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保险业务涉“非法经营“,“准时保”或成鸡肋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7-08-30 18:14

保监会向来注重严厉打击非法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等行为,根据《保险法》,一旦认定了其非法经营商业保险业务,保险监管机构可以对其予以取缔,并可能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近日,中国经济网-科技频道调查发现美团为外卖推出的准时保业务构成了实际的保险业务,但并未取得相应的保险业务经营资格。

准时保涉嫌“非法经营”

保监会于2012年2月22日作出的保监厅[2012]62号中载明:实践中,符合商业保险特征,以保险费以外名义向社会公众收取费用,承诺履行的义务中含有保险金赔偿、给付责任或者其他类似风险保障责任的活动,可考虑认定为非法经营商业保险业务行为。在使用美团外卖APP时,发现该平台提供了准时保服务的用户,将在订单不能准时送达时获得赔偿。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科技频道在查阅美团《准时保服务协议》发现,若订单实际送达时间晚于预计送达时间15分钟,赔偿订单实际支付金额30%;订单实际送达时间晚于预计送达时间30分钟,赔偿订单实际支付金额70%,并且恶劣天气、夜间等全部时段均可享受保障。不过,仅有美团专送,且在线支付的立即送出订单(非预订单)可购买准时保。

尽管在美团《准时保服务协议》中,并没有写明保额收取的标准,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科技频道研究发现,保额会根据订单的价格增加或减少,为订单金额*0.03,但保额的上限为5.71元,即订单价格为300元以内,最高赔付金额为200元,属于典型的保险产品。

保险资质及牌照悬疑

据了解,2015年4月,美团就上线了与外卖相关的保险业务。但从事与保险相关的业务,需要有牌照——直接从事保险业务,需要有保险牌照;与保险公司合作上线保险产品,也需要有保险兼业代理资质。

这一点,在公开渠道,美团并未进行任何表态。同时,也未能查询到美团具有牌照资质等。

“从目前来看,美团准时保业务的背后并没有保险公司,这其中有两个可能,一是‘准时’不是可保风险,其中风险无法评估,保险公司不愿为美团定制相关保险;二是美团不愿与保险公司分享收益,于是抛开保险公司单干。但是要经营保险业务,必须取得相应的业务牌照。”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

而根据2002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的规定,“非法从事商业保险业务活动的、超出核定的业务范围从事保险业务或者兼营本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业务、未取得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或者经纪业务许可证,非法从事保险代理业务或者经纪业务活动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予以取缔;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保险或沦为制造口碑的工具

美团外卖专送业务部总经理魏巍曾表示,“准时保服务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保障和提升消费者的点餐体验,另一方面也督促商家和配送团队提升服务能力和配送效率。”

可惜的是,从目前的效果和既有的逻辑来看,准时保并不能很好地服务消费者,仅仅只是美团制造口碑的工具。

“今天加班不想出去吃饭,就叫了美团外卖,还顺便买了一个准时达的保险。预计送达时间12:40,就这样一直等到12:40然后骑手电话,说是已经在路上了,要晚点送过来。我没有在意,本来还以为是骑手本着为客户负责的态度,提前通知一下。可我没想到的是,骑手已经点了外卖已送达。就这样,又等了20分钟,才等到骑手送到。问题是我买了美团准时达的保险啊!骑手提前点击已送达,这是不是违规了?”这位美团外卖用户的经历并不是孤例。“骑手未送达,就已提前点击已送达”早已成为了美团外卖的一大投诉点。

而存在的另一种可能是,美团骑手因害怕承担“准时保”产生的罚金,而优先配送购买了准时保的订单,造成其他用户不能及时收到外卖,这无疑将降低美团外卖的整体质量。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科技频道就“美团是否获得保险经营资格”和“是否知道美团骑手存在提前点击外卖已送达”向美团询问,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责任编辑:程北墨
外卖 保险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