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威无钱付票息真相:光伏兵败大渡河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4-22 09:23
(观察者网成都讯)滔滔大渡河水,不仅吞噬了出走四川的太平军将领石达开也吞噬了央企保定天威在四川的光伏项目。
4月21日,天威集团正式公告确认,由于2014年度发生巨额亏损,资金枯竭,无法支付总额15亿元的201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8550万元的应付利息。
天威集团是央企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成员企业,2010年销售额超百亿,为何如今连利息也难以负担?外界分析把原因归于天威集团曾经豪赌的新能源领域。
天威光伏项目兵败四川大渡河
天威集团2001年进入光伏产业,除了上市公司保变电气外,还先后在四川成立多家公司主营光伏太阳能相关产品。
本月初,保变电气收到四川省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裁定,正式宣告其参股子公司乐山乐电天威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乐电天威)破产,也标志着保变电气布局的多个光伏项目均告失败。
据了解,这家公司位于四川大渡河不远处,是石达开当年落难战败被清军被俘之地。四川当地人士讲道,石达开兵败大渡河是因为轻敌而中清军埋伏圈,这次天威在大渡河边被砍了马蹄跌下来,也是因为疏忽大意。
多晶硅投资热潮高涨的那几年,作为国企的*ST天威在四川省砸下巨资投了三个多晶硅厂。其中,在乐山"一号工程"的多个项目中,*ST天威参股了两家大型多晶硅生产企业。
由于2008年后多晶硅行业形势一落千丈,在接下来的发展中,*ST天威的业绩也深受多晶硅拖累,甚至不得不对旗下多晶硅厂做出破产、撤资的措施,以集中力量发展主业。
不过,在经历一轮激进扩张后,决定回归输变电主业的*ST天威,其发展道路依然不平坦。
涉足三家多晶硅厂;成第二个石达开
国企在四川投资的多晶硅项目中,*ST天威居于前列。*ST天威大股东为天威集团,在2007年9月,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下称"兵装集团")重组天威集团,后者正式成为兵装集团公司成员,因此*ST天威的实际控制人也转变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在乐山布局多晶硅产业上,*ST天威在2005年宣布出资1.1亿元对川投能源控股的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新光硅业")进行增资扩股。增资后,*ST天威持股比例为35.66%,位列第二大股东。目前,新光硅业经过引入国投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持有公司14.80%的新股东,*ST天威的持股降至30.38%,不过第二大股东的位置不变。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从事多晶硅研究、生产的新光硅业,曾是国内第一家投产千吨级多晶硅的企业,也是中国多晶硅市场的获利者。在2008年,新光硅业实现净利润8.07亿元,为*ST天威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曾供职于*ST天威旗下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天威硅业")的王明辉(化名)表示,天威保变最早投资的新光硅业,刚开始确实为公司挣了不少钱,所以后续又大手笔投资了两个多晶硅生产厂。
天威硅业成立于2007年9月,注册资本9.45亿元,其中*ST天威持股51%,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占股35%,岷江水电占比14%。天威硅业于2008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的年产3000吨多晶硅项目总投资为26.57亿元,其中由三方股东按照比例直接出资9.45亿元,剩余资金17.55亿元由三方股东按照出资比例提供担保向银行融资。
紧接着,2007年12月,*ST天威又联合乐山电力共同出资5亿元组建乐山乐电天威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乐电天威硅业"),*ST天威持股为49%。乐电天威硅业原计划是投资22亿元建设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
甩掉包袱 仍难逃“被俘”命运
由于多晶硅价格大幅下降,新光硅业、乐电天威硅业以及天威硅业自2011年下半年起均处于停产技改状态,并且亏损严重。其中,乐电天威硅业2013年净亏损已达到7.39亿元;新光硅业2012年亏损也高达4.1亿元,进入2013年,亏损幅度仍在加大。所以,*ST天威今年4月计划向乐山电力受让乐电天威全部股权。
此外,截至2013年12月31日,控股子公司天威硅业的净亏损也达到11.68亿元。天威硅业的严重亏损已经令*ST天威无法承担。今年1月2日,*ST天威最终以债权人的身份申请其破产。
"我2012年9月离开天威硅业时,企业早已停产很久了,很多人也就陆续地走了。即便工资还是按时发放,但在那边待着很不踏实,不喜欢整天无聊没事做的生活。作为员工,遇到这种事情,心里也不好受。"王明辉说。
*ST天威在四川的多晶硅投资无疑是失败的,作为国企,批量项目的上马也暴露出其决策的失误。
王明辉介绍,主要是当时多晶硅行业太好了,利润又高,国企领导层很仓促、草率地就决定投资建设项目,即便是说要进行技改,也没那么容易脱离亏损。
"多晶硅2011年、2012年价格下跌特别厉害,企业的生产成本非常高,又因为多晶硅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投资很大,所以多晶硅价格掉到成本线之下后,企业资金就变得非常紧张,财务压力加大,所以也就没有钱再进行技改,国企就更加犹豫不定了。"王明辉说。
另一方面,业内人士介绍,多晶硅企业也属于化工企业,经过一两年的停产后,装置腐蚀严重,设备基本都已经不能再用。企业要想再生产,需要的资金投入并不比新建厂的投入小。
中投顾问研究员沈宏文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包括*ST天威在内的很大一部分多晶硅企业进入时机选择错误,大规模发展多晶硅的战略存在重大偏差。
"中国绝大多数多晶硅企业投产之时多晶硅价格已步入下跌通道,其做法是典型的'高位接盘',国内投资者对多晶硅产业的认识明显不够。在产业集中度提升步伐加快之时,诸多曾经大张旗鼓进军多晶硅的企业都将被迫撤退。" 沈宏文认为。
实际上,2014年初保变电气就已开始收缩其新能源业务,当时被外界认为是“断腕自救”。尽管在第一大股东兵装集团的不断帮助下,保变电气2014年扭亏为盈,但已不再坚持曾经强调多时的输变电+新能源“双主业”战略。
光伏子公司陆续破产,被“清军幽灵”斩首?
