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罗奇:给特朗普政府的三点建议,虽然他可能很难接受

来源:观察者网

2019-12-27 08:04

斯蒂芬·罗奇

斯蒂芬·罗奇作者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

【文/ 斯蒂芬·罗奇】

从加征关税和把华为公司列入黑名单,到拿香港和新疆问题说事儿,美国对中国已经火力全开。所谓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降低了关税的直接威胁,但并未解决结构性深层次的矛盾。美国深陷“中国欺骗”的说法里,认定中国打破了自己在2001年底申请加入世贸组织所作出的依西方要求塑造形象的庄严承诺。

这种说法,说好听点是毫不掩饰的幼稚,说难听点是彻头彻尾的编造。事实上,在中国的入世协议中没有任何承诺改变自身体系的条款。的确,中国还没有完全实现在世贸所作的承诺,尤其在国企补贴方面。但是,如果把这种抱怨变成激烈的道德义愤,就有可能会导致史诗级别的政策错误。

似曾相识

这一切让人感到诡异的“似曾相识”。如同30年前对待日本一样,美国现在又把自己的贸易赤字归咎于中国。

国内储蓄严重短缺的国家只能通过贸易赤字来吸引充盈的外国国家储蓄来解决自身问题。里根卸任时留下的财政预算赤字抑制了国内储蓄。1980年代上半叶,美国贸易赤字堆积成山,日本占了美国商品贸易赤字的42%。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长期的贸易赤字,加之特朗普大规模减税,如今美国国内储蓄短缺越发严重。这一次,在美国对外贸易不平衡占据最大份额的是中国——过去六年中美国贸易赤字的47%来自于对华贸易。

2019年6月2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日本大阪举行会晤。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贸易协议无法解决的问题

认为这份以缩小美中双边贸易赤字为重点的中美贸易第一阶段协议能够解决所有问题,是荒谬的想法。

2018年,美国与102个国家都有贸易赤字,其国内净储蓄量仅占国民收入的2.4%。美国的多边商品贸易问题不可能仅通过中美双边就能解决。这些将带来贸易逆转,即把美国贸易赤字里中国的部分转移到其他国家。如果不解决国内储蓄问题,第一阶段协议恐怕会适得其反。因为从中国转移的贸易将流向其他成本更高的生产国,这相当于向美国消费者征税。

美国战略需要什么

美国针对华为的战略是漏洞百出。尽管华为算不上是完美角色,但还是被美国列为继克格勃(译注:曾被称为世界四大情报机构之一)之后对美国国家安全最大的威胁。但这个结论主要是基于对少数几起严重违规:思科案(2014年庭外和解)、T-mobile 案(2017年)和伊朗-朝鲜制裁期间被指控违规(2018年)的意图推断的。华为因此被列入可怕的“实体清单”,切断了其与美国市场和供应商的联系。

这种手段彰显了与中国脱钩的战略误判。原本华为既是需求方,又是供应链上的重要节点,把华为列入黑名单无疑是让这家公司脱离了美国的控制范围,且进一步刺激中国努力实现自给自足。

目前事情就是这样发生的。华为最新发布的智能手机Mate 30就没有使用美国的任何零部件。这些不争的事实表明中国有能力走上自给自足的道路,而且比美国传统精英所预想的更迅速。

对美国而言,这无疑意味着在对华关系上失去一项有力的抓手。

与华接触而非对华脱钩

其实对美国而言,制定对华政策有更优的方案。目标应当是与中国接触从而鼓励合作行为、惩罚不合作行为,而非对华脱钩或遏制中国。如果朝这个方向,有三项长期可行的政策供选择。

2017年1月美国正式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第一,美国应该撤回2017年作出的退出《跨太平洋合作伙伴协定》(简称:TPP)这项泛亚多边贸易协议的决定。这样一来,原本被排除在外的中国更有动力加入TPP,而它就必须遵守该组织在劳工行为、环境补救、食品安全、知识产权和政府补贴等方面的严格规定。

第二,美国应当重启与中国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如果两国均向彼此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双方都将极大受益。重要的是,如果帮助美国跨国企业直接接触到消费主导型中国的巨大增长潜力,这对推动美国增长也是巨大机遇。

第三,中美都应持续推进宏观经济调整,缩小它们之间的储蓄差距,减少贸易不平衡。美国应加大储蓄,而前提是要长期减少财政预算赤字。中国应减少储蓄,用盈余来注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民安全感,促进家庭自由消费。

是的,美国整个国家已经对中国失去耐心,很难指望它张开双臂接受这样的方式。但最终美国还是得在具有毁灭性且代价高昂的对抗,与艰难但具有建设性的接触之间作出清楚的选择。

中国更加明白,如果冲突继续加深,危机将在哪里出现。不幸的是,美国处在战略接触光谱的另一端。

(观察者网凯莉 译自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

责任编辑:刘倩藜
中美关系 贸易战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国际刑事法院忍无可忍:再威胁试试

省级督察组现场核实情况,遭故意封路阻挠

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取样之旅

“美军还没撤,俄军就把这里占了”

土耳其暂停与以色列所有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