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还是事实,中国瑞幸与美国星巴克谁说了算?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5-15 20:50

【观察者网TMT报道】被赋予互联网“魔力”的几乎所有线下零售都有一个通病——嗓门特别大。

今天(5月15日)下午,在4个月内风靡写字楼的网红咖啡瑞幸发文向星巴克宣战,公开信称,瑞幸在合作中发现星巴克与很多物业签订了排他条款,导致物业有闲置铺位也无法向其出租,其次,星巴克施压要求供应商站队“二选一”。瑞幸表示星巴克这种行为涉嫌垄断,将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向国家反垄断行政执法机构进行投诉。

与瑞幸病毒式爆红的现象一致,其对星巴克的公开控诉也在一天之内迅速被各大媒体关注。有意思的是,不同于瑞幸的“声泪控诉”,星巴克的回应相当淡定且强硬,并直言瑞幸是炒作。

据多家媒体报道,星巴克回应称“我们无意参与其他品牌的市场炒作。我们欢迎有序竞争”。

问题来了,到底是打着新零售旗号的瑞幸“碰瓷”星巴克,还是已经占据中国咖啡半壁江山(瑞幸公开信数据)的“巨无霸”星巴克已经可以“横行无忌”了?

首先,瑞幸迫切需要新一轮曝光。公开资料显示,瑞幸咖啡由原神州优车集团COO钱治亚创建,于2018年1月1日陆续在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试营业,目前已完成门店布局525家。在刚开始由汤唯、张震等明星代言和大规模补贴引起热潮之后,如今的瑞幸品牌曝光度开始下降,虽然手上持有10亿资金,但架不住重资产和补贴消耗,包括525家门店的装修、租金、人工等运营成本,还有前4个月的庞大的获客成本。

钱治亚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时坦言,瑞幸目前确实是在亏本卖咖啡。与所有互联网思维创业方法一致,先占领市场再图盈利。试营业期间,瑞幸通过“买2赠1”、“买5赠5”等福利迅速扩大了市场,而必须在官方APP上下载才能购买的方法,也使得瑞幸每送出一杯咖啡,都代表一位新用户。扣除咖啡成本,瑞幸获客成本在10-20元。其在5月8日宣布正式运营的发布会上宣称,4月18日其APP位居苹果手机应用商店美食佳饮免费排行榜第一名,若再加上安卓APP下载量,其获客成本惊人。

此外在当天的发布会上,瑞幸表示其品牌战略为“无限场景”,同时满足用户商务、外卖、自提的需求,实现对工作和生活场景的全方位覆盖。相对于星巴克定位的中高端人群,瑞幸可以说是“通吃”。此外钱治亚还在发布会上直言,“超越星巴克,确实是我们这个团队创业的目标。人总是要有理想的,万一实现了呢?”这也意味着,从创业之初,瑞幸与星巴克势必有一战。

其次从星巴克来说,“排他条款”似乎确有其事。有自媒体搜索发现,2011年5月版本的星巴克店铺租约的格式合同,其中第五项场地的使用中,专门规定了“排他性”。条款所列内容与瑞幸所控诉的几无差别。

如若条款属实,瑞幸的生存的确非常小,控诉也在情理之中。可是,为什么只有瑞幸一家向星巴克发起控诉,其他常见咖啡品牌如COSTA、迪欧咖啡、漫咖啡、ZOO COFFEE、太平洋咖啡、上岛咖啡……这些早就在中国生根发芽的咖啡品牌没有提出异议

那么星巴克是否构成垄断?瑞幸所诉是否成立?从法律角度来看,一名商业垄断领域律师对经济观察网表示,“主要看星巴克是否在相关市场有支配地位,所述行为是否有正当理由”,“相关地域市场应该有很多个,每个城市里可能都有多个相关地域市场。不能简单从中国来看。”

有趣的是,在瑞幸控诉星巴克霸王排他协议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这样一条信息——瑞幸3倍工资挖角星巴克

有接近瑞幸咖啡的人士向《北京商报》透露,该公司从去年12月开始从对手品牌星巴克挖人,主要招募对象为中高层管理人员,且瑞幸咖啡给出的部分岗位工资超出星巴克同岗位3倍以上。根据上述人士以及部分星巴克员工的不完全统计,星巴克北京市场约有1/7的员工已被挖走,其中,部分重要门店的高端手冲咖啡岗位员工甚至被挖走了接近1/4。

附瑞幸咖啡公开信



责任编辑:弘毅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将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

巴总理召开紧急会议,“事关在巴中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