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湘穗:为何中国抗疫成效显著,却也要面对“优等生陷阱”?

来源:观察者网

2020-06-02 07:22

王湘穗

王湘穗作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币缘论》

【导读】 5月15日,由中信大讲堂举办的“中国道路系列讲座第六十三期:疫后时代全球格局与中美关系”讲座圆满举行。在讲座中,王湘穗教授分析了疫情当下的发展趋势、疫后时代的全球格局等问题。讲座内容将分上下篇在观察者网刊登,本文为上篇。

【演讲/ 王湘穗】

好,各位好!

今天我就疫后时代的全球格局与中美关系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先谈一谈疫情的发展和直接冲击。然后谈一下疫情对于世界未来的影响,最后再谈一下疫后时代的中美关系。

首先我们来谈一下未来疫情发展的趋势和影响。

这次新冠疫情大流行,已经对于全球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和连带影响,应该说是百年未见的大事件。尽管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严重的疫情,但是由于不处在全球化、高度连接的时代,因此影响并没有像这一次感受得这么明显。与上一次发生全球重大疫情也就是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正好一百多年,可以说是百年未见的大事件。

西班牙流感大概是一百年前,一战后发生的一次全球性的大疫情。那一次疫情发生的时候,因为还在战争中,大部分国家还是实行战时管制,只有西班牙没有进行新闻管制,因此对于疫情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导致被污名化称为“西班牙大流感”。

西班牙大流感资料图

但是实际上来讲,到现在研究也没有说出最初的发源地是什么地方。有一些看法认为是美军的一个兵营中间首先发生了这种流感,随着潘兴将军的远征军到欧洲来参战,就把这个病毒给带来了,但是现在关于这一段疫情的史实也没有最后澄清,所以,说明疫情的追踪、溯源是非常不容易的。

上一次的疫情影响了一战的进程,这一次一百年后发生的疫情,应该说从现在来看,感染的人数、死亡人数还没有上一次的多。但是由于现在发生在高度全球化的背景下,它具有了某种瞬时性。就是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就蔓延到全世界各地,所以说冲击更快、更猛、也更大。应该说这一次疫情的发生,还是有一定的偶然性的。

既不是我们大家知道的所谓的大概率、大风险的“黑犀牛事件”,也不是小概率、有巨大影响的“黑天鹅事件”,而是我们中信基金会的一位资深研究员,就是清华的王绍光教授说的,这一次疫情是一次深度不可知的事件。它有点像小行星撞地球,就是天外来石,陨石性的现象,具有深度的不确定,概率极低,但是影响极大。因为历史上这种小行星事件曾经导致了恐龙的灭绝,当然这是一个数千万年才有的事件,那么这一次的事件,他也认为具有某种陨石性的特点。

当然这件事也不是完全没有预见性和研究性的。在去年的7月份,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联合发布了一个报告,这个报告就叫《全球处于危险中》。就说全球可能存在爆发一场席卷全球、导致8000万人丧生的大规模流行病疫情的现实威胁。

去年的1月到8月,美国组织了一个演习,这个演习叫“深红色污染”。背景就说有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在中国爆发了。然后由航空旅客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当然他说的是,病情在中国失控,传播到世界各地。病毒首先在美国芝加哥被发现,47天以后,世卫组织宣布大流行。演习预估了一个结果,1.1亿美国人会患病,770万人会住院,58万人死亡。

实际上9月份还做过一个跨国演习,我们中国也有人参加了。应该说对于这种疫情的大流行,不是完全没有预见和研究,而是没有真正引起重视,去认真准备,所以构成了“陨石现象”。

关于疫情的发展过程,我相信在座的各位跟我一样,都是从今年疫情爆发之后一直在跟踪这件事,现在可能每位朋友们都快成了病毒学家或者传染病学家了。我们自己也是大量算账,算各种各样的数据。

我想谈一下我对疫情下一步走势的看法,这是一点研究的结果。从目前的情况看,疫情没有特效药,这是世界公认的。但实际上我认为是有的,对于中国人来讲是有的。是什么呢?是中医药。

