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张灏筠:津巴布韦,被妖魔化的国度

来源:观察者网

2019-10-15 08:01

王文

王文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文 张灏筠】

提起津巴布韦,许多中国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其面值100万亿的津巴布韦元,还有当代世界执政时间最长、刚去世不久的国家领导人穆加贝,此外,可能就是贫穷、落后等一系列负面名词在脑海中闪现。2017年11月,津政局突变,穆加贝辞去总统职务,姆南加古瓦就任总统。

2019年9月6日,享年95岁的穆加贝病逝。9月21日-24日,笔者随中国人民大学调研团访问津巴布韦,看到所有酒店、学校与政府机构升半旗,怀念其开国元勋。在走访十多家学校、企业与相关机构,与数十位当地民众交流探讨,津巴布韦先前许多印象被颠覆,更重要的是,再次感受到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后殖民主义时代被西方媒体妖魔化的境遇与渴求发展的心境。

一个被西方妖魔化的国度

中国人去津巴布韦并不难,在迪拜或亚的斯亚贝巴转一机,落地交50美元即可获入境签证。一入关,同行者就谈起西方媒体曾报道类似“两筐津巴布韦纸币只能换一个土豆”的故事。“你们就把那当笑话听吧。2009年,政府废除了津巴布韦元,改为流通美元、欧元等9种货币。100万亿面值的津币在市场上成了纪念品,估计得卖100美元。2019年2月,津政府已实现在手机上通过密码支付的‘准津元(RTGS Dollar)’电子货币政策。6月,‘准津元’已是唯一合法货币。”

旅居津巴布韦的华人向导甄女士一边在机场专柜帮调研团购买当地手机卡,一边笑着说,“津巴布韦的变化,国内媒体好像跟不上啊!”20多年前,她原本是国内机构驻津雇员。后辞职,从事贸易与旅游行业,在当地买了一亩地,建了别墅,开起了民宿,专门接待中国团,每一次她都得解释津巴布韦的变化。

2019年9月12日,津巴布韦前总统穆加贝遗体运抵首都体育馆,民众悼念。(视觉中国)

的确,在津巴布韦四天,笔者看到大量与印象大相径庭的事物。哈拉雷市郊有成片简易棚户的贫民区,沿途也看到许多别墅与高尔夫球场,多是殖民地时期留下来、后期改建的。“津巴布韦是全球人均拥有别墅、高尔夫球场最多的国家之一。多年前,中国知名地产商王石专程到哈拉雷找别墅建筑灵感。在别墅里,家家都有游泳池,津巴布韦也是全球人均拥有家庭游泳池最多的国家。”老家在辽宁的津巴布韦中非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主要负责人朱科介绍道。

在哈拉雷市郊,有一片相当于北京三里屯的现代购物区,奢侈品、时尚用品、咖啡厅、流行音乐、豪华新车比比皆是,树荫下、巷子里不少当地居民,有白人,也有不少黑人,慢悠悠地逛着。“在这里,中资人员多算高薪阶层。普通中国人在国内拿8000元,过得较为紧凑;但在这里很轻易地就能拿到。比当地教授、中层公务员都要高,且过得还是相当舒适的。不少从中国国内来的员工都愿意申请多驻几年。”一位中企驻津机构的负责人透露。“媒体往往报道津巴布韦民不聊生,但这里的人家生活得还算惬意。”

从市郊回市区,沿途有许多徒穷四壁的贫民窟,常有衣不裹体、满身脏兮的孩童在马路边嬉戏,但令人意外的是,到学校,即使是教学楼仅是平房、教室桌椅破旧、墙壁光秃的公立学校,也是人人穿着在中国只有国际学校才流行的时尚校服。

教育,在津巴布韦备受重视。津巴布韦长期是非洲大陆识字率最高国家,识字率达92%,与中国基本相当。在被称为“津巴布韦华人教育第一人”梁云松创办了近十年的私立学校赖斯戈特学院里,笔者与数十位中小学生交流。孩子们明显营养不良,身高瘦小,但活泼开朗,有的说我早上给妈妈做饭,有的熟背乘法口诀。每个班3-10人不等,在几个高中生班里问询,发现多数期望到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读大学,20%左右选择未来的大学目标是中国。教育改变命运,也给津巴布韦下一代以希望。

在维多利亚瀑布城的莫西奥图尼亚中学,校领导主动要求增设汉语科目。他们认为,学汉语,会让津巴布韦更好地改变命运。在一间教室里,中学生们听说我们来自中国,全场尖叫。在津巴布韦大学召开的“理解中国”研讨会,一个简易易拉宝被搬运在各个会场反复使用,上面除了大学LOGO,还有一句话“教育改变人生”。即使在最困难时,津巴布韦人也坚持把大量政府预算投入教育。

