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蓝军“朱日和之狼”的铁血荣光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1-15 07:39

吴蔚

吴蔚作者

直新闻高级主笔,深圳卫视特约评论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吴蔚】

中国陆军有这样一支部队,身披特殊迷彩模拟不同对象,作为专业化蓝军部队,实兵对抗演习32胜1负,被外界誉为“朱日和之狼”。与他们交过手的红军部队甚至喊出了“踏平朱日和,活捉满广志!”的口号。他们肩挑重担并深得信任,他们沐浴荣光也被外界误解。2017年年末,笔者有幸走进朱日和草原与狼共舞。从远观到平视,这支部队的铁血荣光与高光时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实在很想为他们写点什么,思考再三,我希望用几个瞬间的定格,为您展现更加真实的“朱日和之狼”。

千里移防 草原茫茫

我们乘坐的大巴从北京驶出,张家口、乌兰察布陆续被甩在了身后。天越来越高越来越蓝,车越来越少服务区空荡荡一片,我们一头扎进了内蒙古腹地。在车上翻阅这支部队的事迹报道时,我看到这样一个瞬间:一位政工干部的妻子不远千里坐车到基地看望丈夫,看着车窗外一片白雪皑皑,车越走越远,树越来越少,苍茫大地带来的无穷寂寥让这位新婚后便鲜有机会见到心爱丈夫的年轻女人百感交集双眼湿润。此时此刻的我正沿着她走过的痕迹一路向北,仿佛她就坐在我的旁边,豆大的泪珠打在厚厚的羽绒服上啪嗒作响。

时间的指针回到2011年,11月26日是这支部队的生日,它的前身是我军历史上最早的坦克部队。甫一降生,这支部队就扛着刚刚受领的崭新军旗接到了第一个任务:移防朱日和,组建蓝军旅。

对于这支扎根津冀地区长达数十年的部队,移防千里之外的朱日和无异于“连根拔起”。移防后,所有干部将面临两地、三地、甚至四地分居,每名官兵都是家中的顶梁柱、主心骨,若走后,家庭怎么办?家属能不能理解?“每一名军人的血液里都不缺忠诚的因子,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就算前方是刀山火海,也会义无反顾,勇往无前。”该旅政委周勋告诉我,该旅成立6年来,先后经历过数次整编与转隶,虽然每一次都是伤筋动骨,但每一次官兵们都是面对党和人民所指的方向。

2012年3月,移防部队抵达朱日和,没有现成的营房全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从3月到7月,从严寒到酷暑,全旅官兵起早贪黑夜以继日,在荒原冻土之上建起了强军砺剑的新家园。谈论起当初的创业艰难百战多,官兵们通宵鏖战在工地上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在天寒地冻的恶劣环境下,为了让铺装路面的混泥土能够顺利凝结,官兵们给地面盖上了厚厚的“棉被”。

驻地移防亲人分离,营区自建从零开始,蓝军旅所经历的艰苦创业也是如今全军许多部队正在经历的。强军兴军又岂是一句口号,无数官兵已在这强军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脚印。

“红军部队又攻上来了!”

演习导演部指挥大厅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大屏幕上呈三路猛攻的红军部队宛如一把锋利的三叉戟直插蓝军旅的防御正面。阵地上,负责左翼阵地防御的蓝军旅某合成营营长正透过望远镜观察红军机动情况,电台里正用急促语气报告情况的是散布在前沿阵地上的蓝军小股侦察分队,他们正通报红军的运动方向并请求火炮立即实施火力打击。

一切都在电光火石间,红军凭借轮式步战一流的战场机动能力闪电般越过了蓝军巧妙布置的前沿侦察阵地,蓝军实施的第一轮炮火急袭落在了身后,红军完好地保持了突击队形以极小的损失层层突破蓝军的外围阵地,一头撞进了蓝军的核心防御地带。

战斗进入白热化,演习导演部指挥大厅的屏幕上密密麻麻分布着红色与蓝色的各种图标,一个红色矩形变成了红叉,这意味着一辆红军所属的步兵战车被蓝军击毁,一个蓝色圆点变成了蓝叉,意味着蓝军又一个防守单位“灰飞烟灭”。

红军攻势如水银泻地,蓝军阵地不动如山。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红色与蓝色图标交织在一起,红蓝双方皆已将最后的预备队投入战场,核心防御阵地已经历数次抢夺拉锯,蓝军设在某制高点上的指挥所已经能听到红军一线指战员的喊杀声。

