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天体物理学家、战略科学家陆埮逝世 曾发现伽玛射线暴余辉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14-12-05 14:03

共和国的大师又走了一位。2014年12月3日11时12分3日,我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战略科学家,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国际天文联合会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埮(音tán)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83岁。战略科学家,是指能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指明方向、提供决策依据的科学家。

9月10日,这位从江苏常熟走出来的院士,突发脑溢血倒在赴家乡作科普指导的路上。虽然,他再也没法完成这一次行程满满的家乡之旅,然而,他毕生向学的传奇经历家乡人会永远记怀;太空中,那颗以他名字的小行星将永恒闪耀。

陆埮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原本是学原子核物理的,却“半路出家”将研究方向从“地上”搬到“天上”,终成我国天文学界的泰斗级人物。

陆埮是我国伽玛射线暴的奠基人。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科技事业。其曾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和高能天体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致力于粒子物理、伽玛射线暴、脉冲星、奇异星和宇宙学等领域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主持研制多项国家科研项目,丰富和发展了高能天体物理,特别是伽玛射线暴(简称伽玛暴)和致密星物理理论,引领和推动了我国高能天体物理、伽玛射线暴和致密星物理理论等学科的快速发展,造就和培育了大批杰出人才,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伽玛射线暴是一种来自宇宙空间随机方向的短时间内伽玛射线突然增亮的现象,1960年代被人类所探测到。然而,由于它们持续时间很短暂,其中的一些只持续几分之一秒,导致望远镜难以及时转向捕捉并进行观测。当时的天文学家似乎遇到了一个世纪之谜,哪怕是构想出的最离奇理论,也没有办法证明是错误的。这一切直到1997年,伽玛射线暴余辉被发现后,人们找到了定位伽玛射线暴的坐标与对其持续研究的方法。从此以后,伽玛射线暴神秘的面纱才逐渐被掀开。

“五十多年来,无论是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陆埮始终将探索的眼光瞄准科学的最前沿”,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回忆道,不仅如此,陆埮还将科普看成辐射科学思想的舞台,也把科普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请陆埮做科普报告,不仅有本省的还有外地的,不仅有高校的师生,也有市民学堂的市民和中小学学生。这些在许多人看来很“浪费”时间的事,陆埮如对待科研一样认真。陆埮先生将他毕生精力献给了他挚爱的天文和物理事业,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中科院院士陆埮生前在吴江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做科普讲座。

太空中,有颗“陆埮星”

1932年2月23日,陆埮出生于苏州常熟。喜气洋洋中为他起名的父母肯定不会想到,这个名字在80年后,会用来命名天际一颗小行星。2012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会将一颗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的第91023号小行星以陆埮的名字命名,以表彰他在天文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这颗小行星是在1998年2月23日被发现的,这个日子,正是陆埮的生日。现在,大师已然逝去,“陆埮星”依旧闪耀太空。

陆埮1949年在常熟县立初级中学毕业,考取东吴大学附属中学读高中。此时,他就对自然现象中蕴含的科学问题很着迷,并因此考入北大物理系。1958年至1978年,因为政治运动影响,陆埮除了在大学从事基础课教学外,烧过锅炉、干过木匠,科研只能瞒着人自己悄悄进行。然而,他还是与北京大学时的同班同学不断以通信的方式进行着理论粒子物理方面交流。即使在“文革”期间,这样的通信也没停止,前前后后留下的信件就有3000多封。

1978年,陆埮调入南京大学天文系,研究方向挪到了遥远的太空,专攻天体物理,研究领域包括粒子物理、伽玛射线暴、脉冲星、奇异星和宇宙学等。在南京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的25年时间里,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也出了一批又一批研究成果,他率领的团队在国际上有着相当高的知名度。

提出伽玛射线暴余辉动力学演化统一模型

1984年是中子星发展到夸克层次的关键年,正是在这一年,陆埮与他的学生王青德在国际著名物理刊物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首次证明,“只要中子星内含有奇异物质,夸克弱过程就会极有效地将星体径向振荡在秒级以下的短时间内阻尼掉,表明奇异物质有极强的体粘滞性,比中子物质强许多个数量级,这是奇异物质最重要的动力学特征,也是寻找奇异星的重要依据。”这一论文得到了国际上广泛和持续的引用。8年后,曾任1991年(丹麦)奇异物质物理和天体物理国际会议主席的麦德森在他发表的论文中引用这一文章达7处之多。

