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瑜:太阳花一周年| 戾气在知识界蔓延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3-17 07:33

石之瑜

石之瑜作者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去年3月18日,台湾反黑箱服贸民主阵线等民间团体和学生突破警力,占领“立法院”,抗议《两岸服贸协议》,由此引爆持续将近一月的“太阳花学运”。时光流转,“太阳花学运”已经过去一年,这一年里,台湾经历了九合一选举的大溃败,经济持续低位徘徊,年轻人依旧前途迷茫。当初轰轰烈烈的抗议活动早已归于平静,台湾却在“小确幸”里安然度日。时隔一年,曾经的运动到底给台湾带来了什么影响,又将把台湾引向何处?在3·18学运一周年之际,观察者网特此策划专题“太阳花一周年”,以飨读者。

一年前,太阳花学运在台湾政坛掀起的反马英九、反国民党与“反中”潮流,已然有目共睹。其实近年来,这些潮流早就在政坛形成,导致在两岸政策上国民党动辄得咎,尤其是两岸和平协议或互设办事处等重大政治议程几乎停摆。但如今,通过“太阳花学运”的促发,这股潮流再接再厉取得了无比正当性,而且更进一步从反政治延烧到反对两岸社会与经济交流,包括网络社群更以嘲弄大陆诸人诸事相互取悦,进而波及到在台求学陆生的种种权益及其生活尊严。其间,较为外界忽视的,是太阳花学运在知识界所促成的深层变化。

在学运时过境迁一段时间后,台湾大学颁发“利他奖”给学运领导人以鼓励,这件事情曾昙花一现引发各界短暂瞩目。而这冰山一角的现象,果然不足以反映台湾知识界正在经历着更大的情感波动。在过去蓝绿对峙炙热之际都未见过的、一股乘胜追击的气氛在蔓延,自李登辉以来,到陈水扁执政,校园中剑拔弩张的情况虽不少见,但事后缓和的努力往往绵绵不绝。新近变化的源头,在2008年马英九“就任”后,自是学术界的“反中”势力陷入绝对沮丧,有以致之。即使马英九在第二任甫未就职,就已经在两岸关系上显现出力不从心,但他还是以恢复两岸平稳有功而胜选,“反中”学者间的沮丧之情,无以复加。

学运之后,一股戾气在台湾学界蔓延

太阳花学运让这股人数庞大的“反中”学者,释放了累积已久的怨怼。学运的结束虽然让社会喘了一口气,学术界反而惆怅又焦虑,因为他们担心学运促发的社会“反中”能量会就此散去,因而纷纷忙碌起来——忙于记录丰功伟绩者有之,积极解读其历史意义者有之,串联香港占中活动者有之,不一而足。之前不惜以“尊严之死亡”来捍卫台湾民族精神的所谓学界“进步”势力,更雀跃不已赞扬太阳花学运,谓之有效终结了北京以经贸交流在三年兼并台湾的图谋。这个所谓三年的想象,当然暗指的就是马英九在2016年卸任前要将台湾拱手让给大陆。

从死亡到重生,从沮丧到喜悦,是太阳花学界的情感状态。受到悸动之余,除了在学术研究的议程上推出了新的课题,赋予学运各种社会科学与哲学的诠释,更在各项学术审查过程中,更加积极地反对新提出的、进行中的、快完成的各种对中国进行研究的计划。这些延展开来的积极性前所未见,俨然原本以朝野政治立场划分的学术界,出现了根本的变化。“反中”学者的奋斗,不再是抵抗学界中其他亲国民党的敌对政治势力,而是确认胜卷在握,便发动清算他们认定的学术界残余的“亲中”思想,包括中止他们的研究教学,破坏他们的任教科目(甚或资格)等等。

结果,他们不再满足于从事批判敌手的政策辩论,而是更加钟情于骇人听闻的整肃性论述;不再满足于针对涉足官场与智库的两栖学者,而是更加搜罗并揭发在两岸学术交流中有绩效的专业学者;不再满足于单打独斗的小规模争锋相对,而是更加信赖聚众、联署、转帖等围剿式的名誉霸凌与道德私刑。一种出头天将至的气氛弥漫在台湾学界,对大事小事无不指指点点的舍我其谁,更是自然流露。其间令人侧目的,是野百合学运世代学者的返老还童。

野百合世代是1990年初期生成的后冷战学运第一代,虽然当时参与者无不反对老国民党,但是参与的各界成员思想立场各异,唯有学运期间与李登辉在幕后相互密切配合的那一批,现在特别出人头地。他们有的贵为民选市长,有的身居学术要津,还有的叱咤于媒体,不一而足。重要的是,在他们迈向成功的路途中,原本总是在一种压迫与灭亡的妄想下,间有一种悲戚、不服的情绪,现在因为太阳花学运的意外成功,阴霾一扫而空。环顾亚洲,乃至于世界,他们自许即将成为台湾进入世界的领航人,这让他们自身和民众都无比兴奋。

固然在作为老师的太阳花学者有意识的引领与鼓励下,青年学者与学生卷入“反中”的流行潮流并不稀奇,但将来必定还有新的潮流,至于会如何使他们分心、转向,现在不得而知。真正产生影响的,在于知识界中那股根深蒂固的“反中”能量,因为长期情感压抑得到解脱后,所凝聚的意志非同小可,大有不讨回公道誓不罢休的气势。这股意志非关知识本身,而是关于知识界酝酿出政治整肃的欲望与欢乐。太阳花学者群的崛起,已经使得台湾知识界的人文社会思潮,更加倾向于社群内聚、自我中心、自我赋权,其另一面,当然就是清算、排外与展示。

责任编辑:小婷
台湾 反服贸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投票显示,美以遭前所未有孤立”

30万平民撤离,“美国为阻止进攻向以提供机密情报”

“以军说那里是安全的,他们照做了,结果呢?”

新战线还是佯攻?俄军南北两线同时行动

来华试乘后,“凭啥中国人要永远买西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