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博:单身人士一次最多邀请俩亲密访客?欧洲第二波防疫把我整懵了

来源:观察者网

2020-11-04 07:53

闻博

闻博作者

注册金融风险管理师(FRM)、时事观察者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闻博】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今天,病毒后浪推前浪,欧洲一浪高一浪。

你以为今年四月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医院里的惨象已经是地狱的情形了么?你以为八月假期欧洲人纷纷外出度假是疫情开始缓和的标志了么?

大错特错!病毒不过也是打了个盹,醒来以后加倍来袭。

欧洲“沦陷”

文字报道相信大家已经看过很多,一图胜千言,我们用数字来说话。

欧洲对比美国的累计感染总数增长:

欧洲对比美国的累计死亡总数增长:

可以说双方比分咬得很紧,你追我赶互不相让。虽然最近美国大选渐入高潮,“懂王”特朗普自带流量,各路新闻媒体聚焦美国,相关的疫情话题报道自然也更多,对欧洲的关注显得少了。但是如果排除了报道上的偏差,欧洲作为世界头三大经济体之一,其情况丝毫没有令人乐观的余地。而且从增长势头来看,欧洲的疫情趋势反而是比美国更加严重。

当然,客观来说,我也要为欧洲稍微开脱一下。除去俄罗斯,欧洲整体的人口数接近美国两倍,外加欧洲人均GDP比美国低不少,所以站在目前这个时间点来看,欧洲做得还是比美国好点的(当然也是应该的)。

当然,懂王也许会把感染数字高归咎于美国的检测数字高。但其实这种说法也站不住脚。我用网上公开数据整理了一下做了如下图表。

对比以下美国各州的情况:

地图来源:NPR

除了感染总数之外,我们可以看到欧洲平均的每百万人检测数量虽然比美国低,但是依旧处于同一个数量级。而且实际上欧美的人均医疗资源类似,欧洲对国民医疗保障的覆盖还高于美国,从亲身经历来看,只要有症状的人都可以不预约直接得到检测,因此可以认为欧洲基本上做到了应检尽检。

这点可以通过另外一组数据看到,在感染/检测数比这列,几个主要国家的数字都是比较接近,在0~10%的区间内,只有欧洲偏远地区的欠发达国家有着不太寻常的高比例,说明检测不充分。但是他们的人口数量占比很小,不对整体结果有较大影响,同时美国的红州也有检测不充分的情况。

可以看到,欧洲人口总量几乎是美国两倍,所以即使总感染数接近,但是感染率和死亡率却都只有美国的一半左右。但这不等于说欧洲做的好,问题在于,高感染率的国家恰恰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经济总量最大、人均GDP最高的几个国家。

比如西班牙,其感染率接近美国,按照现有趋势即将超越,而死亡率已经高于美国平均水平。处于西欧中心地带、素有欧洲首都之称的比利时,其感染率和死亡率皆超过了美国,尽管比利时的公共医疗和健康保障水平一直被公认为是世界前列。

接下来我们聚焦在欧洲几个最关键的“大国”来看:

可以发现,这些国家的感染人口虽然数量有差别,但是从第一波到第二波的过程和时间都是高度一致的。远超过第一波的感染人口和八月开始翘头的曲线,清晰地说明,一定存在着某些超越国家边界的因素在发挥着作用。

这些因素也许由于各国实际的人口密度和医疗卫生资源、管理水平的差异,使得波峰的形态和幅度有所差异,但是其整体趋势的一致性无法用单个国家的具体情况来解释。

欧盟散有余而合不足

结合各国的报道和作者本人的实际生活经验来看,今年夏天过早开放管控措施应该是个无法回避的原因。

在欧洲,度假是件神圣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虽无规定但是不可侵犯的权利。从法律上来说,一个劳动者的法定带薪休假天数是25天左右,金融机构和重体力劳动者及长期为一个公司服务的员工更是普遍可以享受到40天以上的假期。这就确保了大多数欧洲家庭可以在夏季享受一个不短于三周的度假。

而由于地理上欧洲发达地区集中在西北欧,旅游目的地却集中在南欧,这就导致了每年暑期巨大的人口定向流动(熟悉春运的应该不陌生)。这种人口的流动和聚集,在疫情期间可就是防疫的灾难了。要理解这点不需要什么医学博士的知识。

