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奥·索默:中国,以世界为目标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6-19 09:05

特奥·索默

特奥·索默作者

德国国际关系和战略专家,《时代周报》主编

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内,中国就已经崛起并开始对世界政治产生决定性意义。

人类历史上从未发生过这样的崛起。从邓小平在1978年底进行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90倍(从1495亿美元增加到14万亿美元),人均GDP超过60倍(从156美元增加到10,087美元),贸易额增长了200多倍(从206亿美元增加到4.2万亿美元)。今天,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强国。

这场大觉醒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14亿中国人中,有7到8亿人已经脱贫,人民的基本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中国的目标是到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收入达到12,000美元。坚定的数字化将使中国成为世界领先的经济体。中国还在大力推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大数据和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研究。

原材料和高科技知识

在过去的40年中,中国人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一步一步坚持自我奋斗。他们先是从世界范围内集中了其工业崛起所需的全部资源,然后开始在欧洲和美国购买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高科技公司,从中汲取知识。

在《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指导下,中国政府将投入大笔资金补贴推动十大产业的发展。西方最初把中国当做融资来源,但越来越发现它对自身经济和政治构成了挑战。于是,西方各国都开始制定计划、出台法律,设置技术和安全障碍,阻击中国的收购战略。

但中国人并没有停止经济建设。自从五年前成为最高领导人以来,习近平多次利用中国庞大的经济实力影响世界政治。中国不再奉行上一个时代的“韬光养晦”战略。雄心勃勃的中国不仅想在世界上拥有一席之地,更希望在每个领域都处于巅峰。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中国想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心”

习近平的领导意志影响着全球政治局势。他不仅仅把中国看作地区大国,而是希望它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心”。他希望中国具备最先进的科技实力、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为创新超级大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领袖、世界足球强国——简而言之,世界领导者。他希望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解决世界争端,使中国立场得到全世界承认。

中国倡导“新型大国关系”,要求各国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台湾、西藏、南海、钓鱼岛等,更重要的是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尊重。中国把“和谐”和“尊重”理解为“接受”,包括接受中国的全球政治理念、目标和方法。

目前,习近平是全世界唯一具备全球政治宏大计划、并有宏大战略来落实该计划的国家领导人。作为中国地缘政治计划的一部分,“一带一路”重新连接中国和西方之间的古代贸易路线,包括北边马可波罗走过的丝绸之路以及南边郑和的海上航线。

“一带一路”最初的计划是将东亚繁荣的经济中心与西欧经济中心和东非沿海地区连接起来。但在仔细研究世界局势后,习近平提出:“所有国家,不论来自亚洲、欧洲,还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伙伴”。中国最近计划将北极也纳入“极地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影响力范围扩展到世界各地。

钱和支票,而不是刺刀

德国、欧洲和西方世界(如果还存在西方世界的话)应该如何面对中国?我们应该破除幻想,认识到以下三点。

其一:在中国双赢的话语背后,是受利益驱动的强硬政策。中国与早些时候崛起的大国一样,想摆脱现行秩序的枷锁。不同之处在于,中国靠的不是刺刀或者火箭,而是金钱和支票。

其二:我们西方对中国内部的发展毫无影响力。中国领导人不会听取西方在人权方面的观点。我们的观点无法让中共政权做出改变。共产党的统治非常稳定,只要经济增长、发展前景乐观,大多数公民都会支持共产党的领导。

其三:政治体制、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之间的竞争将持续下去,但差异和分歧并不意味着中国和西方之间将爆发冲突。尽管存在竞争和碰撞,共存和合作的可能仍然存在。

中国也需尊重欧洲

西方如果放弃痴心妄想,奉行现实主义对华政策,便不必向中国低头。欧洲必须保护其民主、经济和自由主义基石在尊重“一个中国”原则的同时,要求中国尊重欧洲的统一。

在商业领域,欧洲亟需和中国就对等的市场准入原则、合资政策和技术转让展开协商,防止中国过剩产能和补贴政策伤害欧洲企业。

再次走向富强的中国已经削弱了战后世界秩序。至于如何塑造未来的新秩序,德国和中国并不总在同一条战线上。但如果两国能关注共同利益,尤其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贸易自由,就能较容易地化解潜在冲突。

特奥·索默的文章在《时代周报》引起较大反响,读者留言超过300条,观察者网选取部分翻译如下:

@Marula:“中国威胁论”可以休矣。几乎每个政客都把中国崛起的风险挂在嘴边,十多年来一直煽动“黄祸”论。但事实上是欧洲人军事侵犯了中国,而不是中国人军事侵犯了欧洲。我认为关键在于探索新的机遇。欧洲中心主义使欧洲人把自己当成上帝选出的世界统治者,因此无法容忍新的世界大国在亚洲崛起。几十年前,欧洲人视日本为“黄祸”,今天轮到了中国。文中的说法仿佛只有中国强硬追求自身利益,而欧洲则不追求利益一般。欧洲总是指责中国的人权问题,倒不是说不能质疑,而是说这并不构成中欧关系的全部。欧洲向东亚可以学习很多东西,但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放下老师的架子,好好当一回学生?

@Balduin von Hammelfulss:中期来看,我们应该转向东方。因为大西洋很快将变成一道无法跨越的沟壑。

@cerberus333:批评中国很没意思,关键是为什么我们没能积极地使德国经济上一个台阶?别光讨好汽车企业和太阳能电池企业,我们的世界级高科技公司呢?

@Buker:西方玩完了,新自由主义者贩卖的谎言使我们关注短期利益,不关注长期发展,西方出卖了自己、出卖了未来,出卖了价值观。

@Cornflakes:基辛格曾经自鸣得意地说过,“我如果跟欧洲通话,应该打给谁?”但在他那个时代,欧洲好歹还有点主心骨,现在①没人认为欧洲只有一种声音,欧洲内斗消耗欧盟的公信力;②把美国拉入欧亚图景注定失败,因为美国实力建立在欧洲分裂的基础上;③永远不要简单罗列几个论点,就试图解决复杂问题。

@redshrink:美国在尽一切力量从政治上分裂欧洲,看看最近的贸易战吧。

@RealLegal:中国没有把欧洲看作一个整体来对待,这样做是正确的。冲突不会平白无故地发生,必然有人挑起才会形成。如果欧洲不团结,游戏便结束了。

@WillyWusel:如果欧洲不以集体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而是各自为政的话,便是无足轻重的玩家。如果德国不与法国一起领导欧洲,德国也将变得无足轻重。如今看来,各个小国将使欧洲成为政治和经济领域的输家。

@MichBerger:欧洲越来越容不下各个国家的共同利益,若不作出调整,欧洲国家便无法保证成功和独立。历史告诉我们,古希腊各个城邦也曾经繁荣昌盛,甚至在某段时期内能够保护自己,但面对波斯这样强大的对手时,便不得不联合起来。事实上一旦联盟解除,城邦很容易就被大国吞并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也是这样,文化和经济无比繁荣,但政治上弱小,因此被大国轻易征服了。

(观察者网黄悦译自德国《时代周报》,杨晗轶校)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杨晗轶
中国崛起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国对中国造船业等发起301调查,商务部:一错再错

“令人鼓舞!无法想象没有中国的全球供应链”

德最大反对党也来华:德国危机,中国紧盯

“我们坚持自由贸易和竞争,没感到中国车企的威胁”

美西方再挥舞制裁大棒,还要中国“协助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