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光:中国现在是需要提气的时候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9-21 08:27

王绍光

王绍光作者

香港中文大学荣休教授

为迎接共和国70年华诞,由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先生主编,观察者网参与并支持的新书《中国精神读本》于9月1日正式发行上市,与读者们见面。这是一本在历史的关键时刻追忆先辈思想光辉、回忆民族复兴历程、激励我辈自强不息的“精神读本”,也是一本凝聚了180年近现代苦难与辉煌,又适合全年龄读者随时阅读的“案头书”。

目前,观察者网正在面向全体观察员赠阅这本书,中秋节后第一批赠书将陆续发货。(赠阅登记入口,请点击这里)很多读者对于这本书的内容和特色非常感兴趣:是什么样的契机促使了这本书的诞生?这本书收录了哪些文章?选择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些文章体现了“中国精神”?书中哪些文章是在目前市面上的其它文集中难以看到的?为了向读者们解答这些问题,观察者网采访了本书的执行主编、书中全部导读的撰写者,清华大学王绍光教授。

【采访/观察者网 戴苏越】

观察者网:王老师,首先想请您告诉读者,《中国精神读本》最初的创意是如何诞生的?

王绍光:《中国精神读本》的创意其实是很偶然的一件事,去年五月份,在北大的马克思诞辰纪念会上,那天正好沙烨、张颐武、张旭东以及其他参与编写这本书的很多人都在,我们这群人在一起聊天,聊到了现在孩子读书的问题,大家都有感慨,觉得现在孩子们读到的文字大多都是“软绵绵”的、很“软”东西,没有精气神,而一些很好的当代作品小孩子都很难接触到。然后我们说那不如我们就编一本吧,编一本《中国精神读本》,把这些比较“硬核“、有“精气神”的文字编写在一起,呈现给读者。“中国精神读本”这个词应该是沙烨提出来的,然后我们一拍即合,谈了几分钟当时就定下来了,就是这么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然后我们花了一年的时间把这本书准备出来。

《中国精神读本》样书

观察者网:您如何理解这本书所体现的“中国精神”?

王绍光:精神是一个多义词,黑格尔曾经这样总结,认为一切历史现象都是所谓“世界精神”的展现,而在不同历史阶段,世界精神体现为某些“世界民族”的“民族精神”。但同时,黑格尔在他的《历史哲学》一书中,又得出结论:“凡属于‘精神’的一切,一概都离他们(中国人)很远”——他觉得中国人、东方人的精神层面在人类历史上是比较幼稚、比较低级的,只有希腊、罗马再到他们德国人才一步步把人类的精神提高,我觉得这几乎就是胡说八道。

中国有没有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什么?后来不断有中国研究和总结中国精神,最早的系统论述恐怕是辜鸿铭,他在1914年出版的《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用八个字“深沉、博大、淳朴、灵敏”来概括中国人的精神,与黑格尔所代表的“强权崇拜”的日耳曼人精神形成鲜明对比,在辜鸿铭看来“中国人作为一个民族虽然古老,但知道今天还是孩童似的民族……与其说中国人发育不良,不如说中国人是永不衰老”,并得出结论:“中国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是民族不朽的精神”。

辜鸿铭所著《中国人的精神》

不同的人对中国精神的了解也不太一样,我自己比较认可的是哲学家张岱年的观点,他用几十年的时间关注这个问题,研究得非常系统,他将“中国精神”大致概括为:第一个,“爱国报国”,中国人爱这个国家,要报效这个国家,然后一个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几样东西张岱年在不同的场合基本上都会概括、强调到。所以我觉得这几样东西是中国精神的根本性的东西。

观察者网:在近代名家浩如烟海的作品中选取不到两百篇文章汇编成这一本《中国精神读本》,选择的标准是什么?这其中是否也有一个“精神”的脉络?

王绍光:我刚才讲的“精神”是一个多义词,非物质的东西都是精神,我们理解精神除了一般的意识形态的东西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精气神”,所以毛主席曾经在很多场合讲到“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就是说人要有一股精气神。写文章也是一样,不仅仅是在观念层面上讲到一些理念性的东西,更要有作者的精气神在里面,所以我们选文的时候这是一条很重要的标准,就是要选择有精气神的东西,有中国精神的东西。

确实,要选的东西非常非常之多。我,张旭东,张颐武,沙烨,我们都分头选,还有一些学生帮忙选,开始入选的有上千篇,如果要都编出来的话当然没办法,量太大了,所以占据我们大量时间的实际上不是选入,而是选出,需要慢慢地把一些文章删掉,其实这上千篇都是好文章,删掉的那些也都蛮可惜的。

