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鲁郑巴黎日记:封城十五天,第一次出门

来源:观察者网

2020-04-02 08:15

宋鲁郑

宋鲁郑作者

旅法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宋鲁郑】

2020年3月31日 星期二 晴

今天虽然很冷,但依照艳阳高照。

在封城十五天之后,为了买药,我也终于第一次出门。先准备好出门路条,再带上护照证件,戴上口罩,全幅武装出发。

我没有走公寓的正门,而是选择从院子出去。这么多天没有出门,脚踏上大地都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看着熟悉的景致却倍感不同。

街上人三三两两,还有人在跑步锻炼,确实比平时少很多。但没有一个人戴口罩,我是唯一一个例外。

快到药房时我还很奇怪怎么没有警察值勤?正想着,只见三名警察骑着自行车飞速从我身边超过,停在前面不远的药房前。我走过去,看鉴警察都戴着口罩。我示意了一下手中的路条,又指指旁边的药房,他们只是点点头,并没有要检查的意思。附近的超市也有人进出,但警察仍没有上前检查。其中有位警察也要进药房,我进去后和他保持至少两米以上的距离。

药房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柜台前新增了玻璃罩,把顾客和药房的人隔开。玻璃罩下面还贴着一个通知,要求大家保持一米以上的安全距离。药房的药剂员也换了人,比较年轻,戴着口罩——原来那位大妈估计属于高风险人群,被强制休息了。这时又进来一位顾客,她立马躲得更远了,直接跑到药房的另一头。为此,我倒感到心安:只要大家都有了防范意识,就肯定更安全了。

距我上次出来不过半月,世界完全变了。

从药房出来,我看了下旁边的超市,顾客不多,也没有戴口罩,但所有的收款员都戴着口罩。看来现在的法国除了医护人员、确诊者外,所有仍然必须工作的人都戴上了口罩。

不管法国政府怎么继续嘴硬,事实上戴口罩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防护措施。或许法国民众也明白口罩有用,但国家拿不出,只好说没用。或者法国政府也明白民众明白了,民众也明白政府明白自己明白了,但大家都维持着谎言,互不点破。

不过这样一来,法国一周的口罩耗费量可就不只4000万了。即使向中国订购10亿个,后续也肯定不够。

回到家,先在院子里狂喷一通酒精,再把鞋子脱在外面。进来先给信用卡和手机消毒——信用卡被药剂师碰过,我接过来后又摸过手机,然后把外层衣服放进洗衣机调到六十度高温清洗。路条直接扔进垃圾袋。洗手,洗完手摘下口罩,口罩扔进垃圾袋,再洗手。至此,方告一段落。

这,就是疫情下的巴黎生活。

当初中国为了尽量减少人员外出,开通网上问诊、开处方、买药配送、报销。相比起来,法国的漏洞还是太多。

回来的路上看到邻居一位老太太从超市回来,买的东西不多,也没有戴口罩。她快到家时,把东西放下歇了会,才又行走。她可是高风险人群啊。

这一个镜头其实包含了极其丰富的社会学含义:

一是法国的家庭状况。在个人主义盛行的法国,孩子成年后父母就不管了;当然,父母老了,孩子也不管。我经常在散步时遇到老年人吃力地拉着购物车,也时常过去帮忙送到楼下。有时老太太们还会掏出两个欧元送给我,我往往笑笑摆摆手。在中国敬老爱幼是社会倡导和多数人遵守的美德,在法国就被当作市场行为。

二是法国社会缺乏风险意识。华人只要出来基本上都会戴口罩。当然,这点也和华人根本不相信法国政府一再重复的谎言有关。法国从中国进口的口罩看来是到不了普通民众手里了。

三是法国抗击疫情怕是无法短时期内见效了。老太太出门一次,仅仅买这么少的东西,这说明她出门的频率很高。如此这般,我怎能相信法国的疫情可以很快就被控制住呢?

到今天为止,我已经18天没有去超市了。虽然期间让附近的中国小超市运了些水果蔬菜,米面存货也仍然很多,但还是有不少东西已经见底,需要去法国超市补货。可是现在我对超市有了恐惧症。今天去药房,超市就在旁边,也只远远地看看,并不敢靠近。前几天有华人朋友看到我可以找中国小超市送货,马上找电话给我,问怎么办到的——他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现在法国普通民众都不戴口罩,即使在封闭的超市里也是如此。这么高的风险,让人怎么敢去?再者,法国医疗资源紧缺,轻症一律不管,而不早治疗、早干预,又有转成重症的可能,到时难不成听天由命?最后决定还是先拖一天算一天,再坚持一周,到了拐点就壮胆出去,如果疫情持续,那也只能豁出去赌一把了。

这时真的羡慕后来的武汉,大家根本不用管这些事,小区都会有人配送,居民只要安心待在家里就行。法国因疫情严重,限制大家出门,可是又无法提供配套服务,迫使大家不得不出门。就这表现,还有资格质疑中国数据?从不同的措施就能看出数据的真实性。

今天又和几个熟识的山东留学生联系,知道有一个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国了。回去也好,我很能理解。法国的防疫措施让中国人看得心惊肉跳。当初中国怎么做的,我们都清楚,只要一对比,谁还会有信心待在这?

