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鲁郑:谁将赢得中、美、欧大博弈?

来源:观察者网

2013-11-04 11:49

宋鲁郑

宋鲁郑作者

旅法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10月30日,旅法学者、春秋研究院研究员宋鲁郑先生与法国东亚问题专家Emmanuel Dubois先生共同做客观察者网,宋鲁郑作题为“谁将赢得中、美、欧大博弈?”演讲,分析中、美、欧各自优势及弱点,并预测未来发展前景。会后,宋鲁郑先生与春秋研究院研究员张维为、寒竹,法国学者Dubois先生等与会嘉宾共同探讨中美欧关系。观察者网整理刊发演讲稿及会后讨论内容,以飨读者。

经过冷战后二十多年的此消彼长,过去苏、美两极世界正向中、美、欧三大极演变。俄罗斯和日本则由于经济实力和人口因素将日益边缘化。从现在及可预计的未来,将由这三方主导世界舞台和决定国际秩序的命运。本文尝试从两个变量解读这一新“三国演义”:一是三方各自的矛盾和利益共性,二是三方实力的此消彼长。

一、三方的矛盾与利益相关性

1、中美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是美国要确保它的全球霸主地位,中国则要重返世界中心。没有谁愿意做老二,屈居人下。二是政治制度就怕可替代性,而中国模式的成功恰在这一点上对美国构成了挑战和威胁。

可以说中美之间所有的冲突都是根源于此:战略转移、钓鱼岛、南海、台湾、西藏、贸易摩擦诸如此类都是这个根本矛盾的表象。目前中国的策略是全力维持中美关系斗而不破。这包括承认美国目前的主导性地位,也不挑战西方建立的国际秩序。同时经济上大量购买美国国债,形成利益共同体。2000年时,中国不过持有600亿美国外债,现在则高达1.3万亿。最近美国出现政府关门、提高债务上限的危机,但中国仍然继续增加持有美国国债,这正如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所言:唯一的解释只能是政治上的。2008年,美国危机最为严重的时刻,俄罗斯派了一个高级代表团访问中国,提议共同抛售美债,以毁灭性打击美国。但由于中美的共同利益,中国拒绝了(见前美前财长葆尔森的回忆录《峭壁边缘》)

最近中国领导人提出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也可视为这个战略的一部分。

美国则试图改变反恐战争的战略失误,进行面向亚洲的战略转移。政治上则继续输出民主价值观,除了支持海外反对势力外,更把重点放在支持中国国内反对力量和利用香港发挥影响中国大陆的作用。经济上也加大对中国的压力。包括汇率、贸易逆差和反倾销。

2、中欧不存在地缘政治上的冲突。经济互补性强,同时在维护全球多极化方面有共同利益。另外,中国的崛起正如法国汉学家领军人物高得曼所认为的,将有助于欧盟的一体化。中国的成功不仅给欧盟反思自己弱点的机会,其产生的压力将推动欧盟的一体化。

但是欧盟过于从意识形态本身强调意识形态,从而影响和中国的经济层面合作。另外中国的崛起也对欧盟的福利制度、生活方式形成冲击。特别是大量企业外移造成失业率升高也影响了中欧关系。最近法国知名百货老佛爷在北京开张,法国百姓的反应是整个法国都在搬往中国。过去中国收购的都是小型企业或者被淘汰的行业,如TCL收购昔日的电视巨头汤姆森。但现在中国开始收购法国的骄傲葡萄酒酒庄,甚至法国的经济支柱企业雷诺。这都引发了法国和欧洲对中国的惊惧。

另外,中国处于国家利益需要,一向对欧盟分而治之,今天的德国就是一例。而当中国超越美国之后,更多的国家处于利益的需要而选边站。这些都对欧盟一体化构成挑战。

3、美欧

美欧之间不存在结构性矛盾,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上更是盟友。双方的冲突主要在经济领域。比如欧元对美元霸主地位的威胁。最近爆发的窃听丑闻,就反应了美国对欧洲盟友的防范和不信任。

此外,美国试图保持冷战后一超独霸的地位,这和欧盟追求世界多极化的目标冲突。

二、三方的优势与弱点

1、中国

弱点:

(1)中国尚于处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矛盾广泛存在,而且制度建设任重道远。中国需要更多的时间解决内部问题。这就是中国一方面强大另一方面又显脆弱的根源。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聚焦各项改革,这本身也说明中国内部事务的巨大。

(2)国家还没有完全统一,两岸还处于分治状态,外力仍有介入的空间。香港和澳门只是主权回归,同样成为外力渗透的桥头堡。最近英国外交官员公开声明支持香港的民主化,赤裸裸地干预香港内部事务。

此外,中国还没有有效解决民族问题。10月28日天安门广场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就显示了此问题的严峻。