大家可能一开始会有点戏谑地讲,最初说是双黄连,后来说是连花清瘟,究竟是什么,搞不太清楚。但实际这次在湖北武汉以及全国各地的抗疫中间,中医药起了巨大的作用,据统计,它的有效率将近90%,就是基本上把轻症都能够治好,极大地减少了轻症转重症的概率,而对于一些重症或者急重症也有一些疗效。

但不论是世卫组织还是西方其他国家都认为中医药不行,认为不科学。因此对于我们中国人有用的药,它就不可能发挥全球作用了,那可能就会在老挝、柬埔寨那些相信中医药的地方发挥一点作用,起不到全球的作用。

除了疫情没有特效药的约束条件以外,还有一点就是疫苗。现在普遍认为疫苗的应用是终止疫情大流行的重要条件,但疫苗要出现得12个月到18个月,才能够规模化生产。在此之前可能有一些可以个别的应急使用。比如说现在我们国家陈薇院士研究的腺病毒的疫苗,她的研究是从埃博拉疫苗研究转过来的,因此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现在二期已经过了,准备可能要过三期了,乐观地说,到9月的时候,有可能用于应急,这主要是给一些医护人员或者一些紧密接触的人员去使用。但是由于现在对于病毒的研究,发现这次这个病毒变异很快,而产生的抗体的稳定性很差,因此可能疫苗要想广泛地生效,在短期是指望不上的。

除了这个条件以外,还有一个气候的条件,以往流感的流行都有一个特点,随着气温的增高以后,它会减弱。当然有的会重新再发作,但是总体上会减弱。可是这一次好像单纯气温的增长不能够完全抑制病毒的传播。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导致下一步疫情的基本走势是,全球疫情将在有效控制和群体免疫的两极状态中间徘徊。我说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有效控制一般来讲需要三个条件或者三要素: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从现在的情况看,做到这三条的只有在中国、韩国、新西兰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大部分国家都没做到。即使做到的这几个国家也面临着一些复发或者外部输入的危险。由于中国是一个有14亿人口的大国,加上韩国6000万人左右,再加上新西兰,总共接近15亿人在有效控制范围内。

第二种状况就是陷入了一种群体免疫的严重局面。实际上群体免疫是人类和兽类在面临传染病的时候产生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什么呢?就是面临一种传染病的时候,当这个种群有60%到80%的个体被感染之后,整个种群就可能获得对这种传染病的免疫能力。这实际上是一个数学问题。

为什么呢?传染病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它是一种指数级的增长,但是当你周边一定数量的人有了这种抗体之后,你就发现传播不过去了,因此病毒的传染指数就会降低,就会低于1。低于1了以后,时间长了它就传播不出去了。这就是群体免疫的一种能力。

但是这一次的病毒和以往的病毒比较,它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一个就是它的病毒的传染性比较强,最初我们中国疾控中心的研究认为,传染性的指数大概是3.4,后来在湖北那边超过了5.0。现在对于它的传染性还没有一个很精准的判断,也还在不断地做统计。总体上来讲,这个病毒的传染性是比较强的。

根据哈佛大学的计算机推演就发现,如果以往要达到群体免疫的时候,60%到80%,均数的话就是70%的人被感染之后,这个群体可能群体免疫。但是这个病毒要达到82%的感染率才能够达到群体免疫,那就离全体人群都感染不远了。

此外这个病毒变异性很强,免疫力持续周期比较短,因此群体免疫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哈佛大学以抗体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两个指标,一个指标是抗体的周期时间比较短,40周,280天。它认为要一直流传下去,不停地用疫苗控制才行。第二种假设就是免疫力时间长,可以达到70周,这样的话它就认为至少要流行5年。

所以从现在的情况看,群体免疫和疫苗免疫都有一定的难度。

由于群体免疫几乎等于完全失控,所以给我们做形势判断的时候给出了一个下限,最坏能坏到什么程度,即全球50亿人感染,3亿多人死亡,大家可以算下各国会是一种什么情况。

中国等国家有效控制的表现,给这次疫情控制给出了一个上限,设立了一个标杆。这个数字大概是这样,以中国14亿人来计算,我们全国到今天是感染84000多人,感染的比率是万分之零点六,这是全国。感染和死亡之比是千分之五,这是中国。我看美国、欧洲在做发布的时候,喜欢用一个10万人死亡率,我们是0.33人。就是10万个人里面死0.33人。这就是中国的一个基本数字。

