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桅:中国经济学不能成为西方的应声虫

来源:观察者网

2013-12-29 13:57

王义桅

王义桅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世界是通的》

我不是研究经济学的,但史正富教授的力作《超常增长》却让我这个门外汉读后受益匪浅,该书从经济学角度对我在《海殇?——欧洲文明启示录》一书提出的文明观做出非常好的实证分析。总体来看,这是中国学者在学术自信、学术自觉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该书的最重要的理论意义是一并回答了国内外对中国发展的两大困惑:为什么中国能够实现超常(超长)增长?——国际上代表性言论有补偿性增长,中国幸运,中国是全球化的搭车者等,或者归结为改革红利,总之多认为是偶然性产物,阶段性产物;中国经济高增长能否持续?——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中国发展的不确定性,中国还能继续改革开放的辉煌?(美国就有个中国2049研究所)一本书能回答好一个问题就不错了,此书以短短14万字就回答了这两大问题,回答得如此清晰、精炼,大概无出其右者。如果此书的逻辑成立,将是对我们“三步走”的坚实理论支持!这是此书最大的现实意义吧。

《超常增长》一书体现了中国学者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

《超常增长》一书给我留下三大印象:

其一,理论自觉、理论自信:说中国的事儿(研究真问题,问题源于实践),把中国的事儿说清楚,为学术界提供贡献,中国式理论创新是学术自信、学术自觉的产物。经济学是最有可能突破的学术领域,为什么至今没有拿诺贝尔经济学奖?原因在于削足适履,无法自圆其说,令人信服,至今还在西方“中等收入陷阱”这些概念上打转,成为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应声虫,认为中国超常增长只是中国体量之故,甚至认为中国是全球化的搭车者,忽视对中国特制、体魄,即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发掘,认为中国只是经济崛起、物质崛起,甚至陷入中国发展悖论——没有民主却实现了经济的超常增长。

因此,该书对于打破西方普世价值话语霸权,建立中国的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超常增长的“常”指的就是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能解释、揭示的中国发展之迷。中国经济学长期以来过于西化解释不力,反而失去国际话语权,以至于有中国崩溃论、中国发展不可持续论、中国不确定性、中国例外论。许多人根据历史经验,如东亚经济体日本、台湾的例子,来说明中国经济不可能再持续超常增长,背后的逻辑其实是经济普世论,未能充分认识到中国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以及中国制度创新的活力。此书将解释与预测有机结合(1979-2049年的中国经济),是学术自信、学术自觉在中国经济学的具体体现。

其二,理论创新源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史教授长期在美国学习,亲身投身实业,从最发达国家内部观察,不迷信于西方的海市蜃楼景象。

其三,该书写作简练、观点言简意赅,加上好的策划,使得创新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

好的书不只是作者个人的贡献,也是集体努力,甚至一代代人持续努力的结果。这本书的畅销与世纪出版集团以及陈总的策划、推广是分不开的,否则很可能昙花一现。策划学术著作,也是多年出版自信、出版自觉的产物。

此书给我这个非经济学领域人士带来的思考是多方面的,比如,此书核心观点——中国特色经济体制两大特色:竞争性地方政府、国家理财体系——可以从政治经济学,文化乃至文明角度予以深化。中国超常规增长不只是过去三十年的事,也应是五千年文明在全球化时代演绎。过去我们一度认为中国近代以来的落后,是农耕文明造成的,代表性言论是《河殇》,迄今我们的思维仍在普世价值与价值的普世性间二元对立。近代知识体系、价值体系都是西方领先世界后的经验总结,西方把地方性的知识体系、几百年的领先说成是永恒的、必然的,甚至从起源上包装为具有天然合法性。因此,作者的发现还可以追溯更远,从文明角度阐释中国超常增长的逻辑,挖掘中国改革开放的文明内涵。比如,竞争性地方政府涉及到秦以来的郡县制。从文化角度讲,中国的理财体系也有财政文化的支撑。如果书最后再发挥一下,可能更让人信服。

最后,此书受到作者的美国背景、中国经济学影响较大,尤其是对美联储的对比分析,如果能兼顾欧洲模式——欧洲人觉得自己的经济模式已超越了美国模式,可能在欧洲更有说服力。

责任编辑:小婷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时隔四年半重启,中日韩合作如何整装再出发?

境外间谍机构恐吓国内专家强迫“合作”,国安部提示

德国警告:贸易战只有输家,没有赢家

“若这么干,就能连通中国,拥有一条泛亚铁路”

“和谈应基于当下事实,泽连斯基已失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