前几天,法国政府终于下令暂停各城市每周两次的早市,因为大家挤在一起,根本难以保持安全距离。然而这一决定引来很多人的抗议:病毒事小,美食事大。结果政府也只能妥协,宣布25%的城市重新开放。政府会妥协,难道病毒也会心软?

奥地利今天开始强制要求戴口罩,讽刺的是,此前奥地利政府曾禁止戴口罩,谁戴罚谁150欧。不少网友问,媒体和政府是怎样自圆其说的?是否有追责?

事实上不仅奥地利,此前不戴口罩态度最坚决的德国也已有一个城市(耶拿)宣布为对抗新冠疫情,准备用一周的时间逐步让在超市及公共交通等公共场所流动频繁的工作人员戴上口罩。对于普通民众,政府呼吁自行缝制可护住口鼻的口罩,或使用围巾替代。

大家正一步步喊出“皇帝的新衣”。谁都想不到,一个口罩就令所谓的发达国家现出了原形。都说西方在衰落,谁也想不到竟到了这一地步。

不过虽然西方面对口罩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却没有任何自圆其说,前后都是政府下令,民众接受。这事如果发生在中国,应就是轰动全球的丑闻了吧。试想,中国政府连戴不戴口罩这样的常识都不知道的话,西方世界会对中国发起一场什么样的舆论战?但奥地利风平浪静,听不到任何质疑声。

至于追责,更是不可能的。欧美疫情达到灾难级别,却没有一个人出来承担责任,也听不到西方媒体追究谁的责任的声音。倒是美国民主党谴责特朗普初期不作为,但在大选年,谁都知道其用意是什么。总之,除了有政治口水的效果外,不会有任何人被问责。这次疫情终于让全球都看清,西方的问责制是什么。

我对西方不戴口罩惊讶的地方在于,这么一个明显错误的决定,却少有人敢质疑,甚至连复旦大学的张文宏教授谈到这个问题,还都只说应该是文化不同吧,并未直接指出这是愚蠢的低级错误。

假如西方民众都戴口罩,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不戴,大家就会很自然地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太落后,错得离谱;但反过来,却完全不同。这就是软实力和话语权的威力。西方就是有指鹿为马的能力——尽管这个能力会因为严重后果而受到打击。

我现在每天在家,除了写日记就是看书,浏览各种信息。阅读时,有两篇文章很是触动我。

一是钟南山的助理回忆去武汉的过程,期间许多细节震撼人心。

1月18日,助理接到国家卫健委电话,要钟老当天务必赶到武汉。需要说一下背景:国家卫健卫第二个专家组9号到18号在武汉,18号当天一回到北京就开会,由于争论激烈,没有结论,这才有卫健委当即通知钟老一事。

由于钟老当天在广州还有个会,提出可否19号上午出发,卫健委协商后坚持必须当天就要到武汉。此时春运,一票难求。国家卫健委协调到站票,并由乘务人员安排在餐车就坐——当时助理已做好有个小马扎就可以的思想准备。晚餐是高铁的套餐,并没有特殊化——只要是吃过的,都知道味道真不怎么样,我一般都是要么带外卖,要么饭后再乘车。令人感动的是,高铁列车长坚决不收饭钱。

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赶往武汉(图/广州日报)

面对这次疫情,中国政府有多么重视和严谨,从这个细节就可以看出。钟老继非典之后,再一次展现出临危受命,不辱使命的担当,也让人景仰。我很奇怪,这么好的故事,怎么就成不了国内外的头条呢?