陆埮的另一贡献是提出了伽玛射线暴余辉动力学演化统一模型。

1992年以前,国际上关于伽玛射线暴的研究一度处于低谷,发展前景不明朗。但陆埮认准了这一研究方向,始终带领他的弟子对此领域矢志不渝。

伽马射线暴原理示意图

1997年,伽玛射线暴余辉的发现成为当年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之一。陆埮以深邃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敏感性,与他的学生戴子高、韦大明、黄永锋等及时抓住了这一方向。按照标准模型,伽玛暴被认为产生于一个以极端相对论速度膨胀的火球。

1998年,即伽玛射线暴余辉发现的第二年,陆埮和他的学生通过研究发现这种火球在几天、至多几十天后就会大大减速而转入非相对论膨胀阶段,而余辉的可观测时间往往可以延续若干月甚至一年以上。

1999年,他们纠正了前人理论的错误,指出“标准模型不适用于伽玛暴余辉的晚期演化”,并提出了伽玛射线暴余辉动力学演化统一模型,这个模型可以用来描述从早期极端相对论到晚期非相对论的整个演化过程。同年春节,在得知又有一个强伽玛暴发生的消息之后,陆埮立刻与学生们投入到紧张的研究之中,每天都要查找新的资料,关注最新研究动态,并与学生随时通过电话讨论,每周一次的见面又详细交流研究心得。不久,一篇关于论述伽玛暴周围环境的论文诞生了,为研究伽玛暴起源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

2003年,陆埮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4年起陆埮任中国物理学会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分会主任。

2006年初陆埮任南京大学与紫金山天文台共建的粒子-核-宇宙学联合研究中心的主任。

2014年陆埮和王绶琯先生一起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卷。

三十年来,从奇异星到“代参数”,再到伽玛暴的演化与起源,陆埮带领他的学生们艰辛而喜悦地采摘着一个又一个丰润的果实,在国际上产生重要的影响。他们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280余篇论文,著有《从电子到夸克》、《宇宙——物理学的最大研究对象》等书。

奋斗到老,不是一句口号

80多岁老人,常以工作室为家。

“陆老先生真的是一个对工作非常认真、对学术非常执着的人。”目前在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任职的陈静华如是评价。4年前,她因为工作的关系结识了陆埮,并与他和他的夫人成了朋友。

陈静华回忆说,当时,苏州市科协要为苏州籍院士设立一面院士墙,她负责把写好的院士简介拿去给陆埮确认。“走进他的办公室,整整齐齐堆放的,都是学术书籍和研究资料。”而陆埮,就埋首在那些资料中,很是专注。一开始陈静华还担心,一位德高望重的中科院院士会很难接近,却没想到“他人非常和蔼”,对于她的工作也十分支持。

确认完资料,已经傍晚了,可陆埮依然没有离开办公室的打算。“陆院士的夫人告诉我,他经常在办公室加班到很晚,有时候为了准备报告,甚至忙到深夜一两点钟。”陈静华感慨,年已八旬,本该是安享晚年的时候,陆埮却以工作室为家,这种对学术研究的专注与投入是很多年轻人无法做到的。

“人生总是在不断地奋斗,不断地进取。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奋斗到老。”陆埮在一篇总结自己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经历的文章中如此写道。而现实中,他真的做到了几十年如一日,工作到人生的最后一刻。

在回家乡做科普指导的路上,他突然倒下。

这段回乡路,他没走完

9月10日,陆埮突然跌倒导致脑溢血,出事的地点在南京南站。那次,他正应邀到苏州和常熟作科普报告,并指导常熟天文馆的建设。

2012年参加苏州院士回乡活动时,陆埮院士为苏州青少年题词签名。

“陆埮先生十分关心家乡的发展,多次到苏州的中小学校做科普讲座,是我们苏州青少年的榜样。”苏州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纪顺俊告诉记者,对于家乡科技发展的需要,只要时间允许,陆埮从来不拒绝。2012年,已经80岁高龄的他热情回应了苏州院士回乡活动邀约,出席了首届苏州青少年市长奖颁奖典礼,并为参加活动的中学生题字勉励。

“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录爱因斯坦语,与青少年朋友共勉。”这段简短却意义深刻的话,留在了《苏州院士》的书里,也存在了苏州科技工作者、青少年的脑海中。

“陆埮先生是我国天文学界的‘奇异星’,诲人不倦、平易近人、为人正直、待人热情。”纪顺俊说,陆埮的逝世,不仅是我国粒子物理学界、空间科学界、天体物理学界的一大损失,更使后辈失去了一位和蔼可亲的师长。不过,家乡苏州永远以他为傲。


责任编辑:梁福龙
物理学家 物理 院士 中科院 战略科学家 天文物理 逝者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内塔尼亚胡警告布林肯:以色列不会接受

“这是美国自信心下降的表现”

“美国没料到遇上中国这样的对手,出现战略失误”

“美国搞的鬼,针对中国”

福建舰今日首次海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