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峰:西方对中国能源投资爱恨两难

来源:观察者网

2014-06-24 07:46

魏峰

魏峰作者

财经从业人士,观察者网特约作者

中国仍能确保基本能源自给

近日,李克强总理开启上任后对英国的第一次正式访问,其中一项重要行程活动,就是17日与英国首相一起共同见证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中海油)与英国石油公司(BP)签署的一份价值约200亿美元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

根据这份协议,BP公司将依靠其全球资源组合,每年向中海油提供150万吨液化天然气,期限20年。这是中石油刚刚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签下中俄东段天然气管道项目的世纪巨单后,中国在不到一个月中签订的第二份长期能源进口协议。虽然这次与之前的中俄天然气协议规模相形见绌,但仍然是罕见的巨额合同,两国总理(首相)出席见证的高规格就证明了这一点。也在同日,中海油还与壳牌公司达成了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全球范围内,在油气石化行业的上、中、下游产业上展开全面的合作。

不久前的中俄高峰会晤,和这次中英政府首脑会晤,展示经贸合作的重点都落在了能源(天然气)项目上,这显然不是一种偶然。

李克强和卡梅伦在液化天然气协议签署仪式上

自从1993年中国在数十年后第一次重新转为石油净进口国开始,中国进口能源的规模一直在迅速扩大。到2009年,煤油气这三大主要化石能源中最后一项——煤炭也转为净进口。2010年也许会成为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在这一年,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和能源消费总量双双成为世界第一。而在今年,中国很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短短二十年,中国对进口能源的需求就从微不足道发展到了如今绝对量已经接近世界第一。

这对于能源出口国固然是天赐福音,可对中国而言,如何保证进口能源供应的安全与稳定,则是一项从来没有经验,但必须成功的挑战。

根据公开数据,到去年为止,在三大化石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上,来自于进口的比例分别约占了8%、58%和30%。初看这些数据时,确实会觉得中国已经深陷对进口的依赖。也因此,海外一直都有一种很强的声音,认为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是中国在战略上的最大软肋。甚至有对华非常不友好的人士公开放言,当与中国发生大规模冲突或者对立时,只要扰乱甚至卡断中国的主要能源进口路线,就能迅速而有效地迫使中国屈服。这种观点看上去直观易懂,而且“不证自明”,使其在国内也相当流行。

不过,实际上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远没有上述以为的那么脆弱。首先就是因为,尽管能源进口的绝对量已然很大,但中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能源供应总体上仍然立足于国内。根据国家统计局公报的初步核算数据,2013年全国(不含港澳台,下同)的能源消费总量折合总计为37.5亿吨标准煤,而其中约九成(34亿吨标准煤)是由国内资源供应的,只有10%左右来自进口。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除了俄罗斯、加拿大等少数几个地广人稀的传统能源出口大国外,中国仍然处在能源自给率最高的一组行列内(下图是国际能源组织IEA提供的近期相关统计比较)。

进口能源多元化的布局基本确立

如果再考虑到中国很大一部分能源消耗是用于为外国生产商品,甚至精炼后直接再出口。可以有把握地说,至今为止,中国仍能仅以本国资源就满足国内本身的基本能源需求。即使发生最坏的情况,能源进口的供应链突然在短时间内遭到全面破坏或阻遏,只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危机的程度仍然是有限的,而非毁灭性的。有这个底气在,用赤裸裸的强制手段全面阻碍中国能源进口,其收益和成本实际就不成比例,从而发生的概率无限接于零。

因此对于中国来说,真正在保障进口能源安全上面临的现实问题,主要在于防范国际能源市场发生不可预测的重大突变,例如地区战争或外交制裁,导致短时期内一些供应国部分或全部退出能源出口市场;以及技术和勘探发展停滞,可供经济开采的资源枯竭,部分能源种类陷入长期供应不足。

 

 

 

而根据上世纪三次石油危机前后各国的经验教训,应对以上风险最有效也是最现实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分散进口能源的来源和管道,同时尽量多地直接控制或参股能源项止。越多元化的供应网就越具有抵御各种意外风险的能力。而直接控制或参股项目可以优先锁定长期的供应源。不过付诸现实,能源领域的博弈从来就不是简单纯粹的经济问题。尤其是中国的需求量如此惊人,要在经济代价允许的前提下,全面分散化、多元化就更是困难。除了需要大量人财物力资源的支持,保持战略上政策的长期持续性和稳定性更是不可或缺的。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也许是当今世界上最能坚持政策稳定性的国家了。早在刚开始转为能源净进口国的上世纪末,中国就开始在进口能源来源多元化上积极布局。而持续数十年至今不衰的经济奇迹,则赋予了中国越来越多的资源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尽管连许多国内的媒体都热衷于描绘中国在进口能源上面临的各种难题甚至“吃瘪”,有的还不惜夸张到完全失真。例如在利比亚战争时大肆炒作所谓“中国投资损失惨重”——实际上由于在卡扎菲时期,尤其在其统治最后的几年,中利关系非常冷淡,中国在利油气领域几乎毫无利益可言。可经过近二十年坚持不懈的投入和努力后,即使过程中不能避免地有过挫折,但中国进口能源的多元化格局还是已经逐渐成形。

以对外依存度最高的石油为例。这几年里以国家计,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已达48个之多。2013年,从一直是最大单一来源沙特的进口是5390万吨,基本与前年持平,多年来首次低于进口总量的20%。而由于中国公司拥有不少油田的产量权益,自伊拉克的进口则大涨了49.9%,达2351万吨,成为去年增幅最大的进口国。同时,尽管整个中东地区仍是最大石油进口来源,但所占比例已经从世纪初的70%左右下降到去年的49.8%,首次少于一半。

