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才是屠呦呦获诺奖真正的预言帝: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来源:观察者网

2015-10-06 10:55

屠呦呦凭借药品青蒿素的研究,成为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人,这一消息让全中国的媒体都轰动了。屠呦呦出生于浙江宁波,她获奖后,浙江本地媒体显得要更为激动一些。近日,杭州媒体《都市快报》揭开了屠呦呦平生中的一些轶事。“呦呦”这个名字朗朗上口,引发了不少读者的疑问,这名字到底语出何处?原来,屠呦呦出生于世家,长辈在取名的时候更是引用了《诗经·小雅》中的篇目。不过,更有意思的是,屠呦呦这次获奖似乎冥冥中有定数,而《诗经·小雅》中的《鹿鸣》一篇穿越了两千多年的障碍,似乎早已“预言”了如今的一切。

不信?

且听诗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屠呦呦曾获医学界重磅的拉斯克奖

以下为报道全文:

昨天(5日),85岁的宁波老太太屠呦呦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与另外两位外国科学家分享)。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由寄生虫引发的疾病困扰了人类几千年,构成重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

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585万元人民币),屠呦呦将获得一半奖金,另外两位科学家将共享另一半奖金。

昨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示祝贺。

家里的独生女 老家在开明街

屠呦呦(资料图)

屠呦呦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的人。她是我们浙江宁波人,让我们感到特别骄傲!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在宁波出生,祖籍宁波鄞县(今宁波鄞州区)。

屠呦呦是家里的独女,父母很宝贝她。屠呦呦的名字是父亲取的,来自《诗经·小雅》的名句“呦呦鹿鸣”,意为鹿鸣之声。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她的老家在宁波海曙区的开明街26号,是民国初期的优秀建筑。

这套房子是她外公的。外公姚庆三是经济学家,曾任香港甬港联谊会会长,对香港中银集团的发展以及祖国的金融事业,贡献良多。

在宁波效实中学和宁波中学读高中

1948年春至1950年春,屠呦呦在宁波效实中学读高一高二。

昨天,效实中学校长周千红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说,尽管是60多年前的事情,但是学校资料库里还保留着屠呦呦当年的成绩单。因为效实历来考试都比较难,所以她的分数看起来并不是很高。

屠呦呦中学时期的成绩单

1950年,由于效实中学和宁波中学一些班级的合并调整,屠呦呦转学到了宁波中学。

屠呦呦的高中同班同学陈效中是清华大学的老教授,初中时与屠呦呦丈夫李廷钊是同学,高中时与屠呦呦是同班同学。后来大家都考到了北京,两家人经常走动。陈效中说,屠呦呦是高二时从效实中学转到宁波中学的,在班上不声不响,经常上完课就回家,成绩也在中上游,并不拔尖。

屠呦呦在宁波中学的同学翁鄮康校友说,当时他们一同在宁波中学读高三,男女同学之间很少说话,其实也并不是特别熟悉,只是觉得她为人很低调,表现也不是很突出,但是读书很认真。

“她很普通,衣服穿得也很朴素,在同学当中,也不是特别引人注目。不像我们班上另外一个女生,演了一场白毛女,就很有名了。她属于默默无闻型。”翁老回忆说。

屠妈妈常做腌香螺托人给她捎去

1951年,陈效中考上了清华大学,屠呦呦考上了北京大学,读的是生物药学,当时这个专业还比较冷门。

毕业后,屠呦呦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的中药研究所工作。

这是20世纪50年代,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前右)与老师楼之岑副教授一起研究中药

陈效中说,寒暑假回家乡,屠妈妈还经常让陈效中带好吃的东西给宝贝女儿。屠呦呦特别喜欢吃香螺,屠妈妈就做成腌香螺给她捎去。

屠呦呦的丈夫李廷钊毕业后到苏联留学,回国到北京时,见到曾经暗恋的对象还未结婚,就大胆表白了,然后他们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陈效中说,别看屠呦呦现在是个慈祥的老太太,当年长得还蛮清秀,戴眼镜,梳着麻花辫。

屠呦呦现在多数时间都在北京。丈夫李廷钊在北京的钢铁研究院工作。屠呦呦有两个女儿,一个在英国剑桥大学做行政教务工作、一个在北京。

屠呦呦是一个很恋旧的人。她曾托陈效中拍下老屋的照片寄到北京。陈效中搬回宁波东钱湖畔居住后,屠呦呦还给他写过信。

2012年,效实中学百年华诞前夕,屠呦呦曾以《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书专赠母校。她在北京还经常参加效实校友会的活动。

她家务事不灵光 基本都由先生做

陈效中还记得屠呦呦生活中的几件趣事。

他说,屠呦呦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不太会照顾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

“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让我帮忙找找,我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不像一般女生收拾得那么停当,同学们见了后都笑话她。她家务事不灵光,成家后,买菜、买东西之类的事情基本上都由先生做。”

还有一次,几个人来宁波开会。屠呦呦因为还要出席一个重要场合,多留了一晚,第二天单独坐火车回京。

结果,发生了一件非常好笑的事:火车停靠途中站点时,屠呦呦下车走走。结果,火车开走了,她竟然被拉下了。

陈效中说,屠呦呦是个执着的人。只要她喜欢的事情,就会努力去做。

屠呦呦(资料图)

快报曾预言她“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

尽管在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但工作中,屠呦呦十分严谨,兢兢业业。

她从参加工作起一直在中医研究所工作,在青蒿素研究上,花费了无数精力。屠呦呦后来身体不太好,与当时长期做实验有关。

接到相关的研究项目时,她的女儿才3岁,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老母亲抚养。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

为了青蒿素,屠呦呦付出了很多。后来关于青蒿素究竟是谁发明的,引起过一番争议。对此,屠呦呦曾向陈效中表示,她有过不开心的日子。

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美国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让她赢得了世界级的荣誉。快报当时也做了相关报道,预言她很“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

美国拉斯克奖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颁发给屠呦呦

昨天,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日本科学家大村智。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由寄生虫引发的疾病困扰了人类几千年,构成重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坎贝尔和大村智发明了阿维菌素,从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今年的获奖者们均研究出了治疗“一些最具伤害性的寄生虫病的革命性疗法”,这两项获奖成果为每年数百万感染相关疾病的人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治疗新方式”,在改善人类健康和减少患者病痛方面的成果无法估量。

屠呦呦获诺奖 火了《诗经》中的一首诗 会不会火了葛岭?

《诗经·小雅》中有一首诗叫《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这是写宴会的名篇。唐代起,科举庆宴就叫做“鹿鸣宴”,喝酒,唱这首诗。

屠呦呦的名字,出于这首诗。她获奖之后,网友纷纷引用此诗,点32个ZAN,“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了。

诗中说:“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研究青蒿素获奖,真是太巧的巧合。

浙大教授蔡天新昨晚发微博说:“博友留言,当年屠奶奶阅读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时,发现青蒿抗疟是通过绞汁,而非传统中药水煎。于是改用乙醚提取,果然药疗效非凡。可见此番诺奖,1600年前葛洪有功。明天,攀缘葛岭游人会否增多?”

都市快报记者 林碧波

责任编辑:李晽
诺贝尔奖 诺贝尔 科学 科学家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习近平:中塞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在徐徐展现

福建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欧洲战略自主正触底反弹,对华合作能更好认清方向”

习近平抵达贝尔格莱德,塞空军战机为专机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