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岛川:天皇重获尊崇,明仁走了另一条道路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5-03 09:01

田岛川

田岛川作者

东京大学日本史博士生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田岛川】

平成31(2019)年4月30日下午,笔者一边观看NHK直播明仁天皇的退位礼正殿仪式,一边写下这篇小文。在平成最后一天,回顾明仁天皇在平成30年间所创造的“象征天皇”究竟是怎样一种模式。

《日本国宪法》第一条规定,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也是日本国民统合的象征,其地位基于日本国民之总意。这句话便是所谓“象征天皇制”的核心。然而“象征”只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其内涵到底是什么,如何做才是一个合格的“象征”,宪法并未明言。

2016年8月8日,明仁通过视频向国民表达希望退位的讲话,将其认知的象征天皇所应担负的责任归纳为两类:一,进行宫中祭祀,为国民和和平祈祷;二,前往全国各地,慰问国民并倾听国民的声音。而就在30日的退位正殿之仪上,安倍作为国民代表致辞时也做了类似概括。   

其实,全国规模的天皇行幸访问以及绝大部分现存的宫中祭祀都是近代以来创造的“新传统”。“象征天皇制”看似是对战前“权威天皇制”的完全否定。但如果象征天皇制的核心内涵正是以上两点的话,那不得不说天皇和首相所认知的象征天皇制在某种意义上仍然是战前天皇制的一种延续。

上世纪80年代前,日本社会舆论调查显示,国民对天皇的关心并不高,所谓“尊崇、尊敬”皇室的想法也不是社会主流理念。在冲绳等地,反天皇制势力更是根深蒂固。1980年前后,《朝日新闻》民调显示只有40%多的民众“对皇室怀有亲近感”;到了今年4月,数字已经变成了76%。《冲绳时报》和冲绳放送4月底的民调更是显示,受访冲绳民众87.7%对天皇“抱有好感”,比30年前跃升了34%。

短短几十年,日本国民对于天皇制的态度有了巨大改变。

1975年11月,两人访问冲绳时曾被投掷燃烧瓶,所幸均无大碍。

而让象征天皇制在民意支持率上取得如此优异成绩的,正是明仁和妻子美智子。他们深知宪法中所规定的,天皇的地位是基于日本国民的“总意”,民意才是象征天皇制的基础。于是,在获取民意支持的道路上,明仁和美智子这几十年可以说下足了功夫。

笔者看来,平成时代天皇制的最大特征就是在战后天皇制的基础上调动、牵引并利用民意。这么说可能略显刻薄,但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确实精于此道,且做得非常好。战前天皇制获得压倒性民意支持,多少有着国粹主义、国体教育洗脑的成分,但从战后初期民意支持中落到如今对皇室尊崇观念的复兴,明仁探索的是另一条道路。

调动民意

民众对天皇制的支持度在1980年代以后大幅上升,一是得益于明仁自己总结的“前往全国各地,慰问国民并倾听国民的声音”这一行动;二是得益于美智子的引领。

2018年10月10日,明仁夫妇查看日本地图,上面每个图钉都表示着两人曾经行幸过的地方,两人的足迹踏遍日本。大范围巡幸、与国民接触正是平成天皇制民意支持的基础。(宫内厅 图)

昭和天皇战后也曾巡幸全日本,但当时多少还带有一些战前威严的影子。明仁在皇太子时期所展开的全国行启则完全不同:所到之处,他会和一般百姓坐下来聊地方具体民生,询问国民生活中的困难疾苦,亲自和民众面对面进行长达2-3小时的语言交流。

明仁继位后,每逢灾害便和美智子迅速出现在灾区。一张张亲自跪下来、和灾民同一视线高度的慰问照片,对于习惯了天皇威严形象的日本国民来说,极具视觉冲击。

其实,接受战前帝王教育的明仁一开始也是以站姿面对坐在地上的民众。最早亲自跪坐下来、和灾民同一视线高度对话的是跟随明仁出访的美智子妃。

美智子出身平民,与明仁结婚时便已引发过一场“美智子风潮”;如今结婚60年,美智子皇后在日本女性群体中的人气仍是绝对压倒性的。两人婚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两人一同出访时,媒体对美智子妃的关注都远高于皇太子;而在亲近民众方面,美智子妃很多时候成为明仁的“模范”。可以说,没有美智子的引导,如今的平成皇室形象可能就无法形成。

两人在1966年的一张合照这两天又在推特上火了,点赞数千,足见人气之高

从慰问灾区到访问各种残疾人福利设施、养老院、麻风病隔离疗养院……这种类似儒家理念中的“仁君”形象,大概是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这些年人气不断升高的最重要原因。

当年两人刚开始奔赴灾区慰问时,地方还是会传出类似“我们要的是救灾物资,根本没人力物力接待皇室,皇室的人不要来访问添麻烦”之类的反对声。在访问冲绳时更是被扔过燃烧瓶。但是慢慢地,随着民意的升高,“添麻烦”这种声音逐渐消失,甚至如今在冲绳对天皇制抱有好感度也正成为主流。日本社会上发出的质疑大都变成肯定、尊敬和赞扬的声音。