另一篇是我唯一的一位自由派学者朋友乔木的美国疫情日记,我看后也是感慨万千。

乔木在国内时,对中国制度持强烈的批判态度,我们之间多次为此发生过激烈争论。后来他决定去美国,我以自己在西方生活的经验,尽力劝阻。在中国再不济,也不会有生存问题,也仍然能做自己专业的事情;要是去了美国,境况会很惨。

劝阻时,我还举了中国社科院某研究所所长的例子。他到美国后只能靠送外卖生活,有一次回去得晚了,发现门口有一大堆警察,才知道太太担心自己,选择报警。还有一次他竞聘上了在一家宾馆打扫卫生的职位,结果第二天去上班时被告知,后来一位黑人大妈也来竞聘,根据美国法律规定,美国人优先。

但后来乔木还是去了美国。正好我在美国看选举,两人还应美国媒体的邀请,又展开一次关于民主的大辩论。

与乔木(最右)一起参加电视节目(视频截图)

乔木到美国后,仍然会写一些生活感悟,行文内涵却已经有了明显变化。他记录自己每天下班后累得睡在地铁里,直到终点站被工作人员叫醒;发现原来美国高速公路也收费……这些生活点滴引来了曾经的自由派盟友的口诛笔伐,甚至要他离开(实际用词是“滚”出)美国。

乔木在其美国日记里提到的都是普通美国百姓——而且还是家庭收入达到中位数的家庭——在面对疫情时,因没有医疗保险所表现出的艰难窘相。他还提到朋友回国后受到的关照和治疗,美国完全没法比。

很有意思的是,一位学者转给我他人对乔木日记的质疑。我看后回道:“乔木的日记没有谈到这个问题,他质疑的什么?请问他真看了乔木的日记吗?”

最近新闻还报道美国一名17岁年轻人被送到急救中心,因没有医疗保险而被拒绝救治,最后死在去公立医院的路上——只有在他死后,才被检测出感染病毒。我再一次重复一个问题:假如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请问所谓的有良知的人们,你们会是什么反应?难道美国年轻人就该死吗?你们就应该保持沉默吗?是不是在你们心目中,只有中国人的命才是命,美国的就不是?

这一次疫情也证明了一个事实: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未必比美国民众差,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还极可能远比他们的高。

最后我要说一句,之所以乔木能成为我唯一的自由派朋友,是因为他尊重事实,有学者的底线。他过去对西方不了解,那不是他的错。他了解了,也绝不因为自己的立场而隐瞒真相。哪怕被群起围攻,也仍然不改事实是唯一标准的理念。

其实医疗专业人士都是令人敬佩的。美国《科学》杂志刚刚发表一项研究成果,认为中国的封城措施让多达70万人免遭感染!这是从学术角度对中国最大的肯定。可是从政治角度来看,中国的封城措施损害人权,是专制,是必须被否定的。按西方政治逻辑,专制只能害人怎能救人?当然,专制国家生产的口罩是民主的。

《柳叶刀》和世卫组织很早就肯定中国举措的透明和高效,但非专业的政治人物和媒体却极力证明中国掩盖真相,不透明。想问问这些人,面对专业问题,我们不应该尊重专业人士的意见吗?

今天欧洲又传来一个更悲惨的消息:比利时一位十二岁的少女因感染新冠病毒身亡,再一次刷新欧洲最年轻死者的纪录。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单日死亡人数继续维持在800以上的骇人水平,英国死亡人数一天之内增加27%,总数超过1700人。而法国今天所有的数据全面大幅恶化:死亡499人,总数超过中国;新增确诊病例超过7000例,总数突破5万。

法国每日因新冠肺炎死亡人数(图/worldometers

欧洲正为无视中国和世卫组织的吹哨,而继续付出难以想像的代价。

需要说的是,一方面疫情日益严重,医护人员承担的压力越来越大,法国政府也在每天晚上八点号召民众在窗户鼓掌致敬,但歧视和攻击医护人员的事件时常发生,要求他们离开所在小区的警告以各种形式出现:或者涂写在他们的车身上,或者写匿名信。今天看到的最新一起事件是一位护士接到一封匿名信威胁:“如果小区有一人感染,你要负责任”。

中国发生疫情时,这类事情几乎没发生过。我们当然可以说中国民众公德心强,但本质还是因为我们有集体主义观念,一家亲并不是口号。不管是汶川地震还是这次疫情,大家众志成城、团结一心,这在今天的西方很少见。

北美确诊总数第一次超过亚洲,增速惊人,死亡人数则超过中国。

今天西方的好消息是在中国的表率作用下或对比压力下,欧洲和美国开始向外提供援助了。欧洲选择伊朗,一是伊朗疫情很严重,二是伊朗核协议在美国退出后面临夭折,欧洲需要以此维持住与伊朗的关系。美国则向意大利援助一亿美元的医疗物资。虽然一开始扣押意大利医疗物资,现在才开始援助,但也算开始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了。

看来,中国的带头作用还真是很明显。当然我们都清楚,如果不是因为西方认为中国的援助是在挖墙角,它们怎么会想起人道主义来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李泠
法国 新冠疫情 口罩 封城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对华‘去风险化’,在德国引发了出人意料的现象”

欧美将“经济制裁”伊朗?以外长:已致信32国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劝不住?以色列誓言“报复”:美国与我们站一起

法军参与?马克龙:应约旦要求拦截伊朗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