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至:古丝路上的国际政治——骑士和可汗的冲突与结盟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4-10 09:11

王成至

王成至作者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成至】

十三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中国之行,谱写了古代东西方交流史上的一段传奇,至今影视剧还在不断再现。不过,导致他不远万里前来中国的时代原因,却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为人们所淡忘,那就是以罗马教廷为中心的基督教世界,企图借重在欧亚大陆上迅速膨胀起来的蒙古帝国,对危及地中海东岸十字军国家的穆斯林势力,形成夹击之势;而蒙古帝国出于扩张需要,也对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对立加以利用。中世纪丝绸之路上一场文明冲突和地缘政治大戏由此展开,欧亚非三大洲的众多民族均被卷入其中。

自十一世纪末起,由欧洲各地的基督徒组建的十字军,在教皇的号召下发起了多次东征,在巴勒斯坦、叙利亚、拜占庭帝国等原来由穆斯林和希腊东正教徒统治的地区,建立了一批十字军国家,如耶路撒冷王国,以及医院、圣殿、条顿三大骑士团。就连东欧也遭到了十字军的入侵。

十二至十三世纪,穆斯林世界相继兴起了三个强大的王朝——突厥人建立的赞吉王朝、库尔德人建立的阿尤布王朝、钦察突厥奴隶战士建立的马穆鲁克王朝,他们对十字军在地中海东岸的统治构成了强有力的冲击。东正教世界也在寻求将十字军从被占领领土上驱逐出去。

十三世纪初,在远离这些斗争的蒙古高原上,出现了一个大一统的游牧民族帝国——大蒙古国,在成吉思汗及其后人的领导下,蒙古迅速崛起成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大国。窝阔台汗统治时期发动的西征,在横扫俄罗斯南部、波兰、匈牙利之时,大败包括条顿骑士团在内的基督教诸侯联军,战死者的耳朵被蒙古人割下,足足装了九个麻袋。闻风丧胆的罗马教廷和欧洲世俗君主们绞尽脑汁,思考如何应对蒙古入侵,决定将祸水引向穆斯林世界、借蒙古之力消除穆斯林对十字军的威胁。

(图1)蒙古骑兵大战条顿骑士

在马可·波罗启程前往中国之前,早有教皇英诺森四世派遣的教士柏朗嘉宾、法国国王圣路易派遣的教士鲁不鲁乞、以及亚美尼亚君主海屯一世等人,前往蒙古汗廷所在地和林,探视蒙古帝国的究竟、劝说蒙古可汗皈依基督教、充当基督教世界的庇护者。

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叔是意大利城邦威尼斯共和国商人,他们到东方主要是去从事风险极高、但回报丰厚的远途贸易,却也身不由己卷入了当时的国际政治漩涡,充当起了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以及伊儿汗国同欧洲国家沟通的使者。马可就是跟随父亲和叔叔回元朝复命,才会作为元世祖忽必烈的臣子在中国逗留了17年。

(图2)影视剧中身在元朝的马可·波罗

不过,蒙古统治者对宗教信仰的态度比较实用主义,单纯为了宗教目的去同西方基督教徒联手对付穆斯林实属不可思议;雄视天下的蒙古可汗们也绝不会接受同时代欧洲君主们对教皇的那种顶礼膜拜。然而在十三世纪中叶,蒙古战士居然与基督教骑士组成了联军,进攻叙利亚的穆斯林控制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蒙古人惯于利用国外的宗教矛盾为其侵略铺路。成吉思汗在灭亡雄踞西域的西辽王朝时,就曾与该国的穆斯林结盟推翻了信奉佛教的当权者。他的孙子蒙哥称汗后,图谋在穆斯林诸国控制下的中东地区进一步扩张,利用东传基督教景教信徒与穆斯林之间的对立、与欧洲基督教国家结成反穆斯林联盟,遂成为新一轮西征的基本方针。

1260年初,由蒙哥三弟旭烈兀统帅的蒙古大军,在海屯一世率领的亚美尼亚军队、波赫蒙德六世率领的欧洲十字军配合下,先后从穆斯林手中夺取了叙利亚重镇阿勒颇和大马士革。海屯、波赫蒙德同信奉景教的蒙古将领怯的不花,在叙利亚基督徒的欢呼声中进入大马士革的盛大场面,把蒙古与基督教世界的合作推向了高潮。

蒙古西征灭亡了历史悠久的阿巴斯王朝,致使穆斯林世界的中心转向了马穆鲁克王朝控制下的埃及。1260年9月,马穆鲁克大军在未来的苏丹拜伯尔斯率领下,开进了巴勒斯坦,在艾因-贾鲁平原与蒙古军队遭遇,经过一场恶战,蒙古全军覆没,败军之将怯的不花被押赴开罗处死。此后的半个世纪,马穆鲁克王朝在拜伯尔斯、盖拉温等几任苏丹的领导下,不仅将十字军彻底赶出了地中海东岸,还先后在1280年、1299年、1302年、1313年多次挫败了伊儿汗国进犯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并迫使蒙古在亚美尼亚的附庸国割地称臣。

为什么蒙古人与欧洲基督徒未能联手阻止马穆鲁克取得这些胜利呢?