教育使津巴布韦民众的素质超过中国人的想像。司机、厨师、保姆的表现均很职业化。陪同黑人司机塔克逊每次参访时都跟随身后两米距离,不打扰,随叫随到。在一家当地铁板烧店,厨师烹调三只虾,刚烤一半,突然到后厨换了两只,理由是发现不新鲜了。

在另一家当地中餐厅,有条鱼上菜很慢,老板解释道,其实已煮好一条,但发现不合厨师标准,又重煮了一条。周日,笔者在路旁看到穿着白色宗教服饰的人群,没有正规的教堂,只能在树荫下,或在草丛旁,露天做着基督教礼拜,安静、虔诚、和谐。津巴布韦近年缺电缺油,会议中遭遇停电,全场听不到骚动,而是继续发言,等待几分钟后重新来电。在城市沿途,常看到许多私家车在排队等候加油,有的长达数百米,看不到插队与拥挤。

在津大校园的研讨会茶歇前,主持人要求200多学生听众欢送老师先行。偌大阶梯教室掌声雷动,无一人先起身,待发言嘉宾们取完餐后,学生们才整齐地排行取餐,没有争抢,也没有插队,很难想像这是非洲一个经济落后国家的课堂。

“极度困难后一定会好起来的”

西方媒体常把津巴布韦描述成为严重腐败、货币政策失败、物价飞涨的样子,但这与笔者看到完全不一样。“这很容易理解,2000年以后,穆加贝土地政策得罪了欧美国家的根本利益。欧美国家没有在后殖民主义时代的津巴布韦得到足够多的利益。与所有不愿意成为西方附庸的国家一样,我们遭遇了被妖魔化的命运。在所有的西方媒体中,津巴布韦总是落后、贫穷与混乱的。” 津巴布韦大学教授派兹塞·马希礼解释道。

津巴布韦是非洲东南部内陆国,与莫桑比克、南非、博茨瓦纳、赞比亚毗邻,国土面积约39万平方公里,人口仅1700万。津巴布韦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优厚,气候适宜,素有“非洲菜篮子”美誉。1890年,津巴布韦在被探险者发现后沦为英国殖民地。1980年津巴布韦独立,穆加贝出任首任总理,经济长期稳定。然而,津巴布韦的白人和黑人之间的土地再分配未能解决。全国4500个白人农场主占据着全国75%的良田,占人口绝大多数的黑人却只有25%。为缩小白人和黑人的土地失衡,力图维持国家稳定,2000年穆加贝启动土改计划,决定强行征用白人农场,安置无地农民和独立战争时的老战士。到2010年,白人只有198个农场,仅占耕地总面积的0.4%。

但这一系列土地改革引起西方国家的集体制裁、援助中止、通货膨涨、货币政策失效、经济负增长等一系列连锁反应。2002年以来,美国对津领导人实行禁止入境等制裁。2005年1月,美将津列为全球6个“暴政前哨国家”之一。2008年3月津大选后,美不承认选举结果,要求穆加贝总统下台。最终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津巴布韦内外交困,出现了100万亿元面值的临时急救券、所谓“货币史上最大面值”的奇葩现象。

津巴布韦2019年依然饱受通货膨胀的困扰(@BBC)

2009年后,津巴布韦积极借助外援,经济增长保持在7-9%之间,境况有所改善,海外投资者信心恢复。然而,据世界银行统计,津巴布韦仍有五分之一的人口陷入极度贫困,一半人无法正常用电。3G网络未能实现全城覆盖,只能在高档酒店里才能有网速缓慢的wifi。为此,中国电建东南非副总经理吴一冯介绍,目前中国帮助津巴布韦卡里巴南岸水电站改扩建项目、万吉火电站扩容项目等,一旦项目完工并正常运作,将会解决1/3的津巴布韦电力,直接帮助改善津国计民生。

当前最困难的仍是津巴布韦国内的金融形势。2019年初,津推行电子货币,重新确立本币的货币主权,却遭遇快速贬值的厄运。年初,“准津元”兑换美元是1:1,9月初已贬到了18:1。人们一有钱,通常会第一时间去购买商品或换成其他外币,以抵御随时在发生的贬值风险。

津巴布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马克切卡纳瓦说,津巴布韦外债过多,财政入不敷出,被迫加税,以及发行更多电子货币,导致市场对“津币”预期过低,贬值成为了必然趋势。2017年12月,姆南加古瓦政府成立后,努力建设“经济新秩序”。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在短期内推行金融改革,稳定市场秩序,一边需要更多国际援助,改革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填补债务亏空;同时,需要大力推行国内产业改革,释放红利,并通过广泛就业,增加更多的税收。

深受缺粮、疾病窘境,津巴布韦人的平均寿命仅40多岁。津大孔子学院外方院长赫伯特·穆萨维自我调侃道:“我们国家每天都在变化,上午值1美元的东西,可能下午就加倍了。不过,没关系,极度困难后就会好起来的。”在好几位华人眼里,在津巴布韦,人均GDP仅1100多美元的国家,治安、社会秩序与人们耐心令他们惊叹。以前许多人排一天队,就为取5美元纸币。有的还取不到,但没有人愤怒到打砸抢。