稍微具体一点讲到湖北,湖北是5900万人,湖北确诊的大概是6.8万人,感染率是千分之一,死亡率在没有经过校准之前是4.7,经过校准以后是6.6。武汉按常住1000万人来计算,因为它中间在封城之间跑出去很多人,它是1000多万人,出去一些,我们就按1000万人计算,确诊人数是5万多人。感染率是千分之五,死亡率是7.6,在没有经过校准之前是5%。这个数字跟大家说一说,等会我再来解读。

韩国是5200万人,感染率是万分之二,感染和死亡的比例是2.2。它的10万人死亡人数是2.1人。

在欧洲被认为是标杆的德国,也是5200万人,它的感染率是千分之三点三,感染死亡率是4.4,10万人的死亡率是14人。

大家可以比较一下,为什么我没把德国放在有效控制之列呢?因为它跟韩国和中国有很大的差距。

第一感染率,中国是万分之零点六,韩国是万分之二,而德国感染率已经是千分之三点三了,因此从这一条来讲,德国的表现很难说它是有效控制。而且它的死亡率也比较高。中国是10万人死亡数是0.33个,而韩国是2.1。

有效控制的标志,有这么几个。第一,总感染率低,在万分之一左右。第二个从全国来讲,它要将疫情控制在局部地区。比如中国主要在武汉,在湖北。这个区域占中国感染数的77%。而韩国主要在大邱和庆北,那边大概相当于72%。第三个死亡率低,第四个死亡人数少。

中国、韩国都抓住了疫情爆发前短暂的机会窗口期。

中国实际上是1月23号封城的,从张继先发现3例开始,到23号不到一个月。韩国的速度更快一点,因为它已经接受了中国的教训,有经验了。我们是全闭卷考的,它是半闭卷,还是有点警觉的,总体上都是反应非常快,抓住了机会之窗,把疫情控制在局部地区,感染率就有可能控制在万分之几。如果你抓不住,就会遍地开花,就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挤兑,感染率和死亡率就会上升。

这次西方人我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他们就认为中国的数据造假,韩国也在那里拼命强调,说我们的数据是真的,我们是民主国家之类的话。

第二个由于行动快,压在了局地,就有条件集中全国的力量支持局部地区,只有控制在局地,其他地方没发起来,才有余力去做,同时加上体制优势,这才有可能做到。就是全国一盘棋,一起去支援,到湖北、到武汉去支援,韩国就是到大邱,到庆北。人员、物资都在支持。

尤其像中国这样子,47000多医疗人员到一线去,没有一个人感染,为什么?

大家可以看一看中国医疗人员当时在电视给我们的画面。我中间看了一次发布会,说我们调了550万吨的物资,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包括军队去支持,不是象征性地派两条船去支持,而是真的有很多的军人、军医、护士过去,一共47000多人。实际上如果要算上在各地的一些抗疫的,比这个人数要多得多。

而且中国现在是世界最大的制造性国家,在春节期间就动员起来投入抗疫,就是由于把全国力量能够集中起来去支持局部地区,把这种控制在局地的稍纵即逝的战机抓住之后,才能把阻击战打赢。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承认我们国家的体制优势,我们就这么做了,才能做到。

第三,中国人有很强的家国情怀,集体主义的意识。按照网红医生张文宏讲的,希望我们全国人民一起努力,居家14天,用春节期间居家把病毒闷死。大家都响应这种号召,就是在家里待着,这一点你可以对比其他的国家,就很难做到。包括非常严守纪律的德国,最近也做不到了,也在那里要抗议了。所以我们在这一场人与病毒的战争中间,中国人的家国情怀、集体主义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条就是我们的秘密武器,不是我们保密,是别人不相信,就是中医药。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从汉以后,发生大规模的瘟疫321次,隔几年就一次,所以说中国有大量的处理瘟疫的经验。也有很正确的思路。