另外一个标准,是我自己的一条标准,当然全书并不是完全按照这个标准来的,那就是大家一般可以读到的东西我就不选了,但是很多人觉得大家能读到的,很多是非常经典的东西,还是要选进来,我自己选则是倾向于选一些当代的读本里基本上看不见的东西,这样的文章其实蛮多,而且这些文章中很多是非常好的,后来我们很多文章都不得已把它们删掉了。

《中国精神读本》在人民大会堂举办首发式

还有另外一个因素是版权问题,我们最后定稿是两百多篇,后来有四十多篇是因为版权问题没有收进来,确实非常可惜,有些非常好的作品,出版社去找版权所有人,但是这些版权没有最后落实下来,所以没有收入到读本里,实在是非常可惜。

观察者网:您能否推荐一篇或者几篇这样的作品,就是您提到的现在大家不是很熟悉,但非常有价值拿出来重新阅读的文章。

王绍光:有一篇我前几天也推荐了,观察者网也登了,就是鲁迅的那篇《再谈香港》,我们当时选录这篇文章的时候并没有想到香港后来发生的这个事儿,鲁迅这篇文章读过的人也比较少,当时观察者网刊登了这篇文章之后,很多人就意识到了,说这篇这么好的文章应该选进中学的教材啊。

还有一些文章是我认为应该选进去最后没有选进去的,选进来的还有一篇,就是何其芳的《我把我当作一个兵士》,何其芳大家如果了解他的就会知道,他在参加革命之前写的都是一些比较灰暗的,比较颓废的东西,他要画梦。后来他看到三十年代的中国种种的不平等,所以他参加了革命,到了延安,在鲁艺做文学系的系主任,他到了延安之后所写的东西就非常不一样了,这篇我们选进来了。

还有几篇我们没有选进来,一个是作家卞之琳,现在大家读到的卞之琳的作品都是有点软绵绵的“我在桥上看风景”之类的,但是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卞之琳后来有一段时间也是去了延安,去了太行山前线,写过歌颂毛主席、歌颂朱德、歌颂普通士兵和工农群众的诗,现在一般选本中选卞之琳的作品大概都不会选到,我们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卞之琳的这些作品也没有选进去,但是大家真的是不知道他写过这些东西,我觉得都是应该选的。

进步青年跋山涉水前往延安

历史上还有很多类似的情况,我们在选的过程中看到大量这样的作品,很多作家大家都是熟悉的,但是他们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时代的洪流,文风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家熟悉的都是他们参加革命之前写的作品,很多都是软绵绵的东西,没有那种精气神,他们后来其实随着整个民族的命运、随着革命的浪潮,他们也写过很多很有精气神的东西。还有一些作家是现在已经被人慢慢地淡忘,年轻人不一定了解的一些作家,他们的一些作品我们觉得也是应该选的。

观察者网:我们了解很多著名作家都是从选入语文课本的几篇文章,但其实光靠这些文章其实并不是真正了解了这些作家的风格、了解他们精神世界的全部。

王绍光:是的,其实戴望舒也是一样,戴望舒大家知道的是《雨巷》,但是我们在里面选的一篇是大家还比较熟悉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但他还有其他一些东西,到了抗战的时候他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变得很有精气神,这样的作家其实还有好多,也有好多这样的作品。但是篇幅有限,如果把那四十篇因为版权没有拿到的作品加进去,就一共有两百多篇,那就要有差不多八百多页左右,篇幅确实也是太大了一些。所以做选本是挺难的一件事情,好东西太多。

中国现在是需要提气的时候,把精气神提起来,一个民族没有精气神是不行的。比如说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是描写那种颓废的,不良的精神,而鲁迅所倡导的是那种有精气神的东西,我们在书里选了他一篇文章讲到,“中国有一群埋头苦干的人”,这就是讲到的是中国精神,是一群有精气神的人,所以我们要把这些东西选出来,让孩子们读一些。

当然现在生活好了,你当然可以享受一些文艺的、柔软的东西,但是如果年轻人的世界完全是那些东西就不行了——吃好吃的东西可以,但是你也得吃一些强身健骨的东西——所以我们得有这样一本书,给青少年,给各种各样的人都来读一读。我觉得这本书用了这样一个标题就是希望从小学生到老人都可以读。这本书前面写的可能文言文比较多一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难读懂,但是里面有一些作品是小学高年级完全可以去读的,有一些作品初中就可以读懂,有些是高中可以读懂,即使到了我这个年龄,我自己编完了之后自己也反复地在看,里面很多文章确实是很耐读的,所以小学生、初中生、到大学、研究生,最后到退休老人都很适合读,所以我说这是一家三代都能读的书。

