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7号整流罩坠黄岩岛海域 返回舱将在东风着陆场降落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16-06-26 14:25

长征7号成功发射。“火箭飞行正常……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这几句话,一直在耳边回荡。

之后我们听到的新闻就是发射成功,载荷顺利入轨,那在此过程中火箭怎样了呢?包括位于琛航岛上、我国唯一的深海陆基测控站——西沙测控站在内的各方测控点,接力把火箭飞行数据实时传到中心。火箭大部分残骸准落在南海,其中,整流罩残骸溅落在黄岩岛附近海域。

火箭发射后,167秒,火箭助推器最先分离。

火箭助推器分离(没有整流罩分离画面,大家将就下吧)

182秒,火箭一二级分离。此时,火箭已经飞出地球大气层。

211秒,整流罩分离。地面跟踪测量数据显示,长征7号整流罩残骸溅落中国南海黄岩岛附近海域。

火箭残骸的飞行路线,与火箭、载荷一样,也要经过周密的计算,以划定落区,通知疏散,避免伤及地面、海面人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高级工程师李聃曾介绍说,控制落区主要是靠轨道设计,必须确定助推器耗尽关机时的速度、位置和高度,要满足我们事先计算的条件,在这个条件下它会自由落体,下来以后会落在我们设定的区域。所以,在飞行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计算火箭的位置。

另外,按照任务计划,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将于26日下午在东风着陆场返回。这是第一次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启用东风着陆场,此前,它一直作为四子王旗的备用着陆场。

为什么在这次任务中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返回?到底有哪些考虑?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卞韩城25日进行了权威解读。

“着陆场的确定与这次发射任务的试验目的有关。”卞韩城说,根据任务方案,搭载返回舱的主要目的是验证返回舱的气动外形设计,获取气动力和气动热等相关数据,为新一代飞船研制积累实验数据。“为了更好地检验返回舱,需要在返回段设置出最复杂的气动环境和着陆环境进行试验。”

在飞船返回阶段,首次采用弹道方式返回——在长征七号上面级和返回舱组合体分离后,指挥控制中心不对返回舱进行控制,返回舱依靠分离时的速度和姿态返回着陆。“相当于我们扔一块石头,从手里扔出后的石头的落地方式。”卞韩城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在返回舱着陆的过程中,由于它会受到风速等气象因素影响而改变轨迹,所以增加了飞船着陆点的不确定性,使着陆范围扩大。目前设定的返回舱着陆区域范围为2万多平方公里。“虽然增加了测控回收难度但却能获得更为珍贵、真实的实验数据。”卞韩城说,为了满足这样的返回方式,需要有一个广阔的着陆场空间。

无怀野人解读:
我们要在中沙和黄岩岛建立测控站,要在黄岩岛好好打捞一会。

责任编辑:陈轩甫
长征火箭 长征七号 返回舱 黄岩岛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俄联合声明重量级要点,不只有图们江出海口

首付、利率双降!央行打出重磅组合拳

《联合声明》多次点名美国及其盟友,俄专家这样说

习近平同普京在中南海小范围会晤

上万字!中俄联合声明全文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