首先,蒙古人与十字军之间缺乏信任。蒙古兵败艾因-贾鲁平原的原因之一,就是部分十字军领袖看到了蒙古军战斗力超强,担心其将巴勒斯坦据为己有,因此表面上在蒙古和马穆鲁克之间保持中立,暗地里却抛开与穆斯林的宗教对立,向拜伯尔斯的军队借道,作为交换,马穆鲁克方面也做出了有利于提升十字军战力的承诺——低价向其出售缴获来的蒙古战马。虽然蒙古人此后没有机会惩罚巴勒斯坦十字军,但是在希腊东正教徒驱逐十字军的斗争中,蒙古人站在了希腊人一边,为复辟的拜占庭帝国充当保护伞。

(图3)蒙古西征军1260年在叙利亚、巴勒斯坦的进军路线

此外,自蒙哥汗于1259年死于攻打南宋的战争后,蒙古内部围绕争夺大汗之位,分裂为了两大敌对阵营,一方以控制中亚草原和蒙古高原西部的窝阔台汗国领袖海都为首,他挟持察合台汗国的傀儡君主,与占据俄罗斯、东欧的金帐汗国结盟,反对在中国建立元朝的忽必烈,以及立足中东、奉元朝为宗主国的伊儿汗国。这场持续了六十年的内斗,以窝阔台汗国被吞并、其他汗国名义上承认元朝的宗主地位而收场,但是其影响却远远超出了蒙古人的世界。元朝在与海都的斗争中,支持伊儿汗国壮大实力,鼓励其与基督教世界结盟向西亚北非扩张。而与伊儿汗国为邻的金帐汗国,则同马穆鲁克相互声援,与基督教世界为敌,成为伊儿汗国向西扩张、条顿骑士控制波兰的阻力。

自从巴勒斯坦十字军在马穆鲁克的打击下退守塞浦路斯后,塞浦路斯王亨利二世与圣殿骑士团末代团长雅克•德•莫莱,企图渡海收复失地,希望伊儿汗国出兵策应,然而受多种因素牵制,伊儿汗国未能如约配合十字军的登陆行动。

为了阻止马穆鲁克在地中海东岸攻城略地,英国王子爱德华于 1271年发动了第九次十字军东征,与伊儿汗国相约共同打击马穆鲁克。伊儿汗国从安纳托利亚抽调了一支部队开赴叙利亚作战,一度在马穆鲁克国内造成恐慌,担心蒙古人和十字军会从陆、海两路进攻埃及。不过,由于当时伊儿汗国承受着境内维稳的压力,这支蒙古军只是在叙利亚攻杀掳掠了一通后就从速撤军,未能与爱德华王子会师。而王子也因自己国内突发变故而不得不与马穆鲁克讲和,于1272年离开东方,他后来成为了英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爱德华一世。

转眼到了十四世纪初,十字军此时早已丢失了在地中海东岸的所有据点,退守塞浦路斯的耶路撒冷国王亨利二世和圣殿骑士团末任团长雅克•德•莫莱,图谋渡海收复地中海东岸的十字军重镇,为此与伊儿汗国接洽,望其出兵策应。然而受多种因素牵制,伊儿汗国未能如期配合十字军的登陆行动。

为了击败马穆鲁克,伊儿汗国也曾多次向欧洲诸国派遣使节,谋求基督教世界发起新的十字军东征配合其军事行动。最有名的一次是来自中国的回鹘景教教士列班•扫马,于1287-1288年造访欧洲,受到了包括法王腓力四世、英王爱德华一世、教皇尼古拉四世在内的基督教僧俗领袖的隆重接待。虽然1395年之后伊儿汗国改奉伊斯兰教为国教、对辖境内包括基督教在内的其他宗教加以排斥,却丝毫没有动摇与欧洲基督教国家联合对付马穆鲁克的外交方针。

(图4)1305年伊儿汗完者都至信法王腓力四世,呼吁两国在军事上合作

不过,十字军运动的失败使罗马教会的权威受到了损害,迈入十四世纪的欧洲,以教廷从罗马迁往法国亚维农、圣殿骑士团遭到血腥镇压两大事件为标志,教权与君权博弈的天平逐渐向后者倾斜,而欧洲君主们之间忙于争权夺利,新的十字军东征终究化作了泡影。

十三世纪蒙古人、十字军和穆斯林之间的洲际大争斗,在新的世纪随着蒙古对外扩张势头的衰减,以及基督教国家、伊儿汗国相继同马穆鲁克实现和平,最终落下了帷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韩京霏
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 中世纪 中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土耳其暂停与以色列所有贸易

菲律宾称在黄岩岛已越过红线?中方回应

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

涉及俄罗斯,美国又对中企下黑手

内塔尼亚胡警告布林肯:以色列不会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