但政府腐败仍是阻碍津发展的严重障碍。据透明国际排名,2017年津巴布韦的清廉指数排名,在180个国家中位列第157名。一些津巴布韦官员恶意利用当地货币与美金的货币汇率差、黑市倒卖等方式赚取暴利。在办理落地签时,一名海关人员笑着问询“朋友,你什么从中国带来送给我的啊?”其次,在穆加贝执政后期出现了较为浓厚的民族主义情绪和过度的当地意识,导致越来越多白人远离这个国度。据不完全统计,在津巴布韦长期居住的白人仅有几万人,且在政治上没有应有的权利。西方媒体对津巴布韦的持续批评,反向助长了津巴布韦人对外界投资的警惕。一些外国投资者担心所谓“本地股份不少51%”的营商环境不利于外资发展。

调研团团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学教授吴晓求在数场讲座与交流中均被问询中国反腐与金融政策经验。当听到稳定货币政策、大力发展制造业、开放外资、发展资本市场等建议时,津方官员与学者深表认同,频频做记录,还表示会上报更高决策者。马克切卡纳瓦教授私下还拉住吴晓求教授交流,认为津巴布韦的确应该更加开放,打造更多能足以吸收外资的营商环境,稳定外汇管理措施,确立政府权威,完善市场经济,改善基础设施,这样才能使国家出现像中国改革开放那样的逆转与稳步向前。

中国人努力贡献当地社会

津巴布韦华人华侨联合总会常务副会长赵科回忆道,20多年前,想借做贸易,以津巴布韦为跳板向美国发展。没想到来了后,就留下来了。“我都已经在津巴布韦找好墓地了。”赵科已摒弃“落地归根”的中国传统观念,将永久地定居在此。像他这样的华人还不少,目前,已有1万多名华人在津长期生活,主要分布在哈拉雷、维多利亚瀑布城、布拉瓦约等城市。上文提到的甄女士在当地开了民宿,时时都有亚洲客源。

近年来,使用中方提供优惠性质贷款兴建的维多利亚瀑布市机场改扩建项目、哈拉雷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等,都在为津巴布韦的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完善、增强经济造血功能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在津巴布韦的投资存量已超过20亿美元,是投资最大的国家之一。在他们努力下,中国人在当地的声誉日涨,笔者常常在街上听到“你好”、“谢谢”等当地人的主动中文问候。

在津大孔子学院12年庆典中,600多位学生到场,集体起立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令笔者肃然起敬。津大学生摇滚乐队演奏汪峰版《我爱你,中国》、全场为笔者调研团鼓掌哨叫数十秒以表欢迎、主持人流利地用古汉语诗句表达对新中国70周年、中国文化的热爱等等,在场中国人无不为之动容。

在津巴布韦工作的中国建筑工人(@路透社)

但有此现状来之不易。赵科回忆道,上世纪90年代,中国人在津的生意多是贩卖低廉劣质商品,卖服装送针线,意在随时得自己补;卖鞋有“一公里鞋”、“十公里鞋”之别,意指能穿着不脱胶行走的距离。久而久之,中国人遭遇口碑与信任危机,当地人经常当面叫唤“Jin Zhang”,以讽刺姓名中常见两个字节的中国人。为重拾口碑,当地华人携手组成了华商会,提升产品质量,开展公益、捐赠等,经常十多年的努力,加之中国迅速发展,2005年前后,穆加贝立法禁止“Jin Zhang”歧视称谓,终于在官方层面上有了中国人形象的扭转。

基于数日调研,笔者越来越感受到中国人客观观察世界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作为全力推行“向东看”、力挺中国的非洲代表,津巴布韦在多数中国人眼里的误解事实上折射了中国人世界观的不均衡,更反映了中国舆论深受西方媒体对一些敢于抗争国家负面报道影响的不良状况。

端正对类似津巴布韦这样国家的认识,是中国人全面了解非西方世界、特别是那些在后殖民主义时代苦苦寻找独立与发展的国家应有表现。尤其是在当前中国进入中高收入国家的新时代,中国国民更应谦虚、平和、感同深受、不忘初心地理解一些欠发达国家暂时落后的境遇。

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日益走向世界,学做“全球公民”,应努力发现他国优点,完善本国不足,提升中国融入世界、贡献世界的能力。离开津巴布韦多日后,笔者仍常常回忆所遇每一位津巴布韦人常挂在脸上的微笑。这恰恰是当代中国人面对民族复兴之路中种种不平坦境遇的应有心态。

【本文编辑版发表于10月15日《环球时报》,作者授权观察者网全文发布。】

责任编辑:武守哲
津巴布韦 贫穷国家 非洲 腐败 西方 妖魔化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将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

巴总理召开紧急会议,“事关在巴中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