2017年,“跨越”系列演习再一次在朱日和草原打响,经过数年的磨砺,蓝军越打越专业,红军越打越顽强,每一场战斗结束时的战场定格都是一张红蓝交织的“生死纠缠”。从2014年“跨越”系列的6胜1负震动全军,到2015年的十战十捷,“朱日和之狼”的名声传遍全中国。

所有人都在问:蓝军为什么总能胜利?是导演部临机引入的“敌军战术核打击”想定背景?是蓝军装备的“M1A59主战坦克”以一挡十?是蓝军部队随叫随到的空中支援拳拳到肉?以上皆是外界误读与毫无根据的臆想。一位参与演习导演部导调裁判的陆军某院校教授的分析可谓一语中的:“红军”表面上输给了“蓝军”,实则输在了对实战要求的差距上。

蓝军旅组建6年以来,32胜1负的实战化演习战绩足以让“不明真相”的我顶礼膜拜。然而随着与蓝军旅参谋长陈军的深入交流,让我对演习场上的胜与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实际上,从2014年至今的30多场实兵对抗演习每一场都有特定的战场环境与战术背景。每一支参演的红军部队可以说在不同的地形与蓝军模拟的不同对象进行了不同战役背景的博弈,每一场的胜负都是无法横向比较的。

外界只关心谁输谁赢,而演兵场内的红蓝双方更关心的是“若让我再打一场,我该如何取胜。”炮声隆隆硝烟滚滚时,红蓝双方是寸步不让的对手,演习结束后,双方是坐在一个屋子里的亲密战友,一起复盘一起检讨。旅长带着营长,营长带着连长,连长带着排长,排长带着战士,为了还原一个战场细节,红蓝双方指战员甚至开着坦克与步战车,回到现场精确还原。

每一场胜负的背后都是蓝军的精心准备与红军的奋起直追。每一支来到朱日和的红军部队在离开的时候都带着收获满载而归。所有红军部队都在期待,能再来一次朱日和,所有红军部队都憋着一股劲儿埋头训练。

他们说:“当兵不到朱日和,纵穿军装又如何?”

满广志期待被红军部队“活捉”

在探营之旅的最后一站,我终于有机会能够坐下来与这支部队的旅长满广志好好聊一聊。那段时间,满旅长正在北京的国防大学进修,也作为强军宣传的典型人物获邀登上了央视的新年晚会。“朱日和之狼”的头狼如今已是一位“网红”。坐在我对面的满广志却对“网红”的称号不以为然,我看得出,他的心思仍在“练兵打仗”上,他痴迷于他的职业。

经过数日的朱日和之旅,我对“蓝军为什么总能赢”这个问题在心中多少已有了答案。面对满广志时,在场的同行不止一次地问及“若是将蓝军旅拉出朱日和,去到一个相对陌生的演习环境里,你们还能打赢吗?”

满旅长敏锐地识破了这其实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蓝军旅在过去的30多场演习中,是不是凭借着对地形环境的熟悉从而打败红军部队的?第二个问题是,蓝军旅是否期待走出朱日和到别的演习场上一决高下呢?

仿佛早有预见会被问及,满广志心中已有答案,神情坚定地说道:“在未来战场上,我们一定会遇到依托有利地形、依托完备工事、依托熟悉战场环境据守的敌人。战场上哪有什么公平与不公平,遇到硬骨头难道就不啃了吗?蓝军作为一块磨刀石,自身必须要过硬,同时也要做到红蓝兼备、形神兼备、攻防兼备。”

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满广志谈及了自己对演习场上胜负的理解:“战场上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所有军人都想追求胜利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作为蓝军部队,我们的心情其实很复杂,我们一方面自己想求胜,另一方面也迫切希望能够被红军部队打败。未来的战争,需要全军各兄弟部队一起争胜,这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期待红军部队能够早日实现他们喊出的口号。”

采访的最后,满广志一身戎装接受记者同行们的拍照。他立正敬礼目光如炬,我摁下快门连拍了数十张。离去的大巴缓缓移动,满广志一行向我们挥手告别,我翻出刚刚拍的那数十张照片,选出一张他微笑的瞬间定格。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自信与睿智,在他身后的“朱日和之狼”身上我看到了血性与忠诚,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国军人无穷的魅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王宇波
朱日和基地 陆军 中国陆军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