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独家专访《最美的时光》创作团队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9-10 07:15

王知遥

王知遥作者

掌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意总监

【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结束后的第二天,观察者网头条报道了题为《最好的时光》的绘画作品。画中汇集了诸多近代以来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奋斗的著名人物,展示了一幅穿越时空、交汇古今的神奇画面。观察者网成功联络到了创作这幅画的团队,就这幅画作中具体的人物、立意还有创作过程与体验,采访了掌赢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意总监王知遥。】

观察者网(以下简称观):你们的作品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很多读者都在求解图中人物的具体排布,虽然很多大家能认出来,但也有一些疑问或者说不确定。观察者网此前也在报道中进行解读,只是猜谜好辛苦,作者能否解释一下他们都是谁?能不能给出一个官方答案?

点击可查看大图,观察者网已依照作者的解释添加注释,原图请点击网盘链接

王知遥(以下简称王):贵网站的编辑非常厉害(点击查看此前的解读),基本全部猜了出来,从左到右是吴运铎、王伟、罗阳、于敏、邓稼先、李鸿章、钱学森、邱少云、黄继光、刘华清、邓世昌、关天培、宋文骢、薛积寿(此处应为薛炽寿,观察者网注),以及南昌起义、八路军时期、开国大典和朝鲜战争中的战士形象。左数第三排只是一个普通科研工作者的背影,并没有设计为华罗庚(观察者网编辑发现,形象神似刚回国时的华罗庚)。中间的八路军形象可能最出人意料,其实是取自今年日本“抗日神剧”《红十字》,站立者为松岛菜菜子饰演的八路军日籍护士天野希代(观察者网注:这里应该理解为日籍八路军的代表人物,天野希代在历史上的原型并非剧中所表现的那样)。

观:为什么会想到画这样一幅画?前后一共花了多少时间?

王:其实这幅画是我的设计团队花了两周时间,改了二十多稿,脱产协作出来的。最初只是例行公事,最近每个月都要例行创作主题叫“露脸”的海报,画面内容也和阅兵完全无关,结果8月20号的时候我们有个叫萧峰(真叫这名)的创始人拉着我说不行不行都停了,你给我设计个阅兵的绘画,阅兵才是真露脸。因为当时工作进度已经延迟了,我不明白干嘛要我们把阅兵画下来,我们的画师也根本不懂主旋律的绘画题材,就和他争执了很久,吵到最后他突然说了一句:你不知道我的心情,你看过刘华清访美时在航母上的那张照片吗?我感觉像触电一下愣住了,突然明白了他的心情是什么,当时就把市场部的本月设计需求扔到纸篓子里了,耍赖皮停工搞这个事。

创作团队发给观察者网的初稿

观:作画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能否具体描述一下。

王:最早的草稿只有刘华清站在普通观众之中,后来逐渐把大家想到的人物筛选和添加进去,再由我们的画师继垒用手写板渲染出来。构思这幅画时的心情非常奇妙,画中的场景视角刷的一下就出现在脑海里,每个细节都是现成的,就好像已经盘算了几十年。这些人物添加进去的时候有一种流泪的冲动,但既不是喜也不是悲,更像是站在长征尽头回望时的唏嘘感概。我们80年代出身的人都经历了国家从贫弱发展到富强的过程,而且在改革开放后,那个贫弱的时代是暴露在发达国家的全方位对比之下的,心理上更加贫穷和空虚,我也曾经很崇洋媚外。但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现实的发展让我们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救赎和自我的回归,作画的时候从内心深处回首了这个漫长的过程。

观:为什么会选择这些人物,他们中有逝者也有生者,都坐在一起,具体的考虑是什么?

王:他们中既有钱学森这样的军工元勋,也有黄继光之类在卫国战争中付出牺牲的战士,还有于敏这样活着的传奇。他们的共同点是,在怀着最沉重的东西的时候——两百年来积累的贫弱全部压在他们身上,他们没有逃避,付出了最大的无私,亲手塑造了一个个历史性的时刻。我想主动承担了这样的重负和煎熬的人,有资格在这个时刻感受到最大的荣耀和释然。

观: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斜向的视角,这与现实电视画面中有一些不同,能否解释一下?

王:能看到观礼台的这个视角其实是看不到长安街的,我们故意把观礼台抬高了。观礼台到天安门的距离和街道的细节都和现实不太一样。但就像我刚才说过的,这个构图是自动出现在脑海里的,潜意识里想表达的细节自然都在上面了。

观:作为一位画师,平时的关注点是什么,主要画作的内容和方向是什么?与这幅画是否有关联?