但是民众对于假期的渴望以及严峻的经济形势,特别是哀鸿遍野的旅游业和服务业决定了欧洲各国政府很难把春季开始的严格防疫措施坚持到夏天。在今年六月感染数字下降到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以后,大家似乎都松了一口气,戴口罩的少了,出门的多了,这种情况下,少数公卫专家要求谨慎的呼声被要求放松的声音淹没了,毕竟投票只考虑数量,并不评价对错。

现在回过头去看结果,显然整个欧洲社会是高兴得太早了。

除了掉以轻心之外,欧洲内部散有余而合不足的制度设计也是问题一大根源。

本来欧盟建立之初,基础的信条就是人口、货物和资本在欧洲境内自由流动,这一宗旨始终贯穿在欧盟的历史和法律中。应该说这些理念是欧洲单一市场得以建立和欧元区诞生的基础。这也是我们把欧盟的前身翻译成欧共体的原因。

然而,欧洲到底还是由众多主权国家组成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在领土边界和各国内政的问题上,每个国家的行政依然自主,甚至在一个国家之内,地方政府都对具体如何执行政策有很大自主权。

这样的设置是整体对于地方自治权的妥协,对灵活执政和调动地方积极性来说的确有其必要,在一般情况下也无可厚非,没什么太大问题。然而在疫情面前,这种分治实践和欧盟的自由流动原则的冲突就凸显无余。

欧洲的经济本身就是建立在内部分工协作之上。现在疫情当前,人员的流动必须受到限制,但是为了维持经济运行和物资生产又不能切断人员的往来,这就必须要求人员物资在跨境的同时接受一致性严格的防疫控制,同时每个地方的防疫原则上必须采取一样严格的要求,不能一地紧,但是换一地就松。

然而,实际上欧洲每个地方的具体防疫措施是地方规定的,防疫的破口无处不在,不同地方对疫情不同的警惕程度和繁琐冗长的决策流程以及五花八门的地方“习惯”,使得统一标准无从谈起,例如现在如笑话一般的英国群体免疫政策。于是就出现了之前说到的8月大度假和9月第二波疫情开始爆发的情况。

以上讨论的过早放松问题也只是回答了问题的一半,即第二波为什么会卷土重来;另外一半的问题是,为什么第二波会来得如此凶猛以至于远超过第一波?

如果第一波的情况是大家都缺乏经验、缺乏预警,也许这尚可以说得通。然而到了第二波,疫情在整个欧洲都来得如此凶猛、如此失控,各国的政府和社会无论如何都难辞其咎了,难道现在还能甩锅给中国么?(懂王:谁又在说我?!)

年轻人不负责任

下面几张图是我某天晚上下楼倒垃圾时随手拍的街对面酒吧区的热闹场景。

当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左右,这也不是什么节假日或周末,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工作日的晚上。路上行人稀少,但是酒吧人声鼎沸,门口的自行车排成数行,路边众人时而杯觥交错、时而欢声雷动。

如此场景夜夜重复,完全看不出是疫情日益严峻的十月初。真可谓:清歌于漏舟之中,痛饮于焚屋之下,而不知覆溺之将及也!

而一些机构也在推波助澜,利用年轻人不怕死不负责娱乐不止的心态火中取栗。比如本地某小规模电影节也照常开幕,虽然人气不如以往,但是赚钱的事情怎么能缺席呢?

当然了,年轻人是玩high了,随后疫情爆发的代价就要由全社会来买单了。

比如就在前几天,某个距笔者半小时车程,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小学里,爆发了群聚性感染。

据当地媒体披露,一个小学六年级的26名学生,其中有20名陆续被确诊感染,而据调查,传染源极可能是学生们的老师。她在10月13日有一次高危接触,并且事后隔离,紧接着周末便有20名学生陆续确证。尽管专家认为这名老师整个过程都遵循着防疫规则,但是她依旧成为了一名超级传播者。

事实已经很明显了,目前的防疫措施是不够的,但是报道中当地政府和学校还在强调口罩问题,而且仅仅是“建议”在不能保持1.5米距离以上的情况下佩戴口罩,同时传染病专家依旧表示“希望不要关闭小学,学生们的课业令人担心”。 有位母亲直接在推特上问了,难道我孩子的健康状况就不值得担心么?