(3)人口规模庞大而且日趋老龄化,而且是未富先老。近期媒体报道中国将无条件地放开二胎,在人口基数依然庞大的今天就修改计划生育政策,也从另一个方面折射了老龄化的严重程度。当然老龄化也将催生新的行业和消费,但总体上是巨大的挑战。

(4)与周边国家广泛存在领土争端,令中国分心应对。而且由于全球够份量的盟友不足,在面对各方压力时难有外援。

优势:

一是中国已经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整体国势处于上升期。中国并没有特殊的不可解决的问题存在。

二是有利的国际外部环境。当今世界所有大国都处于相对衰落状态或内部问题突出。这是1840年以来中国从未有过的有利国际环境。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独立探索发展道路,更使得中国得以专心处理国内事务。

2、美国

弱点:

(1)本国政治体制日益退化,突出的表现两党竞争越加趋向非理性,各党均有日益台湾民进党化的趋势。10月份的两党不顾国家利益、绑架全球经济的恶斗,举世莫不惊心。

(2)借贷消费拉动增长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但仍然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奥巴马2008年第一次竞选总统的时候,美国债务高达10万亿美元,他许诺第一个任期减少一半,缩减为5万亿美元。结果却是增加到15万亿!第二任期刚刚过去一年就又飞升至17万亿!超过GDP的总量。这样的速度,美国经济全面崩溃恐怕为时不远。

(3)阿拉伯之春拖累美国的战略转移。奥巴马上任以来,对外交政策进行大幅度调整,并把主要力量指向中国。但一场西方没有想到、也不希望发生的民主浪潮席卷中东。一方面昔日的盟友纷纷垮台,过去被列为恐怖组织的政治势力获得权力,另一方面民主化后的严重失序状态令美国抽身不得。从目前看,中东乱局还只是刚刚开始,随着更多的宗教、种族和大国因素的卷入,一场无法想象的风暴正摆在美国面前。

(4)非白人出生率加速增长。2012年,非白人出生人数第一次超过传统白人。在可见的未来,美国的人种结构将发生颠覆性变化,其制度和文化文明建立的人种基础将会消失。这一方面会令种族冲突加剧,另一方面推动美国发展的民族特性丧失。

美国学者亨廷顿曾就此写过《我们是谁?》表达了他深深的忧虑。新加坡前领导人李光耀在其专著《论中国和美国》中,也认为这是美国文明最大的危机。

美国的优势在于仍然是全球第一的经济规模、美元的全球交易地位、远超各国的军事实力、丰富的资源储备、持续的创新能力、人口构成的合理化(既不老化,也不年轻化)。另外,美国还有庞大的西方阵营作为盟友。

3、欧盟

弱点:

(1)虽然整个欧盟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由于欧洲统一进程遇阻,难以以一个统一的力量运作和发挥作用。

这主要是由于主权国家和民主制度的双重因素。主权国家概念,使得民众反对欧盟的进一步整合。而民主制度又造成财政政策无法统一。一个国家的预算是由民选的国会所决定的。不可能由超国家的欧盟控制。但统一的财政政策无法实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则无法解决,更成为欧盟进一步一体化的障碍。

(2)过高的福利制度造成欧盟竞争力下降、资源浪费、资源使用的效率降低。以法国的医疗保险为例,也出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前一人报销全家吃药的现象和浪费。

(3)穆斯林问题日益突出,种族矛盾将频频成为引发社会动荡的诱因。但欧洲不是移民国家,相对于美国式的族群比例变化,尚有可控的机会。

欧盟的优势一是在于它仍然是全球最富裕和发达的地区之一,科技水平仍然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由于这种庞大的历史积累,将为欧盟解决问题提供时间缓冲。

二是欧洲经过几个世纪的战争洗礼,其内部已经没有由于地区霸权争夺而引发战争可能性。这和亚洲仍然处于欧洲十八、十九世纪、仍然存在战争冲突的状态不同。对外,欧盟和中国、美国都不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这样欧盟会在一个比较有利的内外和平环境中解决面临的挑战。

三、结论:

影响中美欧三方关系的因素一取决于各方相互的矛盾和利益共同点,一方面取决于各自内部问题的解决和在此基础上的实力对比。整体而言,中美关系的起伏波动将是国际关系的主轴,中欧和欧美关系相对稳定。中国和欧盟会有一定程度的合作。

