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础研究经费占社会研发投入比重多年未涨 学界喊涨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4-04-02 22:28

据《中国科学报》今日(4月2日)报道,3月31日,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荣获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2014年爱明诺夫奖。施一公所在的研究领域属于基础研究。近年来,中国基础研究经费绝对总量不断增长,2012年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总支出已达498.8亿元,位居世界第三。但相对总量却多年未增长,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总投入比重仅为4.8%。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说,近十余年来,中国基础研究投入比重基本没有变化,其所占R&D比例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四国差距较大。

施一公(1967-)

2012年基础研究约为500亿元

《中国科学报》记者日前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相关会议上获悉,基金委2014年度国家财政拨款收入为190亿元,呈继续增长的趋势。

研发活动一般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试验发展三类。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首次突破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三。然而,同年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总投入比重仅为4.8%,总经费为498.8亿元。十余年来,这一比重长期徘徊在5%左右

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立,开始支持基础科学前沿的创新活动。同年又设立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支持高技术研究。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施“稳定地加强基础研究”的发展战略。1997年,我国设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支持国民经济领域中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研究。

一方面是基础研究经费绝对总量的不断增长,另外一方面是相对总量的多年未增长。中国的基础研究经费到底少不少?未来应该如何增加?

2006-2011,年均增长21%

基础研究的经费总量近年来呈不断攀升的趋势。2006年-2012年,我国全社会R&D经费总支出从3003.1亿元增加到10298.4亿元,以年均22.7%的幅度快速增长。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总支出从155.8亿元增加到498.8亿元,年均增长21.1%。从这一点来看,两项支出的增长率保持相对同步。

基金委获得的国家财政拨款数量也能反映出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总量的增长。2003年,这一数字为20.49亿元;2014年,该数字已经高达190亿元。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额度为例,该基金刚设置之初,每名“杰青”仅能得到数十万元补助,如今,其获得的资助已经达到200万元。

尽管如此,很多科学家还是感叹,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太少。以“杰青”为例,西安交通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荣命哲就曾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放在前些年,200万的资助额度是不小,但现在‘千人’的各项资助加起来,可达五六百万,所以相比起来,‘杰青基金’总量还是小。

中科院院士、基金委主任杨卫坦言,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基础研究占研发总投入的比例较高。国际主要创新型国家的这一指标大多在15%-30%左右。而目前中国基础研究投入所占的比例还相对较低,“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近十余年来,中国基础研究投入比重基本没有变化,其所占R&D比例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四国差距较大。”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说。

基础研究投入该不该涨

杨卫认为,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技术之源,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之源,“其重要功能,就是为科学技术的长河浚源清流,从而支撑和引领科技、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追根溯源,还是要靠基础研究的长期积累”。

以欧盟此前公布的“欧盟地平线2020”科研与创新规划提案(2014-2020)为例,其中,基础研究预算为244亿欧元,用于提高欧洲基础研究水平,支持在具有前景的研究新领域开展研究和创新合作,确保欧盟具有开放的世界级科研基础设施,而有关应用技术的预算才为170亿欧元,可见欧盟对于基础研究的重视。

高文说:“相关部门要通过与世界科技强国基础研究投入及其增长趋势进行比较,研究到2020年我国基础研究的投入规模,探讨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在‘十三五’末期达到占R&D的比例为10%的路径和可能性。”

短板如何弥补

当前,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基础研究投入的来源也有明显的短板。

高文介绍,美国基础研究投入中,有60%左右来自联邦政府;中国的基础研究投入中,有90%来自中央财政投入。

还有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企业研发总投入6579亿元中,基础研究7.27亿元,在企业研发经费中仅占0.11%。国内大多数企业更重短期收益,极少开展基础研究。

中科院院士程津培就认为,中国的企业应当增强自身的基础研究水平。此前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调研组就提交一份报告,建议国家应当研究制定激励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的财税政策和评价体系,引导企业重视基础研究。

当然,面对学界要求国家提高基础科研经费投入的呼声,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就表示:“要求提升基础投入比重,首先要搞清楚哪些投入属于基础科研的投入范畴。实际上这个问题很复杂,涉及到很多方面,你说科研机构人员的工资算不算基础科研经费的一部分?因此,需要有机构对此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他还认为,基础研究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很多方面的改革措施与之配套。

责任编辑:董佳宁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德媒这篇文章引人发笑:与其被中国……

“我们不想成为对俄‘战争之门’”

丹麦“私信”特朗普:可以谈

美副防长临别告诫:中国不是苏联,别没事挑衅引发冲突

“洛杉矶山火可能继续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