如果说夏天过于乐观直接推高了第二波疫情的风险,那到了9月份和10月初第二波疫情到来的迹象已经相当明显的时候,各国政府却拖拖拉拉不采取果断行动,更是严重加剧了疫情的烈度。各国之间缺乏协调也导致了彼此相互观望,毕竟如果只有一个国家收紧防疫措施而它的邻国没有跟进,那病毒照样可以利用人员的流出传播到整个欧盟境内。

奇怪的防疫措施

现在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但是来总比不来好,终于在过去一周,西欧各国恢复了稍为严格的防疫措施。

但是防疫措施的重口难调不止欧盟国与国之间如此,就是欧盟内的某一国家也如此。比如笔者所在的比利时。该国面积也就三分之一个江苏大小,人口和苏州差不多,但是该国有三个大的行政实体,分别是弗拉芒(荷兰语)区、瓦隆(法语)区和首都布鲁塞尔大区。这三个大区都有自己的议会和政府,在很多问题上把联邦议会的权力架空了,而这三个大区下面又划分成了十个省,加上首都一共十一个“省级行政区”。于是就出现了相似的疫情,却不能协调同步执行防控措施的局面。

例如,政府宣布宵禁,但是法语区的宵禁时间是晚10点到次日凌晨6点,荷兰语区是午夜12点到次日凌晨5点。先不说这种本就该睡觉的时段才宵禁到底是做做样子呢还是做做样子,难道病毒还会问你,“parles français? Ou, spreek je nederland? 哦这个人说荷兰语的,现在才11点,你没事了,过去吧。什么,你是说法语的?恭喜!”

另外,保持社交距离的规则也多到令人摸不着头脑,比如规定了结婚和葬礼分别能参与的人数,甚至还规定了一般家庭能邀请的访客数量和单身人士可以邀请的访客数量——这里恭喜单身狗了,你可以一次邀请不超过两个亲密访客 !???(我可没胡说,下图里原文用的nauwe的意思就是亲近)

学校问题上,封闭的措施也很复杂,不同年级不一样,中学生一半课程远程教育,大学生新生和高年级生也不一样。

虽然这里又必然会有很多人说,人家的措施也是有人性化的成分,但我还是得说,再人性化,病毒传播起来也不会看你的学生证,不会看你年龄和居住证。特别是现在比利时作为发达经济体中疫情严重程度独占鳌头的背景下,政府更应采取更果断更严格更统一的措施遏制住病毒的传播趋势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边念佛经一边开枪打仗是打不赢的。

这里也要再次特别强调一下欧洲年轻人的问题。

可以这么说,新一波疫情面前,欧洲的年轻人展现了大无畏、不怕死的一面,成为了第二波疫情的冲浪者。可惜他们的无畏不是为了人类社会早日摆脱疫情阴影,帮助社会回归正常秩序,而是让自己的业余享乐生活与过去别无二致而已。

甚至很多人认为反正自己年轻,死亡率低,就算得了也无所谓。还有人觉得反正病毒也杀不死,戴口罩也不能解决问题,还得一些老教授站出来科普什么R0的数学概念和关闭学校的必要性。

顺便提下,这次随着第二波疫情,中国也调整了海外回国的防疫要求,把原来72小时内阴性核酸检测提高为48小时内核酸和血清IgM抗体检测双重阴性;同时还要求如果航班中转,也必须在中转机场再检测核酸和血清各一次。

换句话说,海外中国公民回国的难度成倍增加了,目前除非回国了以后就不准备出去了的,否则绝大多数人面对如此高难度的新规只能表示无力。

这里我要说明,作为海外公民,我们大多数不是留学生就是普通工作者,不是家住豪宅出行靠超跑和私人飞机的富豪,国家有防疫的担心我也理解。

同时我也想呼吁一下,有关部门是否在国内疫苗批量上市以后,安排通过大使馆给海外中国公民和华人华侨也第一时间提供足够的疫苗呢?对于打了疫苗的,如果要回国是不是能够取消一些过度的限制呢?毕竟回国也是刚需,在海外谋生支援家里双11“剁手”的同胞也希望能从祖国得到防疫方面的协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李泠
欧洲 新冠疫情 防疫工作 比利时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NASA局长抹黑中国登月,连专业常识都不顾了

“中国报价太香,加税50%都吓不跑美国买家”

挺巴抗议席卷全美高校,大批学生遭逮捕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

种地要先交钱?官方再通报:镇党委副书记被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