从近期的角度看,欧盟内部的问题更难以解决。一是民主体制下,福利制度改革极为困难。二是主权国家为基础的国际社会秩序,很难让欧盟各国进一步放弃主权,加快一体化进程。

从远期的角度看,美国的危机更为深刻。特别是族群结构的质变,将可能导致美国文明的变异。

中国的问题相对属于人类社会常规的发展必然现象,比如走向工业社会出现的污染、腐败、收入差距扩大等。只要中国决策者不出现大的失误,将会顺利度过中等收入陷阱时期。

目前这种大三角平衡未来有两种发展可能:一是中国崛起失败,或者如同当年的日本一样陷入长期停滞。国际大三角变成美国、欧盟两角,或者事实上美国为主、欧盟为辅的一角。二是美国和欧盟无法解决内部问题而加速衰落,中国模式则克服各种困难,再度领先各文明。

宋鲁郑先生做客观察者网,谈中美欧大国博弈。

【翻页查看宋鲁郑与张维为、寒竹、Dubois等听众的会后探讨内容】

 

 

 

 

 

提问环节:

听众:您讲到美国现在面临国内困难最多,但是现在中美关系非常密切,有合作也有竞争。是不是亚洲各国都认为美国衰落是不可避免的,从而导致整个东亚、南亚军备竞赛?这是不是意味着经济中心往亚洲转移的同时,火力点也在往亚洲转移?如果美国衰落加快的话,东亚地区会不会回到欧洲一战之前的状态?

宋鲁郑:我的看法和你不一样。这些国家不是认为美国的衰落不可避免,而是觉得中国的崛起不可避免,他们觉得时间不在自己这一边。如果趁着中国崛起没有完成、美国又想战略转移的这个时机,挑衅中国,还有可能得到些东西。如果等到中国崛起完成了,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了。

听众:新加坡有点特殊,现在有点摇摆。李光耀家族很会把握世界格局,他们想要在夹缝中获得利益,你怎么看?小国的生存有什么策略?

宋鲁郑:新加坡一直发挥着远远超过其国力的国际影响力,根本原因是它在大国间平衡得非常好!李光耀把中国“三国演义”的智慧和战略掌握得非常好,他知道如何借助各方的力量保护自己的利益,发挥影响力。中国弱小的时候,他鼓励中国的发展。现在中国强大了,他又希望引进美国的力量来形成平衡。

寒竹:从国内价值观来看,新加坡还是认同中国的,很多方面和中国是一致的。而且中国和新加坡的关系也一直很好。我觉得李光耀是世界上少有的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他渐渐感觉到中国崛起会对新加坡构成威胁,新加坡可能会被边缘化,会被中国拉入一个系统,所以他希望美国进来。

关于中美欧,如果从这三个角色内部的情况来看的话,中国是最有希望崛起的,美国和欧洲都有很多问题。欧洲的福利国家、种族问题、竞争力问题、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美国也有很多问题。单看内部的话,将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和中国竞争。虽然现在美国排在中国前面,但实际上中国竞争力最强。中国将来崛起超出欧美是肯定的。

美国等西方国家比较短视,目前几年内是摇摆的,又想遏制中国,又不想撕破脸。但是中国的崛起到了临界点之后,情况会改变。中国一旦经济总量超过美国,美国可能会有危机感,对中国采取更强硬更激烈的对策。中国超越美国这个临界点,会导致美国的对外政策发生变化。

欧美亚三方,相对来说,欧洲的竞争力是比较弱的。虽然体量大,但是竞争力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往下走,这主要是欧盟的原因。欧盟对欧洲国家是个陷阱,对德法来讲,欧盟是美国人搞的,表面上是一个声音说话,更强大,实际上是一个骗局,一个假象。有了欧盟,欧洲永远是弱势的没有声音的。欧盟越大,永远都七嘴八舌无法统一。世界不是联盟的主宰,是大国的主宰。如果法国和德国独立的话,就会有另外一个声音,但是只要欧盟存在,欧洲在世界上永远是听美国的,就不可能独立。很多欧洲人的想法是相反的,欧盟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国家。现在欧盟内部种族问题严重,欧洲右派越来越厉害,所有的右翼都是反对把国家主权转让给欧盟的。随着欧洲经济问题越来越严重,种族问题越来越多,右翼的声音会越来越大,欧盟就越不可能整合。

我认为欧盟要成为一个主权国家是根本不可能的,而法国和德国就会陷在里面,无法发出声音,被美国牵着鼻子走。而且美国和欧盟有天然的联系,都是基督教国家,都是同样的制度,最终在国际舞台上,欧盟就是美国的附庸。这个局面对中国是不太有利的,而欧洲的右翼力量的崛起有利于中国大陆的国家环境,也就是说欧洲的右派越强大,对我们越有利。

宋鲁郑:我觉得李光耀的战略和他受英国影响有关系。新加坡此前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在处理欧洲问题的时候,搞的是战略平衡。在拿破仑时期,法国强大了,就联合其他国家打法国。德国强大了,就联合其他国家打德国。英国永远在玩平衡。美国也是,日本强大了,就联合其他国家打日本;中国强大了,就联合其他国家打中国。盎格鲁撒克逊这种文化估计对它也有影响。