14年前,天威集团开启了其宏伟的光伏计划。
记者昨日在天威集团官网上看到如下介绍:天威集团于2001年进入光伏领域,目前已形成了以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及光伏系统集成和应用为主导的光伏产业集群。
多年发展中,保变电气成为了天威集团布局光伏的主要载体之一。借助保变电气,天威集团将其触角伸向有“西部硅谷”之称的四川乐山。
2005年9月,保变电气收购了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光硅业)35.66%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新光硅业曾是国内最早一家投产千吨级多晶硅的企业,被称作“光伏业的黄埔军校”,媒体称其最初资产一度高达近20亿元。
随后,保变电气在光伏领域的步伐加大。2007年,保变电气再次在光伏领域抛出大手笔投资,与岷江水电共同成立了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威硅业)。天威硅业总投资26.57亿元,保变电气持有其51%股权。投产1年后,天威硅业就“创造了惊人的业绩”,并在2010年实现净利润533.08万元。
2008年1月,保变电气又与乐山电力共同组建了乐电天威,并持有乐电天威49%股份。
除此之外,天威集团还于2007年在四川成都注册成立了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和天威新能源(成都)光伏组件有限公司。
好景不长,赶上光伏行业“繁荣期”末班车的天威硅业率先在低谷中倒下。2014年1月2日,保变电气发布公告,宣布“将以债权人身份申请公司控股子公司天威硅业破产,目前已被法院受理”。值得注意的是,申请破产的两年前,天威硅业就一直处于停产检修的状态。2014年1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天威硅业厂区调查时也看到,那里已没有生产的迹象。
在天威硅业之后,新光硅业与乐电天威也相继走上停产技改、申请破产的道路。2014年12月,新光硅业大股东川投能源公告了前者正式破产一事。遇冷的多晶硅生产不光让保变电气债务缠身,还增加了该公司与其他股东之间的嫌隙:2014年乐山电力因债务问题将保变电气告上法庭。
不再坚持“双主业”
实际上,在申请天威硅业破产时,天威集团已经意识到应在新能源领域收手,否则很有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统计显示,自2013年以来,保变电气的大股东兵装集团通过增资、资产置换等多种方式,累计为其注资了120亿元,保变电气也曾计划豪掷10亿元资金帮助天威硅业完成技改。
一再“输血”下,保变电气终于在2014年扭亏为盈,交出了6770万元净利润的成绩单。不过,记者注意到,保变电气的“双主业”战略已经发生了调整。财报显示,新能源产品在保变电气主营收入中的占比,从2011年的35%下降至2014年的不足0.01%。
“公司上市之初是国内主要的输变电设备供应商,以生产和销售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为主。后根据‘双主业、双支撑’发展战略,积极拓展新能源业务,逐步形成了输变电、新能源双产业模式。”保变电气在2014年年报中称,“2013年起,公司结合实际情况,根据聚焦输变电主业发展思路,保变电气产业资源不断向输变电产业集中。”
天威硅业的破产无疑是主动“断腕”的表现。此前,保变电气方面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直言“此举有利于公司聚精会神发展输变电产业,加快清理非主业子公司及亏损子公司步伐。”
石达开在大渡河被清军俘虏后,被四川总督骆秉章杀害在成都,石达开的出走,让太平天国起义军从此失去元气,然后消亡。天威作为堂堂一个央企,光伏产业兵败四川大渡河后,连8550万元的中期票据都无法到期支付,是否也从此走入太平军没落之路?
天威光伏大渡河落难记
▲2005年9月,保变电气收购新光硅业35.66%股份
▲2007年,保变电气与岷江水电共同成立天威硅业
▲2007年,天威集团注册成立天威新能源控股和天威新能源(成都)光伏组件有限公司
▲2008年1月,保变电气与乐山电力共同组建了乐电天威
天威新能源之路
▲2014年1月,天威硅业申请破产
▲2014年12月,新光硅业正式破产
▲2015年4月,乐电天威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