而这一次中医发挥了主导作用,扶本辨症救人,应该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我是军人出身,我就觉得中医药在这一次战斗中间似乎是一个面杀伤武器,就是一打一大片,一个方舱医院能够几百人、几千人统统治好,这个很不容易。

但是现在面对又一个问题回答不了——西方的医生有很大的质疑,说如果中国没说假话,你怎么解释,我们的医术比你高明,我们的医疗条件比你们好,我们的死亡率比你们高这么多,你们给我们解释解释。我们发现还真不好解释,因为我们有自己的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我觉得这四条可以说是中国有效控制疫情的重要原因。如果你不能够有效控制就会走向被动的群体免疫。英国政府最近出这种选择,它不是真傻,它是做过评估,发现做不到有效控制。所以既然是这样,我们就就地卧倒吧,但是又引起了批评,说不行,还得抗疫。但实际上他们是有过分析的。

目前的情况就是由于不能有效控制,就会被动坠入群体免疫的陷阱,这个陷阱很深。

下一步疫情的特点我概括为四个点。

第一个就是存在进一步扩散的可能,按照世卫组织的说法,现在还处在大流行的早期,还会继续向全球扩散。他们也有“三波”的说法,第一波是中国和韩国,就是亚太地区。第二波是欧美,第三波是发展中国家。

第二个特点就是反复化。由于现在多国没有控制住疫情,又由于经济压力急于复工,就会导致疫情的复发。现在在美国和欧洲都出现这种情况。按照世卫组织发布的指南,你想复工的话,对三个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

一,疫情能否有效控制住。

二,医疗系统在控制放松之后,能不能够应对疫情反弹。

三,监控系统是不是能够快速追踪密切接触者,掌握疫情的发展。

有这三条就可以,没有就不行。可是一些国家也不听世卫组织的,所以说我觉得疫情可能还是会出现反复的。

第三个趋势就是长期化。这个长期应该是一到两年甚至是五年,根据哈佛大学最近的研究,据病毒的传播性以及抗体的稳定性来计算,它认为这个疫情至少要流行到2025年,而且在一年的任何一个季节都可能发生。而世卫组织的一些官员,比如它的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也说,新冠可能会成为长期问题,它可能成为永远不会消失的流行性病毒。

第四个趋势就是复杂化。疫情本身就很复杂了,但是由于疫情造成的一些次生灾害,都会导致整个经济活动 “按下了停车键”,又会导致很多的连带的问题。

这种情况会对全球经济、政治、社会都造成重大的冲击,可能重新塑造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包括全球化的进程。

首先是全球经济与产业链,许多专家预计一种断崖式的下降可能到来。我们也跟经济学家们做了研究讨论,他们都说现在不是大危机的问题,是一个大萧条的问题。他们有一个算法,大危机是在一定时间内下降5%、10%。大萧条是20%到30%,甚至更多。所以说他们预计的是降幅会更大一点。

在国际关系上来讲,现在的疫情对于国际关系的冲击也很大。即对于疫情的“追责”,引起了很大争端。这某种程度上是西方政客为了甩锅挑起的事情。因为病毒在什么地方发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人大教授金灿荣有一个比喻,我觉得很好。他说实际上这个病毒是个流窜犯,它不过在武汉作案的时候被我们抓住了,而且我们进行了研判,发现它是一种新病毒,告诉了世界。实际上它很可能已经在世界上作案多起,作案多次,你们没发现就是。所以,这种追责和索赔愈发地像一出闹剧。

新加坡民调机构前一段时间做了一个调查,各国民众对于政府在抗疫中间的表现满意度怎么样,中国得分最高,85分。第二,越南,77分。第三,新西兰,56分。欧美国家基本上40分左右,德国和美国41分,意大利36分,英国37分,法国26分。打个比方,现在这个情况像学渣群殴学霸,本来我们考试考得很好,而且是闭卷考试,一帮考试考得不咋地的人指责我们,我们就进入了一个优等生陷阱,你表现得好也不行,你表现得坏也不行,这个应该说表现了一种西方的傲慢与偏见。

(未完待续)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吴立群
中国 疫情 抗击 成效 欧亚名家锐评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伊朗:未收到威胁报告,核设施安全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