王:其实这幅画和工作没什么关联,是把工作需求扔一边凭着冲动来做的。我作为主设计,工作内容涉及应用界面、网页、宣传画、影片等。我最关注的是社会的各个群体整体的心理状态和变化,但这次算是第一次给我自己这样的群体创作,感觉非常奇特,像是行云流水。画师继垒是一个擅长奇幻题材的艺术家,他能创作出类似《海贼王》那样的超级人物多样性。

《最美的时光》创作团队群像

观:完成这幅画后有什么样的感想,有什么样的成就感,有没有留下遗憾?

王:前所未有的感觉,像是给这些逝去的伟人和健在的功臣真的递去了一杯水,说了一声谢谢。我其实并没有什么成就感,只是感觉把欠他们的还上了一点点,还剩很多呢。我想团队的其他人也是一样。这种亏欠和感谢的情绪是如此强烈,我们甚至把市场部例行的网站水印抹了私自发布了出去,只留下“最美的时光”标题还有露脸两个字,等于点赞了。

因为从一开始就知道肯定不能容纳所有的功臣,也没有条件做到最精致的画面,所以我并不觉得这些是遗憾。很多人在看到画的第一个瞬间就感受到我们投入的感情,这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期望太多。

可以看出画作是如何一步一步成形的

观:清末的人士总是容易引起网友的争议,而李鸿章则是争议的中心,你是怎么看待李鸿章这个人物的?把他加入到画作中有什么样的考虑?能否详细解释一下?

王:我常常在想,人类爱一个国家的原因,难道就只是因为生在这个国家吗?这其中难道就没有自我意识“作祟”?我们爱国,爱的是中国不是别的,因为我相信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和蓬勃向上的精神气质真正能代表人类未来的方向和福祉,而不只是自私的爱“我”的国。中国在漫长的历史中,更多地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先进的文化概念而存在,并不由其它因素来定义。任何为她殚精竭虑的人都是我们歌颂的对象。如果我们生在李鸿章生活的环境,我们的立场会是怎样?我觉得这不重要。你看李鸿章照片里的眼神,那是一个心系家国却又无能为力的老人,一个四处受辱的国家重臣,这样的眼神我们看得还少吗?这是超越了政治,超越了时间空间而传达出来的悲伤和坚定。

晚清重臣李鸿章,1901年11月7日,被迫与外国侵略者签署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后遭举国痛骂,口吐鲜血病逝。作为中国近代重要的一次近代化运动的领导人,李鸿章仍值得后人尊敬

同样的,我还故意使用了日籍八路军的形象,这不只是因为受到红十字这部剧的感动,也是想表达一个真正爱国者应有的胸襟。国家强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的正义与和平,而不是为了我们的虚荣心。

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数百年安逸保守的近代封建社会造成了当时愚昧贫弱的局面。纵观人类历史也都是处在因富而骄逸落魄,因困而忏悔图强的循环中,在耻辱和教训中汲取的力量才是建国以来我们筚路褴褛,无私奋发的原动力,而这也是我们的精神气质和当今欧美发达国家的本质区别。清末的很多仁人志士已经站在了这个过程的起点上,却又一生蹉跎在积重难返的悲哀之中。所以我希望他们能站在观礼台上,看到自己奋斗的终点,哪怕离他们百年之遥。

(采访:观察者网朱海舟)


可点击查看大图

团队自我介绍:

露脸团队是一个由计算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一流的工程师、天才的设计师等单纯而有梦想的人才所组成的可爱团队,他们分布在硅谷,北京和南京,已经在视频技术的最前沿探索多年。这群人的愿望是将最尖端的视频技术应用到最纯粹简单的交谈中,让世界更有爱、更幸福,让全世界的人能够消除文字的隔阂。和别的通讯工具相比,他们的跨国用户比例特别高。

露脸团队融合了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在专注科技研发的同时,这只充满爱的团队还创作了这样一幅充满人文气息和关怀的“最美的时光”,不免让我们很是惊叹,与印象中的科技公司的气质似乎有些不一样。

相信这样一支有梦想又有爱的团队一定会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为人瞩目的成绩。我们的官网是www.chatgame.me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观察者网军事栏目官方微信“观军”:

有深度 有干货 有新意 就在“观军”公众号

责任编辑:朱海舟
画作 阅兵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