观察者网:确实,根据我们已经拿到的书来看,《中国精神读本》非常适合作为家庭藏书、也非常适合做床头读物

王绍光:当时有人讲,为什么不编一个上下册,但那样编有一些问题,现在一本600页不到,随时可以看,就像你刚才说的,在车上、在工作之余看。我们选的文章一般不会超过四页——不是书的四页,是我们编写的时候Word里A4纸的四页——长文章我们都做了节选,节选到大概四页左右,有十分钟的时间你就可以看一篇,也非常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也可以做成活页文选,每天一篇也可以,都是一个很好的阅读方法,我自己也很喜欢这本书。

观察者网:您作为本书的执行主编,为每篇文章都撰写了导读,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利用这篇导读,导读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什么?

王绍光:这本书里导读的写法可能和其他人不太一样,其他的人一般写导读是导读这篇文章的内容,但我觉得内容不同人可以读出不同的东西来,这个我就不去引导别人了,因为我自己的阅读定和别人读出来的东西未必一样。

我写导读主要是交代两样东西:第一个是这个作家特殊的经历,第二个是这篇文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这篇文章特殊的背景我得交代一下。这样写确实需要读大量的东西,非常不夸张地说,为了写这些导读我看了几千本书——尽可能去找每个人的年谱、传记、作品集等等各种各样的东西,包括这篇文章本身的背景我也需要尽量去找,所以说写作这些导读我一共花了一年的时间,一共两百篇,一篇五百字总计大概有十万字——照说不应该花一年的时间,因为要看大量的东西,所以这么写,你可以看到这些导读当中基本上没有关于文章应该怎样去读,都是交代作者和背景。

《鲁迅年谱》

比如刚才提到的鲁迅那篇《再谈香港》,一般人不会注意到,鲁迅在广东的经历是很特殊的,本来满怀希望去的,结果去了之后呆了几个月就离开了,中间有三次路过香港的经历,所以这篇文章,当时我写的时候就去看了它当时在广州的经历,在厦门的经历,连起来,来写这些导读。这也是蛮好玩的,我年轻的时候读了很多这样的东西,中间的几十年就中断了,编这本书写导读再重新把这些东西拾起来,我自己还是非常享受的这个过程,一点都不觉得辛苦。

感觉这也是穿越时空,和这些大师们对话的一个经历,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有的时候一篇文章你要找到它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写,发现其中特殊的原因之后你会觉得有一种做时光侦探在历史的蛛丝马迹中一点点找到真相的感觉。而我的劳动成果,就是将很多人波澜壮阔的人生在这个本书里凝聚在小小的文章当中。

同时,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也可以发现很多历史名人的另一面:书里选了一篇翦伯赞写的文章,翦伯赞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历史学家,我们选的那一篇是六十年代他到内蒙去参观回来写的东西,通过这篇文字,我们知道他的文笔也是非常非常漂亮的,这篇文章又有精气神大家又知道了一个人的很多面,他的能力,发现这个过程我自己也是觉得非常欣喜的。

观察者网:除了您刚才提到的,最后想请您再为我们的读者推荐一些《中国精神读本》中您比较喜欢的文章。

王绍光:我想推荐这本书中有好几篇谈母亲的文章,有朱德的《母亲的回忆》,有周韬奋的《我的母亲》,老舍的《我的母亲》等等,这几篇连在一起看是挺有意思的东西,尤其是在家庭里,其中也有梁启超写给孩子的文章《给孩子们》,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可以读一读这样的文章,对于今天来说也是蛮有意义的,既可以了解那个时代,那些人,还可以以家庭亲情为切入口了解他们与我们的联系。一家人,大人看了给孩子看,说你看他们怎么写母亲;然后孩子看了给父母亲看,我觉得这是很有益的,可以看到这些不同的人,完全不同的背景,写母亲,我觉得都是很好的。

点击领取《中国精神读本》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戴苏越
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读本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俄方通缉泽连斯基等乌军政要员,乌方回应

“哈马斯得到美方保证”?以官员威胁:不会同意

国际刑事法院忍无可忍:再威胁试试

省级督察组现场核实情况,遭故意封路阻挠

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取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