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拍卖诺贝尔奖章 沃森曾发表人种不平等言论受抵制

来源:观察者网

2014-12-03 15:17

明天(4日),沃森将成为第一位拍卖诺贝尔奖章的在世诺贝尔奖得主。令人好奇的是,沃森为什么要这么做?按他自己的说法,是为了资助科研和慈善。通常以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影响力,做这些事断不至于要拍卖奖章,但沃森因为“自由言论”捅了马蜂窝,2007年,他发表黑人平均智力较低的观点后因遭学术界抵制而陷入经济危机。

据外媒报道,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之一、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将于12月4日拍卖其诺贝尔奖章,预估拍卖价将高达3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148.8万元)。

沃森表示他打算将一部分拍卖所得为大学和他工作了一辈子的科研机构资助研究项目,他在声明中称:“我希望能为冷泉港实验室、芝加哥大学和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多做些慈善贡献。这项拍卖意味着我也为保持思想火花与正义永存于学术环境做了我能做的事情。”

冷泉港实验室主任,是沃森工作了将近40年的位置。2007年10月25日,迫于社会压力他宣布辞去这一职务。一切都源于此前他的一段话,10月15日,沃森在英国接受《星期日泰晤士》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对非洲的前途天生悲观”,“我们所有的社会政策都基于这样一个设想:非洲人的智力与我们相同,但所有试验都表明并非如此”。他说,人们有一种自然的愿望,认为所有人应该平等,但“那些和黑人雇员打交道的人发现事实不是这样”。

沃森和他身后的双螺旋模型

这番言论被细心而又敏锐的《独立报》编辑发现后,迅速在头版头条登出。随后便成为了英国各大报刊的热点,并受到英国政界、科学界及各种组织的猛烈炮轰。英国技能部长戴维·兰米表示,沃森的非理性偏见使其杰出的科学成就黯然失色,这一事件令人感到耻辱。伦敦市市长利文斯通则对此表示痛斥,认为这种令人生厌的无礼言论是社会的严重退步。英国科学博物馆为此取消了原定授予沃森荣誉奖励的仪式,取消了沃森在该馆的售书活动,认为沃森的言论超出了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随后,与沃森有约的英国其他活动中心纷纷取消了沃森的活动。

紧接着是后院起火,沃森担职主任的美国纽约长岛冷泉港实验室将他暂时停职,他赶忙灰溜溜地打道回府。

《星期日泰晤士》的这位记者夏洛特10年前是沃森的实验助手,曾蒙他照顾,这次沃森去英国为他的新书做宣传,夏洛特花了大力气写了篇沃森的人物稿,一切本该为沃森的光环增色,却反而成了“烫手山芋”。

以这样一种狼狈的方式收场,肯定是沃森始料不及的。这个79岁的老头在一份声明中辩解道,自己不是种族主义者,而“科学不是让你感觉良好的工具,它是为了寻求问题的解答,以获取知识和理解”,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说法“没有科学根据”。这也是所有批评他的科学家的一致意见,他的话根本是种愚蠢且不负责的论断:科学还没有办法很好地区分“种族”,也没有办法很好地定义“智力”,怎么能够随随便便把两者拉扯起来呢?再退一步,即使我们接受智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智力,依然可能陷入另一个误区:智商完全是由遗传决定的。

如果发现黑人与白人在智商测试上有差异,就认定这种群体差异是来自遗传因素,并将其归咎于种族的差异性,那就是逻辑错误。有一个类似的例子可以证明这种判断的缺陷。人的身高具有很高的遗传性,而营养不良的人群的平均身高要比正常身高低,但是我们不能说,这种低身高是由于他们的遗传因素造成的。一项针对2岁以下幼儿的智力测试结果表明,在这么小的孩子中,根本找不到种族之间的智力差异。

一些英国政界人士指出,沃森的言行将会被右翼极端势力所利用。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沃森在皇家协会做出公开道歉后,一些右翼极端势力的网站公开发表文章将沃森比喻为当代伽利略,将反对种族歧视言论者比喻为罗马天主教神职人员,认为沃森就像当年的伽利略一样,不得不在取消言论或接受惩罚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

沃森一向以行为怪异、语出惊人著称于世,并自认为是自由思想家。每当他脱稿演讲时,他的同事会集体屏住呼吸,等待着有争议的观点出现。他曾提出,如果一个胎儿携带可能导致成人后出现同性恋倾向的基因,做母亲的应当有权利实施人工流产。他也曾建议,对于最终会发育成为“蠢人”的胎儿实施流产。对拉丁人的热情浪漫,他得出人类的性欲与阳光浴相关的结论。

前一次触雷的名人是哈佛大学的前校长拉里·萨姆斯(Larry Summers),2005年初,他曾在公开场合出言不慎,说女性由于一些与生俱来的劣势,使她们较难取得科学特别是数学和物理上的成就,所以哈佛很少有职业女科学家。这番话令他备受指责,被弄得狼狈不堪。

责任编辑:宙斯
诺贝尔奖 黑人 白人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欧盟表决通过对华关税,但“大量弃权凸显不安”

“英国终于还了”,中国又躺枪

“拜登罕见透露”,国际油价狂飙5%

事涉中国,“德国将投反对票,西班牙呼吁妥协”

面临“至暗时刻”,乌方讨论“用土地换入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