试验,倒是情有可原

“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正在进行航母换料大修工作,同时进行相关的升级改进和维修养护。一般这样的工作要持续3年左右,而目前工程刚刚过半,处于完全不可使用的状态,距离航母再次出动也得至少1年的时间。

“斯坦尼斯”号航空母舰在今年刚刚完成了一次持续8个月的海外部署行动,并顺便将自己的母港从美国西海岸转移到了东海岸。该舰接下来也要和“华盛顿”号一样接受换料大修工作,目前既不能进行部署,在将来的数年时间里也将处于这一状态。

“布什”号航母在今年2月开始进入船坞,进行一次为期28个月的中修维护,目前刚刚过去9个月,也就是说该舰还有至少一年半才能够出坞,短期内也无法投入实际部署。

航母维修耗时长久,一旦启动就很难迅速结束

“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目前刚刚完成一次维护,正处于进行部署前的训练和人员磨合中。按照计划,该舰将在今年年底投入实际部署,算是这6艘航母中与实际部署最接近的。

除去东海岸的这6艘航母,美国海军还有5艘航母处于不同的状态中,其中两艘航母处于海上部署状态:“林肯”号正在波斯湾和印度洋海域超期进行海外部署,一旦“杜鲁门”号航母完成修理并出海进行部署,“林肯”号就会返回母港,接受定期的维护保养;“里根”号则在进行每年例行的海上部署,巡航于西太平洋海域。按照规律,该舰将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返回母港横须贺,进行为期半年的日常维护工作。

另外3艘美国航母则位于西海岸:“卡尔·文森”号目前正在船坞中进行维护,由于美国海军拒绝透露此次维修的具体计划,该舰何时能够出坞还无法预计;“罗斯福”号也正停靠在加州的科罗纳多港,进行港内维护和保养;“尼米兹”号航母目前虽然处于可用状态,但该舰正在西海岸作为F-35C舰载机上舰操作和海上试验的平台,转入作战部署状态所需要的时间也不会太短。

“尼米兹”号目前的试验任务对美国海军意义重大,也不能轻易调走

不难看出,尽管美国目前的海上力量主力确实是在西海岸和印太方向,但是新航母投入部署的延迟,加上全球各地的热点都需要美国航母作为其国家利益的代表出席,都让美国航母分身乏术甚至顾此失彼。目前西太平洋作为美国需要常驻航母的区域,“里根”号一年只有一半的时间处于海上巡航中;而波斯湾及附近水域也因为美国和伊朗关系的紧张,则让“林肯”和“杜鲁门”两艘航母必须为了保持美军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存在而“连轴转”,结果也导致了现在两舰都处于高度疲惫且故障频发的状态。

实际上美国海军需要关注的位置还远不止于此。地中海、北大西洋,乃至最近突然需要关切的南太平洋地区,在局势升级的时候都有可能需要美国派出以航母打击大队为核心的作战力量,而在西太平洋地区,局势紧张之后美国海军比如会需要更多的航母打击大队,然而今时今日的美国海军想要复刻“夏季脉动2004”时那样可以在全球调动7个航母战斗群的强大力量,需要面对的挑战显然也要更大更多。

责任编辑:施佬
美军 美军战略 解放军 俄罗斯 俄罗斯海军 航母 航母战斗群 美国航母 核航母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将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

巴总理召开紧急会议,“事关在巴中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