2016年5月19日,明仁夫妇慰问熊本地震灾民。这种跪坐慰问的形象,已经成为平成象征天皇制最具代表性的视觉特征。(IC Photo 图)

当天皇访问灾区时一片赞美,而首相等政治家在同一时间段慰问灾区却还是会被批评出现 “添麻烦”,区别对待的背后是对天皇和政治家的不同情感。因为有了尊敬,民众对天皇慰问民众的主流态度便是感激,或许也有人反感,但在主流民意下,这种声音越来越难发出来。

如今,大多并未经过战前国体教育的日本民众对于天皇崇敬感不断提高的原因,主要是出于对“仁君”形象的“感激”,这种崇敬与纯粹右翼意义上的尊崇不同。但这种“感激”原本就是基于将皇室视为“云之上”的存在的思维上。

“云之上”的至尊者频繁奔波于灾区,跪坐下来慰问灾民,这个镜头似乎就是平成象征天皇制的核心形象。最近几个月,各大电视媒体都在反复重播这一画面。

民间“感激”之情的普遍存在,至少说明在日本国民心中,相比于普通的人,天皇本就是更接近于“云之上”的存在。战后昭和天皇发表人间宣言否定天皇神性之后,日本人关于如何构筑天皇的“人”性有这样一种设想:天皇应该淡出公众视线,直到战前神化的天皇形象逐渐被淡忘,直到人们能再次以平常心来对待皇室,天皇才能够真正成为“人”。

现在看来这种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哪怕频繁曝光的初衷是为了让亲民慈善行为带动民意支持。但回过头看,与其说是支持,不如说这演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崇拜。

传统右翼看来,为了获得民意支持而“迎合”民众、不惜跪下来慰问灾民的天皇,并不是他们理想中希望恢复“威权”的天皇形象,这是丧失“尊严”的。但至少和左翼相比,右翼对天皇的认识和主流民意如今有了更高的共识。两者在“云之上”“尊崇”问题上有一定共识,只是在“屈尊的感激”和对“权威的崇拜”的具体尊崇模式上存在分歧。

传统印象中,可能中老年人更倾向于尊崇皇室,而年轻人的关心度更低。

正巧文章写到这里时,日本时间已来到令和元年5月1日。东京下着大雨,电视节目播放着民众聚集在皇居前广场二重桥前高呼“令和万岁”迎接新时代的画面,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高呼万岁的人群并非中老年人,而是以青年人为主。

在二重桥前雨中等待令和到来的年轻人(产经直播截图)

笔者在日留学,偶尔会去围观昭和天皇祭、天皇诞生日一般参贺等场合,近年尊崇皇室群体的青年化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和朋友聊起这个问题时,有朋友认为,或许是在当下这个时代,年轻人逐渐失去方向感和归属感,需要从天皇这一象征中寻找归属和认同的心理因素所导致的结果。无论如何,当一群青年人站在二重桥前呼喊万岁的情景出现,对于研究日本近代史的笔者而言,还是有着极大的视觉冲击。

30日,遥拜的日本年轻人(@凤凰李淼 图)

牵引、利用民意

君主尽可能获得民意支持,或许是大多数君主制国家的共性。君主立宪制国家中,国民对于君主的民意支持多少有些“权威崇拜”也是不难理解。然而最近两年,日本皇室和民意之间似乎进入一个新阶段,长久积攒下来的民意基础开始以一个固定的形式被皇室所“消费”或者说“利用”。

这要从2016年天皇向民众表示自己希望退位的事情说起,本以为要到明仁天皇去世后,这件事才会被法学历史学人士拿出来批判天皇违反宪法,但没想到最近各种批评书籍便纷纷出版。简而言之,不允许天皇生前退位是作为国家法律的《皇室典范》所规定的,天皇公开表示自己年迈体衰、难以履行天皇职责,作为人之常情自然可以理解,但按宪法规定,此时正常程序应当是天皇通过宫内厅向内阁反映自己退位意向,再由内阁牵引民意进入法律程序。

不过设想一下,如果安倍内阁出面说,天皇年事已高让他退位吧,必然会引起舆论的巨大波动。天皇亲自出面向国民表达退位的意愿,亲自来召唤、牵引自己建立的民意基础从而达到修改国家法律的目的,这个方式或程序可能是内阁和皇室为解决退位问题而达成的某种妥协。不得不说,天皇亲自诉求、牵引、利用民意来达到立法的政治目的,确实有违日本国宪法的原则。

另外一件大事则是,去年底明仁次子文仁针对大尝祭公费问题的发言。文仁公开表态支持用内廷费而非国费来兴办天皇即位后必须举行的大尝祭仪式。他表示,自己曾与宫内厅谈及此事,批评宫内厅的人“没带耳朵来”,意即宫内厅没有理会他的意见。事实上,这已是非常严重的事态了。