非洲在近年上升为中国第二大石油来源区域,供应了近四分之一的进口。而这主要来自于中国积极主动的开拓。安哥拉原本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联系极少,但中国抓住安内战结束的重建机会,通过提供数十亿不附加政治条件的建设贷款,成功地全面打入市场。现在安哥拉已经连续数年保持中国第二大石油供应国的地位,每年可从其处稳定进口4000万吨原油,几乎相当于一个新大庆油田。苏丹(南北分裂前)则是另一个成功的例子,中石油牵头组建的大尼罗河石油公司,将苏丹从一个贫油国变成了非洲不能小觑的石油出口国,同时也让苏丹一度高居中国第七大石油来源。

此外,从周边直接接壤的俄罗斯、哈萨克,到美洲大西洋边上的委内瑞拉,同样也都接受了中国“贷款换石油”的合作办法,成为了中国稳定的重要石油供应国,与其它进口来源一起构成了中东、非洲两大来源之外的第三根支柱。而随着中俄、中哈、中缅多条油气管道的陆续建设与开通,中国西北、西南、东北以及东南沿海四大能源进口通道战略布局也基本成型,进一步增加了进口能源网的弹性和抗损性。近两年里,中国其实连续遭遇了原来的重要进口来源国伊朗和苏丹先后卷入国际纷争、石油出口锐减的冲击,但国内企业和个人几乎没有任何直接感受,证明了进口来源多元化策略已经初显成效。

目前来看,中国石油消费增长的速度已经开始放缓,寻找更多进口来源的压力有所减轻。未来的进口能源增长重点很可能会转移到天然气、煤炭以及核燃料上。在这几个能源领域内,中国的主要进口对象是中亚、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尼、卡塔尔等国,与石油的主要来源有所错开,进口能源的来源总体上将会更加多元,从而也将更加安全、稳定。

面对中国能源投资,西方爱恨两难

除了与能源出口国直接合作之外,中国近年在保障能源进口安全上还有一个重要策略,那就是与欧美财团也加深合作,通过共享利益,在利用其技术和资源上丰富积累的同时,又能于内部直接对其反华意志和决心掣肘。

以这次中海油在英国刚签署的新协议为例,一方面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可靠而稳定的能源供应布局的一部分。毕竟尽管“中国三桶油”近年在包括海外业务的各方面,发展势头都极其迅猛,但与曾经位列“石油七姐妹”的BP和壳牌相比,无论是在勘探和开采领域的尖端技术上,还是在全球油气资源的储备上,仍然存有不小差距。双方合作使BP和壳牌赢得大把利润,中国获得能源供应和先进技术,确实是双赢。另一方面,卡梅伦则被强硬派攻击为前倨后恭,为了做生意就抛弃了“原则”。是什么“原则”被卡梅伦们抛弃了呢?显然,是打着“人权”之类旗号,公开孤立、遏制中国发展,维护西方绝对优势地位的原则。

欧美当然不是完全不解中国的策略,有时候他们也能强行抵御,例如2007年中海油收购尼尔科公司的失败。但是追求利润的本性使得财团们不可能长期抵抗中国伸出的橄榄枝,而西方的体制又让财团们具有无孔不入的影响力。于是在财团的拖带下,西方与中国间的利益纠葛越深,对华态度也就越纠结。

事实一再证明,充分利用中国巨大的投资和市场产生的吸引力,是打破西方国家根深蒂固的反华情绪,分化他们对华态度的最好工具。即使如今还不能治本,却也能有效遏制其再度冷战的冲动。尤其是中国复兴崛起已成为世界共识,韬光养晦已经无法再掩护中国被西方聚焦注视的现状下。

近期在东欧的乌克兰和中东的伊拉克、叙利亚都发生了剧烈的政治变动,作为西方核心的美国却迟迟不愿直接插手干预,反而仍集中力量推动“亚洲再平衡”战略,将中国视为最具份量对手的态度已经昭然若揭。然而,与当年毫不犹豫将苏联公开确立为敌人的绝决相比,不管是美国还是欧洲,甚至是现在在强硬极右翼支配下的日本,无论如何宣传鼓动,都无法推动整个国家将中国正式确立为敌手。究其原因,就是中国与苏联不同,苏联与西方在经济和社会的各方面几乎都是完全隔绝的,而中国却已经于不知不觉中,在西方主导的全球体制占据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砍向中国的刀子,几乎不可避免也会切到西方自己身上。

如何向中国开战,哪怕是冷战呢?中国有无数人担心着“马六甲困局”,这当然是有理由的。但是西方无数人也在苦恼着澳大利亚式处境。也许在远离中国边境的大洋之上,西方确实仍有能力卡断中国的能源通道,但被卡住喉咙的真的只是中国吗?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澳大利亚一直是西方世界中对亚洲国家态度最强硬的代表。但堪培拉的政客和官僚们已经发现,意识形态和经济现实的分离,让他们制定的海军战略变成了“在中国切断中澳贸易航线的时候保护航线畅通无阻”的无厘头笑话。而类似的纠结在整个西方到处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尼克松曾经说:21世纪西方将不战而胜。当时他主要针对的是苏联,但也暗示可以稍带上中国。不过从现实看来,胜且未必,战倒是已经举步维艰了吧。

责任编辑:张苗凤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哈马斯得到美方保证”?以官员威胁:不会同意

国际刑事法院忍无可忍:再威胁试试

省级督察组现场核实情况,遭故意封路阻挠

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取样之旅

“美军还没撤,俄军就把这里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