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桅:中欧投资协定达成,释放这三重信号

来源:凤凰网

2020-12-31 09:59

王义桅

王义桅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世界是通的》

【文/王义桅】

核心提示:

1、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意味着中欧合作已经从工业化时代的“对手”关系,转型升级为后碳时代、数字化时代的广泛合作关系。协定可以帮助欧洲企业更好地进入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市场,并参与公平竞争,也能够为中国企业在欧盟市场运营提供同样保障。

2、协定谈判完成也说明,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力。欧盟清楚,传统意义上意识形态并没有给欧盟带来实质利益,反而成为中美、俄美对抗牺牲品。汲取历史教训,中欧排除意识形态干扰,务实合作,对冲了世界不确定性;而且,意识形态分歧不见得一定要对抗,不是不能让步,而是可以谈判的。

3、协定谈判完成还说明,中欧都尊重与美国关系,但是不会等美国,也不会受制于美国。欧盟希望成为地缘政治的选手而非棋盘。结合此前欧洲希望减少对美国技术依赖的渴望,与中国合作共同设置未来的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高标准制定的议程和WTO的改革是重要选择。

4、起初欧方试图把欧盟对华的各种诉求都裹挟在里面,但是在最后的关头,欧盟领导人跟欧洲议会的反对声音说,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不是万能药”,如果错过这波机遇,可能就更不能影响中国未来,这也是反映了欧盟面对世界变局的战略焦虑下,变得日益务实。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中欧投资协定达成、英欧自贸协议达成,RCEP达成,给疫情冲击的全球经济带来三股暖风,也一扫特朗普时代的戾气。

一、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表明中欧合作的转型升级。

工业化时代,中国后来居上,欧盟把中国列为"体制性的对手“;后碳时代、数字化时代,中欧合作有巨大的新空间。

正如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所说的,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贡献10%,谁能失去中国这样庞大的市场呢?我们更多地看到中国在引领经济全球化,中国成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表面上,中国对欧盟的市场做出了很大的让步,但实质上是中国宣布加入CPTPP谈判、高标准地参与全球分工的战略自信、也是中国高质高标准高质量的改革开放的重要象征。

中欧相互向对方开放市场,在金融服务、电信服务、新能源汽车、航空和水上运输服务、私立医院及研究等欧洲工业界垂涎已久的领域取消外国投资壁垒,彰显中国通过自身开放推动开放性世界经济的努力。开放金融服务、房地产和航运服务,也符合提升民众生活水平、提升竞争力的中国诉求。

一句话,协定可以帮助欧洲企业更好地进入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市场,并参与公平竞争,也能够为中国企业在欧盟市场运营提供同样保障。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成为中国21个自贸区试点的重要内容。达成中欧投资协定,是中国的战略自信,表明中国正与主要国际伙伴共同推动全球化,并从欧盟投资者手中获得迫切需要的技术,并将为美欧联手对华的战略增添变量。

二、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力。

拜登上台,要搞民主峰会,打意识形态牌。但欧盟清楚,传统意义上意识形态并没有给欧盟带来实质利益,反而成为中美、俄美对抗牺牲品,近年反思对俄关系就是明证。

汲取历史教训,中欧排除意识形态干扰,务实合作,对冲了世界不确定性;而且,意识形态分歧不见得一定要对抗,不是不能让步,而是可以谈判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最后达成,就是中国在欧方所关切的所谓的劳工权益保护、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做了重要的承诺,这也是CPTPP所涵盖的。中欧达成投资协定达成为参与CPTPP谈判奠定了基础,也是中国借此表明坚定高标准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

面对美欧推动成立技术贸易理事会,将隐私权的保护、劳动权益成为纳入新的贸易规则中,中国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积极应变,很好地回击了脱钩、新冷战思潮的误导,也证明东西方之间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家都需要转型发展。

三、世界不等美国。

在中国投资协定谈判即将达成的时候,传出了拜登候任总统团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公开向欧盟方面施压,但是欧盟顶住了诱惑和压力,考虑到美国在达成跟中国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时候也没有等欧盟,而且美国频繁地使用制裁实际上是排除欧洲企业在中国的市场。

所以,中欧都尊重与美国关系,但是不会受制于美国。美国能够在拜登上台后继续领导世界吗?中欧是有质疑的,某种程度上达成这个协议就是一种默契,所以欧盟要成为地缘政治的选手(player),而不是地缘政治博弈的场所(playing field)。

今年12月初,欧委会率领17个欧盟成员国提出“欧洲处理器和半导体技术倡议”,呼吁将欧洲复苏与韧性基金的五分之一(1450亿欧元)用于未来2-3年的欧洲半导体科技研究。一位欧盟驻华外交官表示,这反映出欧洲希望减少对美国技术依赖的渴望。与中国合作共同设置未来的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高标准制定的议程和WTO的改革是重要选择。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完成,为中欧自由贸易协定的启动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也是欧盟在英国脱了以后法德团结一致更好地执行一体化的取得的积极成果。所以,也预示着全球化从双边、区域到多边化的重要转型。

欧盟开始中国投资协定谈判(BIT)作为全面投资协定谈判(CAI),试图把欧盟对华的各种诉求都裹挟在里面,也反映了欧盟的话语创制权,但是在最后的关头,欧盟领导人跟欧洲议会反对声音说,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不是万能药”,如果错过这波机遇,可能就更不能影响中国未来,这也是反映了欧盟的战略焦虑面对世界变局,欧盟日益务实。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表示,因劳工权利问题反对投资协定的人高估了欧盟在该问题上要求中方让步的能力。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可以签署不包含劳工条款的RCEP,为何欧盟要以自身就业为代价强迫中方接受欧洲生活方式呢?在“改造”中国方面,欧盟要有现实预期。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遵循“抓大放小,先易后难,相向而行”的原则,补贴和国有企业透明度规则要求国有企业基于商业考量运营率先达成,公平竞争、争端解决、劳工权利、可持续发展等不断磨合,最终促成协定达成。中欧排除干扰,达成投资协定谈判,为欧亚的互联互通和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做出重要贡献。正如疫情下中欧班列逆势增长所显示的,这也为中亚国家搭上欧亚互联互通快车,提供巨大机遇。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中欧达成投资协定,为全球供应链、产业稳定,应对疫情对全球经济冲击,带来了希望,也给2020年中欧合作年画上了圆满句号,还是中国发展新阶段、全球化新转型下释放国际合作新空间,增添正能量,其战略效应将逐步显现。

责任编辑:徐俊
中欧投资协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

巴总理召开紧急会议,“事关在巴中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