皇室成员公开批判政府机关,表达对国家预算使用问题的意见,这在战后很长时间内绝对是无法想象的事。然而现在有了民意支持,也就没人追究这个发言的责任。文仁大概也是为了牵引民意来对宫内厅形成压力。此外,由和本次皇位交接没有直接关系的第三者来谈论大尝祭本就非常奇怪。或许可以做这样的一个推测,文仁一定程度上也是代表了因当事人立场不好公开说话的明仁天皇,甚至还有皇太子德仁的态度。

2018年11月,秋筱宫希望依靠内廷费来兴办大尝祭,并点名批评宫内厅山本信一郎长官“没带听话的耳朵”(聞く耳を持たない 视频截图)

第三件事则是,作为德仁即位后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文仁前几天又公开称,“兄长如果80多岁,那时我也70多岁了,我再即位的话,会导致短期间内频繁换代,这样是不好的”,他表示自己没有高龄即位的打算。如果此番发言是真意的话,又是一个皇族公开对《皇室典范》表示不满的例子。如今《皇室典范》不承认退位的自由,也不承认即位的自由。明仁私下多次表示希望修改典范,承认退位的自由。一些皇室研究者也曾提出,退位和即位的自由必须同时否认或同时承认,否则若只承认退位自由,那么不想即位却又没有自由选择权的人,便会在即位后立即退位,这会导致皇室继承更加混乱。

明仁天皇希望牵引民意以达到修改典范让退位法制化的愿望最终没有实现,日本政府只能以退位特例法形式特事特办。现在文仁又出面表示希望承认即位自由,可以在从中看到二人的想法是连续的。两位都是从“人之常情”角度出发,对《皇室典范》这一国家法律表示不满,牵引民意朝向修改法律的方向前进。

外界可以感受到,如今日本皇室在按自己理解探索“象征天皇制”时,不断地成功获得民意支持,并逐步主动利用积攒的民意。宪法规定天皇制的基础是国民总意,而现在皇室正依靠民意一点点突破宪法和《皇室典范》的法律体系,几十年来积攒下来的民意也已开始支持皇室将一只脚迈出宪法和典范的红线之外。

展望令和

德仁即位,令和时代正式开启。那么,在平成时代积蓄并利用民意的基础上,令和时代的天皇制又有可能会出现什么变化呢?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宫内厅。在战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这一主管皇室事务的政府机关和皇室的关系维持得比较好,特别是昭和天皇和好几代宫内厅长官都建立起良好的信赖关系。但现在文仁已在公开场合向宫内厅“开火”,可见宫内厅和皇室成员之间的关系似乎产生了裂痕;再遥想德仁天皇在皇太子时代抨击宫内厅针对雅子妃的“人格否定发言”事件,可见宫内厅和皇室的关系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如何发展,无疑是一个重要看点。

2004年5月,德仁皇太子公开表示在宫中有否定雅子人格的行为,暗示双方存在的矛盾(视频截图)

其二,自然是新皇后雅子。今年,包括即位礼、大尝祭等一系列仪式在内的即位流程,以及接待外国元首访日在内的种种公务,都考验着一直以来因为身体原因减少公务出席率的雅子。而且雅子的身体状况,可能也会使得过去明仁、美智子双双出现在国民面前的传统模式发生改变。雅子能否适应皇后这个新身份,非常值得关注。

第三,牵引、利用民意突破典范和宪法限制的平成模式是否还会继续发展。除了文仁公开提及的即位自由外,承认女性宫家及女性继承权问题,在民间也有众多支持者,时事通讯社4月12日公布的民调显示,69.8%的受访民众认为应该允许女性继承皇位。《朝日新闻》4月18日公布的民调也一样:76%认可女性天皇。

令和是否会出现皇室制度彻底突破战后典范限制的状况发生呢?若平成模式再度触动,这些拥有众多民意支持的问题,很可能再一次会顺着新天皇的意愿得到解决。

第四,史学界、法学界对于如今皇室逐渐突破法律体系的行为如何评价。最近著名皇室历史学者原武史在新作中毫无遮掩地和宫内厅隔空争辩,还在文末号召国民反思天皇制是否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引起了学术圈和舆论的热烈讨论。这些年学术圈对“象征天皇制”的评价每况愈下,笔者也很好奇对令和新天皇,学术界会持什么样的意见和态度。

无论如何,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几十年来所创立的平成模式的“象征天皇制”,为今后创下非常好的民意基础,当下日本国内对天皇制的支持度可以说达到了战后最高水平。不过,由于文仁长女真子内亲王的婚约事宜,皇室的负面新闻和评价也在不断酝酿中,平成所塑造的民意基础和象征天皇制模式并不会一成不变继承下去。笔者隐隐觉得在令和时代“象征天皇制”或许会经历战后最大变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郭光昊
日本 天皇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