另外,我不太同意您关于美中欧关系的看法。其实,中国崛起早就到了美国容忍的临界点,2000年小布什上台后对中国有一系列的围堵,那时候就无法容忍了。但是恰好发生了911事件,,才改变了策略。现在美国想遏制中国已经不可能了,已经太晚了。首先,中国现在力量非常强大,美国没有这个实力。其次,中国已经把美国捆得太紧密了,2000年时,中国只有600亿美元的美债,现在是1.3万亿,双方关系太密切了。

关于建立欧盟,我觉得倒不是美国的阴谋。有以下四点原因:

首先是乌托邦色彩,从罗马帝国之后,欧洲有很多次努力,想重新统一起来,包括拿破仑时期,纳粹德国时期,都有这种努力,但都失败了。罗马帝国灭亡之后,俄罗斯说我是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它有罗马帝国情结,希望重回一个统一的国家。今天的欧盟也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其次,欧盟走到一起,根本是经济原因,并不是事先就有完美的计划,将来就要搞成一个统一联盟,而是随着经济发展一步步起来的。

第三个原因,是为了彻底在欧洲实现和平。通过欧盟,把德国束缚住,大家成为一个共同体,就不会再发生战争了。

第四是国际博弈迫使欧盟必须联合起来,以一个声音说话。中国是8万亿美元,法国GDP才2万亿美元,是中国的25%,意乌法德加起来都不如中国的经济总量大。他们再分开已经没有力量了,只有合在一起。

我认为这四个原因,让欧盟走到现在这个程度。

寒竹:就一个共同市场来说的话,是出于经济原因,当时主要是害怕德国崛起;但是从欧洲共同体转向欧盟的时候,基本上是希望一个声音说话。当欧元出现以后,欧洲的声音在世界上是往下走,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小。欧盟基本上是文明性国家,但是不可能建成主权国家。但是现在世界的构成还是以主权国家为核心。欧洲的右翼是不会同意把自己国家的主权真正让渡出去,建立一个欧洲合众国,这个可能性非常小。未来我是不看好欧盟成为一个合众国。

宋鲁郑:美国对欧盟实行分化的态度。英国总是扮演不同声音的角色,其次是让东欧和西欧分化。一战的时候,东欧、英国全都站到美国一边。至于欧盟未来的前景,欧盟现在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点,现在进也不行,退也不行,如果能够解决掉,就加速一体化;如果解决不掉,可能会加速奔溃。

寒竹:英美对欧盟和德国统一的态度完全不同,对欧盟是支持整合,但是德国统一的时候,撒切尔夫人讲,我们不希望德国统一,她认为统一的德国比欧盟还要危险。所以会监听默克尔。英美对大国是警惕的,对欧盟不放在心上,认为欧盟成不了气候。不是一个层次的国家绑在一起的话,不可能有一个声音。

张维为:欧盟对欧洲国家自己来说,起了一个作用,解决了内部爆发战争的问题,这恐怕是欧盟的一个长处,但是欧盟形成不了合众国。欧洲现在讨论的是已经有统一的货币,需要统一的财政,统一的外交,统计的军事,这个做不到就缩小,比方说几个主要的欧洲国家有共同的外交政策、军事政策、快速反应部队等,这些都蛮难的,所以欧盟处于非常艰难的时候。

关于您提到的中国的弱点,实际上很多弱点可以通过外部政策适度化解,危机有时候也是机会。新提出的“新丝绸之路”可以带动内地经济的发展,是有战略考量的,这一点或许可以考虑进去。

从现在来看,台湾和大陆的关系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时候。台湾的经济已经完全被大陆争夺过来了,一独立的话,经济就崩溃了。汉民族要统一很难,但是任何外部势力想要把它弄出去,也不大可能。

老龄化是个大问题,人口政策要调整,我赞成放开。中国人投资两样东西是不会亏的,一个是教育,中国人重视教育,儒家文化。还有就是敬老,投资这个产业肯定会好。

Dubois: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欧盟建立,之后情况就出现了变化。我们常以空间来划分欧盟,但是空间是空的,没有内容。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签订,在那以后,有了欧洲宪法。但是欧盟是空的,没有根基,是一个空壳。一个没有实质的政治体是不可靠的。

但关键是,没有人想要在里面填充内容。因此,我不看好欧盟的未来。欧盟不能仅仅是一个市场,每个人都需要市场,但它不是人们生活的地方。所以,欧盟必须有其他的东西。

责任编辑:冰焰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准备好为同志们挺身而出了吗?”“YES!”

哥大挺巴抗议持续,美众议长称国民警卫队应适时出动

中央金融办:金融政策的收和放不能太急,防止大起大落

安理会表决:俄方否决,中方反击美方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