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二号”卫星成功发射 此前曾两次推迟发射时间

来源:中新网等

2014-08-20 21:32

樊宏湍总算松了一口气。19日上午,“高分二号”顺利入轨。作为“高分二号”火箭系统总设计师,樊宏湍比别人更能体会其中的艰辛和压力:两次发射被推迟,其中一次将火箭分解,对全部管道逐一测试;另一次对个别器件进行更换。288天,“高分二号”在“创造”卫星候场时间新纪录的同时,团队上下也承受着繁重的任务、家人的期待,甚至来自网络的抨击。

搭载“高分二号”的火箭升空

第一次推迟:同款火箭发射失利 被紧急叫停

“高分二号”卫星是我国目前分辨率最高的光学遥感卫星,原计划于2013年12月下旬发射。但就在发射前几日,长征四号乙遥二十七运载火箭在发射中巴资源一号03卫星时失利。使用同款火箭的“高分二号”遂被紧急叫停

“当时的心情很复杂。我记得失利之后,整个试验队都是鸦雀无声,唯一能做的就是通宵分析数据。”来自八院的技术负责人、31岁的张桃源回忆说。提到那时打开手机新闻,满篇都是发射失利的报道及网友的抨击,他苦笑不已。

据航天专家分析,中巴资源一号03卫星发射失利原因在于火箭发动机出现堵塞,其推力未能达到预期值,致使卫星未能入轨。在得出结论后,负责运载“高分二号”的火箭被从太原发射中心拉回上海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全部拆掉重新测试,确保不再发生堵塞。

“将火箭分解,对各个单机全部进行测试,对所有管道内部进行‘内窥镜’检查,就像医院里查肠镜胃镜那样”,樊宏湍打了个比方。他的团队给出一组数据,“对近200根导管一一排查,留下了4399帧照片、337段视频记录”。

2014年5月,“高分二号”卫星“二进宫”,不曾想又迎来挑战。

第二次推迟:在轨卫星的个别器件出现问题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究院、“高分二号”任务总工程师马世俊介绍,因有在轨卫星的个别器件出现问题,“高分二号”定于7月初的发射时间再被推迟。

“按照质量问题归零原则,必须弄清原因,重新组织发射。”马世俊说,设计组随后对器件进行更换。

如今,“高分二号”卫星终于顺利升空。这是中国国产对地观测卫星分辨率首次精确到1米,意味着中国遥感卫星开启亚米级“高分时代”

回顾漫长的288天,身处其间的航天工作者倍感压力。首次以卫星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身份参与其中的刘红雨就说“两次进场,同时还要面对家人的期待。这种压力无处不在,非航天人不能体会”。

也有人提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技术方面,航天专家为本次执行任务的长征四号乙遥二十七运载火箭系统增加了关键设备的冗余备份,相当于上了多重保险。

在此过程中,一批年轻的航天工作者被“锻造”。28岁的郭倩蕊在毕业后即从事“高分二号”研制,“我在发射场经历磨难,与‘星’一同成长”。记者注意到,“高分二号”卫星研制团队的年龄层以“80后”为主,“年轻化”已是中国航天相较于其他国家的优势所在。

眼下,张桃源说“只能喜悦片刻”,因为“发射成功意味着下一个任务的开始”。这个刚过而立之年的中国航天人充满信心,“经过航天文化锤炼,我们将担起一代人的责任”。

责任编辑:董佳宁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哈马斯得到美方保证”?以官员威胁:不会同意

国际刑事法院忍无可忍:再威胁试试

省级督察组现场核实情况,遭故意封路阻挠

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取样之旅

“美军还没撤,俄军就把这里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